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
首页
书店区
书摊区
新书
在线拍卖
艺术品专场
登录
/
注册
登 录
免费注册
其他方式
微信
QQ
微博
未读消息
消息
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
登录后可以同步购物车中的商品哦
登录
我的订单
个人中心
店铺
我的订单
收藏
拍卖
拍卖交易
我的竞拍
收藏
我的好友
资金账户
卖家中心
店铺
免费摆书摊
申请开店
拍卖
申请拍卖会员
客服
|
帮助中心
9:00-20:30
在线留言
客服电话
010-89648155
服务时间
客服咨询 08:00-21:00
纠纷处理
09:00-12:30
13:30-18:00
图书审核 09:00-18:00
监督与建议
送至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澳门
台湾
香港
海外
网站无障碍
手机孔网
下载手机孔网
功能更全、体验更好
iOS
Android
iPad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扫码即可访问
抢5折好券
首页
玉鳯之傳奇
实名认证
啥书都有人要,有的书可能永远卖不掉!
3180
关注
2379
粉丝
更多详细资料
+
关注
发消息
动态
上新
店铺
拍卖
玉鳯之傳奇
4小时前
#感谢遇见#
何塞·玛丽亚·贝拉斯科笔下的祖国——墨西哥风光
。。。。
《外国美术介绍——库尔贝》
陈允鹤编
¥5.5
九品
158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玉鳯之傳奇
5小时前
#读书偶得#
“开卷”要“掩卷”了
创刊25年的《开卷》在迎来第300期之际,通过“开卷三百”雅集正式宣布停刊。
《开卷》创刊于2000年,由蔡玉洗先生创办,董宁文编辑。蔡玉洗先生有言:“读书会带给我们一个健全的头脑,会让我们距离一个称职合格有家国情怀的公民越近,使我们能聪明而智慧地生活,防止被欺骗和洗脑。”
《开卷》,安静,有闲趣,是读书人的天地,老派文人集中,确实做到了“为倡导阅读与思考,提倡言之有物的短文”,且注重于文人旧事、编读书籍,每期收到,翻一翻,总有两三篇读来兴致盎然。
。。。。。
...展开全文
《开卷文丛》第一辑全10册:《开卷闲话 / 梦馀随笔 / 门外诗话 / 碎红偶拾 / 明窗亮话 / 泥土 脚印 / 偶然集 / 书鱼知小 / 再谈幽默 / 碧空楼书简》
子聪、王辛笛、朱正、朱健、吴茂华、范用、钟叔河、流沙河、绿原、舒芜、
¥888.0
九品
224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玉鳯之傳奇
5小时前
#感谢遇见#
北极光,画的,写的…………
。。。。
《张抗抗中篇小说〈北极光〉及其评论》(另附活页《张抗抗就〈北极光〉的反批评》,时代文艺、哈尔滨文艺1986/82年,残书缮本)
张抗抗 著;曾镇南、梅朵、刘延年、栾振国 评论
¥29.6
九品
544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玉鳯之傳奇
20小时前
#感谢遇见#
童雀光文学社,临街“门市” !童雀光,人名?想象不出它是怎样的运作模式,先赞一下 👍
。。。。。
《有关国学的七篇著述》(毛泽东文学社集体讨论)
何九盈等
¥35.00
七品
121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玉鳯之傳奇
1天前
#我的读书偏好#
与其比作“奥斯卡”(洋货),还不如比作“茅奖”“鲁奖”或也是洋货的“诺贝尔文学奖” 等等 👎👎👎
。。。。。
《新闻研究资料》(第一辑,刊头题字叶圣陶,中科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资料》编辑室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新闻研究资料》编辑室
¥18.80
九品
167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玉鳯之傳奇
1天前
#且读且行#
陈映真:没什么事,我们去中国现代文学馆看看………
。。。。
《傅家的儿女们游园惊梦——1980年代台港中短篇小说大陆首发稿集》(共13+11篇,陈映真、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柏杨、琼瑶、郑羽书、陈若曦等著,附张抗抗散文《他们来自台湾》、 郭冬报告文学“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16开厚,上海文艺、中国青年等,残刊辑订)
陈映真、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柏杨、琼瑶、郑羽书、陈若曦等 著
¥48.20
八五品
