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天下图书
传承中华文明
首页
书店区
书摊区
新书
在线拍卖
艺术品专场
登录
/
注册
登 录
免费注册
其他方式
微信
QQ
微博
未读消息
消息
购物车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
登录后可以同步购物车中的商品哦
登录
我的订单
个人中心
店铺
我的订单
收藏
拍卖
拍卖交易
我的竞拍
收藏
我的好友
资金账户
卖家中心
店铺
免费摆书摊
申请开店
拍卖
申请拍卖会员
客服
|
帮助中心
9:00-20:30
在线留言
客服电话
010-89648155
服务时间
客服咨询 08:00-21:00
纠纷处理
09:00-12:30
13:30-18:00
图书审核 09:00-18:00
监督与建议
送至 北京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澳门
台湾
香港
海外
网站无障碍
手机孔网
下载手机孔网
功能更全、体验更好
iOS
Android
iPad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扫码即可访问
抢5折好券
首页
海淀读书人
实名认证
123
关注
183
粉丝
更多详细资料
+
关注
发消息
动态
上新
店铺
海淀读书人
2024-12-15
期待今年!2018年1月13日书友会小视频在这里
#书友会#
#书友会# 第十二届书友会的小视频在这里!http://www.meipai.com/media/936770668?uid=1563682491&swxid=15162869761563682491
13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海淀读书人
2024-12-15
#书友会#
疫情前的几场书友会一直在参加,这几年因为疫情没有组织很是遗憾。今年年中在报国寺有一个西城区的古旧书活动,孔网也在中间一座殿里有展示区,现场负责的正好是一直主持书友会的那个帅哥,我还特意问了一下书友会还搞不搞了,他也不太清楚。不想到了年底,书友会的通知就来了,真是期待啊。以前每次都是赶吃饭的时间去,今年要是有时间下午就过去,见识见识有什么新的布置。不说了,放一组2018年1月13日的照片看看。
8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海淀读书人
2022-10-24
第1000个买家分来了!
#嗜书日常#
#嗜书日常# 今天得到了第1000个买家分,非常高兴。除了这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外,这1分的得来也是一个网上购书的愉快的过程。999分已经有几天了,我一直在想,这1分会从哪里来呢?拍卖吗?这一阵子拍卖上没发现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也参拍不少,终于因为不太想要而没有到追到最后。店铺吗?购物车里倒是有两百多个,但既然很久没有下手自然有其道理,虽然便宜,但我没地方摆了啊。最后这1分还是在店铺里的订单,是新发现的一个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沟通顺利,我想双方都会及时好评,不会如相当一部分的卖家,我虽然马上好评,他们的还是要系统自动给出来。周六下了单付了款,周一货到手后马上确认加好评,一分钟之内,对方好评也来了,于是买家分成为了4位数!2004年的账户,到现在1000买家分,确实不多,主要原因是我在这里买的和拍的东西基本是自用的,而且,这要说说孔网的问题了,无论是1元还是1万元,都是一样的分,没有权重,这让我很无语,也专门问过后台,确实如此,那就不较劲了。另外,一单书,无论是1本还是100本,都是1分,这也让人无语。照理说,我是积不到1000分的,但孔网的拍卖计分又与店里不同,拍一个就计一次的分,这是比较合理的。所以,我的分数大部分是从拍卖中来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孔网内的巨无霸---墨笺楼,他们的东西特别多,总能发现我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也很厚道,虽然要每单付一次快递费,但他们只收一个快递费,其他都在发货前就退还回来,这也激发了我参拍的积极性,买到的东西五花八门,从矿物标本到印石,从平装书到线装书,外文书到古书,各种画作,年画,档案,各种纸片,应有尽有。