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笑书屋

实名认证
17 关注
143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如果这一年,你很健康,那就是最好的一年💕
138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生活琐记# 今天大宝放学回来,高兴的给我讲述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各种趣事,分享学到的知识,似乎每天放学我们都在做相同的事情,她说,我听着,分享完了,拿出拼音本一脸无奈的跟我说,妈妈我又得了一个小红花,数学本得了一个棒,这不应该是高兴的事情吗?😂可能在等待我夸夸她呢。
2816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生活与读书# 现在很热的一部《不惑之旅》挺吸引我,因年近不惑,更是觉得有同感。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以阅读为基点,展开关于人生的对话,揭开中年人的许多无奈与现实。
剧中,马列文对爱德华新书中的孤独做出了清晰而精辟的评价,一下子戳穿了我的心,他说:孤独有两种价值~
一种是它使我们从这个复杂烦扰的世事中隔绝出来,给心灵以宁静和自省;
另外一种是它让我们心灵退缩、封闭,渐渐麻木,从而失去反抗的力量。
爱德华与马列文谈判时,回应:没有读者的作家,就是一个打字员,没有读者的书,就是被弄脏的废纸,只有通过阅读,我们的灵魂才能相互沟通,我们才知道彼此在世界上并非孤独一人。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读到的演员潘虹的一段文字:
一个人的日子,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陪伴;一个人的日子是寂寞的,因为没有人倾诉;一个人的日子又是宽广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很多女人,三十岁开始逐渐没有自我,当时可能会有不甘心或者想要挣扎;可迈入四十随,就习惯性的陷入并沉迷于没有自我,甚至到最后就彻底找不到自我。因为,每天奔波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公的操心生活,早已适应或可成为条件反射,所以当她抛开家庭时,大概率不知道要去做什么。
这是很写实的生活常态,于是,我又被另一段台词触动:婚姻,并不等于幸福。
人,应该要学会反抗的吧?
所谓反抗就是要敢于说不,反抗会让一个人比单纯的拒绝走得更远,他否定了自己奴隶的地位,需要用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
这部剧像极了《简·爱》,却又有所不同。
中国式的婚姻,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其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话: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人,首先必须认识他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萨特又说:人,都是在别人的目光当中生活,人,无法认识他自己,必须要依靠别人的评价,才能认识他自己,因为,人不能孤独的生活,必须要同他人一起生活,所以,人的一生,其实,都是生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别人的评价,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捆绑,有些人,能够摆脱这种捆绑,有些人,就不能。 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还要多读书,读好书!
...展开全文
3929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8
#想开一家实体书店# 《不惑之年》马列文为什么执意开一家正经的书店,因为那是一种情怀。就比如我对教育,我对爱情,那也是一种情怀。情怀自己懂就行,并且为了这份情怀无怨无悔。这种地方总让我痴迷。也许不是灯光,不是氛围,而是那些可能闪耀的灵魂在某刻散发的光芒诱惑你,直到相遇。
318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分享杨绛先生的一段话,自己开心就好😁
256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母爱# 母爱
​孩子由你而来,却不属于你,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第一次退出,是剪开脐带的时候,
​第二次退出,是他断奶的时候,
​第三次退出,是他会走路的时候,
​他用一生在跟你告别,
​你用一生告诉他,路上小心!
​这一生谁都牵绊不了你,
​唯有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
​春夏秋冬,寒暑往来,
​让你心甘情愿的付出!
...展开全文
211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深秋风景# 又到了银杏叶翩翩落英的时间,片片银杏,悄然落下,或热烈或诗意,或纯净或浪漫,仿佛要赴一场关于生命与归宿的征途。

银杏树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有“活化石”之称,其寿龄绵长达数千年,每年秋冬之交,都是银杏叶飘零的季节,如黄色的云雨般演绎一场离别的伤感,但不想却成为人间的美景,正如唐王维所言:“银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做人间雨”。

