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

5004浏览 8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7/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83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创业卖书,开业啦,需要大学教材的可以来拍哦ꉂ(ˊᗜˋ*)
2600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7
#大学生就业# 这些年,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找份好工作一直是不少人的大难题。而在用人公司花样百出的筛选标准中,“第一学历”无疑是最戳中人心的一项。 比如有一位在大厂工作9年的985硕士打算跳槽,经过了三轮技术面和一轮HR面,彼此都非常满意,但是这份新工作却在最后提交相关材料时泡了汤。一问原因:只因为自己当年是专升本。他无奈感叹道:原来这么多年的大厂工作经验和硕士学历都抵不过专升本这个身份……
且如今,学历的通货膨胀令人咂舌。“某团广州骑手招满,本科率接近30%。”
“双非不是我的学历,反倒像是我的案底。”
“3000块买不起一条阿拉斯加,但可以买到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
打开社交软件,满屏都是对工作的渴望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吐槽。
近日,一位应届毕业生在互联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她是北京某知名985高校的研究生,今年的秋招中连续被好几家心仪的公司拒之门外,原因是她的本科学历太过普通,只是一所双非一本院校。讲话直白一些的面试官直接会问:“你本科这是个什么学校啊?怎么没听说过?"虽然教育部早就明确表示并没有“第一学历”概念,但是在实际的求职招聘中,它仍然是很多公司筛选人才显性或隐性的指标。而所谓【第一学历歧视】,就是指很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历不是“双一流”高校等名校,哪怕后来取得了知名大学的硕博研究生学历,也依然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一些注重第一学历的企业,在初筛时就已经将简历分成了三六九等,985院校为一等,211院校为二等,普通本科学历为三等。而就算在填写时不填写第一学历,也没有办法避免第一学历的就业歧视,因为用人单位会默认不填写第一学历的简历是学历“不达标”。其实何止第一学历,在这几年的秋招中,学历内卷、文凭贬值已经成为现实,令无数求职者叫苦不迭。不少人“过五关斩六将”,折腾了个五、六轮才能收到终面通知,但还是有很大概率以莫名其妙收到一条“您的简历已被储备进我司人才库”的消息而告终。错配的劳动力供需市场,往往出现了一个大多数人默认的“二八法则”,即20%的人拿下了80%的优质offer,于是形成了一条只有秋招人懂的链条——985、211毕业生等着清北大佬吐offer,双非则等着985、211的同学吐offer……听着荒唐,但却真实。
...展开全文
395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大学生就业# 大学牲实习了,还有些书留着也没用。来看看有你要的书没,主要是计算机方面的,价格好商量
9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大学生就业# 2022年中国重点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排行榜。武汉、广州、郑州、成都、重庆分列前五位。
22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大学生就业# 创业这个事从我毕业前很多年就开始说了,身边是有成功的例子,但真正能存活下来的有多少?今年是本世纪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又逢疫情,方方面面都难,只能把创业再搬出来了。。。。
75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大学生就业# 高校教辅岗位成求职热点,中小企业招工难依然存在。为何?
近期的毕业生求职信息表明,高校教辅岗位成为热点。高校教辅岗,比教研岗位的教师压力小,假期有保障,工作稳定,收入尚可,成为热点是必然的事情。
中小企业招工一如既往的难。中小企业既给不了求职者现在的待遇,更给不了未来的预期。没有现在,没有未来,除非不得已,否则真不是好的选择。
404人阅读
收藏 转发 评论 点赞
471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