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之说#

5.7万浏览 8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6/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书房之说# 【有书的地方】无论是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温馨的书房,还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书店,还是农村一个破房子里的书架,这些地方一样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当我们踏入这样的环境,眼睛里装满书的那一瞬间,这些书籍就像一个个等待被发掘的宝藏,吸引着我们去探索。
有书的地方也是思考和自我成长的空间。此外,与他人分享书籍的乐趣也是有书的地方的一大魅力。在书摊或书店,我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阅读心得,分享彼此的喜好和发现。这样的交流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还能激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有书的地方是一个充满智慧和灵感的圣地。它们给予我们精神上的满足,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无论我们是在寻找知识、寻求启发还是享受宁静的阅读时光,这些地方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那怕就是一张破椅子破桌子,有书装有了一切。让我们珍惜有书的地方,让书籍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继续探索那些无尽的知识宝藏。
6808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60
#书房之说# 汉弗莱公爵图书馆
这是牛津大学里最古老的图书馆,能让里面人感受到坐上了时光机的感觉。这还要归功于这里细致的木制内饰和书架上排的整整齐齐的古典书籍。
3354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1
#书房之说# 周末遇上书房,但家庭、鸡汤、励志居多。特别一点的如《女孩危机?!》。
553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1.4万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7
#书房之说# 巜挚友书房》
我生在浙西大山里,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启蒙读书,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1964年,我们县有19个人考取大学,其中,我被军校第一个录取!那时家里很穷,一直到大学毕业,除了学校发的课本,我从没买过书。母亲是文盲,但知道书本的重要,她将我小学到高中的书都珍藏在一张桌子的抽屉里。
在部队的20年间,我也没有买过什么书,只有发的《毛泽东选集》《部队条例条令》等政治军事书籍。
随着职务的升迁,我放书的地方由办公室的一抽屉,到一张桌子,最后是一张桌子加一个书橱。1987年转业时,这些书我舍不得丢掉,就用几个大木箱托运回家。
到地方工作后,我才有了真正的家-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我坚持每个卧室都要有一张写字桌配上书架,以便夫人写教案和儿子做作业;新做的连体橱柜也有一门当书柜。
2001年,我搬进四室两厅的新居,从此和夫人的书籍都有了自己的家。我的书房西面顶天立地都做成书柜,南边再放一个书架。我们花了大价钱,又安装空调,配备了风扇和油汀,冬暖夏凉,很是舒适。我还买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和扫描仪,装了宽带。这些设备时时更新换代。
这个书房,是我修炼意志的地方。退休15年,我一直坚持坐在书房桌前,像小学生一样挺直腰板看书、读报、写东西。这是我人到古稀仍能“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秘诀。
这个书房,是我写作的处所。窗明几净,清静舒适。没有灵感时,我看看书报;有灵感时,就写点散文随笔,还学写格律诗。10多年来,我创作散文近百篇、诗歌200多首,一些诗文在《杭州政协》《联谊简讯》《浮玉》刊物上发表。
这个书房,是我和亲朋好友交流的乐园。我创建了QQ群、飞信群、微信群,把中学和军校同学、战友、同事、亲友串联其中。一到家,我先到书房打开电脑,将亲情友谊传向四面八方,书房里顿时充满活力和温馨。
这个书房,是我的珍藏之地。我花了近一年时间,将收藏的数不清的照片筛选编辑成《我的一家子》《岁月如秋》《海角天涯》《同学情深》《战友相逢》等10几个相册。我花了两年时间,为纪念军校同学入校50年编撰了《走过五十年》彩色相册,为高中毕业50周年编辑了《回眸》一书,它们是每个同学的珍藏,更是送给解放军洛阳外语学院和昌化中学母校的厚礼。
书,书包,书桌,书柜,到终于有了书房。这里没有珍稀版本,只有随我一路走来的平常书籍,还有永难忘怀的记忆,以及曾一起走过的亲人朋友的浓浓情谊。
...展开全文
1200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书房之说# 今日去一客户家,小区四周高层,中间别墅错落,能宅居此处者,大概率应该是各行的佼佼者。
然此并非我此行所应该所关注的,我的任务是修琴。进门之后,七拐八拐进入一所大房间,一排书架,几张木沙发,再配些绿植,真心感觉不错。

大书房,木书架,再配上些心怡的好书,晴朗的午后,泡杯好茶,静静的看书,想必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
可惜,很多时候,蜗居是现实,书房是理想。
为了理想,好好干活吧。致为生活奔忙的你我。
2.1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1 2 60
#书房之说# 明朝人书房的九大标准

不同的人装修书房时有不同的标准,有人喜欢小清新的风格,有人喜欢淡雅,有人则喜欢厚重,总之颇多讲究。不过,要说起讲究来,明朝人布置书房那才叫讲究!

明朝人管书房叫书斋。明朝人书房有九大标准,具体如下:

1.不可太宽敞。书斋宜明朗、清净,不可太宽敞。明净则可以使心舒畅,神气清爽,太宽敞便会损伤目力。

2.有植物花草。窗外四壁,藤萝满墙。中间摆上松柏盆景,或剑兰一两盆。石阶周围种上青翠的芸香草,旺盛之后自然青葱郁然。

3.养鱼。旁边放洗砚池一个,更应设一盆池。靠近窗子的地方,养锦鲤五七条,以观其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4.书桌与文房四宝。书斋中设长桌一张、古砚一方、旧铜水注一只、旧窑笔格一架、斑竹笔筒一个、旧窑笔洗一个、糊斗一个、水中丞一个、铜(或石)镇纸一条。

5.小木床一张。左边放小木床一张,床下放脚凳一条。

6.床头边放小几一张,上放古铜花尊或者哥窑定瓶一只。有花的时候将瓶里插满鲜花以收集香气,平时则将蒲石放在上面以收集清晨的露水,使眼目清爽。或者放鼎炉一个,用来焚烧印篆或燃香,冬天放暖砚炉一个。

7.文玩装饰。墙壁上挂古琴一把,中间放长条木几一张。墙上挂画一幅。书室中只有两类画可以挂:山水为上,花木次之。或者挂用来供奉的名画、云霞之中的山水、神像、佛像也可以。木几旁放一炉、一花瓶、一匙箸瓶(即筷筒)、一香盒,这四样东西的种类、档次有着很大的差别,仅凭博学高雅的人自己选择。但四者之中的炉具,则只有汝炉、鼎炉、戟耳彝炉等三种最好,炉的大小一般要求炉腹的直径不超过三寸。花瓶应用胆瓶,花觚是胆瓶中最好的,其次是宋瓷鹅颈瓶,其余的不适合用。墙壁上合适的地方,可挂一壁瓶,四季插花用。
8.一把禅椅。坐椅则可摆六张吴兴笋凳,一把禅椅,旁边摆一拂尘、一搔背(搔痒用)、一棕帚、一竹铁如意。

9.书架。书斋右边设一书架,书架上陈列《周易古占》、《诗经旁注》等书。书法字帖《钟繇荐季直表》、《黄庭经》等。其他闲散方面则可排列《草堂诗余》、《正续花间集》等。以上这些书籍都是山居隐士长期需要阅读的,所以也是书斋中的必备之书。画卷方面,则可收集旧时作者的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或者名人贤士的墨迹各若干幅,用来充实书架。如果没有什么事扰乱心神,人应该经常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从学问中得到一份快乐!
...展开全文
1万人阅读
4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0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