148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玉鳯之傳奇
1天前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这样文艺的《晚报》确实很有可读性,也确有一定(时期)的收藏价值,只是太多了,书已不堪其夹,剪贴成集更好,也更方便复读 👍
《当你老了》的谱曲比较成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乡愁》的谱曲则非常失败,有点儿毁诗——包括《从前慢》的谱曲 👇
。。。。。
《毛主席诗词谱曲》(修订本,春风文艺1961年9月二版三印,+010)
劫夫、瞿希贤等
¥12.80
八五品
1306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玉鳯之傳奇
1天前
#读书要不要做笔记#
《域外小说集》,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之源
《域外小说集》第一册于1909年3月在东京神田印刷所出版,署名“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内含三国五家七篇小说。
周氏兄弟对于集内篇目的选择是极为考究的:“《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译者的期望在于将“异域文术新宗”原汁原味地输入到本国的文学环境中。
集内收录的作家作品大多是19世纪晚近以来北欧东欧的最新小说潮流,后来周氏兄弟分别在不同的场合将这些作品概括为“弱小民族文学”。这些作品充满关爱被侮辱与损害的民族及个人、反抗外界压迫的浪漫主义精神,在“五四”以后“人的文学”的兴起中引发了不小的回声。
《域外小说集》的超拔时侪、别创新格不仅仅在于思想层面,还在于它有意识地致力于拆解中国传统的文体成规,将“短篇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类别的面目特征凸显出来。
《域外小说集》所录作品,体现了周氏兄弟择取作品时的体式偏好,短篇小说的文类意识已经有所浮现。
相较于中国传统章回的冗长的白话小说,《域外小说集》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巨大的改变,其标新立异的一个显著特征即在于大大弱化了传统小说所依赖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性。
契诃夫的《戚施》与《塞外》都是在小说中大量直接运用人物的对话,《戚施》主要是通过罗舍微支与访客迈伊尔的交谈来表现一位没落贵族奇怪的性格特征以及其背后的命运无奈之感,而《塞外》则干脆是由“精明老人”绥蒙与无名的鞑靼人的对话争论来贯穿始终,展现了两种人生价值观的对立。
安特来夫的《谩》和《默》写的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困境,两篇作品中大量涌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非常强烈的象征气氛。《谩》写的是一个疯狂的主人公杀女友以求“诚”,却反而遭受更强烈的“谩”的攻击,这里的情节线索不过是个支架,更重要的围绕其铺排主人公阴冷绝望的心理活动,以突出人与人之间永恒存在的隔阂;而《默》同样通过女儿卧轨自杀一事来摹写牧师伊格那支与妻子之间可怖的沉默,从而显示“幽默之力大于声言”。
显克微支的《乐人扬珂》与《天使》则运用反语凸显底层人民生存之艰辛;《灯台守》一篇是一首表现波兰老兵追求心灵安顿的抒情诗。
迦尔洵的《邂逅》与《四日》在小说集中也很有特色,二者多发悲怆之情。《邂逅》表现妓女与爱慕者两颗病态灵魂之间的碰撞与撕扯,极写人性的复杂面;而《四日》则是通过士兵片段的精神感受控诉战争的罪恶。
莫泊桑的《月夜》则是一幅在月景之下长老摩理难对于男女之爱发生顿悟的画面。
《域外小说集》的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是非常淡漠的,大多没有一波三折、起承转合的戏剧性,同样也缺乏对于悬念的关注;与之相对的则是人的内面精神世界被强烈地放大,成为小说表现的主要对象,文本中弥漫着大量的主观心理感受与想象、碎片般的生活场面以及各种模糊的情景意象——由此周氏兄弟通过翻译的方式引入了20世纪小说叙事内容的新型模式,也开辟了短篇小说全新的题材畛域
《域外小说集》开了迥异于中国传统小说的现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
...展开全文
《域外中短篇小说集》(上下册,共58篇,16开厚,北京、江西人民等出版社1981-1987,残刊集订)
茨威格、雨果、屠格涅夫、曼斯菲尔德、劳伦斯、帕乌斯托夫斯基等
¥84.3
八五品
548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玉鳯之傳奇
2天前
#书店日记#
