一艺山房书店

实名认证

由一艺以往,其至有合于道者,此古之所谓近乎技也。

389 关注
197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书有所归,可喜可贺# 我还意外地发现,绍兴一家店去年4月上架了周由廑抄录的一个“ 司空图诗品隶书册页镜片”。我将商品信息转发给周由廑在上海的孙子。如今已七十多岁的周老先生,幼时是在祖父身边长大的,并由其启蒙学习英文,对祖父感情深厚,写过怀念祖父的文章。我写《民国<英语周刊>主编周由廑的生平与家世》一文的过程中,辗转请人介绍结识了他。老人家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还两次去上海拜访过。他看到这幅作品后很感兴趣,给我回消息说:“我考虑买下,此物是否可靠?会不会有很大瑕疵?”我说:看照片品相不错,我看着像真的,可再请比较懂行的朋友把下关,另外价格应该也可适当优惠的,详细问问店家看。
我找了两位朋友看了,并提供了手头一些周由廑的真迹作品照片给他们参考,得到了比较肯定的答复:确实有清末民国文人的一些风骨;字口的起始和末笔都合得上。还告诉我,他们跟很多绍兴人打过交道,这地方人杰地灵,总体传统文化水平高,风气也比较正,只是估计还价力度不会太大。我将朋友的意见转告周老先生,他请我帮他买下,因为他不熟悉如何操作,并准备马上转钱给我。我让他不用急,东西都上架大半年了,价格也不低,一时半会不会被人买走的,让我先和店家交流一下,谈定后再转钱不迟。
我跟店家交流后得知:这件作品是他们从日本买回的,仅此一件,品相好,民国原裱镜片,保真。价格果然咬得比较死,我费了老大劲才砍下来600元。帮我鉴定的朋友说:你表现出过于浓厚的兴趣,价格就不容易谈下来。另一方面,我也担心夜长梦多,如果因为几百元钱,让老人留个遗憾,反而更遗憾。于是,我将有关情况通报周先生,请他定夺。他直接转钱给我,请我代为购买。我将收货地址改为他在上海的地址,下单付款,并截屏将订单信息发给周先生,尽量做到透明。卖家说第二天顺丰寄出,问要不要连镜框一起邮寄。我回信说:当然要,请一定包装好。我一直关注着物流信息,看店家发货了,就通知周先生注意查收,收到后仔细检查,若有任何问题请尽快通知我。次日中午,周先生签收了,并告诉我完好无损地收到了。我一颗悬着的心总算真正放了下来,就第一时间在孔网确认收货并给予全五星好评。我还告知店家,我是替周由廑先生之孙购买的,这件作品流落东洋几十年后,能重归故土,由周氏后人珍藏,其中的亲情寄托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感谢店家促成这份机缘。店家听了也很高兴,回消息说:“那真是太好了!物有所归,代向周先生问好!”我也乘机感谢他承诺以后给我购书优惠!
...展开全文
2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0
#中国第一代英语教育家# 周由廑是周越然的兄长,周越然在文化界名气比兄长大多了,如果没有偶拾其一件书法小品,估计也不会去录入百度查询。周由廑(生卒年不详),浙江吴兴人。周越然兄长。1926年8月继周越然任上海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简单绍介但须拉上其弟。
周越然(1885-1962),民国藏书家。原名之彦,字越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14年8月21日加入南社。早年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室,所编《英语模范读本》,为各校所采用,销数广大,所得版税极多。藏书极富,有宋元明版,中外秘籍,所藏《金瓶梅》,竟多至数十种。1932年“一·二八”之役,曾被焚古书近两百箱,西书十几大橱。之后数年,又复坐拥书城。以藏书家见称于时。著有《生命与书籍》《书与观念》《文学片面观》等。
同样周氏两兄弟,前后任上海大学英语系主任,在民国初期出版英语读物和创办英语周刊。见此书法隶书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节。“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如今读来真是现实的莫大讽刺,应该读成“家存黄金,始才富贵……”借此书法小品,感叹一番,也有广告之意,见谅见谅!
此件周由廑书法作品,经由书友介绍最后归周由廑孙子所得, 真是物有所归,喜不自禁,可喜可贺!
