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日记# 《我遇到的奇葩顾客》(二)
1.一妇女总买《圣经》,说要传播神的旨意。我卖10元一本,她每次都砍价。砍完价,说“上帝保佑你。”我说:“如果你不砍价,上帝保佑我的效果更好”。……
2.有个人买了一本《黄金的传说》,过来几天又领着许多人来买。我以为他们喜欢民间文学,一聊天才知道,他们想按照书中的故事地点,去找黄金。而且说“肯定能找到”。……估计是想钱想疯了,按他这么推理,如果买一本《秦始皇兵马俑》,难道还去陕西挖兵马俑?
3.有一阵子在公园门口摆摊。发现《读者》杂志卖得快。都是男的买,而且一买就是两本,不看内容,拿起就走。收摊时,发现花坛、椅子上、草地上遗留很多读者杂志,上面有坐过的痕迹。原来这些情侣来买杂志,为了垫屁股,防止弄脏裤子。
如果买两本《读者》,外加一本《故事会》,肯定是一家三口。后来我把那些缺页杂志在公园附近都卖光了,额外又卖了一叠旧报纸。
我铁哥们儿得知此事,评价说:“牛掰啊!以前知道知识能武装头部,没想到还能武装臀部。”
4.摊上有一本《林彪传》,旁人说这本书好。我问好在哪?他说,如果林彪的子孙后人遇到这本书买走,收藏起来,很有纪念意义。……我听了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林彪的后人为啥要来东北逛地摊,人家为啥要买我的,这本书很稀少吗?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吗?这书完全真实吗?得多么缺心眼的后人能买?我百思不得其解。
5.一个四十多岁男,有一阵子总来我书摊,只看不买,但所有书都挨个简单翻一遍。我不禁好奇,问“你找啥?他也不说话。我说,如果翻到钱,请给我,可能是我夹里面忘了。”
如此这般几次熟悉了。才知道,他没有工作,也想摆摊卖书,不知卖啥书挣钱,就考察一下。我说你得啥书都有,才能招来顾客。要不我提供货源给你,你摆几天试试?他又思索了很久,估计是不好意思,最后也没摆摊。但我依旧感谢他,他几乎给我库存完成了盘点,并且把都书翻一遍,在太阳底下进行了紫外线消毒。还在一本书里翻出两块钱,我俩买了雪糕吃。……
6.有一帮女孩买小说,临走之前要塑料袋,装书。以前我老婆给我一些粉色塑料袋,印着小熊,正好用来装书。她们都夸这个袋子太漂亮了。正巧轮到一个女孩,塑料袋用完了,改用普通白色塑料袋。那女孩不乐意了,一定也要带小熊图案的。如果塑料袋不好看,挑的50块钱的书就不买了。没办法,只好给老婆打电话,火速送来20个小熊塑料袋,这才成交。
后来我发现,女孩犹豫要不要买那本书的时候,把好看的塑料袋在她眼前一晃,迅速把那本书装里面,十有八九爽快掏钱。
7.一天中午下大暴雨,一个顾客打电话问我,今天摆摊吗?我没好气地说“摆”,他问我在哪里摆,我无奈地说“在我家客厅摆”。他没说什么挂了电话。过了一会,打电话道歉:“不好意思,我在家睡觉,不知道外面下雨了。”
8.《满江红邮票》:
摆地摊卖书,同时也卖钱币邮票之类。一天,有人问我,“有没有满江红邮票?”我说没有,没听说过。他说:这么有名的邮票都没听说过?然后给我介绍,说那邮票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的,上面有红色中国地图,台湾印成白色,是错版……我听明白了,这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吗?他说“不对,是《中国山河满江红》”……旁边有人说,“扯淡,什么满江红,是《万里江山一日红》。”……
还有人说“是《祖国江山一片红》……争得面红耳赤,吵的我脑袋嗡嗡响,最后我打开手机搜索一下,给他们看了图片,才平息了争吵。……
以讹传讹真是可怕,有多少事情口耳相传,面目全非。三人没一个说对的。满江红不是南宋岳飞的词么?怎么扯到台湾了呢?岳飞穿上红卫兵的衣服,解放台湾?那个说“一日红”的,咋想的呢?就红一天?还是日一下就红?……
1.一妇女总买《圣经》,说要传播神的旨意。我卖10元一本,她每次都砍价。砍完价,说“上帝保佑你。”我说:“如果你不砍价,上帝保佑我的效果更好”。……
2.有个人买了一本《黄金的传说》,过来几天又领着许多人来买。我以为他们喜欢民间文学,一聊天才知道,他们想按照书中的故事地点,去找黄金。而且说“肯定能找到”。……估计是想钱想疯了,按他这么推理,如果买一本《秦始皇兵马俑》,难道还去陕西挖兵马俑?
