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冰池

实名认证

实事求是,童叟无欺。

33 关注
7525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今天的收获
一一《百花露香粉》盒
作者:金冰池

今天星期日,秦皇岛天气阳光灿烂,乍暖还寒,市场冷清,摊少人稀。
我懒洋洋的转了几圈,实在是没有入眼的东西,于是就坐在周师傅书摊晒太阳。
忽然看见卖古钱币的小何来了,就赶紧跑过去看热闹。因为过去在他那里捡过几次大漏,知道他卖货的特点是深一脚浅一脚,对老货不是太精通,所以大家普遍都爱买他的东西。
由于河东市场不大,几个老书友也都看见了小何的到来,瞬间就把他围了个密不透风,大家一边七嘴八舌的嘘寒问暖,一边伸脖探头看他掏东西。有问钱币的,有问珠子的,我唯独相中了这个脂粉盒。
乍一看还以为是民国的,再仔细检查,发现有“公私合营”字样,同时还出现了简化字,由此断定应该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东西一般,仅占品相,打开盒盖,崭新锃亮,没有使用流通的痕迹,经过讨价还价,以二十元成交,是为今天唯一的收获。

2025年3月30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4万人阅读
4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47
秦皇岛的旧书市场
作者:金冰池

昨天星期六,秦皇岛天气晴冷,一改上礼拜穿半袖衬衣的暖热天气。河东市场依然还是那几个常摊,售卖的旧书旧货也是换汤不换药,没啥入眼的东西,我仅在小张的书摊淘到两盒磁带,花掉五块钱,算是唯一的收获。纵观其他书友,无不挈袋将兜,手拎车驮的收获满满,也许是我来晚的缘故。
总体来看秦皇岛旧书市场始终是不温不火,鲜少传出某某捡了大漏,但是淘书的那些老书友却总是激情不减,风里来雨里去,战严寒斗酷暑,不管多么恶劣的天气,每次逢集,大家都是照例而来,照旧而去,尽管有的高兴,有的失落,但是如果不来逛上几圈,生命中就好象缺少了什么,纠其原因,都是热爱文化,酷爱收藏之故耳,表面累其腿,其实舒予心,真乃人生最高雅之乐,人间最高贵之瘾。
我痴迷淘书、藏书、玩书,缘于喜欢历史、文化、艺术,无处不在的美,终生伴随左右。让我总是愉悦欢喜,少有烦恼忧愁,从不嫌书多,只嫌书不够。

2025年3月30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6万人阅读
6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61
一本罕见的田家英诗歌
一一《不吞儿》
作者:金冰池

刚刚淘到一本《不吞儿》,42开本,木刻封面,1951年青年出版社出版,是为初版也是绝版。作者署名郑昌,其实就是毛主席的兼职秘书田家英同志。
田家英是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理论家、大学问家,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自缢于文革运动初期,年仅44岁,非常可惜。
我总说老百姓永远不明白事情真相,所以不必去较这个真,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一是和自己没关系,二是没有实际意义。我只围绕这本小书,来说一点心得体会。
此书创作于土地改革运动时的1949年,因为是作者的亲历亲为,所以内容真实可靠,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当然这个版本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
这是我第一次见田家英的文学作品,以往只见过他的思想理论书,因为不是我的收藏范围,所以就没有购买。
《不吞儿》是一本未完成的长诗,原本作者计划写上下部,结果由于工作繁忙,只写了上部和下部的开头部分。此书以上部为主,最后的第七节就是下部的第一节。按作者在校后记中说:“恐怕是永远写不出了”。事实也的确被作者言中,我们只能从这本残缺的《不吞儿》,来领略田家英的卓越文采。
过去收藏讲“物以稀为贵”,如今被马未都更改为“物以知为贵”。通过这本鲜为人知的《不吞儿》,就验证了“物以知为贵”的道理。
《不吞儿》作者郑昌,就是出自田家英本名曾正昌的谐音,我买此书之前也不知道这个知识,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估计网上售卖那几本《不吞儿》的店家,也不是都知道这个知识。或许此文一出,就都能统一口径了。
另外,田家英还是个大收藏家,他的书房叫小莽苍苍斋,所收藏的明清名人字画约1500余件,尤其是清人的手札墨宝,有500人之多,被誉为收藏翰墨“海内第一家”。可惜在田家英身后,这些宝贝绝大部分被抄家遗失,着实令后人痛彻骨髓。


2025年3月29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7万人阅读
4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45
《家乡新貌》读后感
作者:金冰池