人生不也如此,有时低谷或伤感之时,方能让你痛定思痛、悟透人生,焕发新生!
535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14
#重阳节里话感恩# 小时候一直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可以那么早起床,长大后才明白,叫醒他们的不是闹钟,而是生活和责任! 今天,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时候,长辈牵着我们的手,视若珍宝;长大后,他们担下艰辛的手变得苍老,却温暖依旧。你有多久没牵过爸妈的手?“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多忙,今天记得牵起他们的手;即使不在身边,问候也要在线。祝福长辈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 ,笑口常开!
623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家庭教育# 🌈真正聪明的妈妈都是“懒”妈妈。
​赶紧写作业,
赶紧刷牙睡觉,
赶紧吃饭,
墨迹啥呢?
​带孩子的时间有没有感觉手忙脚乱,操不完的心😂可是,即便我们记得跺脚,孩子该咋样还是咋样。
​前阵子刚买的新车被我在两个星期之内刮蹭了2次,心情真是郁闷至极,回家坐在椅子上不想说话。
​孩子问我怎么了,我说心情不好,让她自己去洗漱,小家伙儿不一会儿功夫干完了,还哄我开心,瞬间心情好多了。
​这也让我明白,孩子们其实都是有自律性的,或许是我们的吼、催,让他们形成了一种依赖,所以,想要孩子自理,就要学会“偷懒”
学会放手
...展开全文
44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生活中的美# 下了几天的雨,终于见到了太阳☀️,暖暖的,真好,每天除了接送大宝,都是在家带着二宝,各种忙,偶尔有点时间整理整理书籍,很少出门,下午出门购物,发现街上的夕阳好美,赶紧抓拍了一张,夕阳西下,太美了!乏味的生活中发现一点点美!
7016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4
#偶然的感悟# 长大后,
每年的愿望全都是,
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珍惜眼前人,
珍惜每一天,
不求所有的日子都泛着光,
只愿和家人每一天,
健康平安和温暖就好,
其余的都是锦上添花…
...展开全文
42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生活与读书# 没有谁的生活不烦恼,唯有读书是解药,林语堂曾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陷于狭隘的痛苦,烦恼不断,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囿于有限的学识和认知,没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读书,是一切烦恼的解药。读书越少的人,思想越浅薄,越容易过得痛苦,活得艰难。恰如杨绛先生回复读者说的那句名言:“你过得不好,只是因为想得太多,读书太少。生活往往就是这样,书读得不多,见识难免受限,结果就必须受着眼前世界的禁锢。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很难辩证地去看待,也很难想得开。稍微遇到一点儿不顺,就极易消极悲观,郁郁寡欢,把自己困在低落的情绪里出不来。《生活的艺术》里有段话说得好:“人一定要时时读书,不然便会鄙吝顽腐,顽见俗见生满身上,一个人的落伍,迂腐,就是不肯时时读书致。人,只有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修心养性,才能摆脱鄙俗和顽固。这世间,没有谁的生活没有烦恼,唯读书是最好的解药。读书,可治愈生活的伤。 《 当你学会独处》里有句话:“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的书。”书犹药也,善读不仅可以医愚,还能治愈生活困苦,让人不断地成长蜕变。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帮你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拖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让你拥有治愈生活困苦的勇气和底气,推动你向更好的人生。 读 书,是生命最好的修行。普希金曾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书读得越多,心胸越大,视野越宽,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三毛从小就喜欢看书,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甚至还曾于下雨天躲在坟地里看书。书里的文字,不仅给了她浪迹天涯的勇气,还开阔了她的胸襟。让她在远赴撒哈拉沙漠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能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从容应对。看到物资匮乏,贫瘠荒凉的沙漠,她没有嫌弃,反而把它当做乐趣横生,洋溢着旺盛生命力的绝佳栖息地。遇到落后地区无知愚昧的村民,她没有反感,反而觉得他们是单纯善良,可交心的好朋友。读书,是人一生最好的修行。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它能使你精神得到慰藉,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让你多一些从容快乐,少一些浅薄无知,解脱狭隘的痛苦烦恼。
...展开全文
1261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6
#父母该如何与孩子相处# “每一个愚孝的孩子,背后都有着不那么爱自己的父母。”
​愚孝男是什么心理
​1、父母是全部
对于一个愚孝男来说,父母和妻子之间,父母错的也是对的,妻子总是处于弱势,给人的感觉就是妻子永远是一个外人,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不亲,父母是全部,父母最大。
​2、缺爱的表现
愚孝男在成长过程中,严重缺爱,他们通过对父母的孝顺、言听计从来得到父母的关注,但是内心对父母又有点恨意。
​3、自卑心理
愚孝男通常有回避型人格,自尊心极强,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内心过分敏感,安全感长期缺失的后果。
​愚孝男是什么家庭原因造成的
​1、穷家出愚孝
一般情况下,比较贫穷的家庭会出现愚孝男,从小他们见证了父母的不容易,愚孝其实是因为长久以来所灌输的思想,改变不了,从而这些思想被加以道德的胁迫,让很多即便已经走出来,高学历的人依然认为这是对的,其实这是家庭带给他们的一种固有思维。
​2.是从小父母在教育上的失败,更是父母想要控制孩子的一种陋习的手段而已,想要孩子长大以后也能够收自己的掌控,因为形成了愚孝的状况。
​3.因为自己的生活困难,所以养孩子为了防老,但是害怕孩子长大以后不受控制,所以在从小的思维上形成了一定的禁锢,需要孩子的感恩,因为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所以寄希望于孩子,自己越软弱越是希望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4,在家里兄弟姐妹多自己不受待见,长大了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才放弃自己的选择,没有自己的思想,无底线的顺从讨好,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想要从父母那里得到之前失去的爱。
​5,“每一个愚孝的孩子,背后都有着不那么爱自己的父母。”别说什么父母只是爱的方式不对,显而易见的伤害和过错,却人为地选择看不见,这不是方式不对,而是出发点不对。父母更爱的,是自己,所以才会要求孩子对他们愚孝。那些对孩子有着无私的爱的父母,压根就不会教出愚孝的孩子。
​当出现矛盾时,永远不要指望愚孝的人能公平公正地进行调节矛盾。对于他来说,父母永远都是对的,老婆基本都是错的。就算你做好了,他也觉得那是你应该做的。在他们眼中,你永远都没有他挚爱的亲人辛苦,因为你始终只是个外人。
“将最好的态度留给父母,将恶劣的态度留给妻子”
很多愚孝的男人,从小到大都是那个不招父母待见,被漠视和讨厌的对象。长大以后,他们往往是别人嘴里老实巴交的老好人。但奇葩的是,在愚孝男人心里,父母第一位,孩子第二位,妻子最末位。他们会把最好的态度留给最在乎的父母,对父母可以无比宽容;对妻子却是大发雷霆,将所有的脾气都发泄到妻子身上。。。
...展开全文
333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大学生就业# 高校教辅岗位成求职热点,中小企业招工难依然存在。为何?
近期的毕业生求职信息表明,高校教辅岗位成为热点。高校教辅岗,比教研岗位的教师压力小,假期有保障,工作稳定,收入尚可,成为热点是必然的事情。
中小企业招工一如既往的难。中小企业既给不了求职者现在的待遇,更给不了未来的预期。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除非不得已,否则真不是好的选择。
401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最团圆夜是中秋# 一眨眼就到2021年的中秋节了,一路走来,收获的是年龄,失去的是时间,坎坷也好,顺利也罢,只要平安就好,剩下来的2021,希望自己和家人越来越好,健康、快乐、平安、幸福。
350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