246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伍尔夫与钱钟书相似的幽默# 今天读大卫·丹穆诺什《八十本书环游地球》,读到其中一章中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封信里向友人抱怨:为了强化我不得不做的一场演讲,我不得不去读《莱斯曼台阶》,(阿诺德·贝内特小说,一个使伍尔夫及其反感的作家)我已经快绝望死了。这什么洗锅水!清汤寡水,就意思意思羊腿肉曾经在里头游过(也许、可能,不过我怀疑。”哑然失笑中,便联想到钱钟书《围城》中颇为相似的一段著名幽默描写:“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一种是羊腿洗澡水,一种是鸡的洗澡水,不一样的清汤寡水却有同样辛辣的讽喻,相似的描写,不知哪位在先哪位在后?
594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2
#读书要不要做笔记# 读书要不要做笔记或划出重点句子,应该认同吧。前些日从孔网购得此书,卖家也并未告知内有标记划线,到手后翻阅内页竟是如此翻江倒海的汹涌划线标记,问题是线如乱麻,字如螃蟹横秋,真如见一屠夫夜半胡乱挥刀,几乎每一页都难逃其魔掌。想象中此人在生活中霸道的样子,随地吐痰乱丟垃圾,在小区中德孤无邻。如要干净此书非费三天二天的工夫,如此笔记划线,真懊恼煞人呐!
7115人阅读
5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1 51
#2023年个人选举的年度好书# 每年我个人的购书清单中选出十种好书,除九功格的九种再加上海译文版的《博尔赫斯写作课、文学课》合为一种。纯为个人喜爱而选,绝无广而告之用意。
471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我偏爱翻译的那些言和语# 读书只能读翻译作品那绝对是最大的憾事之一,这当然不是少数人。有时常想,幸好是音乐与绘画不用翻译,可以直接聆听与观看,也终算是另一种莫大的福祉。那文字译介就不同了,也就有了译文的好坏及对译者的偏爱。
照鲁迅的说法:我以为要少一一或者竟不一一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那就开始读翻译而来的外国书吧,读多了就有些了心得,具体的认识了译者比原著者的重要性。一个不懂外文谈些翻译的事,等同于每个小区门口的大爷们脸红耳赤谈国际争端,地区冲突,一本正经的忧国忧民,嗓门响,误解多,果然有希望天下太平的成分。我一个非专业的说翻译等同此辈,但也肯定希望有更多优而精的译文。
我说翻译必须是避重就轻的,不谈原文只谈译文,直接对比不同译者的同一译文,说说我自己偏爱的那些译者及作品。一般到了一定年纪总会有过去比现在好的感叹和迂见,比如说王央乐的博尔赫斯翻译比王永年的好,穆旦的所有翻译优质高产优于一套套大量生产的某某某译丛,王道乾的法语类一本《情人》此种语系典范级翻译等等,真是太偏爱他们翻译中字斟句酌、优雅迷人的语言,就像偏爱上译厂译制片那些角色的资产阶级腔调,高贵中有含蓄。
在当下翻译中我最痛恨大批量不负责的诗歌翻译,有些译者真正具有译诗的素养和懂韵律吗?那怕是自由体诗!诗歌作为文学世界的主要组成,作为一种文学中的信仰,始终只属于同一语系中,是一族群的文学原点。就如欧洲至于《荷马史诗》,中国至于《诗经》、唐诗宋词。诗是最易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并且那么急促慌忙的批量生产出版,外国诗人合集全集、巴别塔诗典、雅众、大雅诗丛、重启的诗苑译林等等数量繁多,不知如何择读,即使同一首诗的译文差别巨大。举列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安妮·拉特利奇》一诗巴别塔诗典译作:

我之外微不足道,我之外无人不晓
那不死的音乐的震颤:
“对任何人毫无歹意,对所有人满怀爱心”。
我之外百万计的人宽恕百万计的人,
一个国家的仁慈面孔
带着公正和真实闪烁着。
我是睡在这些种子下面的安妮·拉特利奇
一生被亚伯拉罕·林肯所爱
与他结婚,不是通过结合,
而是通过分离。
噢共和国
自我乳房的尘埃中!