今天是世界戏剧日 👍
世界戏剧日由国际戏剧协会于1961年3月27日创立。
。。。。
《风急天高》(六幕话剧剧本,原名《不尽长江》,顾威编剧,古干题图,1982年首发稿,残刊缮本)
顾威 编剧;古干 题图
¥34.00
九品
217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玉鳯之傳奇
2天前
#我的书架断舍离#
送人的书几年后又被“送”回来了——“朋友”的“书架”断舍离 😓
说有些书不要了,知道我在鼓捣旧书,问我要不,我说要,卖了钱还(hai)给你………拿来三兜,不多,有三四十本吧,翻看翻看………忽然,一本很眼熟———我几年前送她的一本我的书竟赫然在堆,还好我当初没天真浪漫、郑重其事、煞有介事、搜肠刮肚地写什么送词、没签名落年月日,否则更情何以堪了 😅
。。。。
《丐丏文集① 陌生难再》
[丐丏]张新春
¥48.00
九五品
9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玉鳯之傳奇
3天前
#读书偶得#
西川:海子简史——海子去世36周年祭 [阅读笔记]
1989年3月26日黄昏,我们失去了海子——一位多么珍贵的朋友;这意味着我们失去一个伟大的灵感,失去了一个回声。
海子只生活了25年,他的文学创作大至持续了7年。
在海子自杀的次日晚,我得到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怎么可能这样暴力?他应该活着!因为就在两个星期前,海子、骆一禾、老木和我,曾在我的家中谈到歌德及其浮士德……
海子卧轨自杀的地点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自杀时他身边带有4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他在遗书中写道:“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海子身后留有近20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他一生仅记的3篇日记。1986年11月18日他记道:“我差一点自杀了……但那是另一个我——另一具尸体……我曾以多种方式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我活了下来……我又生活在圣洁之中。”
海子:单纯,敏锐,富于创造性;同时急躁,易于受到伤害,迷恋荒凉的泥土;关心、坚信那些正在消亡而又必将在永恒的高度放射金辉的事物。
我走进海子在昌平的住所为他整理遗物:门厅里迎面贴着一幅凡•高油画《阿尔疗养院庭院》的印刷品,左边房间里一席地铺摆在窗下,靠南墙的桌子上放着他从西藏背回来的两块喇嘛教石头浮雕和一本16、17世纪之交的西班牙画家格列柯的画册;右边房间里沿西墙一排三个大书架——另一个书架靠在东墙——书架上放满了书,屋内有两张桌子,门边的那张桌子上摆着主人生前珍爱的七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很显然,在主人离去前这两间屋子被打扫过,干净得像一座坟墓。
从1983年秋到1989年春海子就住在这里,并写下了《土地》《大扎撒》《太阳》《弑》《太阳•弥赛亚》……
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你却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
在他的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
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那是1986年夏天,我去昌平看他,我拉他去看了根据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改编的苏联电影《白痴》。
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
海子不是一个生性内向的人,他会兴高采烈地讲他小时候如何在雨天里光着屁股偷吃地里的茭白,他会发明一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比如“从好到好”,他会告诉你老子是个瞎子、雷锋是个大好人……
海子的创作道路比如《圣 经》的从《新约》到《旧约》,新而旧、先而后:《新约》是思想而《旧约》是行动,《新约》是脑袋而《旧约》是无头英雄;《新约》是爱、是水,属母性,而《旧约》是暴力、是火,属父性。
海子一定看到和听到了许多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我不曾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驱、先行者之一。
