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禅语选#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7/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茶席禅语选# 三月《柳绿花红》

饯唐永昌
[ 唐 ] 薛稷
原文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绿宴浮桥。

一般认为,成语“柳绿花红”出自苏东坡(1036~1101)的诗作,但在薛稷(649~713)等人的诗中,有“花红柳绿”的表述,前后顺序与之相反。可参考维基文献“饯唐永昌(薛稷)”(收录于《全唐诗》卷93)。

薛稷……649~713年,初唐时期的书法家、画家,蒲州汾阴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字嗣通。于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考中进士,官至晋国公,是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并称的初唐四大家之一。可参考维基百科【薛稷】。

唐永昌……人名,推测是薛稷的友人,但具体情况不详。 饯……此处指饱含心意地为远行之人赠诗。 河洛……黄河与洛水流域地区。 市朝……城镇。 飞凫……在空中飞翔的水鸟。 桃李月……桃花、李花盛开的月份,即农历三月。 浮桥……将船只并排,上面铺设木板等搭建而成的桥。

由入矢义高监修、古贺英彦编著的《禅语辞典》中记载:“形容万物各自安然自在的状态,也作‘花红柳绿’。”【柳绿花红】

柴山全庆编纂的《禅林句集》中记载:“所见即所得,一切皆是真理的具体呈现,是悟境的体现。”【柳绿花红】

《禅语字汇》中记载:“尽管颜色各异、形状不同,但都是真如法界的表象,意为在差别中展现真实平等的性相。苏东坡的诗句中有‘柳绿花红真面目’。”【柳绿花红】

芳贺幸四郎所著《新版一行物》中记载:“……柳树与桃花,乃至松树与竹子、狗与猫,作为法性的体现者是平等的,然而从具体的形态和作用来看,它们又各具个性、千差万别。这句话着重强调了差别的一面,具体地阐述了这一观点。(此处省略部分内容)此外,像‘柳是绿的,花是红的,松是弯曲的,竹是笔直的’一样,世间万物在发挥各自个性的同时存在着,而且每一个都是佛身,是真如实相,是有尊严的存在。并且,这句话还暗示了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共同营造出一个美丽、和谐的世界——涅槃。”【柳绿花红】
...展开全文
18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茶席禅语选# 三月 《百花春至爲誰開》

颂一百则
[ 宋 ] 释重顯
原文
牛头没,马头回,曹溪镜里绝尘埃。
打鼓看来君不见,百花春至为谁开。

牛頭沒、馬頭回。曹溪鏡裏絶塵埃。打鼓看來君不見。百花春至爲誰開。——『碧巌録』第五則

同义词有“百花为谁开”“春到百花开”“春到自花(春到自然花开)”。
由入矢义高监修、古贺英彦编著的《禅语辞典》中写道:“春天来了,花朵竞相开放,究竟是要给谁看呢?为何就看不到这满地珍贵的花朵呢?”【百花春到为谁开】
柴山全庆编的《禅林句集》中记载:“春天的花是为谁而开,这是天真自然之妙。”【百花春到为谁开】
《禅语词汇》里提到:“春天的百花是为谁而绽放呢?年年岁岁花相似,蕴含着不生不灭之标本的意思。”【百花春到为谁开】
芳贺幸四郎的《新版一行物》中说:“……花朵以自身本然的特性绽放,既让自己满足,也让他人欢喜,而且毫不居功自傲。这种花朵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态,没有自利或利他的意识,只是自然而然地达到自利利他圆满的游戏三昧境界,不分彼此,在不知不觉中向众人施以无缘之慈悲,且不居功自傲。这与真正的宗教家,比如观音菩萨或布袋和尚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态十分相似。我认为‘百花为谁开’正是以此展现了理想中的宗教家形象。”【百花为谁开】
...展开全文
210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茶席禅语选# 《云生山有衣》

《卢沟道中》
[ 明 ] 袁宏道
原文
驿路风尘苦,殊方伴侣稀。
马犹思并辔,鸟也厌孤飞。
树老春无态,云生山有衣。
红亭拚一醉,留著斗寒威。

"云生山有衣",本意描绘自然之景的灵性交融:山峦因云雾缭绕而似披纱衣,云霭借山势升腾而显流动之态。禅宗视角下,此句隐喻万物相生相成的本质——山是云的依托,云是山的呼吸,两者在无常变化里面,共生共灭,如同《华严经》所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更深层寓意着破除我执的智慧:山不因云动而改其静默,云不因山形而失其自在,恰如《寒山子诗集》中"竹影扫阶尘不动"的超然境界。
...展开全文
288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茶席禅语选# 三月《微風吹幽松》