在这1000分里,墨笺楼居功至伟。对了,他们的回评很规律,也很快!从品类上说,这些年,各色剪纸和年画都买了不少,有拍的也有店里的。还有一个事也挺有意思,几年前孔网上有一位朋友大量拍卖新影印线装书,非常震撼,一次每种拍10个,持续了很长时间,价钱便宜,邮费也是很厚道,让我一段时间欲罢不能,在那批书上积累了大量的买家分。由于十几年间孔网几次改版,第1分是不是就是我第一次购书得到的,我觉得很不一定,所以1000分并不能精确反映我的孔网书账,但也是很值得高兴的,记录了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和人。当然,也期待以此为起点,和更多的诚信买家结缘,收到更多满意的东西。
3338人阅读
2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4
海淀读书人
2022-09-24
9月23日打卡潘家园书会见闻
#万阅典藏第四届古旧书博览会#
#万阅典藏第四届古旧书博览会# 昨天下午在左安门外办事,回来时灵机一动,到潘家园古玩市场转转。孔网在潘家园主办的活动正在进行时,看布局,还是以往的老几样的部分。天气甚好,在北通道摆出来的摊子都漂亮极了,还是“老板不在,啥都瞎卖”的风格,其实书都很漂亮,折扣也大。有一个现象,因为我不常来,还算是新发现,就是北门内的东西排房之间的也在中间摆了小摊,通道上方有“夜游潘家园”的灯光网络,估计晚上会亮,今天周五,晚上应该人多,所以这些摊子都是刚刚开始摆。一个手串的摊子已经摆好了,已经开始上人,我听一个老板坐在地上说,“值钱的谁放在这里,都在店里卖的。”那个大楼上面有个展厅,此时见门口有广告牌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2022“善藏”潘家园秋季拍卖会 潘家园第十一期拍卖会,于是上去看了看。这个展厅是个“回”字形,中间的一圈小件展品,四周是拍卖席和书画展示区,我在中间,主要是旧书看了几眼,没有感兴趣的。因为人少安静,我又到书画区看了看。全是大名头,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我是不懂画的,只是按有没有看着不舒服地方来看,因为我自己认为,名家是不会有败笔的。看了一圈,有一幅鲁迅的对联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已经标注为木版水印。再到古旧书展区看看,去年还买到过一个东西,今年也希望有收获。东面第一家,是一位年纪相仿的穿白衬衫的店主,我好像以前没见过,包括在拍卖会上,我一问,他是山东来的,拿着一瓶红色酒说要请我喝酒,我当然不会喝,又借着酒聊了两句,关于酒,据他说,山东各地都是一斤起的量,他就能喝二斤!好喝酒的人朋友多,不少人围过来和他说话,我见他把酒灌到了一个农夫山泉的瓶子里,不知有何说法。这些展销的玻璃柜下半是广告,还标了哪个旧书店。我看到大亮旧书店,这位以前在孔网的早年的年会上见过几次,谈不上认识,这次见一人坐在那里,不确定是不是他,口罩之下,辨识度就差了,主要是不熟。摊位上有标价的,有不标价的。就我自己的感觉,还是应该标上价,这样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进行讨价还价的基础。转了一圈,大部分不合胃口,另一些是摆摆样子的高精品,有些隐约在拍卖会上见过,我唯一动心想买的是《花近楼诗存》,这书我去年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见过,但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当时看预展时觉得非常好,这次见到时可能是光线的原因,看出不少小问题来,品相其次,主要是觉得不初印,又一想,这已收是陆续刊印,七集全出时,前面的不初印也给正常,于是看了看第六册,觉得也不十分初印。这书麻烦那个看店的姑娘拿出来看过,我又到外面走了一圈,想这个东西要不要拿。优点就是名人作品,白纸大开,较初印,品相较好,原装原函。缺点是这书年份太近,流传不少,版片尚在,中国书店八十年年代刷印过。还是可以买的,这个书标价一万五,算比较实了,我上次在拍卖会上见的那个最后是一万二落的,加上佣金就一万三千五了,我省下送拍者也拿不到的佣金,如果花一万二买下也还正常。想到此,又回到棚里,问那姑娘说,这个价钱能商量一下吗?她忙打电话给老板,告诉我最低一万四。我说,这书一万二我就要了,你再问问。她又打电话,确认一万四就是最低价了。那我也只能离开了。那个原来卖书的大棚,黑洞洞的,没有人,估计都到古籍书再向西的那个棚子里应节了,我也没过去。最后在东门出口北的大棚里挑了三片玛瑙牌子,花了三十块钱,也算不虚此行。 2022年9月24日