我和海子相识于1983年的春天。那是在北大团委的一间兼作宿舍的办公室里,海子来了,小个子,圆脸,大眼睛,完全是个孩子(留胡子是后来的事了),当时他只有19岁,即将毕业——他大概是在大学三年级开始诗歌创作的。
海子15岁从安徽安庆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初在校刊编辑部,后转至哲学教研室,先后给学生们开过控制论、系统论和美学的课程。
海子一生爱过4个女孩子,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场灾难,特别是他初恋的那个女孩子,更与他的全部生命有关。海子为她们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的诗篇……
海子在乡村一共生活了15年,他自认为,关于乡村,他至少可以写作15年。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的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
。。。。。
...展开全文
海子诗选
海子 著
¥12.6
九五品
3943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7
44
玉鳯之傳奇
3天前
#读书偶得#
二锺之谊
锺叔河先生,1931年生人,高中肄业,做过木模工、电镀工、制图员等,1980年代才进入出版界,其从1980年开始、历时30年编辑出版的全套100本、1000万字的《走向世界丛书》于1994年获得第三届韬奋出版奖。
钱锺书先生是清高绝俗的,其为自己“约法三章”的一章就是“不题词作序”,但读到《走向世界丛书》之后便对锺叔河的识见和学力肃然起敬,引为“同道”,不仅毫无保留地对丛书提出了许多坦诚的意见,还于1984年3月破例为《走向世界丛书》撰写了前言,深刻指出:
“‘中国走向世界’,事实上也是‘世界走向中国’:咱们开门出去也由于外面有人敲门、撞门,甚至是破门、跳窗进来。‘闭关自守’、‘门户开放’那种简洁利落的公式语言,便于记忆,作为标题之类,大有用处。但是,历史过程似乎不为历史编写者的方便着想,不肯直截了当地、按部就班地推进。”
钱锺书称赞锺叔河为丛书写的一系列文章“中肯扼要,娓娓动人,不仅增添我们的知识,而且很能引导我们提出问题”。
钱锺书先生1998年去世,米寿。延续“二锺”友谊的是钱锺书夫人杨绛。杨绛是位翻译家、作家,活了105岁,成了跨世纪老人。
锺叔河之妻朱纯是记者出身,锺叔河认为找了朱纯是他此生的一个成功。杨绛由之也非常敬重朱纯的为人,双方也成为了“贤友”。朱纯重病时,杨绛汇了一年的药费20万,并承诺以后再汇。
2006年底朱纯病逝,留下4个女儿,还有4个外孙女。杨绛安慰锺叔河说:“你比我福气多,同是未亡人,我则是‘绝代佳人’了。”
杨绛为锺叔河留下的最大纪念,是为《念楼学短》合集写了一篇序言。钱锺书为《走向世界丛书》写序时75岁,杨绛为《念楼学短》写序时98岁
杨绛生前曾翻译了英国诗人兰德1850年写的一首诗,题为《生与死》: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其时,兰德已经75岁,对生死早已参透。杨绛本人对人生的玄妙也已经参透。她把这首诗推荐给锺叔河——锺叔河今年已有93岁高龄,长期辗转于病榻。
。。。。。。
...展开全文
《开卷文丛》第一辑全10册:《开卷闲话 / 梦馀随笔 / 门外诗话 / 碎红偶拾 / 明窗亮话 / 泥土 脚印 / 偶然集 / 书鱼知小 / 再谈幽默 / 碧空楼书简》
子聪、王辛笛、朱正、朱健、吴茂华、范用、钟叔河、流沙河、绿原、舒芜、
¥888.0
九品
4360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2
玉鳯之傳奇
3天前
#读书偶得#
作为周扬秘书、儿童文学评论家的束沛德:
1952年的夏秋之交,按政务院文教委员会的要求,我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同班毕业的46位同学告别上海,到位于北京西单舍饭寺的中宣部干训班报到。46人中,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同学是正式党员,还有一位同学是候补党员(预备党员)。
在干训班学习不满一个月,班主任对我说:“由于工作需要,提前分配你的工作,你到中 南海中宣部干部处报到。”
我沿着府右街的红墙走进中 南海西门,同我谈话的是时任中宣部文艺处副处长的严文井同志(文艺处处长是丁玲,副处长是林默涵、严文井)。文井同志对我说:“原本决定调你给周扬同志(时任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当秘书,由于文艺整风后要加强全国文协的工作,中宣部派我去全国文协代理秘书长,筹备全国文协改组为中国作协的工作,所以与周扬同志谈妥,你先随我去全国文协工作,熟悉文学界的情况,给周扬同志当秘书的事,以后再说。”
11月中旬,文井同志带着两个秘书——原本担任丁玲同志秘书的陈淼、原定担任周扬同志秘书的我,走进东总布胡同22号,投入全国文协改组为中国作协的工作。