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寒山詩』

"微风…即轻柔之风。
幽松…静默之松。
『微风吹幽松 近听声愈好』——入谷仙介与松村昻在《禅语录13 寒山诗》〔四〕中将其译为:「幽暗茂密的松林间微风轻拂,愈是靠近聆听,松涛声愈发清幽悦耳」。

柴山全庆所编《禅林句集》评注道:「此乃当下即是的妙趣,乃圣者的玄妙心境」。【微風吹幽松近听聲愈好】
《禅语字汇》则简明注解:「当下即是」。【微風吹幽松近听聲愈好】

芳贺幸四郎在《新版一行物》中阐释道:「…此二句可凝练为『闲坐听松风』,作为茶室挂轴被频繁题写。然而该如何体悟其中真意?(中略)或可参考『耳闻不如心悟』之句,以及传为大灯国师宗峰妙超所作和歌:『以耳观色目闻声,方知檐下玉水自天成』。然究极而言,唯有靠修行者自身参悟。」【微風吹幽松 近聴声愈好】"
...展开全文
28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茶席禅语选# 三月 《弄花香満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于良史「春山夜月」

此诗收录于《全唐诗》卷275,可参考文库"春山夜月"条目。关于"掬きくすれば"的读法,亦可训读为"掬すくえば"。

【禅学释义】 入矢义高监修、古贺英彦编《禅语辞典》释义: "从日常生活与游艺中发现的意外之喜",此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即此意境。

柴山全庆编《禅林句集》阐释: "掬水时即成水,拈花时便化花。心境浑然一体,臻于无我三昧。触目所及皆是妙悟之机",对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禅语字汇》解析: "触处皆不离本分之义:上句言本分无所不在,下句道本分无时不显。更可参悟自然得妙之旨",对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哲学诠释】 芳贺幸四郎《新版一行物》深度解读: "(三)......万物皆承载宇宙大生命,无非绝对真理——即佛教所谓'如'的显现...(中略) (四)......此二句诠释'掬水之际,掬者与被掬之水已臻不二,乃至全然化水映月;折花之时,花即是我,我即是花,通体散发芬芳',优美呈现禅宗主客不二、物我一如的至境...(中略)作为茶室挂轴时,若取(三)(四)层深意悬挂,最能契合作者本怀",对应【掬水月在手, 弄花香满衣】。
...展开全文
29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茶席禅语选# 三月《春色無高下》

春色無高下,花枝自短長。——『圜悟語録』

春色…春天的景色。
入矢义高监修/古贺英彦编著的《禅语辞典》中写道:“春天的景色没有上下之别,但花朵绽放的枝条各有长短。”【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柴山全庆编的《禅林句集》中说:“平等中的差别。长者为长法身,短者为短法身。”【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禅语字汇》中说:“同生共育,物出来不。”【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芳贺幸四郎《新版一行物》中说:“……“春色无高下”,(中略)意即到处都是一样的春景。话虽如此,桃花是红的,梨花是白的,同一棵桃树也有长枝短枝,也有粗细之别,用“花枝自短长”来表达。(中略)一种解释是,(中略)平等即差别、差别即平等才是自然与人生的实相,从两个方面来观察是大乘佛教的观点,借春天的景色来说明这一点。另一种解释是:“春光普照万物,佛的慈悲也一视同仁,对万物一视同仁,一点厚薄都没有。但是,就像花枝有自己的长短一样,万物都发挥着各自的个性,充满活力地生活着,整体上酝酿着巨大的和谐”。【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展开全文
341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茶席禅语选# 三月《閑眠高臥對青山》

穴云、老倒疎慵無事日、閑眠高臥對青山。——『碧巌録』第二十四則

老倒…老家伙。
疏慵…懒散。《禅林句集》作“疏懒”。同义
闲眠…《延宝传灯录》作“安眠”。
柴山全庆编的《禅林句集》中写道:“老来世事已嫌麻烦,尘外以山水为友,真磨道人境界。”【老倒疏慵无事日,安眠高卧对青山】
《禅语字汇》中有“晚年隐居”的说法。【老倒懒无事日,安眠高卧对青山】
《句雙葛藤鈔》中有“无事闲道人的作用也”。【老倒疏慵无事日,闲眠高卧对青山】
芳贺幸四郎在《新版一行物》中写道:“……表面上的意思是‘老了什么都做不清楚,高枕着大字形地躺着眺望窗外的山’。但其本意是比喻禅学所谓的归家稳坐境境、闲古锥境境,甚至是《利休》的真义。(中略)所谓“利休”,就是指像闲古锥一样锋利的机器消失了,即“锋利休歇癔球”。“老倒疏慵无事,闲眠高卧对青山”这两句,用禅宗所谓着语的体裁来比喻这种犀利如鲁的“利休”和“无事是贵人”的处境。“远山无尽碧层层叠叠”这句话。【闲眠高卧对青山】