3.有一阵子在公园门口摆摊。发现《读者》杂志卖得快。都是男的买,而且一买就是两本,不看内容,拿起就走。收摊时,发现花坛、椅子上、草地上遗留很多读者杂志,上面有坐过的痕迹。原来这些情侣来买杂志,为了垫屁股,防止弄脏裤子。
如果买两本《读者》,外加一本《故事会》,肯定是一家三口。后来我把那些缺页杂志在公园附近都卖光了,额外又卖了一叠旧报纸。
我铁哥们儿得知此事,评价说:“牛掰啊!以前知道知识能武装头部,没想到还能武装臀部。”
4.摊上有一本《林彪传》,旁人说这本书好。我问好在哪?他说,如果林彪的子孙后人遇到这本书买走,收藏起来,很有纪念意义。……我听了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林彪的后人为啥要来东北逛地摊,人家为啥要买我的,这本书很稀少吗?在其他地方买不到吗?这书完全真实吗?得多么缺心眼的后人能买?我百思不得其解。
5.一个四十多岁男,有一阵子总来我书摊,只看不买,但所有书都挨个简单翻一遍。我不禁好奇,问“你找啥?他也不说话。我说,如果翻到钱,请给我,可能是我夹里面忘了。”
如此这般几次熟悉了。才知道,他没有工作,也想摆摊卖书,不知卖啥书挣钱,就考察一下。我说你得啥书都有,才能招来顾客。要不我提供货源给你,你摆几天试试?他又思索了很久,估计是不好意思,最后也没摆摊。但我依旧感谢他,他几乎给我库存完成了盘点,并且把都书翻一遍,在太阳底下进行了紫外线消毒。还在一本书里翻出两块钱,我俩买了雪糕吃。……
6.有一帮女孩买小说,临走之前要塑料袋,装书。以前我老婆给我一些粉色塑料袋,印着小熊,正好用来装书。她们都夸这个袋子太漂亮了。正巧轮到一个女孩,塑料袋用完了,改用普通白色塑料袋。那女孩不乐意了,一定也要带小熊图案的。如果塑料袋不好看,挑的50块钱的书就不买了。没办法,只好给老婆打电话,火速送来20个小熊塑料袋,这才成交。
后来我发现,女孩犹豫要不要买那本书的时候,把好看的塑料袋在她眼前一晃,迅速把那本书装里面,十有八九爽快掏钱。
7.一天中午下大暴雨,一个顾客打电话问我,今天摆摊吗?我没好气地说“摆”,他问我在哪里摆,我无奈地说“在我家客厅摆”。他没说什么挂了电话。过了一会,打电话道歉:“不好意思,我在家睡觉,不知道外面下雨了。”
8.《满江红邮票》:
摆地摊卖书,同时也卖钱币邮票之类。一天,有人问我,“有没有满江红邮票?”我说没有,没听说过。他说:这么有名的邮票都没听说过?然后给我介绍,说那邮票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的,上面有红色中国地图,台湾印成白色,是错版……我听明白了,这不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吗?他说“不对,是《中国山河满江红》”……旁边有人说,“扯淡,什么满江红,是《万里江山一日红》。”……
还有人说“是《祖国江山一片红》……争得面红耳赤,吵的我脑袋嗡嗡响,最后我打开手机搜索一下,给他们看了图片,才平息了争吵。……
以讹传讹真是可怕,有多少事情口耳相传,面目全非。三人没一个说对的。满江红不是南宋岳飞的词么?怎么扯到台湾了呢?岳飞穿上红卫兵的衣服,解放台湾?那个说“一日红”的,咋想的呢?就红一天?还是日一下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