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風軒

实名认证

天高雲淡 擁書自雄

228 关注
144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访古记# 解州关帝庙
我国现存始建最早、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全的关帝庙宇,亦是关帝信仰的中心。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明清规模极盛,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修复如故。现除万代瞻仰坊为明代遗物,余皆雍乾之后。南部结义园疏朗开阔,北部正庙仿宫殿格局,设前院后宫。前院跨六进、门三重,布局紧凑,高潮迭起,大殿前铁炉、铁人等为明代遗物,做工精细。后院春秋楼、印楼、刀楼三楼并立,极具视觉冲击力。现存建筑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布局,沿袭"前朝后寝"之制。庙内由结义园、正庙、东宫、西宫四部分组成,结义园位居正庙南,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中部为正庙,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影壁、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和春秋楼,两侧有配殿等附属用房,共有回廊199间。正庙东、西两侧分别为东宫和西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9月4日到访
6842人阅读
55人点赞
收藏 1 5 55
#观展# 殷墟博物馆
这是一个伟大文明!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文字为记载,商人汇聚灿若群星的史前文明,继承夏代王朝初态,在交融共生中形成辉煌壮美的商代文明。
1861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41
#观展# 繁花烧放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十年摄影精品展郑州巡展
图一,2018年4月12日,中央JW在南海海城隆重举海上阅兵。这是辽N舰航M打击作战群首次接受检阅。

图二,2015年11月2日,上海,首架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在中国商飞总装厂房内下线。C919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15年11月2日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2022年12月9日全球首架交付航空公司。

图三,2022年4月16日,甘肃酒泉,钟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安全顺利出单,王豪平先后担任神舟十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航天员,是中国首位进驻空网站,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亦是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图四,2016年6月27日,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平塘县,星空下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图五,2023年5月27日,结束当日在南周的水下调查后,搭载着考古队员的"深海男士"号载人潜水西浮出海面。

图六,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深中通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城,是世界级"桥、岛、腿、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也是构建司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组工程。