『碧巌録』第二十四則
穴云。老倒疎慵無事日
閑眠高臥對青山

終日奔波勞苦
汲汲營營於生活之中
隨著年齡增長
不覺已是滿頭華髮
臉上也佈滿了歲月痕跡
直到身心俱疲
必然心有所悟
若能有無事的一日
該有多麼的美好

一生每天忙著追求財富與地位
直到年老慵懶的自己
對塵世間一切沒有任何留戀
每天悠閒地躺著眺望遠處青山
這是內心解脫的極致表現
...展开全文
315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茶席禅语选# 三月《一花開天下春》

一塵起大地收、一花開天下春。——『宏智広録』

入矢义高 主编 / 古贺英彦 编著的《禅语辞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朵花开放,天下皆知春”。【一花开,天下春】
柴山全庆编的《禅林句集》中有一句“一朵花,春绕大地”。【一花开,天下春】
《禅语字汇》中说:“一朵梅花知天下春也。【一花开,天下春】
芳贺幸四郎在《新版一行物》中写道:“……所谓‘一花开’,不单指梅花和樱花的绽放,也有‘心华発明’这个词,即心之花的绽放,换句话说,即顿悟之意。开悟后用开悟的眼光去看,(中略)这个现实的娑婆世界就是极乐净土,涅槃槃,也就是大调和的世界,就是“天下春”。【一花开,天下春】
...展开全文
284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茶席禅语选# 日本回流 天龙寺高僧 关精拙《莫妄想》 (手绘)(茶挂)纸本立轴

【莫妄想】

“莫妄想”(まくもうぞう)——有人读作“するかれ!”,但若以禅心观之,更宜直截了当,取其本意。
相传无业禅师(760-821)一生无论何人问法,皆以“莫妄想”三字作答。禅师云:“妄想无时,即是悟境。”断尽妄念的刹那,便是澄明心地的开显。“莫”字为戒,“妄想”二字则指虚妄无根的执念:色欲、食欲、贪欲、空想、迷心。禅门所言“妄想”,更深一层。世人常困于生死、善恶、是非、胜败等二元对立之相,执着其一而苦痛缠缚。殊不知,这分别取舍之心本身即是妄想。故“莫妄想”之真意,乃是教人全然投入生死、善恶、是非之中,不落两端。看似消极的“莫”字背后,实是极积极的修行——抛却一切计较,以全副身心活在当下。正如“学便倾心学,玩便尽兴玩”,读书时只读书,饮茶时只饮茶,物我两忘,方得自在。

江户年间,广岛尾道济法寺有位物外禅师(1794-1867),因膂力过人被尊为“武僧”。某日,藩主病危,召其入城。临终之际,藩主颤巍巍自怀中取出一纸短册,上书俳句:
“闻花归根本,我亦欲返未生乡。”
(花は根に帰ると聞けば我もまた生まれぬさきの里に帰らん)
——花落终归根,我命将尽矣。禅师所言“未生之故乡”,可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众人屏息,以为禅师必会诵经抚慰。不料物外禅师夺过短册,掷地大喝:
“死到临头还作什么妄想!俳句亦是狗屁!闭上嘴,痛快去死便是!”
藩主闻言,竟含笑颔首,安然闭目。
禅师以霹雳手段,示现“莫妄想”之真谛:临终一刻,唯“死”一字,余念皆妄。世人何尝不如是?金钱、地位、名誉、主义……层层妄网缚住身心。若能斩断这些虚妄之绳,便可如云鹤游空,自在无碍。
然则需谨记:若执着于“莫妄想”,此念本身又成新妄。莫妄想!莫妄想!连“莫妄想”亦莫妄想。
...展开全文
340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茶席禅语选# 日本回流 道了山大雄院主 了觉书法《松风尘外心》(茶挂)纸本立轴

