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瓜liyang

万物惜缘

159 关注
379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节后综合征# 位卑未敢忘忧国
今早起来,第一感觉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刚过了个阳光灿烂的周末。
一看手机28日,是二月份最后一天,月末!这才感觉新年真的过完了!
回想上周,一帮大学校友还搞了个小聚会,9个人2瓶高粱2瓶干红,都是奔6之人,战力犹存,还美其名曰二月里面都是年。这下好了,今天年就彻底过完了,总不能把3月份,还称继续过年吧?
就在我们校友觥筹交错之际,俄乌之战终于爆发,战事惨烈,血雨辛风。暂且不论孰是孰非,天下兴百姓苦,天下亡百姓苦。。。
当下我等有书看,有网上,有饭吃,有茶喝,有床睡。。。不时还能喝点小酒,怎能还感觉不幸福?!
看到网上那句话:我们不是有幸生在和平年代,而是有幸生在一个和平强大的国度!心潮澎拜。虽为一芥小民,位卑未敢忘忧国,珍惜当下,心存感恩,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为自己、为家人、为国家,发挥余热,再作一份平凡的贡献。
...展开全文
1258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6
#痴迷旧书为哪般# 收藏也许无意义,但一定有意思
已故作家杨绛曾说:世间好物不长久,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艰辛与无奈,生命终究经不住时间摧残。
曾经有段时间以为收藏下自己喜欢的事物,就等于留住了时间。在网上网下大量收藏自己喜欢的古旧书与古陶瓷,犹如风流才子挽救落入滚滚红尘的可怜美人。但东西越收越多,层出不穷。只有囊中羞涩出不起价的人,没有重击金之下买不到的宝。而且不管结局怎样,国内外收藏的最高境界,是进国家或公共博物馆,化私为公,流芳百世。当然只有万分之一的精品才有这种待遇,估计99.99%,人去后,楼已空,藏品再落红尘,飘散中。很令人伤感,难道曾经花大力气、大价钱去收集的东西对个人来说这么无意义么?答案是肯定的,但也不毕过于消沉,灰心丧气。意义不大,不等于意思不大。漫漫人生,如果没有这样那样有趣的事物,何以遣有涯之生?如果没有古书古瓷把玩收藏,会不会更没劲呢?!
因此,我觉得收藏可以无意义,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当时好玩,有意思,就足够。何乐而不为?
2万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59
#痴迷旧书为哪般# 我与破书破瓷有缘
大年刚过,从正月十五算起,到今天才3天,已在网上网下购各种旧书古瓷花费银子2千多。按此速度,恐怕等不到退休,非破产不可。
太太本来就反对我隔三叉五快递敲门,打开包裹一看,不是破书就是破瓷。放在家里嫌脏乱差,比她每月买化妆品花钱还多,口头警告我多次,我仍不知悔改,还反唇相讥说:“我与破书破瓷有缘!”太太一听,气不打一出来:“那好,你让它们陪你吃饭睡觉好了!”。我一看情况不妙,马上改口说:“与你有缘在先,与它们在后。。。”见太太火降下三分,暗自庆幸,避免了一次“世界大战”。
回头一想,无论破书也好,破瓷也好,有流通就说明有其存在的价值。书破文不破,理还在,知识也在;瓷破工还在,艺还在,古代历史信息还在,何破之有?不过与不喜欢,不研究的人,多说也无用,就如鸡同鸭讲。想到此,觉得自己新年热度要降降温,家庭和睦老夫老妻更不能无意间让对方生气发火。不过太太喜欢买花种花,我从不反对,因为花费不多,花开怡人,我也欢喜得很。。。
2.5万人阅读
6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9 63
虚惊一场。。。
575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你还在记日记么?# 今天看到最励志的一句话:
每年都在自己蒙自己,新年新气象,财源滚滚,一年比一年好。。。结果新年到了,人却老了!至于那财源滚滚,滚到哪里去了?我也不知道~~
牵着牛尾,望虎头,用自己藏瓷头像,献上一份对新年祈祷!
838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1
#你准备的特色年货# 今年的年货
小年刚过,离大年又近了一步,盘点一下家里准备了哪些年货?
