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笔记本中的老年画
作者:金冰池
我喜欢过去精致的老笔记本,犹爱看里边精美的彩色插画,有美术、有摄影,五颜六色煞是好看,绘画作品繁花似锦、异彩纷呈,木刻版画、重彩年画或国画、油画、水粉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既实用,又美观,一个小小笔记本,是当时的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备物品。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精神文化的娱乐载体比较匮乏,人们工作之余便习惯于写日记,以记录自己的工作思想来抒发情感,或互赠笔记本交流感情增进友谊,就算是当时知识分子的高雅时尚了。
笔记本小巧可爱,携带方便,随时都可以书写,每当聚精会神的思考时,突然翻到漂亮的插画页,就会豁然开朗、心畅脾爽,醒目提神,启迪头脑。尤其是名画家的精美绘画,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这些漂亮妍美的书画作品,形式上是插在了笔记本中,而实际上是插在了人民群众的心里。
我最喜欢老笔记本中的老年画,这种情结是缘于小时侯的年俗,家家户户普遍过年都张帖年画,把家居布置的喜庆祥和、红火热烈,十足的年味,会让百姓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呈现出家家吉庆有余、吉祥如意,处处五谷丰登、五福临门的快乐气氛。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万物轮回、时过境迁。那些承载着亲切温暖的时代气息和早已尘封过时的重彩年画,至今仍萦绕脑际挥之不去。
美好的年华颇令人怀恋,美丽的事物犹令人追忆。至今我还依稀记得一些年画的作者,有杭稚英、谢之光、金梅生、金雪尘、李慕白、忻礼良等,他们都是大师级的月份牌年画画家,高超奇特的擦笔画法,堪称独创绝活,描绘的靓女俊男,娇艳多姿,鲜活传神,折射出中国人民美好安逸的幸福生活。
建国后随着社会政治风气的转换,年画內容也为之面貌一新,紧紧围绕吉祥太平、丰收富裕,工作学习、美满幸福的主旨而贯穿始终。姹紫嫣红的重彩年画,源源不断的流入了千家万户,五彩缤纷的吉祥吉庆,给百姓送来了祝愿祝福,使人民群众得到了精神文化的巨大满足。
近年来,帖年画的习俗已渐行渐远,年画的收藏价值却越来越高,收藏年画的群体也是不断壮大。其势头如火如荼,其交易火热火爆,目前的价格尚能接受,而民国“三剑客”的月份牌年画,却是极其昂贵,存世真品不多,赝品不少,以趋小众收藏,多数藏友只能望月份牌兴叹,已是可望而不可及也。
我虽然非常喜欢,却经济条件有限,只好把这种殷殷情怀,寄托于老笔记本的插画中,来汲取艺术的营养,来弥补精神的饥渴。曹操是望梅止渴,我是望画垂涎,异曲同工,唯欲使精神境界得到满足耳。
在我的笔记本藏品中,凡有年画插页的,我都视为宝贝,而悉心呵护、敝帚自珍。艺术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凡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就一定具有深厚的艺术生命力,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就是传承不息的重要源泉。
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六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