【松风尘外心】

当铁壶里泛起松涛般的轻吟,白瓷杯承接琥珀色的晨光,此刻天地间唯有茶烟在起舞。请让那些盘桓在眉间的尘嚣,都随着茶香沉入青瓷的涟漪里。

执念如藤蔓缠绕时,连叶脉间的晨露都会折射出焦虑的影子。我们总在追逐浮云时错过脚下的青苔,在丈量星河时遗落指尖的萤火。不如将心事折成纸船,任其在茶汤的柔波里漂远。

你看山涧懂得在奔涌与静默间切换姿态,流云知晓何时舒展何时收敛。若能在案牍劳形时全情投入,在松窗煮茶时心无旁骛,生活的经纬自会织就斑斓的锦缎。

此刻且让茶烟漫过时光的褶皱,任茶汤浸润灵魂的沟壑。当杯底明月渐满,你会听见晨露在叶尖苏醒的声音——原来每个专注的当下,都是岁月馈赠的琥珀。

...展开全文
563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茶席禅语选# 二月《紅爐一點雪》

【垂示云、無啗啄處、祖師心印、狀似鐵牛之機。透荊棘林衲僧家、如紅爐上一點雪。】——『碧巌録』第六十九則

。。。就像在红色的火上放上一点雪就会融化一样,私欲、迷惘等等一切也会融化。在寒冷的二月里,总是挂着这幅挂轴。在严寒中,确实也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325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茶席禅语选# 二月 《和氣兆豊年》

只如萬乘帝君、深信此道、遠降御香、祈求瑞雪。應禱一句、作麼生。師云、和氣兆豊年。僧云、與麼則難逃化育。師云、知恩者少。

和气…和煦的气象
为…有要发生的迹象。
入矢义高主编/古贺英彦编著的《禅语辞典》中有这样一句话:“季节的顺当是丰年的预兆”。【和气兆丰年】
柴山全庆编《禅林句集》中说:“五风十雨气候和顺是丰年的预兆”。【和气兆丰年】
《禅语字汇》说:“五风十雨,丰年之兆也。【和气兆丰年】
芳贺幸四郎在《新版一行物》中写道:“……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今年从元旦开始天气就很好,天地之间充满了和睦。雪是丰年的兆头,应皇帝的祈愿也下了那场雪。今年无天灾地变,气候想必和顺,与五风十雨调和,必定丰年满作,充满了这种祥和气氛,可以预见秋天的丰收”。这是包含了天气和顺、丰收的愿望和期待的吉祥语。(中略)这幅画最适合挂在正月或阴历二月四日举行的祈年祭和春祭(祈愿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祭典)期间的茶会上,当然也可以挂在其他场合”。【和气兆丰年】

...展开全文
333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茶席禅语选# 二月 《陽春布德澤》

《長歌行》漢 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園子裡的葵菜一片青翠
太陽出來之後葉上朝露隨之消失
陽春的恩澤廣布四處
世間萬物散發出美麗光輝

漫長的冬季結束
生物們從冬眠的狀態中甦醒
在溫暖陽光的照射下
萬物呈現出新生的生命力
感謝太陽的恩澤廣布

同义词还有“春光生德泽”(春光生德泽)。
阳春…温暖的春天。
德泽…好的恩惠。恩惠
光辉…光辉。
冲本克己/竹贯元胜所著的《大丈夫禅语百科》中写道:“在温暖的春天时节,有天子的恩泽,人们因其恩惠而欣喜不已。”【阳春布德泽】
有马赖底主编的《茶席的禅语大辞典》中写道:“这是赞美春天阳光丰富的恩惠的俳句,它能唤醒沉睡在漫长寂静冬季的万物,赋予万物生命力。“德泽”是“恩惠”之意,多用于天子仁政的恩惠之意,也就是达到悟道境界的修行者,以其鲜活的心灵给予众生恩惠”。【春光生德泽】
...展开全文
336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茶席禅语选# 二月 《 雲出洞中明 》

『大灯国師語録』
雪消山骨露 雲出洞中明

山上的積雪消融後
露出岩石的肌理
山頂壟罩的白雲散去後
皎潔的月光映照大地
山中的洞穴亦為之明亮起來
象徵心中的煩惱陰霾散去
現出自心的清朗佛性

禪語中具有同樣意味的字句不少
雲去山嶺露
雲收山嶽青
白雲斷處家山妙
風吹碧落浮雲盡
湘潭雲盡暮山出...
...展开全文
366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茶席禅语选# 二月 《雪消山骨露》

胥云、吽。(雪消山骨露)竇、便辭退。(雲出洞中明)竇、在明州。

大灯国师…1282 - 1338宗峰妙超。临济宗大德寺的开山祖师。
洞中…洞穴里。
柴山全庆编的《禅林句集》中写道:“无雪云遮蔽,整体脱白露现。”【雪消山骨露,云出洞中明】
《禅语字汇》中有“烦恼绝,佛性现前之意”。【雪消山骨露,云出洞中明】
有马赖底主编的《茶席禅语大辞典》中写道:“山上的积雪融化露出岩石表面,云开天晴连洞穴深处也变得明亮起来。烦恼和迷惑一扫而光,生佛性佛现。”【雪消山骨露,云出洞中明】
...展开全文
534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1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