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偏爱翻译的那些言和语#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13/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我偏爱翻译的那些言和语# 读书只能读翻译作品那绝对是最大的憾事之一,这当然不是少数人。有时常想,幸好是音乐与绘画不用翻译,可以直接聆听与观看,也终算是另一种莫大的福祉。那文字译介就不同了,也就有了译文的好坏及对译者的偏爱。
照鲁迅的说法:我以为要少一一或者竟不一一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那就开始读翻译而来的外国书吧,读多了就有些了心得,具体的认识了译者比原著者的重要性。一个不懂外文谈些翻译的事,等同于每个小区门口的大爷们脸红耳赤谈国际争端,地区冲突,一本正经的忧国忧民,嗓门响,误解多,果然有希望天下太平的成分。我一个非专业的说翻译等同此辈,但也肯定希望有更多优而精的译文。
我说翻译必须是避重就轻的,不谈原文只谈译文,直接对比不同译者的同一译文,说说我自己偏爱的那些译者及作品。一般到了一定年纪总会有过去比现在好的感叹和迂见,比如说王央乐的博尔赫斯翻译比王永年的好,穆旦的所有翻译优质高产优于一套套大量生产的某某某译丛,王道乾的法语类一本《情人》此种语系典范级翻译等等,真是太偏爱他们翻译中字斟句酌、优雅迷人的语言,就像偏爱上译厂译制片那些角色的资产阶级腔调,高贵中有含蓄。
在当下翻译中我最痛恨大批量不负责的诗歌翻译,有些译者真正具有译诗的素养和懂韵律吗?那怕是自由体诗!诗歌作为文学世界的主要组成,作为一种文学中的信仰,始终只属于同一语系中,是一族群的文学原点。就如欧洲至于《荷马史诗》,中国至于《诗经》、唐诗宋词。诗是最易在翻译中失掉的东西,并且那么急促慌忙的批量生产出版,外国诗人合集全集、巴别塔诗典、雅众、大雅诗丛、重启的诗苑译林等等数量繁多,不知如何择读,即使同一首诗的译文差别巨大。举列马斯特斯《匙河集》中的《安妮·拉特利奇》一诗巴别塔诗典译作:

我之外微不足道,我之外无人不晓
那不死的音乐的震颤:
“对任何人毫无歹意,对所有人满怀爱心”。
我之外百万计的人宽恕百万计的人,
一个国家的仁慈面孔
带着公正和真实闪烁着。
我是睡在这些种子下面的安妮·拉特利奇
一生被亚伯拉罕·林肯所爱
与他结婚,不是通过结合,
而是通过分离。
噢共和国
自我乳房的尘埃中!

另一种翻译选自博尔赫斯全集之《文稿拾零:埃德加·李·马斯特斯》,陈泉译

卑微,无名,但是从我发出
永恒的音乐的震颤:
“对谁都没有怨恨,对谁都充满着爱”
从我发出百万人对百万人的宽容
一个闪耀着正义和真理的
民族那慈善的面孔,
我是在这块草地下长眠的
生时被亚伯拉罕·林肯珍爱的安·拉特利奇,
与他结婚不是为了结合
而是为了分离。
哦,共和国,永远在我胸口的灰土上
郁郁葱葱。

前一首的后二句译的有点不大“文明”,后一首译的就比较符合诗的美感。只举例比较突出明显的一首,这样的译诗真是太多太多,真无法赘述了。在关于诗歌翻译我最偏爱的三部诗集是:聂鲁达《诗歌总集》、惠特曼《草叶集》、《美国现代诗选》及诗苑译林丛书,深深怀念那个时代的翻译家们。
...展开全文
560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