1950年代,我当过中国作协创作委员会秘书、中国作协党组秘书、周扬同志秘书。
1980年代,我当过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相当于秘书长)、中国作协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 代表 大会的副秘书长。十年浩劫结束、分配我到河北机电学院工作时,我还当过校党委 常 委的学习秘书。
1954年周扬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第二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前一周,我日以继夜地为周扬起草出一篇七八千字的演讲稿《为争取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新中国文学》。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奋战一夜,为刘白羽起草出在中国作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文艺理论家张光年说:“束沛德不是理想的帅才,是个好秘书!”
我是1982年被任命为中国作协党组成员、1985年被推举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的;党组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唐 达 成说:“束沛德五十年代就为《文艺报》写儿童文学评论,谈柯岩儿童诗那一篇,影响还不小,是不是就由他来分管儿童文学工作?”从此,我就挑起了儿童文学组织工作的担子。
我读到柯岩发表的《“小兵”的故事》《帽子的秘密》《爸爸的眼镜》等儿童诗后,被这些诗作所展现出的纯真的童情、童趣打动,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予以赞美和评说,写出了近一万字的评论《情趣从何而来——谈谈柯岩的儿童诗》;此文发表时,占了《文艺报》两个8开整版。时任《文艺报》副总编辑的侯金镜对我说:“文章写得不错,从作品的实际出发,做了较为深入的艺术分析,抓住了作者的创作特色。”他鼓励我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
当时,我并不认识柯岩,也没有报刊向我约稿,主动写这篇文章,完全出于自身的审美情趣。前不久,中国海洋大学的博士生唐威和他的导师徐妍教授合作写出一篇一万三千多字的论文《“儿童情趣论”及其批评实践——以束沛德为中心》。
。。。。。
...展开全文
《儿童文学论文选》(长江文艺1956年10月一版一印)
长江文艺出版社编
¥4.4
八五品
942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
玉鳯之傳奇
3天前
#书店日记#
今天是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日
。。。。。
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短篇小说选》《新诗选》《散文选》《独幕剧选》(全十三册合售,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一版一印)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
¥488.0
九品
514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玉鳯之傳奇
4天前
#扯扯闲篇#
新“结识”两个年轻人,一个本市的交警,一个省城4S店的售后,从微 信资料看,俩小伙儿竟不约而同的都是“落日”派,这让我这个实锤的“落日派”情何以堪 🤣
。。。
《鼓舞青年前进的好书》(西南青年出版社1953年1月10日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南工作委员会宣传部
¥20.80
八五品
366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热门内容
北极光,画的,写的…………
。。。。
543阅读
“开卷”要“掩卷”了
创刊25年的《开卷》在迎来第300期之际,通过“开卷三百”雅集正式
219阅读
何塞·玛丽亚·贝拉斯科笔下的祖国——墨西哥风光
。。。。
155阅读
西川:海子简史——海子去世36周年祭 [阅读笔记] 1989年3月26日黄昏,我们失去了海子——一
3942阅读
童雀光文学社,临街“门市” !童雀光,人名?想象不出它是怎样的运作模式,先赞一下 👍 。。。。。
1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