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左安门外办事,回来时灵机一动,到潘家园古玩市场转转。
孔网在潘家园主办的活动正在进行时,看布局,还是以往的老几样的部分。天气甚好,在北通道摆出来的摊子都漂亮极了,还是“老板不在,啥都瞎卖”的风格,其实书都很漂亮,折扣也大。


有一个现象,因为我不常来,还算是新发现,就是北门内的东西排房之间的也在中间摆了小摊,通道上方有“夜游潘家园”的灯光网络,估计晚上会亮,今天周五,晚上应该人多,所以这些摊子都是刚刚开始摆。一个手串的摊子已经摆好了,已经开始上人,我听一个老板坐在地上说,“值钱的谁放在这里,都在店里卖的。”
那个大楼上面有个展厅,此时见门口有广告牌说,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2022“善藏”潘家园秋季拍卖会 潘家园第十一期拍卖会,于是上去看了看。

这个展厅是个“回”字形,中间的一圈小件展品,四周是拍卖席和书画展示区,我在中间,主要是旧书看了几眼,没有感兴趣的。因为人少安静,我又到书画区看了看。全是大名头,徐悲鸿、张大千、黄宾虹……,我是不懂画的,只是按有没有看着不舒服地方来看,因为我自己认为,名家是不会有败笔的。看了一圈,有一幅鲁迅的对联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已经标注为木版水印。



再到古旧书展区看看,去年还买到过一个东西,今年也希望有收获。
东面第一家,是一位年纪相仿的穿白衬衫的店主,我好像以前没见过,包括在拍卖会上,我一问,他是山东来的,拿着一瓶红色酒说要请我喝酒,我当然不会喝,又借着酒聊了两句,关于酒,据他说,山东各地都是一斤起的量,他就能喝二斤!好喝酒的人朋友多,不少人围过来和他说话,我见他把酒灌到了一个农夫山泉的瓶子里,不知有何说法。
这些展销的玻璃柜下半是广告,还标了哪个旧书店。我看到大亮旧书店,这位以前在孔网的早年的年会上见过几次,谈不上认识,这次见一人坐在那里,不确定是不是他,口罩之下,辨识度就差了,主要是不熟。
摊位上有标价的,有不标价的。就我自己的感觉,还是应该标上价,这样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进行讨价还价的基础。转了一圈,大部分不合胃口,另一些是摆摆样子的高精品,有些隐约在拍卖会上见过,我唯一动心想买的是《花近楼诗存》,这书我去年在中国书店拍卖会上见过,但不能确定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当时看预展时觉得非常好,这次见到时可能是光线的原因,看出不少小问题来,品相其次,主要是觉得不初印,又一想,这已收是陆续刊印,七集全出时,前面的不初印也给正常,于是看了看第六册,觉得也不十分初印。
这书麻烦那个看店的姑娘拿出来看过,我又到外面走了一圈,想这个东西要不要拿。优点就是名人作品,白纸大开,较初印,品相较好,原装原函。缺点是这书年份太近,流传不少,版片尚在,中国书店八十年年代刷印过。还是可以买的,这个书标价一万五,算比较实了,我上次在拍卖会上见的那个最后是一万二落的,加上佣金就一万三千五了,我省下送拍者也拿不到的佣金,如果花一万二买下也还正常。
想到此,又回到棚里,问那姑娘说,这个价钱能商量一下吗?她忙打电话给老板,告诉我最低一万四。我说,这书一万二我就要了,你再问问。她又打电话,确认一万四就是最低价了。那我也只能离开了。

那个原来卖书的大棚,黑洞洞的,没有人,估计都到古籍书再向西的那个棚子里应节了,我也没过去。最后在东门出口北的大棚里挑了三片玛瑙牌子,花了三十块钱,也算不虚此行。
2022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