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62.6万浏览 236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7/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关注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忘记发了,端午带着大一大二学习学妹们参加吉林省龙舟比赛(志愿者身份)
6.3万人阅读
8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86
1.2万人阅读
5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54
#端午节习俗#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艾蒿插在大门上,
田野一片麦儿黄,
家家户户过端阳。
据统计,端午节的别名大概有20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有端午节、天中节、天医节、女儿节、当五汛、地蜡节、躲五节、菖蒲节、沐兰节、龙日节、五黄节、端礼节、重午节、夏节、五月节、解粽节、屈原日、正阳节、龙舟节、端阳节、粽子节等等。
597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端午节习俗# 半年就这样过去了,没什么想说的。就是心里堵的难受,走的累不累,脚知道,撑的难不难,肩知道,过得好不好,心知道,一切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57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端午节习俗# 大家好,端午节假期快乐哦~~跟自己最亲近的人,一起爬龙舟,吃粽子吧,加油加油
1521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端午节习俗# 第一次包粽子是在大学,和全班同学,在一户农家,体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包粽子。在我的家乡,没有这个习俗,妈妈也从不提起这个节日,更别说包粽子了,所以,体验包粽子的心情有多高兴你就知道了。也是这么个天气,闷热的不行,学校放一天假,所以,大家都不具备回家的时间,就当周末过了。下午接到通知,集合去包粽子,当时我是一脸懵,惊讶大于开心,大学还有这样的活动。顶着西斜的太阳,排着队往西行进,好像对这闷热的天气发起挑战,要来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对太阳的反抗。成人的身高,还算天真的脸上,被斜阳烤出了汗珠子,跟工厂里的批量生产一样,阳光底下,黝黑闪亮。到了农户家,她们早已为我们准备好材料,粽子叶和糯米,红枣,看来是导员提前就和农户商定好的,就等着这一天。农户阿姨教就像我女儿幼儿园的老师,耐心讲解着包粽子的要领,我们这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屁孩都翘着脑袋瓜认真听,那个认真劲,真的要给阿姨评出个优秀教师的称号。每个人想做的就是自己包一个,阿姨刚讲完,一个个小漏斗就在手上了,塞上糯米和大枣,像包了个宝贝,包的严严实实的,用线紧紧的缠住,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最后一个工序就是蒸煮,这个活,我们摆脱给了农户阿姨。今年我没有给女儿做粽子,对于这个节日,还是应该让孩子了解一下比较好。看着南方人吃着粽子,赛着龙舟,又热又热闹,一场汗的较量,纪念屈原的伟大。
22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门外艾叶清香,门内共话家常。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包的粽子,撒一点儿白糖,那甜甜糯糯的滋味儿尽都是幸福啊,还有那浸润了粽叶香的鸡蛋,寓意着一份夏日里的健康与顺遂。
418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端午节习俗# 端午安康
159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端午节习俗# 端午将至。端午诗词亦是不少。在所读诗词中,东坡的端午诗词,别有情趣。他的诗词,大多是自况之作。颇能反映作词时的心境。
《端午偏游诸寺》写于湖州。那时乌台诗案还未爆发。读其诗,可观其佛性。其诗云: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流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登最高塔,眼界大开,方觉天地之大,自身渺小。晚上难免,与佛印和尚,同面孤灯,一同参禅。正是这样的心境,让他度过了最艰难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他又接连被贬。黄州、惠州、詹州。又是一年端午时节,他给小妾王朝云写了一首词《浣溪沙·端午》。其词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也是一首极为难得的端午风俗词。词中有端午沐浴、绑五彩绳、斜挂小符(佩戴香囊)这些风俗,由此可见端午在北宋的盛况。
