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5:故乡风俗见闻之八——家族观念根深蒂固
在农村有一种不可撼动的现象,那就是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
家族是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亲属集团,家族由若干个具有亲近的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我国古代的家族一直是以父系的血缘联结维系的家庭单元,而若干出自同一男性祖先的家族又组成宗族。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家族代表的是同姓族群的共同集体。
家族观念是农耕文化的直接产物,很早以前,每个家族都有族长,族长就是这个家族至高无上的首领,在家族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拥有绝对的地位与话语权,本家族所有大事小情,如婚丧嫁娶、战略方向等,都要经过族长的合计拍板,这样才具有家族效力,大家遵照执行。
每个村落都由若干个家族单元组成,每个家族自成一派体系,家族大小也决定家族势力强弱,大家族派系大,力量大,势力强,小家族派系小,力量薄弱。大家族占上风,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与绝对的地位,所以大家族具有决定权,小家族人口少,不占优势,处于劣势地位,只能被动服从。
家族观念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影响力,对父系血统的传承,邻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凝聚家族向心力,增强家族荣誉感,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每个家族都在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大家族力量大,往往占据主流地位。在决定村里大事之时,大家族占绝对优势,如甄选村长时,往往都是大户家族能胜出,小家族不会有出头露面的机会。即使小家族做了村长,也要经得起大家族的考验,受得住大家族的监控,否则后果难堪。
这种现象的亲疏程度与贫富关联,越是落后地区越深重,越是富裕的地区越淡薄。
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信息开放,家族观念逐步淡出视线,族长已经消失,家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很淡薄,但是在偏远的农村,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