另一种翻译选自博尔赫斯全集之《文稿拾零:埃德加·李·马斯特斯》,陈泉译

卑微,无名,但是从我发出
永恒的音乐的震颤:
“对谁都没有怨恨,对谁都充满着爱”
从我发出百万人对百万人的宽容
一个闪耀着正义和真理的
民族那慈善的面孔,
我是在这块草地下长眠的
生时被亚伯拉罕·林肯珍爱的安·拉特利奇,
与他结婚不是为了结合
而是为了分离。
哦,共和国,永远在我胸口的灰土上
郁郁葱葱。

前一首的后二句译的有点不大“文明”,后一首译的就比较符合诗的美感。只举例比较突出明显的一首,这样的译诗真是太多太多,真无法赘述了。在关于诗歌翻译我最偏爱的三部诗集是:聂鲁达《诗歌总集》、惠特曼《草叶集》、《美国现代诗选》及诗苑译林丛书,深深怀念那个时代的翻译家们。
...展开全文
55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当代文人相轻一例# 当代译介外国文学理论著述最多的是两位文学批评家,美式的哈罗德·布鲁姆,英式的特里·伊格尔顿,风格各异,趣味不一。如果有“阅读即批评”的说法,两位即是最棒的读者,一辈子幸福地遨游在西方文学的长河里。但他俩又是一对不折不扣的宿敌,互相关注又冷嘲热讽贬损对手。伊格尔顿在一本《异端人物》(中译江苏人民2014版)中点评布鲁姆的《如何读,为什么读》(译林2011版)写道“布鲁姆可能把莎士比亚当作偶像来崇拜,就像青少年追星族一样有一些黏糊糊的柔情,但是他自己的的语言却和吉米·斯瓦格特一样低劣和乏味。”这已不客观了。接着就全盘否定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阅读伟大文学作品的理由,但是却没有提供任何理由来阅读哈罗德·布鲁姆”。使我这个“哈粉”对伊格尔顿的书有即刻上传孔网清理的冲动。再看哈罗德·布鲁姆也并不示弱,在代表作《西方正典》(译林2005年版)中写道“英国有一位马克思主义拉拉队的头领竭力鼓噪,要称我为阅读复兴主义的吉米·斯瓦加牧师……”。其实斯瓦格特和斯瓦加是不同译名的同一个人,在《娱乐至死》中曾提到过的一位老派的传教士,他弹钢琴和动人的歌声,充分利用各类电视资源,用激情澎湃的方式传教。布鲁姆倒真愿意具有斯瓦加特奇特能量传递他的澎湃阅读经验,布鲁姆感叹“诚实迫使我们承认,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2019年哈罗德·布鲁姆去世了,伊格尔顿也垂垂老矣,少了宿敌,终于开始活着也寂寞了,那种文学江湖少了对手的寂寞。但阅读经典的魅力永恒不变,致敬两位!
783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一位作家,一段阅读历程# 阿列克谢耶维奇一位替中国作家们写作的作家,关于战争、关于天灾人祸、关于人性与反人性……阅读时无不感同身受,惊心动魄,是一位继马尔克斯后在中国值得一版再版的必读书。一个是魔幻现实作家,而阿列克谢耶维奇是现实魔幻作家。
820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中国第一代英语教育家# 周由廑是周越然的兄长,周越然在文化界名气比兄长大多了,如果没有偶拾其一件书法小品,估计也不会去录入百度查询。周由廑(生卒年不详),浙江吴兴人。周越然兄长。1926年8月继周越然任上海大学英国文学系主任。简单绍介但须拉上其弟。
周越然(1885-1962),民国藏书家。原名之彦,字越然。浙江吴兴(今湖州)人。1914年8月21日加入南社。早年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审室,所编《英语模范读本》,为各校所采用,销数广大,所得版税极多。藏书极富,有宋元明版,中外秘籍,所藏《金瓶梅》,竟多至数十种。1932年“一·二八”之役,曾被焚古书近两百箱,西书十几大橱。之后数年,又复坐拥书城。以藏书家见称于时。著有《生命与书籍》《书与观念》《文学片面观》等。
同样周氏两兄弟,前后任上海大学英语系主任,在民国初期出版英语读物和创办英语周刊。见此书法隶书录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一节。“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如今读来真是现实的莫大讽刺,应该读成“家存黄金,始才富贵……”借此书法小品,感叹一番,也有广告之意,见谅见谅!