有单位发的土特产炒货礼盒,有南北朋友分别快递来的海鲜干货和冰鲜查干湖野生大花鲢鲤鱼,还有太太腌制的腊肉。当然也准备了些给小孩们玩的烟火炮仗,准备到市郊住所燃放,大疫之年用炮仗炸一炸瘟疫,驱灾灭毒。
想想也差不多了,如果还需其它,就到时候再采购吧,现在过年越来越像放个长假了,没有小时候,过了元旦,就天天盼过年的感觉。
值得提一下,这几天手痒,在孔网和当当上还买了几本书。其实每个月都在买,正好年前下单的,姑且也称为年货吧。
有:民国版《新撰初学论说指南》全四册,孔网订已发货;新版蔡澜的《人间好玩》(未开封),孔网订已发货,还有大才子冯唐推荐并吹捧的《遵生八签》当当订已发货。这些“年货”就为我个人订,家里其它人都不感兴趣,估计春节前能到手。节日期间会不会读,能静下心来读多少?也未可知。小时候过新年父母都给小孩子穿新衣服,到自己也当爷爷的年龄,胡子拉渣,没必要讲究穿着,买几本感兴趣的书看看,免得老来面目可憎。
...展开全文
6044人阅读
3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36
#过小年# 虎年谈虎之五:镀金柿釉虎纹香炉
今天是南方的小年。传说起始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钦定,圣旨从北方传到南方晚了一天,故北方过腊月二十三,南方过腊月二十四。
虎纹在中国古陶瓷上多以瑞兽形式表现,这种传统至今大约已有2000多年,如果加上在青铜器上,恐怕要上述到3-4000年的夏、商、周了。
多年前收藏到一尊小香炉很特别。年份不长,是6-70年代出口工艺品。当时心想经过几千年演变,虎纹在今人的瓷艺上,又是怎样来展现?香炉分上下两部分,上面是炉盖,盖钮是个镀金仰天长啸的坐虎。四周是镂空的金钱纹。下部是炉身,两旁是威严的虎耳,中间是两幅开光的字画,分别是山水画和“吉祥如意“四个字,炉底是三个虎爪纹足。整个香炉用淡柿釉装饰,华丽又不失庄重。点上一柱香,青烟飘渺,常能令人回味无穷。从此炉也反映出当年陶艺工作者的巧思与妙想,令人拍案叫绝。古今一意,在收藏上有很多相通之处。
虎年谈虎已发5篇,今天暂告以段落。在虎年来临之际,祝各位书友店家虎年大吉、新春胜意!
8082人阅读
4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40
#你好2022# 虎年谈虎之四:筛盅上的骑虎财神
刚在店家看到这件器物时,觉得怪怪的,心中暗想:不会是假的吧?
上手仔细看,青花发色呈洋蓝,画面主题,是手持钢鞭骑在虎背上的财神爷啊。打开盖,里面放着一付筛子,原来这是个瓷筛盅!
再看底款,印文上部是CHINA,下部是陶玉峰。
当时并未搞清这件藏品的来龙去脉,“不明觉厉”,直感告述我,它不是新的,而是个老器物。
问店家价格,因不是什么官窑重器,开得比较厚道在路子上。于是买下,拿回去研究把玩再说。
同样是釉下青花,但肯定不是景德镇风格,网上一查“陶玉峰”款,原来是广东潮汕地区晚清民国的“枫溪窑”。这个窑口曾在晚清民国年间印生产出口瓷而风靡一时,名声远扬欧美日本东南亚,直到解放初期才逐步退出市场。这个瓷筛盅应该是为国外赌场而定制,小小陶瓷,无意中传播了中华古老的博弈文化。
现在在某些歌厅酒吧、卡拉OK里,还能看到各种各样筛盅,主要用于罚酒罚唱娱乐活动。澳门、拉斯维加斯赌场更少不了它。数字最大是“豹子”,随着庄家手里摇动清脆的声音,财神爷八面威风,老虎吃票子的游戏,在人间一幕一幕上演。如今它安静地趟在我博古架上,好像要等我为虎年运程,算上一卦,哈哈哈。。。我可不信这些迷信啊。。。
...展开全文
1358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17
#你好2022# 虎年谈虎之三:一对小瓷虎留下的有趣问题
这对小瓷虎出自上海某古玩市场开店的一位老藏家,具体日期忘,总归有十几年了,现在那个古玩市场已关门歇业,老藏家的店也不知搬到哪里去了。当时觉得没太特别之处,可能是偏窑口的东西,把它们放在一边,冷落了好多年。
虎年即将到来,又把它们翻箱倒柜找出来,仔细把玩,觉得还是有品味之处。首先它们好就好在一个是青白釉,一个是酱色釉。胎骨相同,工艺相同,说明当时同一窑厂,可以同时制作不同色釉的瓷品,这在以前考古发掘中,在同一土层得到证明的,而这对小瓷虎则是在传世中完好的存在,当然也有可能是早年出土后传世的留存。
细看青白釉瓷虎,与湖田釉很接近,单独看难以区分,但湖田釉很少见酱釉作品,两只放一起,就不能断定它们同属湖田窑。
江西宋元时期窑场甚多,还有景德镇窑、吉州窑、赣州窑、南丰窑等地方窑口,都可以在烧制白釉时同时烧制酱釉瓷的。这对瓷虎具体属于哪个窑口,还需做更细致更深入研究才能解答。另外年份上,我觉得老藏家定的偏早,保守起见定南宋至元较稳妥。还有这对小瓷虎的功能在当时是做什么用?是给当时文人文案上当摆件、镇纸?还是给小朋友们当玩偶?也还需更多史料去解答与论证,这也是玩收藏更深一层的趣味之处吧。
...展开全文
6543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4
