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

2543浏览 8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6/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学校教育# 毕业班晨跑的孩子,也是一道风景。。
333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132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学校教育# 最近一个福州籍的网络大V回乡,拍下了这张照片(图一)并评价说:“隔壁学校的校训也是蛮直接的。”原来,这是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东街的福州实验小学的校训。这个校训照字面意思看似简单直接,其实不然,恰恰相反,它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校训的几个字涉及的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几个核心概念。

这座由清末帝师陈宝琛于1906年创办的百年名校,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列强环伺的屈辱历史。是福建省确定的首批16所重点小学之一。

校训知,道,能,行,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是指,知: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道:崇尚人道,学会做人;能:提高能力,发展体能;行:加强实践,学会做事。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汉字词语看似简单,其实内涵非常丰富,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语境来解读。
...展开全文
325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学校教育# 两天课上完,确实累
197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学校教育# 要问今年国内什么变革最牵动人心?

我说是基础教育改革。这项改革不仅快速改掉了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本家,也改掉了一大批教育房产商。但我知道,教育减负举措,并不能缓解国民子女的教育忧虑。因为社会的阶级分层趋势并没有被打破。而且这种现象,在我国历史已存在久已。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曾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台湾基础教育情况。他说:我们台湾的孩子到学校去念书,戴上近视眼镜,为了应付功课的压力,六亲不认。即使母亲晕倒在地,他去扶,她母亲也会大喊,我死了算了,管我干什么?你用功吧,你用功吧!我太太在教书的时候,偶尔谈到课业以外关于如何做人的话题,学生马上就抗议,我们不要学做人,我们要学应试考试。

想来悲哉!对此,你怎么看?
...展开全文
354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学校教育# 点亮阅读的个性(代序)

人是有个性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正是因为个性的差异,才会使阅读带有了个性的色彩。
阅读应该是有个性的。同写作一样,写作要有个性,“写他人所未写,写他人所未能写”,这是写作个性的一种表现。阅读,也是应该有个性的,自己独特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别人没有读过的书,没有读透的书,我们去读,去探寻新的阅读领域,我们说这是阅读个性的表现之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个性阅读的魅力所在。
以前,我们一提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语文阅读,后来扩展到文科的阅读,近几年来,我们又开始重视理科的阅读,现在,我们提倡全科的阅读了。阅读是有共性的。就是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和能力,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在阅读中使自己的学习的基础知识得到升华和提高。这是阅读的最重要的共性之一。
但仅有基础性的阅读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追求个性化的阅读。我们提倡的个性化阅读,不是“啃别人嚼过的馍”,而是要读出自己独特的味道,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更深度层次的认知。当然,个性阅读不是单纯的求异阅读,是在求同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化的创新。个性阅读首先是基础阅读,就是基础性的学习和阅读,个性阅读需要扎实的基本的阅读来巩固,没有这个根基,阅读的个性就是舍本逐末。个性阅读的本质是自主阅读意识的提高,从个性阅读的外延来说,个性阅读的内容更多、更广泛,别人未曾读的你拿来读,别人未曾经涉猎的知识你来涉猎,当然这要符合一定的规则,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拿来读,符合当前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要符合我们社会的价值观,符合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内涵上来说,个性阅读要求要有阅读的深度,要有创新,同一篇文章,我们要读出更多的味道,需要我们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我们在对基础知识巩固提高的基础上,有独特的感受,独特的认识,在自主意识的主导下,产生自己的思想,将其融合为我们创新思维体系的一部分。这是个性阅读的目标所在。
没有尝试就没有创新。个性化阅读的尝试正是个性化教学的一部分,个性阅读与个性化的教学一样,使教学更有生命力。近些年来,我们在个性阅读方面进行的这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对阅读教学有了更多的选择和认知。
阅读使我们求知的天空更加广阔,阅读的个性会点亮更多的智慧之星,使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星空更加灿烂。
寿光市实验中学校长高文春
2020年9月
...展开全文
403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学校教育# 德者,本也。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做人做事第一位即是崇德修身,此乃公理。
育者,教子使作善也。苗不扶不直,玉不琢不器,此为共识。
师者,人之模范也。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居首,此即“德育为先”
18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