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鸿斋

实名认证
18 关注
56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69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晒晒书架# 墨床:也称墨架、墨台。古人磨墨不紧不慢,中间稍停,而墨锭头上又还潮湿,乱放容易弄脏他物,需要暂时搁放一下。多用玉、瓷等制成,尺寸不大,一般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为床或几案的样式。明代墨床造型大多线条劲挺,棱角分明,表面纹饰极浅,呈平面化,有的就是光面,通体不加任何雕饰。
88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书中的旅行记忆# 清嘉庆御题恽寿平仿倪瓒八万图诗墨一套八方
此套墨一组八笏,墨均呈长方形,周起浅缘,正面均镌恽寿平仿倪瓒八万图,并在右上镌楷书阴识图名,即“万卷书楼”、“万林香雪”、“万点青莲”、“万山飞雪”、“万峰云起”、“万壑争流”、“万顷碧波”、“万竿烟雨”,款识具填金。背面则分别镌隶书阴识,为恽寿平仿倪瓒八万图所制御制诗文,额镌“御制”款,亦具填金。八笏两侧均题楷书阳识“大清嘉庆年制”、“臣金光悌恭录”款识。
364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小议读与藏# 清乾隆御制四库文阁诗墨一套五方
此套墨共五笏,居中者为一圆形,十二辰墨,正面周饰回纹,中心镌刻一表盘,以罗马数字指示时针,外有一周阿拉伯数字,指示分针,再向外则生动镌绘十二生肖,背面中央描金圆圈内为螭龙纹,中央篆书“御制”二字,圈外一周楷书十二地支名,再外环以楷书乾隆皇帝御制七言诗。其上为一磬形墨,正面镌刻紫禁城内文渊阁图景,背面楷书御题文渊阁诗。边落“文渊阁墨”款。左边为一长方云头形墨,正面镌刻承德文津阁图景,背面楷书御题文津阁诗,边落“文津阁墨”款。右边为一牛舌形墨,正面镌刻圆明园内文源阁图景,背面楷书御题文源阁诗,边落“文源阁墨”款。下方为一璜形墨,正面镌刻沈阳文溯阁图景,背面楷书御题文溯阁诗,边落“文溯阁墨”款。此套墨质坚致光润,墨色纯净,胶清墨细,用料上乘,纹饰繁密工细,锋棱深峻犀利,精工至极。其御题诗均为描金小楷,所雕亭台楼阁画面纹路清晰。
354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笔墨纸砚# 八宝奇珍集锦墨共计8 锭,图案不同,款式各异,尺寸大小亦不相同,总重379.7克。形式为碑形,有虞十二章墨、亚形双龙墨、钟形墨、金龙舌形墨、云纹书卷墨、玉壶冰墨、蟠龙碑形墨、三螭符形墨等。整套墨运用了描金工艺,显得俏丽多彩,立体感强。盒内按照墨的形状配以锦囊,每锭墨的正面,分别用篆、行、隶、楷各种字体,或阴识、或阳识填金刻上“湘阴左氏藏烟”“湘阴左氏珍藏”“左氏珍藏”“湘阴左氏”等字样,侧面楷书阳识“徽州休城胡开文造”。
1181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2
#初秋微凉# 徽墨制作所选取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农事耕作、鸟兽花草、名山大川、御园名阁以及诗词歌谣、名言警句、文学典故等等,它把人们生活的每一领域都引入集锦墨的设计之中,尤其徽州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更是集锦墨题材创作得天独厚的蓝本。
41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精品拍·墨推荐# 古墨有产地、墨家、等级之分。自李氏父子始,我国制墨业中心就一直是徽州,到明清时期,衍生出歙县派、休宁派和婺源派三支重要的派系。三派制墨供应对象、装饰风格各有不同,每家每店所制墨品也都有等级高低。笼统分之,一是御墨,即供内府皇室所用,等高质好,墨中精品;二是贡墨,是封疆大吏进贡之品,多延聘名工,选材制作不惜工本,清墨中最上乘者;三是私家定制墨,种类最多,定制者身份、地位不同,墨品等级亦有不同;四是市售墨品,亦有高低之别,昂者如汪近圣所制“惜如金”,每斤墨售价高达四十五两纹银,其质地毫不逊于定制墨。
427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每月读书小结# 凡墨不贵轻,旧语曰:煤贵轻,墨贵重,今世人择墨贵轻,甚非。煤粗则轻,煤杂则轻,春胶则轻,胶伤水则轻,胶为湿所败则轻,惟醇烟、法胶、善药、良时乃重而有体,有体乃能久远,愈多益坚,湿则弗能败。自然成质,非轻非重。
1478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笔墨纸砚# 墨经摘录
​凡墨样多取则于古,无大小厚薄之限。要之,无大小厚薄,醇烟法胶为本耳。盖厚大利久,薄小利新,厚大难工,薄小易善,故匠人不喜于厚大者,然太则不便于用,太薄则难于包,当以厚而大者为佳。
362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夏日絮语# 吴竹精升堂由绵谷奈良吉于1902年创业,早期的吴竹是个做墨的小作坊,而如今吴竹的产品已经铺满文具行业的各个领域,从传统的笔墨,到墨汁墨水、颜料、针管笔、签字笔、万年毛笔等等。在制墨这一块吴竹精升堂是日本现如今为数不多的大店。
830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夏日絮语# 古墨收藏家|世纪才女张充和
张充和,沈从文夫人张兆和之妹,著名合肥四姐妹之幼妹,汉学家傅汉思的太太。1947年在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和崑曲;1949年移居美国,在加大柏克莱校区东亚图书馆工作;1962年起在耶鲁大学讲授中国书法;1985年退休,长期担任海外崑曲社顾问。近百岁高龄仍每天练字、工诗词、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人称“世纪才女”。
张充和先生所藏老墨有明代程君房石墨、明代方于鲁石墨、清代乾隆石鼓墨等。
405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你还在记日记么?# 古梅园是日本最负盛名的墨店之一,肆名“玄玄斋”,由松井道珍于日本天正五年,也就是1577年创办,松井道珍还获得了“土佐缘”称号,以“官工”的身份给日本皇室制墨,其后代传人有不少也获得了,“越后掾”、“和泉掾
”等称号,古梅园传承至今已经到了第十六世,古梅园由于深厚的家族渊源,使其制墨技艺几百年间一直能有一个比较完好的传承,并且保持着十分稳定的水准。
38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