5741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海淀读书人
2022-07-17
特此留念
#嗜书日常#
#嗜书日常# 拖了几天的书柜整理工作终于在入伏这一天完成了。接前文所说,忽生整理书柜的念头,第一步是将书柜内与近两三年目标无关的书请到旧衣柜内不见天日,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断舍离,终于那个衣柜装满了,我也怕楼板压塌,所以就此收手了。望着圆桌上的杂乱的各种书,我心生惧意,昨天是最热的一天,整天开着空调,一天没有出去,想干干这个,又想干干那个,最后一咬牙,还是收拾书柜吧。这书柜原本是有个计划的,后来就乱了,所以这次还是先有个计划。我心有一个奢念,就是能够只摆一层,漂漂亮亮的,把书名都露出来。我按照目前残存的摆列,设计了一下。左面的柜子,摆我曾反复看过,对我有影响的书,之后就是国学古籍,文化类的东西。这一柜子,埋没了很多好书,因为它们已经在以前的四次“疏散”中书沉大海了,我也没有精力把它们再找出来,只能寄希望于将来了,所以目前能摆的书就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了,有几本新买的书居然也能入列。中间的柜子,摆放与北京有关的古籍书。这是我的普通藏书的核心部分,我本以为能装不止一柜子,结果基本是刚刚好,这让我有些意外,也回忆不起来还落了什么。这些书摆成一柜子,确实很漂亮,就是版本不一,不过我买这些书的时候就没太关注版本,这样也好吧。《清裨类钞》严格说不是北京史料,但北京是清朝的大本营,应该有很多史料在里面。这书跟我二十年了,没怎么看过,真是可惜了。类似的书还有一些,明清两朝的内容,都放在这里。右边一柜是最费脑筋的。一开始想放海淀、石景山、京西的书籍,加上一些全市性的书。不想地方根本不够,最上一层摆了一些与末代皇帝相关的书,占了大半层。只有两层多一点可用了,于是将海淀风物的放在一层,没用完,接下来一想,把石景山和京西的都不放了,只放全市的,勉强放下。放书连着保洁,虽有门,也积了一些灰。北方城市,上了楼就不怕潮,灰土难免,所以我也很羡慕南方朋友,不要柜门,省了地方又省了钱。等工作完成,圆桌上又堆了很多书,难怪,因为刚才在上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在阳台的杂物柜里还有书,一检视之下,还有十来本厚书有一定入围的实力。我陷入沉思,忽然自己想通了,还得像以前那样摆个二层,没其他地方可放了,没这个实力也不丢人。转而一想,还是在又杂乱起来之前,给现在的这个摆放整齐的柜子来个记录,而且以后争取看过后就归位,不要浪费了今天的辛苦。某位外国女作家说,给我一天光明。我这个刚摆好的书柜,只有半个小时的整齐面目示人。
5万人阅读
99人点赞
收藏
1
11
99
海淀读书人
2022-07-12
下架撤书
#嗜书日常#
#嗜书日常# 某哲人讲过,买书是门槛最低的高雅活动。买书门槛虽低,但存书的门槛就不一定了,尤其是在房价高企的都城。购书数十年,书滥成灾,只能分放各处,其实是永远不看了,只是将自己有感情的书放在身边,区区三个书柜,早已不堪重负,却无可奈何。今天做了一个决定,将大批书下架了。此事缘起是我在某东上订了三个透明的箱子,打算将旧衣柜里的线装书收进来。这三纸箱线装书,偶尔要找个东西,也不好找,这次都放在透明箱子里,以后好找。这个工作还是很容易完成的,按书的远近,一举装满三箱,成就感满满。突然萌发了整理书架的想法。从昨晚到现在,思路越来越激进。第一轮是将北京史地以外的书都移起,第二轮,发现成果不明显,索性将现代的北京史地全下架,尤其是那套文史资料选编,占了整整一排,全下架,省出地方来,放上我要研究的清代北京史料,也让自己踏踏实实地完成一件事情。期待着有一个大房子,买二十个书柜,装上这些忠心耿耿跟了我这么多年的书。
7272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3
海淀读书人
2022-03-12
明知价高也买了
#嗜书日常#
