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喬桑

实名认证

2+2=4

130 关注
17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如是我闻# 明未有个诗人叫屈大钧,他经历了明末清初的乱世景向,曾亲眼目睹过一场非常凄惨的人间悲剧。并写成一首名为《菜人赋》的诗记录下来

《菜人赋》讲述的是在乱世中,有一对夫妻即将饿死,妻子心疼丈夫想让他活下去,于是就到菜市场将自己卖掉,把卖身的三千文钱留给丈夫让他用来买粮食。丈夫后来去寻找妻子,就看到她的一条手臂,正悬挂在市场某个店铺的柜台上

这看似是一个匪夷所思的恐怖故事,但这就是曾经在中国古代不断上演过的惨剧或许他也并不只发生在中国的古代

所谓菜人指的并非面有菜色的人,也不是烧菜的人,而是被当作菜的人。在古代战争与饥荒的年月,这种事时有发生。为了让家人活下去、有些百姓就只能被迫到市场把自己当作肉食卖掉。这就是菜人这个称呼的由来

正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翻开历史书的每一页,里面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菜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而从隋唐开始,每逢乱世或大灾之年,这种有悖人性的产物就会在民间出现

唐昭宗时期,凤翔城被朱温围困,城中弹尽粮绝。有人开始公开售卖同类,当时一个人的价格是每斤肉一百文

到了五代十国,天道不昌,道德败坏,各路军阀互相征伐,百姓民不聊生。这时,菜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且受到朝廷的默许甚至支持。在河北某些地方,出现了不少的菜人巿场。从各地劫掠过来的百姓在这被收购,加工,然后售卖给普通人当肉食或卖给军队当口粮

即使在相对富庶的两宋,一到王朝末期,菜人也会如期而至。如靖康之乱,粮食奇货可居,一斗米卖到几十两银子,百姓为了活命唯有自相残杀。江淮之地民众相食,人比猪还便宜。一个成年男子只能卖到十五两银子,比一斗米便宜了一半

古代潮汕地区有吃橄榄肉,小朋友名叫橄榄。细思极恐

至于明朝末年,那更是惨不忍睹,当时的四川一斗米要三十到五十两银子,与此同时,在茂州的菜人巿场,男子的肉每斤七钱银子,女人和孩子八钱,老人最便宜,五钱。也就是说当时一条人命可能还没一个馒头值钱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之后又出现丁戍奇荒这样的大灾年,北方及皖南发生多起人相食的悲剧。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洪杨之乱,江苏百姓卖九十文一斤,后涨至一百三十文

最后再温习白居易写的《轻肥》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泽璟物语
...展开全文
9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如是我闻# 对文明撒野,对野蛮臣服!

这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在文明的地方,安全的利用文明的规则,撒野发动野蛮的攻击;而在野蛮的地方,为了自保,一言不发,臣服于野蛮的淫威。在文明处强硬撒野,在野蛮处跪地臣服。

文明与野蛮,并不对称。文明存在规则,把人当人;野蛮并无规则,不把人当人。但是,文明不是永恒的,非常脆弱,需要文明社会的人珍惜爱护,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而不是利用规则的漏洞,损人利己,滥用规则。文明社会也是君子社会,文明的规则,心照不宣,防君子不防小人。当一个文明的社会,太多小人,利用了君子的规则,破坏规则,不对称攻击,整个社会的规则就被破坏了,礼崩乐坏,小人得利,君子遭殃,文明社会不复存在,文明堕落成野蛮。

人性软弱,总是选择屈服于强权,不敢为自己发声。人性低贱,却选择在安全的文明社会,滥用规则,为野蛮发声。这个世界正在堕落,就是因为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低贱,人性的邪恶,让文明消亡,让野蛮兴起,最终所有人走向奴役之路。

——贝乐斯
...展开全文
348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如是我闻# 《批判“真理相对论”》

一、科学维度:真理相对论,是对科学方法的误解
科学不是相对主义的,而是累积主义的。

牛顿→爱因斯坦,不是推翻,而是拓展;

相对论不是说“真理是相对的”,而是说**“真理在不同参考系下有不同表现”,本体依然稳定。**

科学不是“人人有理”,而是“谁更接近现实”。

科学的根基,是“世界有规律、可以被认识”

如果真理是相对的,那实验还怎么重复?数据还怎么解释?模型还怎么验证?