近日又签收一本文革连环画《家乡新貌》,197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况很干净,仅有半个锈钉的瑕疵,约九品的样子,仅花掉20元,应该算是捡个小漏。
此书存世较多,唯好品难觅,品相是购藏旧书的重要因素,玩连环画尤其讲究品相。
其实我对连环画品相的要求不是很高,八品以上就可以考虑收入,因为我的连环画收藏,不是主要类项,水平也很业余,只是小时侯生活在文革时代,就总想找回逝去的情怀,感受曾经的温暖,由此也积攒了一些。
这本《家乡新貌》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内容包括:解放军、老贫农、忆苦思甜、阶级斗争等,文革产物随处可见,我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宣传下,茁壮成长起来的。
如今半个世纪过去,时代变迁,物是人非,白菜、白薯、玉米面、秫米饭…,这些贫困时期的标志性食品,正在远离餐桌,偶尔食用也是粗粮细做,取而代之的就是无止无休的鸡鸭鱼肉。
然而当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指数也在逐渐攀升,在不知不觉中,普遍都变的懒散起来,比如越来越嫌麻烦,愈来愈图省事,只知满足现状,再也不思进取,只想及时行乐,都想贪图安逸,已然缺少了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和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
盖社会风气不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价值观念在悄然巨变,享乐需求在不断升华,全国小康,各地繁荣,上上下下一派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
当物质生活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时,固然是好事,可是无形中灵魂与信仰却反而丢失的一干二净,不得不说是整个民族的缺憾。那么,如何找回迷失的自我,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呢?《家乡新貌》里的忆苦思甜就可发挥巨大的潜能,反正我是很受教育。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人们总是在温故知新中探索前行,也只有经常回忆过去的艰苦贫穷,才能爱惜珍视今天的快乐富足。阅读小人书,就能起到不忘本色和返朴归真的良好作用。

2025年3月28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4049人阅读
3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9
今天的作业
作者:金冰池

今天又写周慧珺,主要学她的结字和笔法,当前写的还很不成样子,但只要每天坚持写,我相信一定会有收益的。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互动交流。

2025年3月27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3万人阅读
5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54
我学“棋仙”钟珍
作者:金冰池

最近在网上看“棋仙”钟珍着了迷,遂大肆搜索钟珍的象棋对弈棋局,收藏关注学习。真是不看不知道,象棋真奇妙。钟珍留给后人的精彩棋局,盘盘颠覆人类思维,处处打破常规棋理,随处可见精妙招法、绝妙杀招,满眼可观妙手迭出、飞刀频频,往往使人拍案叫绝,击掌称奇。
我从小就喜欢下象棋,但一直水平不高,说白了就是“臭棋篓子”,后来学过胡荣华,看过杨官麟,也还是没有什么长进,直到发现“棋仙”钟珍,才引发了我对象棋的浓厚兴趣。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个领域的佼佼者,无一不是富有非凡之天赋,拥有绝世之才华者。象棋属于奇技淫巧类,集聪明才智、技艺功力于一体,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施展出神入化的诡谲,使棋局步步险象环生,招招飞刀陷阱,进而呈现出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千古名局,总能使围观者大呼过瘾、大饱眼福。
下象棋既能锻炼人的品德,还能启迪人的智慧,从而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老少咸宜,易学易会,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马路边,树荫下,公园里,校园中,随时可以摆开战场,处处可见围观群众,远远可听齐超乱嚷,充满乐好天趣。
象棋在中国历史悠久,它的特点是,学会容易,学精难,如果想在象棋领域有所造诣,既要有天赋,还要刻苦学习反复实践,非三五年就能成功者。
我平生智商情商都泛泛平庸,所以无论干什么事,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可还总是心血来潮的喜欢爱好,每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总落个学业无成、顾此失彼。这次学习棋仙钟珍,可能也是重蹈覆辙,竹篮打水。哈哈,管它呢,乐呵乐呵得了。

2025年3月27日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5万人阅读
6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64
谈谈市场的现状和自己卖书的感受
作者:金冰池