#嗜书日常# 今天天气不好,中度污染加上阴天,天色一直暗暗的,五点钟的时候已经很昏暗了。这时候,没事走着玩的我来到了海淀图书城北面,四环路边上的中国书店中关村店,我特意仔细看了看营业时间,是到六点,才扫码测温进去的,如果是五点半我也就不进去了。 这个店又把店面进行了一下改革,二手旧书从三层回到了一层,我就不用到上面去了,就在这里看看旧书。很大的厅堂里有个位数的顾客,也算不错了,正是周五的晚高峰啊。 我在北侧新布置出来的二手书区看了看,都是旧书,没有古籍,躺柜里是一些单价至少过百的签名本和名字旧藏的二手书,我看了看,觉得价钱也不离谱。最有意思的是还摆着一个很完整的塑料电唱机,标价只有一百元。听那几个年轻的店员的交流之语,今天又没有什么生意,好像只有一千多。这也是快下班了。 我已经很不随意买书了,原因主要是家里没有地方。曾有人说,买书是门槛最低的高尚活动,此话不假,只是都被高房价限制了,所以,只有遇到有用的东西才会考虑购买。这次在架子上快速浏览,经过一片一片在中国书店门店中常见的书,突然发现了一套三本大开的红皮精装书,《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看看目录,都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手材料,与我正在整理的一个书的时代相近,正好可以作为佐证。 心中大喜,但也不用拿下。看了一下版权页,2008年出版,印量两千,定价390元,是国家资助出版项目。中国书店的价签是350元,二手书只让了一折。我马上就想到的是,这类书虽然无论从当时的定价还是现在的码洋都不算贵,但在孔网一定会便宜更多,而且肯定有新书。 我这个人面子薄,不会当着人家的面去用手机查,但以我在孔网近20年的经历来判断,到网上买更便宜。在放回架子上前,我又翻了翻,也增加一下回家网上买的决心。这回有了新发现。 在首册扉页上有一个蓝色小条,就是那种一头有不干胶的便笺条,我好奇地扣开一看,下面有一个方章,认了一下,大概是“白化文李鼎霞收藏印”,心想,刚才在躺柜里就看到了几本白化文藏书,或者就是一拨出来的东西吧。不放心,又到那个柜子看了一下,果然是。 我回过头来,再把这三本仔细看了一下,第二册上也有这样的被盖住的印章,第三册则没有。接着又发现,第一册之后下面的空白处还有一个这样的章,旁边又写了几个字“2008年6月24日刘文君赠”。从版权页来看,刘文君为出版人。另外,如果送人的话,题赠也不会在这个地方写,所以应该是接受方的记录。至于谁也的,也不必搞清楚了。 这时,店里出现了情况,一个嗓门有些大的中老年男性顾客一进来问店员,你们这里有没有特别便宜的书?女店员说,要多便宜?他说,越便宜越好。听他的话,我都觉得一头雾水了。女店员说,那您需要哪一类的?他说,我就是爱看书,什么都行,只要便宜。这下子把女店员弄得不知如何说了。他又说,你们灯市口店就有特别便宜的书,两块三块一本,十块钱六本的。女店员马上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么便宜的书,没有十块钱六本的书。他又说,你们这层没有,我到上面两层看看。我虽然没有看到,但听到女店员赶紧拦下说,上面也没有您要的那么便宜的书…… 我离他们挺远,心里想,这个店以前也有十块钱三本的书,也有本版的五块钱的挺厚的书,大概是看这个人太奇怪了所以才不愿意接待他。这个人听着说话,神智应该没大问题,莫非是孔网店主想来中国书店进货?还不如到潘家园呢,明天周六,书摊很多,三元两元一本大堆卖的书可不少啊! 人家马上下班了,我也决定了,就花350拿下这套书,毕竟有个我知道的人的章子。我想,中国书店的定价老师应该看到了这个章子,只是觉得这个人名头不大,书也太新,不值当摆到躺柜里,只在价格上略调高了一些,知道有的人,如我,愿意为这个章子花个小钱。 结账时,我请那个小姑娘帮我把书捆好。我出来前已经带了反复用了几次的超市无纺布袋了,其实本也没计划买书,只是一个习惯。这也就是网上讽刺的,舍得花三百块钱吃顿饭却舍不得花一块钱买个打包盒。不过,不是哪个地方都有布袋的,那么重的书,塑料袋还真禁不住。 到家后,将这三本书擦擦干净,放在一边晾干,终于有时间查查价格了,果不出其然,虽然是2008年的书,网上还有很多新书出售,价格只要一百五六,算上运费,我买贵了一倍。无所谓了,跟这两天股灾的损失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2358人阅读
3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9
海淀读书人
2021-01-04
#嗜书日常#
从原社区迁来的!2020年可惜了,2021年再聚首!