1050人阅读
2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9
#中国艺术市场应有版画一席# 广义的版画艺术在中国发展很早,从古籍木版印刷中的插画艺术始行而大有作为,大放异彩。著名的有陈洪绶的《水浒叶子》、任熊的《列仙酒牌》《剑侠传》等等传世之作。近现代有鲁迅开创的新兴版画运动,大批的杰出艺术家投身其中,作品比肩于世界艺术的行列中,记得陈丹青在看过一次艺术展览后,有过一番猛论:“徐悲鸿林风眠的早期油画,虽令人尊敬,但实在过时了,且在纽约的语境中,显得简单、脆弱、幼稚。使我吃惊的是,左翼木刻,包括鲁迅设计的几件书籍装帧,不但依旧生猛、强烈、好看、耐看,而且毫不过时,比我记得的印象更醒目、更优秀……,二十世纪的中国油画顶多是文献价值,唯左翼木刻和几份书籍装帧,刚健清新,品相端正,凝着民国时代的斑斑印迹,可以拿得出去,放在世界上,有神气,不丢脸,是一份可观的交代。”这番话真是稳、准、狠,让我明白什么是能真正代表中国现代艺术的。中国版画无论从创作者和技法上,都应属艺术中的上层,我以为中国的版画仍在各大美院中不断地发展进步,但中国艺术市场中却少有他们的一席。当代好多优秀艺术家本来就读于版画专业,像徐冰、广军、方力钧等等。
从文人画肇始,中国传统书画早已是泛泛而行,颇见病弱之相。所谓的当代文人哪有古代文人之风骨学识,传统艺术虽多有优秀古代作品传世,惊艳于世,那也属故宫文化。少数中国传统书画创作者,假装闲情,内心碌碌。无非在泡茶玩世懒散中,混骗世人,爱艺术是假,赚快活钱是真。整天批量生产的梅兰竹菊是艺术吗?前几年的书画废纸论、擦澡盆子论等极端言论,虽言过却不容回避。粗略之论,有待商確。
选几张我有的版画,分别代表版画几种技法类型,有木刻、石版、铜版和套色木刻:赵延年《英雄母亲》、苏新平《小镇》、日本版画家《爱伦·坡》和黄安华《王阳明故居》。
...展开全文
981人阅读
2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4
#诗人作为艺术评论家# 最重要西方文坛中的跨界写作,很多诗人写诗之余成了艺术评论家,这是个很不断可以追问的、有意味的话题。也有人写爵士音乐评论,再著名的是菲利普·拉金、村上春树等。 我最早最熟悉的是波德莱尔,他的艺术评论成就繁荣十九世纪以来的巴黎艺术界,孕育了一代震撼世界的艺术家。再有阿波里奈尔的美术评论使古典艺术摧枯拉朽,改变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一统天下,让艺术还原和反省出现代人们的内心和生存的困惑。里尔克写罗丹的《艺术论》,让细微的情感注入雕塑,大理石有了灵魂。诗人们用诗性的语词表达出艺术家在创作时无法捕捉到感受,使观者在观看同时能接受到更大的信息量,跃升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毕竟只有诗神们才能真正进入人类无限的心灵中,体察秋毫。
偶然读到现代艺术史家克莱门特在一文中写道:“我在地板上拿了一本英国浪漫主义选集,偶然翻到《夜莺集》:
我在黑暗里倾听,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思里用尽了我的言辞。(查良铮译)
我想,天啊,这简直妙不可言。”这大概是一个艺术评论家与一个诗人某一时空间,最直接的一次心灵碰撞。
有时候我极端认为要检验什么是一位真正诗人,先让他们写好一篇艺术评论,他们能不能真正地观看艺术,并写出一篇出色的艺术评论。
...展开全文
867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自己装帧一本书# 在快递过程中或经常翻读中,书籍封皮磨蹭易损,对一个爱书者或者心理有些洁癖的人总有齿间沾菜叶,眼中蚊乱飞之感。而大多爱书者定有轻重不一的洁癖,好藏者本是一癖,古时幸有好玩的文人张岱一句话让患者们略有所愈,成了癖藏者们的举世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并列举乡人祁止祥众多癖性。
看着架上好书封皮破损,随即手起刀落,将封皮作家肖像裁好齐整,并将照肖像尺寸挖去硬封面,切勿即贴于布面之上,要裁出凹陷处,然后裱覆其上,再用瓷小勺子头用力划出四边,颇有些原封面设计的样子,看图片是否可有欧式装帧风范。但这样的书要纯属私人物品,也应属本人雪藏范围,永不出售于市。如品相还好,切勿学此损招,大有毁书患傻之嫌。如再要换手出售,怕是标一品之下也难有人问津了。
1022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9