真理相对论若成立,科学本身就无法存在。

这不是“更开放”,这是自我取消。

“语言相对”≠“真理相对”

是的,不同语言和文化会有不同表达方式;

但这只是表达形式不同,不是“现实本身不同”;

就像不同民族有不同词汇表示“水”,但水的分子式永远是 H₂O。

科学告诉我们:世界复杂,但有规律;认知有限,但非虚无。

二、信仰维度:真理相对论,是现代骄傲的面具
真理相对论,其实是对“上帝之位”的篡夺

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那真理就变成了“意见”;

一旦真理等于意见,每个人都是神,每个心灵都是宇宙中心;

最终不再有判断、不再有标准、不再有方向。

信仰不是压制人的自由,而是真理赋予的自由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约8:32)

若真理是相对的,那自由也是相对的,罪也无法判定,救赎也无从谈起。

拒绝真理,不是理性,而是恐惧

许多坚持相对主义的人,不是真的思考过真理;

而是惧怕承认有“超越自己”的秩序,那会意味着责任、悔改、降伏。

信仰告诉我们:不是每个声音都是真理,但真理会寻找你。

——贝乐斯
...展开全文
245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开卷有益# “昨日花开满树红,今朝花落万枝空。滋荣实藉三春秀,变化虚随一夜风。物外光阴元自得,人间生灭有谁穷。百年大小荣枯事,过眼浑如一梦中。”
——元·丘处机《落花》 ​​​
2369人阅读
39人点赞
收藏 1 4 39
#如是我闻# 孟德斯鸠的自由与专制论,揭示了两种统治制度下的不同人性。
制度塑造人性:自由社会与专制社会就像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孵化器,前者孕育出向阳向善的社会品质。后者则孕育出虚伪阴暗的社会品质。
10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1
4天前
1 评论 21
64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如是我闻# 所有人其实是一个整体
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
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
丧钟为你而鸣
——海明威 ​​​
999人阅读
3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0
千里走单骑!
@鄭風軒:
#访古记#
解州关帝庙
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亦是关帝信仰的中心。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明清规模极盛,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修复如故。现除万代瞻仰坊为明代遗物,余皆雍乾之后。南部结义园疏朗开阔,北部正庙仿宫殿格局,设前院后宫。前院跨六进、门三重,布局紧凑,高潮迭起,大殿前铁炉、铁人等为明代遗物,做工精细。后院春秋楼、印楼、刀楼三楼并立,极具视觉冲击力。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沿袭"前朝后寝"之制。庙内由结义园、正庙、东宫、西宫四部分组成,结义园位居正庙南,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中部为正庙,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影壁、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两侧有配殿等附属用房,共有回廊199间。正庙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宫和西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9月4日到访
5天前
1 5 54
9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如是我闻# 被用滥了的词:发展。

因为这个词越来越被专用于形容高楼大厦、金碧辉煌、或者其它更宏大的叙事的场景。
作为一个生于赤贫年代、见证并深度参与了改开全过程的古董,自以为深刻地懂得什么叫赤贫、什么叫繁华、什么叫幻象、什么叫镜花水月。
真正的“发展”,永恒的内容,是公平正义基础上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就是高效的市场机制、健全的法治体系、诚实正直的群体品格、自由舒畅的言论环境、和谐友好的交流氛围。五项原则。
这五项原则只要达到相当的浓度,完全不需要尽善尽美,一切的“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物质财富的增长,永远赶不上无边的贪欲。在这种贪欲的扭曲下,很多人开始纯粹以物质的标准来衡量“发展”,甚至不惜破坏上述五项原则来短期“刺激”物质财富的增长。这种行为,根本就是挖肉贴脸、剔骨长高式的自杀行径。
最特么可笑的,是SB一样的一群叫花子,把自己身上的肉剜一块贴脸上充胖子,一边还迈着猩猩步、捶胸顿足地叫喊,自诩天下第一胖。

——走出三峡3
...展开全文
365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9
#如是我闻# 山西大同订婚强奸案成为舆论热点,本身就令人悲哀:一起关涉特定个人隐私的强奸案件引发全民关注,而真正需要关注的公域问题却无人问津。更令人悲哀的是,朋友圈一些刑辩律师的露骨发言,看后真是让人掩鼻与窝火。实在忍不住,删了其中几位的#信号。大同的这个案件,如果二审#院答记者问中披露的涉案情节属实,判决认定被告人构成强奸罪没什么问题。