=================================================
第十二届书友会的小视频在这里!
http://www.meipai.com/media/936770668?uid=1563682491&swxid=15162869761563682491
有配乐,带音乐听节奏感更好!
手机拍摄,放大看也清楚!
感谢点赞!欢迎转发!期待评论!
[ 此帖被海淀读书人在2018-01-19 10:04重新编辑 ]
...展开全文
606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6
海淀读书人
2020-12-24
#活动 | 遇见2020# 新冠之年,奋斗在拍场!
#活动 | 遇见2020#
#活动 | 遇见2020# 新冠之年,奋斗在拍场! 新冠疫情这一年,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感觉这个古旧书市场也受到了影响。回首这一年,却发现这一年花在书上的钱不少,而且都是从拍卖而来。 拍卖分为两类,一类是网上,一类是实体,实体下半年才恢复,所以先说一下网上。 自去年开始,我已不再漫无目的地在孔网上找东西,有时是看到一些卖家的帖子感兴趣才去年看一下的。今年从一位江苏店主的拍卖买过三四次东西,他应该也有实体书店,也有网上书店,不过一般而言,拍卖来钱最快。我看到时,他那里正在网上展示一些《古逸丛书三编》的零种,我看上了三种,价钱讲不下来多少,我觉得不离谱就拿下了。另外他那里还有几种,没有着急买。后来他开始拍卖,我就顺手拍下,又比他店里的标价便宜多了,之前如果等上一等,等他拍这个,又能省下一两千块。 这个店里还有两个东西我是看上了,一个是日本人印的京城地图,一个是山东印的聊斋,从图片上看就是真东西。我报了自认为差不多的价钱,被店家拒绝。后来他上拍,被其他买家以低于我报价的价格拿去了。也许这就是缘份吧。在他这里,我还拍到了两册道光的小学类的东西,价钱不高,但原来收藏者修的不好,溜口处比书脊高出半公分,连个套也做不了,这在图上是看不出来的。 实际上我今年在孔网拍的几次都是他的东西,加起来快一万块。而今年我在网上参拍的另一个去处是中国书店的网拍,这也算是个新事物。 中国书店本来一年要拍卖四五次,今年疫情一起就干不了了,后来在孔网上看到了他们开始网拍的消息,于是关注一下,我好象是从第二期开始参与的。 第一个到手的是一部民国铅印的满族著作家的介绍,出到八百,这里的佣金只要一成,比拍卖会低一些。这个书比网上的书价格低一半儿,品相极佳,我当时正在研究一位清中期的旗人著作,所以买此书,在书里也查到了这位的信息。 接着一次却让我很生气,那场我看上了几个东西,其中最喜一个咸丰刻本,最后阶段突然从两千多跳到六千多,我没有跟,过十分钟结束了,再回来看,发现成交价不到三千,我马上联系客服反映,他也很着急,说是出现了BUG,还不止一个,对我只能表示歉意了。 这里说明一下,因为在北京,所以我有优势去看预展,这与只是网上看图完全不同,网上图片好的可能看着不好,反之亦然。我的原则,不上手不举,这些小拍每次不过几十件东西,能圈进来的也就是几个,自然省了很多功夫。只是进店如临大敌,门口扫描登记,看书是在三楼的拍卖大厅,楼道不开,只能走边上的窄梯,一进来,满满的都是堆放得错落有致的书。从上楼就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陪着,进了大厅,要坐在一进门的原来拍卖台上的一张椅子上,前有桌子,写好号他就找来,第一次去时,拍卖公司的刘经理过来拿个本子登记了一下,只有不到十个人来看过。这个大厅也是他们的办公室,中间有个工作台,是拍书影的地方。 