刚刚售出一本《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初版,汉代许慎撰,清代段玉裁注,16开漆布面精装,品相四面刀切,八角扎手,书况庄重巨厚,沉甸压手。
此书好哇!品相好,内容好,版本好,制作好,无可挑剔,真有点舍不得卖呀。
这本《说文解字》,原本是想买回来留着使用的,但一晃放家里十余年,却从来没有翻看过,遂决定出手,给它找个更需要的人家,避免空置寒斋,明珠投暗,荒废资源。
如今的孔夫子旧书网,买书难卖书亦难,确切地说,是买普品书(因为存世多,能够满足挑选)相对较容易,而买珍品书(因为存世少,没有挑选的余地,)则较难。卖书难的原因是大的气候环境造成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能够左右收藏市场的个别大藏家,已经呈现出一种相对饱和的状态,便很少再出手,进而导致了市场藏品需求量的过剩,于是带动影响了市场兴衰的走向,以致于购买力的逐年下降。另外,也是受三年来疫情的困扰,弄的人心慌慌,致使中国的收藏市场,整体购买力减弱,导致旧书市场行情不好,售书形同鸡胁,欲卖卖不上价,欲留留不住愁。
但凡藏书爱好者,或是无论良莠巨细,束之高阁,关门上锁。或是将藏书不断的新陈代谢,遴比筛选,去粗取精,把剔出来的书上传网上售卖。然而不卖不知道,一卖真烦恼,从此扰乱芳心,欲罢不能,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售书者普遍的感受是,卖大陆货不心疼,但不好出手。卖心头肉心疼,好出手却卖不上价。没办法,自古忠孝不能双全,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就是当下收藏市场的真实性状,纠结的矛盾心里将始终伴随左右。
都说送人玫瑰手留香,只怕是说时容易做时难,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尤其当卖掉一本好书时,真仿佛是一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又好象是一次人生的艰难抉择,这是不玩收藏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的,其实都是由于挚爱文化和占有欲望惹的祸。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就象《心太软》歌中唱的:“再想也没有用,傻傻等待,它也不会回来,你总该为自己想想未来”。
哎!算了,一切都是身外之物,马上洗漱,穿衣下楼发货。我相信,明天的阳光依旧灿烂,今后的生活更加美好。哈哈!好个自我解嘲。

2025年3月26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5万人阅读
62人点赞
收藏 1 15 62
今天的收获
一一柳青著《地雷》
作者:金冰池

刚刚签收一本《地雷》,作者是著名作家柳青,一九五〇年青年出版社初版,印数一万五千册,既是初版,也是绝版,后来始终未再版过。
此书收录了柳青先生的七个短篇小说,都创作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作品稀见珍贵,版本可遇不可求。
青年出版社始创于1950年一月,就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前身,1953年与民国时期的开明书店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由于开明书店的宗旨主要是围绕对青年教育,启迪新思想,追求新进步,所以建国后与青年出版社合并为中国青年出版社,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本《地雷》我关注已久,皆因品相或价钱不如意,而迟迟未能入藏,近日无意中碰到,尽管书况不是太理想,但价钱还能接受就收了回来。当下孔网还有几本好品相的《地雷》,感兴趣的书友不妨抓住时机选购。

2025年3月25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2万人阅读
6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65
学周慧珺
作者:金冰池

学书法每隔一断时间就要再写写楷书,否者只顾龙飞凤舞的跳跃缠绕,却忽略了汉字原本的框架结构,很容易滋养出飘浮松散的毛病来。
周慧珺是中国当代著名女书法家,功力非凡,其书法作品笔走龙蛇,苍劲老辣,我尤爱之。
最近在网上忽然发现了周慧珺晚年写的《白居易长恨歌》,其跌宕姿肆、刚烈生猛的男子汉气质风格,一下子就勾住了我,遂急忙打印成册,每天学而时习之。
今天又学习了几个字,感觉写的还很不成样子,估计非写几百遍不能得其要领。学字切忌图快,每一笔画都应认真揣摩,我准备拿出半年时间,专写周慧珺。

2025年3月24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7万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59
《安徒生童话选集》
一一中国青年出版社版
作者:金冰池

刚又签收一本《安徒生童话选集》,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再版本,叶君健译,平装三十二开。插图多是本书最大量点,按前言绍介,根据原书原大影印,很珍贵,后来再出版的《安徒生童话选集》就没有这么多插图了。
《安徒生童话选集》既是丹麦的宝贵财富,又是世界的文化遗产,问世二百年来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欢迎喜爱,久畅不衰。我少年时读过,青年时也读过,印象亲切深刻。
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选集》,被丹麦专家一致认可,赞誉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翻译的最好的、水平最高的,也是最接近安徒生原著风格特点的译文。
安徒生确有其人,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其笔下的童话故事,诙谐有趣,引人入胜。行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蕴含哲理、阐述道理、昭示公理。教人善心善报,育人机智机警,寓教于乐的同时又健康向上。
今日得此书,又勾起了我久违的记忆,又释放了我温暖的情怀,真想放一放百无聊赖中的手机,再读一读文化宝库中的名著。
这本中青社版《安徒生童话选集》,存世不太多,由于它是老少咸宜的故事书,所以保留下来的品相,大多是稀烂熟旧,着实好品难求。

2025年3月24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9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60
今天的收获
一一《政治学习笔记》
作者:金冰池

今天还在小张的书摊淘到一个老日记本,叫《政治学习笔记》,出版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干部学校”。三十六开蓝色漆布面,封面是压花中国海军标记,内页有毛泽东和朱德标准像,以及两个伟人的题词,内页空白,仅花掉三块钱。
本内还夹了两张一九五四年发票,由此可知此本应该是五十年代的军队出版物,有一定收藏价值,况且价钱又超便宜。