只因为有订婚,就可以强制发生性行为?订婚等于性承诺,彩礼等于卖身钱,而且还是卖身为性奴?婚内都可以成立强奸了,还要否定订婚后的强制性行为构成强奸罪,这是生活在大清朝吗?退一步说,就是在大清朝,怕是也不允许以已订婚为由强制对女方实施性侵行为吧。另外,什么时候强奸罪的既遂标准变成射精或处女膜破裂了?无论是理论通说还是实务立场,一直采取的是插入标准吧。如果有其他的证据证明有插入,就可以构成强奸既遂,没有相应的证据当然另说。

性的自主权是专属于个人的,并不因订婚或结婚而丧失,强制的性行为侵害了相对方的性的自主权,连这也要质疑要推翻?更何况,订婚在法律上根本没什么意义,双方之间并未就此进入婚姻,仍然只是男女朋友关系。以订婚的地方风俗意义为由,否认强制的性行为构成强奸,难道大同是法外之地?本来不想评论这个案件的,因为事关他人的隐私,并且原以为订婚不等于性同意是现代社会的常识,根本无需多言。哪里能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还生活在大清朝,后脑拖着丑陋的辫子而不知自丑。

——劳东燕2004
...展开全文
858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3
#如是我闻# 1970年,张红兵的母亲在家发表了一番言论,让“根正苗红”的张红兵举报为“反革命”。两个月后母亲被枪决。
张红兵说许多年来一直内心痛苦。从2011年9月起他向安徽固镇县相关部门申请,希望认定母亲的墓地为文物。不过没成功。他说公开那段经历,是希望人们讨论、批评,也记住那段历史的残酷。

——新京报《律师文革时举报母亲致其被枪决,40年后申请母墓地为文物》
222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4
#如是我闻# 问:

政治正确是否会威胁到自由?

答:

政治正确是自由的敌人,因为一味追求正确会忽略诚实,即真实性。我们必须将其作为真相的变性来对抗。

——略萨
...展开全文
809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4
#如是我闻# 读《国富论》你就知道,为什么社会分工、市场经济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读《论美国的民主》你就知道,为什么民主可以维护国民的自由、激发国民发展的动力

读《论自由》你就知道,怎样可以让民主不阻碍自由

必须要厘清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自由、民主与效率并不挂钩。专制国家也可以很有效率,比如前苏联,在苏德战争时期从和平体制转入战时体制只花了半年不到。此外,民主和自由是两个不同概念,民主更多是指一种政体特点,而自由一般是一种状态或者意识形态,这二者往往相辅相成:在现代,实行民主政体的国家一般能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自由权利能得到保障的国家一般是民主国家,所以这两个概念才会经常被放在一起讲

推崇民主和自由本身就不是为了效率,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民主的优势本来就不是效率,而是容错,民主是手段,自由是目的

专制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你没办法保证这大事一定是好事,前进有多快倒车就有多快,曹县就是最好的例子。新司机买车看油门,老司机买车看刹车,好好体会一下

人跪久了,难免会担心那些站着的人脑部缺血

知己知彼的道理老祖宗早就说过,现在的人啊,不读历史,不看哲学,不懂经济学,只有热情和意识形态,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泽璟物语
...展开全文
5021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2 14 59
#如是我闻# 「我憎恶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这是一种狭隘的、短视的、排他的意识形态——或曰宗教——它缩小了心智视野,孕育着种族偏见,将偶然的出生地环境转化为至高无上的价值、道德乃至本体论的特权。民族主义和宗教一起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恶劣的大屠杀,如两次世界大战,当前血腥的中东战争,等等。正是拜民族主义所赐,拉丁美洲变成了又一个巴尔干,被愚蠢的斗争和倾轧弄得腥风血雨、乌烟瘴气,将巨大的资源浪费于购买武器,而不是建造学校、图书馆和医院。」

——略撒
199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开卷有益# 她原先坐在光线被遮住的地方,现在我把她的全身和面貌都看得清清楚楚。她苗条,显然还没有过青春期。挺好看的体态,还有一张我生平从未有幸见过的绝妙的小脸蛋。五官纤丽,非常漂亮。淡黄色的鬈发,或者不如说是金黄色的,松松地垂在她那细嫩的颈上。至于眼睛,要是眼神能显得和悦些,就要使人无法抗拒了。对我这容易动情的心说来倒是常事,因为它们所表现的只是在轻蔑与近似绝望之间的一种情绪,而在那张脸上看见那样的眼神是特别不自然的。

【(英)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苡 译,长篇小说,译林出版社】
289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