图七,中国龙 2022年珠海航展上的歼﹣16 ,在空中遨游似蛟龙。

图八,2021年5月3日,浙江台州温岭,小广场上,两只小狗相互搭着前腿,似在学着黑练的人们打太极。

图九,2014年11月2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一只大熊猫望着远方。当年因为汶川地震离开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十多只大熊猫回到了故乡。护区的十多只大熊猫回到了故乡。
...展开全文
338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访古记# 常平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也称关帝家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庙内除祖宅塔为金代所建外,现存建筑多为清代建筑,系当地村民和关氏后裔为纪念关羽而建。
庙宇坐北朝南,沿袭我国古代前朝后寝之制。中轴线上依次为石坊、山门、仪门、祖宅塔、献殿、崇宁殿、娘娘殿、圣祖殿,东西两侧还有附属建筑。祖宅塔为八角七层砖塔,创建于东汉延光二年(123),重修于金大定十七年(1177),传说该塔为关羽父母亲之墓,又称墓塔。家庙内保存的二十九尊塑像为明代塑像珍品,有关羽、关夫人、侍臣及侍女等。
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照片拍于2024年10月4日
4445人阅读
4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46
#观展# 丝路融合之美
西域来通大唐杯专题展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四大古文明的发祥地,跨越不同国度和肤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可见,古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也是一部中外文明互鉴与融通的交流史。
来通起源于波斯,流传于古希腊,在南北朝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有类似形制的器物,在南北朝时期与来通杯相融合。到唐朝时,中国的杯子已出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并呈现了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现象。
纵观各种造型的杯的发展历程,从相互借鉴模仿,到将来通的造型变化为中国陶瓷造型的特殊风格。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兼容性和凝聚力,这一过程深刻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对器物传播、继承、创新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把大统一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进一步诠释了外来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6月28日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展开全文
894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2
#观展# 玉鉴古国——红山·良渚文化展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镶嵌在西辽河流域、长江流域的两颗璀璨明珠,是考古所见不同阶段古国的金色名片。红山良渚,一北一南,以玉为魂,遥相呼应,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圣地。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共同反映出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天人合一、尊祖崇宗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既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来时路”,也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的“行之途”。
1.5万人阅读
5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51
#访古记# 泛舟禅师塔
泛舟禅师塔位于盐湖区寺北村报国寺遗址上,创建于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此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每部分高度约占三分之一。塔基圆形,由下而上略有收分。塔身下部为束腰须弥座。其上为塔身,周围设方形砖柱8根将塔身分作8间。上部塔檐叠涩伸出,外沿两层雕成仿木结构的椽子、飞子和沟头滴水。塔刹饰束带、覆钵、覆莲、仰莲、宝珠叠装。该塔为我国唐代单层圆形砖塔中的孤例。塔铭高95厘米,宽67厘米,文23行,行38字,楷书。塔的铭文,由左到右排列竖写,全国亦属罕见。铭文由两部分内容构成,一是详细介绍了泛舟禅师的来历。泛舟禅师出身皇家,祖父为邪王李守礼。李守礼是章怀太子李贤次子,亦即唐高宗李治的孙子,与玄宗李隆基是同祖父的堂兄弟。史称李守礼姬妾较多,儿子有六十余人,名字见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的,有十九人,铭文并未提及其父亲名字。二是介绍了报国寺的来由。报国寺由曲环出资建造。曲环,本地安邑县人,在新、旧唐书俱有传。史书称其"少读兵书,尤以勇敢骑射闻。"天宝中便随哥舒翰征战,曾参与平安禄山史朝义、破吐蕃、平李纳、平李xi烈等战事,戎马一生,累立军功。担任多处节度使。曲环年老解甲归田后,建造报国寺,并请泛舟禅师兴宗开法。贞元九年(793年)正月十六,泛舟禅师圆寂。塔铭是长庆二年(822年)所镌。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全文
1063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23
#访古记# 万泉文庙
此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万泉乡
万泉文庙坐北朝南,现仅存大成殿和琉璃影壁。
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覆盖,脊下有明代重修墨书题记。文保员四十岁左右很热情建谈,介绍的知识比较专业,讲的有关文庙的历史故事也很精彩,但大殿的彩画他说是明代的原作,我请教了彩画专家,专家认为到不了明。
琉璃影壁明代风格,始建年代不详,三门式,绿琉璃瓦覆顶,正心为琉璃贴面,正额镶嵌有砖雕"太和元气"四个大字。中间图案为"鱼跃龙门图",左右两侧图案为"鹿鹤同春",寓意天下繁荣昌盛,万物欣欣向荣。庙内还存有清雍正三年(1725)满汉文《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一通及其它碑刻。千年树龄的古柏5棵,枝繁叶茂、高大巍峨,我到访时正有某机构在专门拍摄古柏。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4年10月3日到访。
...展开全文
742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访古记# 万荣稷王庙(二)
该庙大殿是现存唯一的宋代庑殿顶木构古建筑,虽然瓦、斗拱等建筑构件后代多有更换,但主体结构仍是宋代的。我拍了不少照片,为它再发一次动态😜
535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访古记# 万荣稷王庙
庙宇供奉教民稼穑的后稷,始建于北宋,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重修,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庙内现存戏台和正殿。戏台坐南朝北,民国十三年(1924年)重修,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台基高1.5米。稷王庙正殿无通长大梁承托,俗称无梁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殿内梁架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转角斗棋沿袭唐代做法,殿内当心间东侧平柱为后人置换的盘龙浮雕石柱。据殿内东墙上嵌的元至元八年(1272年)记载,稷王庙曾"修盖舞厅一座"。正殿左右两侧共竖碑9通,檐下悬宋宣和四年(1122年)铸铁钟一口,为普照寺遗物。201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怡涛教授团队一行经过对正殿勘测研究发现"天圣元年(1023年)题记",结合形制判断其为北宋建筑。使这座大殿成为目前我国已知唯一一座庑殿顶的北宋木构建筑。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365人阅读
5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56
陆浑水库
初六到位于洛阳嵩县的陆浑水库游玩,雪后晴天,天蔚蓝,水碧绿,海鸥翱翔,被誉为小洱海。湖边的桥北村遗址,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及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发展和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的过渡具有重要价值。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5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2
#观展# 向大師致敬
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美术品展
此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 艺术家笔下的鲁迅,汇集了吴冠中、李可染、黄永玉等艺术家所创作的以"鲁迅"为母题的作品,展示画家眼中作为精神存在的鲁迅。第二部分 鲁迅小说插图,本单元选取了刘继卣、赵延年、程十发、等艺术家为鲁迅作品创作的插图。通过大师们的勾勒描摹,鲁迅的小说世界更加清晰具象。
1.2万人阅读
6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61
#观展# 天工石影——馆藏石刻拓片艺术展
为更好地展现古代石刻艺术在中华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与辉煌,郑州博物馆结合藏品及研究,策划推出"天工石影-﹣馆藏石刻拓片艺术展"。展览精选郑州地区年代上迄汉代,下至明清百余种石刻拓片,以历史时代为序,分为五个单元,将石刻艺术的发展演变娓娓道来。第一单元汉韵丰碑,讲述雄浑古朴的两汉石刻艺术;第二单元北朝气象,描绘异彩纷呈的魏晋南北朝石刻画卷;第三单元隋唐雄风,展现气势恢宏的隋唐石刻盛世;第四单元宋元风华,呈现尚意复古的宋元石刻风貌;第五单元明清石韵,诉说区域特色的明清石刻景观。各单元从雕刻技艺、装饰纹样、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生动勾勒出不同时代石刻风貌,为观众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石刻艺术盛宴。
本次展览所展拓片的对应石刻不乏凝结着深厚历史内涵与艺术价值的精品,如现存最古老的中原汉三阙,现存最大的造像碑北齐刘碑寺造像碑,还有被誉为唐代碑刻之冠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等。透过这些拓片,观众能够深切感受中国古代石刻之繁茂,书法之高妙,镌刻之精湛以及内容之广博,置身其间,仿若穿越古今,与先贤共赏石刻古韵,品墨香悠长。
(本动态内容摘自郑州博物馆服务号)
图片为本人1月10日拍摄
...展开全文
1393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6
火花(二)
今天晒一下我藏的安阳出的红楼梦人物物火花,全套应该远不止这六枚。欢迎书友围观。
392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访古记# 万荣东岳庙
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置汾阴郡时即有此庙,元至元二十八年至大德元年(1291-1297)重建,明、清代屡有扩建修葺。现存建筑飞云楼为明建,其余多为元建明修。庙坐北朝南,现存主要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享亭、东岳大帝殿、阎王殿等。
午门面宽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为元代遗构。
献殿面宽七间,进深六椽,硬山顶,斗拱、梁架元代特色显著。
199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996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