东坡词向来豪迈,但这首词却有几多缠绵。轻汗微透、流香涨腻、玉臂云鬟,勾勒出了朝云的美。不见最后一句,只觉此词填的甚俗。读至“佳人相见一千年”,东坡气概油然而出。
坡仙就是坡仙。他的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他写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切情话。此时端午,他又给朝云写了一句热辣辣的情话“佳人相见一千年”。可是谁人又能活至千年呢?这是东坡的一种美好心愿。此时,东坡老矣。还好,他有朝云陪伴。即使做不了“词仙”,他至少也能够做个“情圣”吧。 
...展开全文
586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端午节习俗# 吃粽子,高中!为中考的学生,书写了《鱼跃龙门》,添喜发兆,预示高中。卡纸的,33*33厘米长宽,不需要装裱,可以直接悬挂或者装框后悬挂。
331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端午节习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不禁让我想起最难忘的端午还是在小时候,记得那时快到端午节了,邻里乡亲就会去田野里摘一种植物的叶子,我们小孩也跟着去,我不知道那植物叫什么名字了,但还记得它像竹子一样翠绿,比竹叶大好多倍,一根茎杆上全长的叶子没有分支。采摘好之后拿回家清洗干净,然后一叠一叠的用绳子捆住了放开水里煮一会,这样过后叶子就变软了,以便后面包粽子时更容易成型。
2525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4
#端午节习俗#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不禁让我想起最难忘的端午还是在小时候,记得那时快到端午节了,邻里乡亲就会去田野里摘一种植物的叶子,我们小孩也跟着去,我不知道那植物叫什么名字了,但还记得它像竹子一样翠绿,比竹叶大好多倍,一根茎杆上全长的叶子没有分支。采摘好之后拿回家清洗干净,然后一叠一叠的用绳子捆住了放开水里煮一会,这样过后叶子就变软了,以便后面包粽子时更容易成型。
我家里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就会在田野里割一捆麻回家,奶奶会把麻的皮剥下来,然后经过她特殊的处理就得到麻的纤维(这一步我已经记不得了),最后一步就是把晒干的麻纤维手工搓成一条麻线,还记得奶奶先是用手搓,后又挽起裤管,在膝盖上大腿处来回搓麻绳,现在都还记得那腿都搓得通红。
准备好这两样工具是最费事的,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奶奶会把麻绳的一头系在八仙桌的一条腿上,然后再把粽叶做成一个锥形的容器再把提前泡好的糯米放到里面去,再用一根筷子在米里来回戳几下(我想这样做应该是让米之间的空隙减少,以便包起来更有型),奶奶再把锥形口用多出的粽叶封上,最后才用麻绳捆起来,这样才包好一个粽子。最后直到一截麻绳捆完一串粽子也完成了。
包粽子时我也想要帮忙,可奶奶那时怕我包坏了,浪费粮食,就没让我动她的米,但还是让我帮她捆粽子,她拿着固定好的粽子我帮她缠绳,捆了几个就发现手都勒疼了,因为粽子必须捆紧一点,不然容易煮散。我才发现原来麻绳是最好的捆粽子神器,因为他比一般的绳子粗,上手更方便,它又比一般的绳子韧性强,不容易断。
最后才是煮粽子,我家会在端午前一晚上就把粽子放锅里煮,记得吃过晚饭,爷爷奶奶就忙着煮粽子了,煮了几小时后,就让它泡在锅里不捞出来,第二天一早就可以直接开吃,那时候只有端午节才吃一次粽子,并且只有白味的,蘸着白糖吃,觉得很好吃,我一次要吃三四个,爷爷奶奶还给我起名叫粑人😄😄
现在爷爷奶奶都离我而去,我最遗憾的是爷爷在我念初中的时候就走了,还没来得急看我出嫁,还没有孝敬他老人家😭奶奶又走的急,那时候我又在国外没来得急见她老人家最后一面😭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特殊的意义,在我看来,这些节日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团圆。
最后祝大家2022端午节快乐🥳
(附粽叶和麻绳的相关图片)
...展开全文
8140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8
#端午节习俗# 小小青叶包万粒
四角菱角齐对称
裹时需紧绑时松
再将粽子放水中
3389人阅读
7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7
#端午节习俗# 午后的咖啡,听你们的,添了少许糖,不苦。人生一缘一会,纵是寻常的相识,亦要心存感激。 ​
————知君
62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端午节习俗# 人生的写照……
74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