2025年3月23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3.4万人阅读
9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7 94
今天的收获
一一歌集《红梅》
作者:金冰池

今天星期日,秦皇岛天气依然晴朗温暖,穿衬衣半袖者随处可见,我穿了一身运动服还是觉得有点热。
河东古玩市场和昨天一样,不温不火,就那几个常摊,我转了几圈,仅在小陈的书摊淘到一本昭和二十一年出版的《红梅》,五十开,精装初版本,书况良好。
由于是大和民族文化,我也读不懂,作者前川佐美雄也不知是何许人也,但毕竟是民国时期的出版物,属新文学范畴,就买了回来,仅花掉十块钱,应该是物超所值。

2025年3月23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1.7万人阅读
5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55
今天的收获
一一磁带大丰收
作者:金冰池

今天星期六,秦皇岛暖阳高照,昨天还穿皮夹克,今日我穿上西装衬衣,顿觉轻松愉悦,精神头十足,便驱车古玩市场。
昨晚做梦梦到鱼,今晨逛市场,果然显灵异。也是由于我去的早,正巧碰上一摊贩正在摆摊,突然发现一兜磁带,急忙俯身扒了查看,竟多数都是八十年代老磁带,且品相还很好,于是我抑制住激动的心情,一边迅捷快速的挑选,一边漫不经心的问价。总共筛选出22盒,以100元成交,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因为秦皇岛古玩市场资源有限,我已经好久没花100块钱买东西了,今天应算是花了大钱,真不容易。

2025年3月22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3.9万人阅读
10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100
再读《背影》再写读后感
作者:金冰池

昨天又读了一部分马未都的《背影》,就又涌现感慨,再唠叨几句。
伴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忍看着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亲属,正在陆续的悄然离世,冥冥中便生出了一种恐惧感来,尽管怕死是遭世俗鄙视的懦夫行为,但毕竟不想虚伪讲话。
年轻时精力旺盛没想过这个事,如今不想也得想,明知道想也没有用,但还是非欲为之。主要是由于接二连三的朋辈噩耗在持续的惊悚我,本能的条件反射也在持续的刺激我,于是乎使我幡然醒悟,终于明白了“死去原知万事空”的实质内含。
每当听说又一位相识的某某去逝消息,先是惊谔,继而便回想其生前的行为轨迹,得出的一致结论是,罕有完美主义者,无不都留有遗憾。这就是生不由己,死亦不由己的真实诠释,殊令天下所有人都无可奈何哉。
然而个中也有出类拔萃者,如最近去逝的女作家琼瑶,她就敢于掌控自己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方式,不能不说既是奇人又是奇迹。如果说琼瑶真是个精神正常的且有正常行为能力的人,那她无疑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赴死先驱者,因为她开创了在太平盛世主宰自身生死的先例,个中的极端勇气,殊令天下人汗颜,非凡人可比也。
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回,都爱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琼瑶又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大作家,而且还是家境巨富,名利双收的成功女人,居然说死就死,着实让人不可思议,非常人所能理喻者也,我也困惑不已,或许我的精神境界还没有升华到灵魂修造的层面吧。
作者马未都的人生感慨、感触、感受,完全流露于《背影》中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他的思维、思想、思虑,是超乎了寻常人的,但尽管如此,再高明的人也逃脱不了生死由命的自然规律。
李贺有“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而天属实难老,人则极易变老,也只有人之将老时,才会真正领悟到坚毅、坚强的真正意义。还是坦然面对生命,直面正视死亡吧。

2025年3月21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3400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7
今天的收获
一一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选集》
作者:金冰池

刚又签收一本叶君健译精装《安徒生童话选集》,一九五六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竖版繁体,铜版插图,八成品相自然旧。
叶君健先生一生与《安徒生童话》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翻译的《安徒生童话全集》享誉世界,曾被丹麦专家评价为:“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的叶君健翻译的《安徒生童话》是最好的,因为他是把安徒生当作一个伟大作家和诗人来介绍给读者,保持了作者的诗情、幽默感和生动活泼的形象化语言,因而成为水平最高的译本。”丹麦女王玛珈丽特二世还隆重授予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使得他成为世界上因为翻译《安徒生童话》而获此殊荣的唯一翻译家。
我读过其中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等,故事写的很好,印象很深刻。
安徒生被誉为童话大王,名不虚传,他不仅是著名童话作家,还是丹麦国家的骄傲。中国的语文课也曾选载了安徒生童话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读者。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读《安徒生童话》了,但是人弃我取,因为我知道它的价值。

2025年3月20日于红楼真梦斋。
...展开全文
2.4万人阅读
7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