#真正可代表诗集的三部作品# 我以为从新时期至今、,有三部诗集,它们都具有作为一部诗集真正的属性质数,它们也可以成为一代人曾经年轻过的最有力佐证:北岛的《北岛诗选》(新世纪版)、顾城的《黑眼睛》(人民文学版)、舒婷的《双桅船》(上海文艺版)。三部诗集一无遮拦,喷涌而出,唱响着一代人,一个种族,曾经有着的青春、爱情、自由、纯真及冲动。贫穷从不抱怨生活,无病呻吟,也从不想着包养富养。奔腾向前不怕死亡,不是全民养生,也从不沉浸在泡茶书法中。在诗歌的召唤下,在工地上,车间里汗流浃背,还有着许多异想天开的作为。那是整一代人的摩罗诗力说。我以为这个民族从来不泛天上人间的浪漫诗歌,像李白们,只要仍憧憬着希望,浪漫主义永远是生命的永恒动力。但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却更需要批判现实主义,只有对这个民族还怀抱着深情,像鲁迅。
三部诗集催生了遍地象野草般疯长一个诗歌群体,太多诗歌创作和诗人,也就失去诗歌真正的深度和质地密度,诗歌应该是隐喻与意象并存的诗性语词。无论从打工诗人到余秀华们,从席慕蓉到汪国真,而多数都是散文分行式的散乱断篇残章,偶有几首被大众读者群推崇的诗歌,也属浅表层的比喻及世态娇情,更符合了网络时代的碎片化表达。去年出版一本《试论诗神》的书,可略作好诗的基本诠释。
以上三部显明地构建起诗与时代的紧密关系,更需留待后人们不断作出深层解读,。
1035人阅读
2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24
#书与我的时代# 我一直执拗的以为如果没有王央乐在八十年代翻译出版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版)和赵德明等翻译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版),使中国的先锋小说文体实验才开始萌芽蓬勃。现再阅读新版的《博尔赫斯全集》的译文完成没有了博氏独有的文体语言,结构虽在,却语体平滑庸常,由此我只认准王央乐的译文,那才是博尔赫斯文学的本来面貌。
回顾那个文学青年遍地疯长的时代,所谓的先锋小说家除了寻根派找到了《百年孤独》外,以上两书加上《外国文艺》和《世界文学》杂志,就是他们文学的“葵花宝典”。刚刚开始写创作时,论写什么时,他们阅读当时出版的众多汉译古典名著,以传统的文学叙述以写实主义为主流。而论怎么写时,他们基本从两本书中找到了叙述手法,就成了先锋小说家。剩下那些不敢写的,就终于错过了那个文学时代,只能下海了。估计现在的一大批六零后的成功人士者中间,不泛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
每个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被反复阅读的经典文学。再看眼下我们都爱追读类似马云传潘石屹传等等励志书,我们要在他们的成功中找到捷径,他们怎么做,怎么想是我们复制成功的不二法门。但阅读文学经典时,作家们的怎么想,想什么,我以为才是好阅读的真正意义。
1843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1
#最好的二本欧洲文学史# 我读过最好的二本文学史,一本是米尔斯基《俄国文学史》,还有一本也是文学史,史腊斐的《德意志文学简史》。米尔斯基的文学史被最苛刻的文学家纳博科夫赞誉为“用包括俄语在内的所有语言写就的最好的一部俄国文学史”米尔斯基的一生奇特,他曾在三种制度下生活“即沙皇制度下的公爵,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教授,共产主义制度下的文人”先在高尔基庇护下暂算安全苟活,1936年高尔基去世后,即被判处八年劳改,1939年死于劳教所。他又是复调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远亲,在非常时期写书真是在劫难逃。《俄国文学史》有刘文飞翻译,与即将有译林出版社的《俄罗斯思想史》配套,译者也是刘文飞,期待了。
史腊斐的《德意志文学简史》是当代文学理论家,薄薄的一本书,却要彻底颠覆德国文学的历史,否定中有着缜密的文学实证,作为一个生活在纸质濒临末日的时代,史腊斐书中有句话让我倍感慰藉,他说:“书,特别是口耳相传、竞相阅读的佳作,将阅读的孤独和想象的归属感联接在一起,读者仿佛与他乡的志同道合者心灵相通。”我们都与书同在心灵一端。
什么时候也有同样优秀的作者写出一部同样优秀的中国文学史?让我有读上面二部文学史同样的感怀。
1425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