#过了腊八就是年# 虎年谈虎之二:明瓷上的虎虎好可爱
今天腊八,常言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由此可见,壬寅虎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各家各户都在忙碌着,期盼过一个吉祥安康快乐的大年!我不知道古人怎么过年,更不知古人对虎年有什么说法。但从我收藏的古瓷中,觉得虎是个很可爱的动物,常常出现在各类器物中。
这件德化窑爵式龙虎杯就是其中之一。还是多年前出自上海文物商店,当时橱窗里大大小小有6、7只,价格也高低不一。几个中这件尺寸最大,价格也最高,比尺寸小的几乎是一对的价。最吸引眼球的是杯上的纹饰,有天上的龙与地上的虎,遥遥相对,应该表现“风云际会”之意,另一面有飞鹤,走鹿,与松树,表现的是松鹤延年,功名利禄的吉祥之意。
请店里老师拿出几只上手看后,我果断选了这只尺寸最大价也最高的这只。文物店老师说这件很少,应该是同类中10里挑一或百里挑一的珍品。为什么呢?他说:“首先它入明了,德化杯清多明少,明白釉呈象牙白(也有称猪油白)玉质感,灯下照射,胎骨呈肉红色,俗称孩儿面;其次,这杯上的龙,是长嘴‘猪嘴龙’,只在明朝有;其三,杯体硕大,非官绅大户莫属。”听他这么一说,赶忙掏钱刷卡,深怕被别人捷足先登,其实那时的文物商店我去时总冷冷清清,一天也没进几个人,不像现在,全民炒古,古玩市场遍地。值得庆幸的是,20多年过去,还真没见过与我这只杯上一样的小虎虎。
...展开全文
1万人阅读
2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26
#你好2022# 虎年说虎之一:龙泉窑蒜头瓶上的瓷虎
这只龙泉窑蒜头瓶购藏于上一轮虎年,上海广东路文物商店。记得当时为把关,还请浙江专玩越窑与龙泉的致友兼行家同去掌眼。在柜台上过手后,他说东西对,就是有点“粗”,价格也“偏高”,建议不买为好。当时正值玩龙泉头脑发热,觉得市场上立件到代东西不多,蒜头龙虎瓶更少,加上当年恰逢虎年,便坚持买了下来。没想到眨眼之间,一轮十二年已如流水而去。这些年经常把玩这只龙虎瓶,还没有审美疲劳,觉得年份上可能比发票上“南宋”要晚一点,应该是宋末元初的制品。胎体厚重,不是整体拉胚,而是分段模制,再拼接而成。入窑后遇高温产生局部窑裂,而给人“粗”的感觉。反过来也正是这种瑕疵,给鉴赏提供了坚实的依据,这是那些铺天盖地仿古做旧所不能达到的。龙和老虎模印很清晰,各占一面,其中虎纹是在群山上飞奔,一副百兽之王的样子,就算瓶的制作年代是元朝,这只虎大约也有700年了,真是只名符其实的“老”虎哦。我亦属虎,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与龙泉瓷上的元虎默默之中算是有种古缘吧。
1.6万人阅读
4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42
#和2021说再见# 2021最后一天到静安寺许了个愿:
希望新的一年抗疫逢凶化吉,国泰民安,万事胜意!
570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2021的最后一个月# 《读饭圈三个微信有感》
年关将近,饭圈里热议三个微信,看似搞笑,其实笑中含泪。有感如下:
对第一个,努力下单,无论网上网下,虽然杯水车薪,远水救不了近火,就当自己对开店商家表一份同情和心意吧;对第二个,子女虽未发来励志短信给我,但平时言谈举止也能看出他们希望父母多赚点银子花,至少能有油水可揩。做 父母的哪个不想给子孙后代多积累些财富?但这也不是子女可以不劳而获,啃老还美其名为父励志啊?!对第三个,人口老化、出生率低,还是应从年富力强中青年做起,当然国家配套鼓励政策也应该跟上,作为奔6一族,为国为民,献了青春献子孙,也当义不容辞。
630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惬意田园# 《小园记趣》之五~花坚强
按理入冬后蔷薇花会花谢叶落,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毕竟从春天的花繁叶茂,到初冬已陆续开了3季,也该修息休息。可今年也许江南冷空气姗姗来迟,海洋暖气流一直与北方冷空气交战,迟迟不肯退去。昨天最高气温又达17~18度,这哪是冬天的节奏?昨天上午蓝天铺鱼鳞云,一片片,在阳光照射下,非常好看。随着云层增厚,下午就变成暖湿气流造成的细雨,幸亏及时在门洞下拍了几张仰视的蔷薇花影,她们在蓝天白云下,是入冬前最后的绝唱了吧?从花期长短来看,蔷薇真不愧是花坚强啊。。。
4811人阅读
2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9
#惬意田园# 《小园记趣》之四~一周花事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努力、加油、感恩!
4861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