在出现BUG的这一场,还有两套《二十二史札记》,均为12册,都非原刻,都是光绪年翻刻,一为广雅书局,一个新化书局,竹纸的,也都非初印,不精神,以刊刻来讲,新化似胜,但广雅名气大些。我两个都看了,尤其是广雅的,逐册对过,书每册上都写着册数和年代,第12册为明,结果不是,我马上说,这个不全。他和在操作台上的一个脸熟的小伙子于是过来翻看,然后说,是全的,不过是书皮写错了,第12册实际上是第11册,第11册却是第12册,我对过内容,果然无误。 错过了那个BUG时,也到了后面的这两套书了,都是五千起,我本想这是个正常价,意思不大。到了这个时候,先是广雅,迟迟未见人举,我因心情不好,于是出手,底价拿到。后面新化的那个,也没人举,我就没动。 我有一个习惯,拍到东西就马上结账提货。这个网拍有个特点,就是一周一次,这场拍完,下一场的内容基本上就出来了。因为东西少不用布置,周一就可以看下一场的货了,于是我一般周一或者周二去,先看拍品,再提货,可谓一举两得。提回这一堆到家再细看,发现有彩球,这是周一良藏书,每册封皮上都有他亲手写的册数和朝代,并签名钤印,每册首尾都有他的各种闲章,计有一百多枚,随手统计一下,不重复者得46种,另有数处铅笔批录,因为不多,估计未引起重视。这样一来,这样一部平常书,一下子变得有故事起来,有趣有趣。 这个网拍不是每场都有古旧书,更多时是杂项,所以没有买到更多,只有一次底价五千举下一个中国书店80年代刷印的《食旧堂丛书》(四函二十四册),感觉是刚出库,真是新啊。因为我是从收集新刷本入手的,所以对于新刷本有特殊的感情,遇到自己没有过手过的东西,总是想上手一看。《》是 夏去秋来,中国书店网拍越来越没有东西,因为疫情缓解,拍卖会纷纷登场了。目前的感觉是,比以往更加难以把握了,最大的难题是,疫情下,收藏品价格是上是下?这真是一个灵魂拷问,好几场都是有贵的意外的成交,也有低出意外的成交,一犹豫,就错过了机会。 我参加的第一次拍卖会,因为心里没底,错过之前再三看过,非常向往的明版书,最后花很低的价钱买到了一册特大开本有修有跋的《续古逸丛书》。第二次拍卖会,去看了两次,在周日的晚上9点半在拍场只竞买最后一个拍品,一套明版书,结果在高出自己心理价钱二分之一的地方被人盖住,心情大坏而出局,事后有高人说我很危险了,幸亏没再跟,不过,我还是喜欢那个东西。从第三场开始,我的心态放平了,接连买到几个价高而不多见的东西,也有高性价比的东西,实在高兴。 花多少钱买值多少钱的东西,不要想着捡漏,所以大致不会差很多。比如在拍场上买到的一个东西,就是残本《水利营田图说》,原本上下册,这是下册,有十几张地图,虽然没有牌记,但一眼就是道光本,初刻初印,但这样也应该不值一千块钱,让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封皮上的小章,上有五字“穆麟德遗书”,经查网上文献,此为朱启钤购买汉学家穆麟德遗书,并整理捐藏北京图书馆之印,此遗书整体入藏现国图,为专藏。于是有意思的事来了,此零册是原来即残,还是后来失群的呢? 国图的专家也说不清楚吧。 本周末又是四家齐拍,还会有收获吗?期望不要太高,警惕性要增强,捂紧钱袋子吧。
3099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60
热门内容
疫情前的几场书友会一直在参加,这几年因为疫情没有组织很是遗憾。今年年中在报国寺有一个西城区的古旧书活
88阅读
从原社区迁来的!2020年可惜了,2021年再聚首! ==================
605阅读
第1000个买家分来了!
3337阅读
特此留念
5万阅读
明知价高也买了
23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