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岑悠玄

实名认证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1150 关注
2819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正月十二啦 书友们好

大学时就喜欢坐公交车,穿梭于那座陌生的城市,看一路的人、商店和建筑组成的风景;或是发呆又或是思考问题,都比在阴郁的宿舍好很多。

今天坐上成都蓉2有轨电车,从成都西站起始站开始,一路上带着新奇的目光看着窗外,我坐在车尾,所以车尾这边是没有车长在操作。

车上人不多,没有说话的嘈杂,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轨道和电车轮胎摩擦产生的声音,还有电车到站总会想起的“当当当当”。电车和地铁差不多,行驶起来都很稳当,但地铁窗外都是广告牌或是黑漆漆一片,在有轨电车上却可以看到地面上的风景。

这条有轨电车路线上车刷卡只需要2块钱,分为了主线和支线,我坐的主线路线,全程有22公里左右,共有22个站,经过了两座大学锦城学院和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小区,还有一些工业园区,路上行人和车辆都很少,和成都市区的熙熙攘攘很不同。

带着新奇的心情坐了十多个站,在“当当当当当”的电车响铃中下车,走了一段路,换成了一辆公交,来到熟悉的地铁线路,坐一个小时就可以回家了。

喜欢呆在移动的地面上运行的交通工具上,思考问题不会钻牛角尖,也很大概率会被眼前的风景启发,找到新思路;亦或是啥也不想,只是散心,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展开全文
1.8万人阅读
6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69
今日饮食

买了红酸汤酸辣锅底料包,又买了小葱、香菜、嫩牛肉、黑鱼片、平菇、金针菇、方便面和虾滑。

把料包和差不多半锅水溶在一起,烧开就依次下买的菜。料包一打开就好大一股木姜子的味道,这味道里面有柑橘、柠檬和薄荷的清香,又有微妙的辛辣味,吃起来一股轻微麻辣感,比四川的花椒柔和清新许多,这一口特别的味道,一下子把魂都带到了清澈深邃的贵州。

吃了酸汤,下午来一份营养豆浆,里面加了黑芝麻、百合、黄豆、薏仁、小米、花生,半小时就可以喝到热气腾腾的豆浆,肠胃暖起来,让身体不惧新一轮强降温。
...展开全文
4961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1
初十啦 书友们一切安好

今天一个人去了成都温江区,这个地方真是一块宝地,不然它的名字就不叫“温江”了,一条温和温暖温润的大江在此地流过,世代滋润着这里的人们。

温江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16年,我今天时间不多,刚好又在饭点,就迫不及待找美食了,沿着攻略上的地图,走到了迎晖路、文庙街、赞元市场,吃到了馓子豆花、老烧麦、春卷,绝对的美味,温江就是第二个乐山,吃不尽的小吃,有你想不到的美味。

一个人在这个陌生的城区里面转悠,不怕迷路,累了可以骑共享单车。这里有一种成都城区没有的安逸,人也没有太多,一些小街巷子里没有几个人,因为过年很多店也没有开。这里有一种在老家的亲切感,但又别有一番韵味,那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因为有“温江”滋润着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感觉也格外的温和温柔温顺。

这里真是一块宝地!
...展开全文
2914人阅读
3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0
大年初七了 书友们福气多多

昨天去了四川射洪,全国百强县,有全国驰名的沱牌酒,有“终古立忠义”的陈子昂诗情,当然也有外酥内嫩香味扑鼻的无名锅盔,也有随时座无虚席火爆的公园口刀削面,也有吃不够的难忘春卷……

这几天都是阴雨天,昨天立春,好不容易出了太阳,射洪也是处处是晴朗阳光,在这春光明媚中骑着射洪共享电瓶车去发现这县城的各个角落。

去过西安,对古城墙印象很深,老家东南西北方有四个小城门,在射洪也意外发现古城墙和城门,屹立在在市区中心,厚重城墙和雄伟城楼与周围现代高楼相互辉映着,历史和现代就在此完美碰撞着。

这个城市真的还有太多地方值得探索。
...展开全文
1.9万人阅读
6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67
#返乡途中的感怀# 初三大利 书友们新年快乐

这是老家开的一家小店,装饰很用心,每个节日都有特别的装饰,春节肯定就是加上红色春联、小灯笼。

一年难得和两表妹聚,今天约着一起重温了哪吒第一部,看到表妹家可爱的小猫和金毛大狗子,吃了心心念的土豆丝,还在蛋糕店买了一个巴斯克蛋糕。

到了晚饭时间就来到老家的这家新店,还好有预定,到了就坐好点菜,点得不多,抽空在小店各个角落拍了局部,老板的审美很是在线,细节上有小心机。

跟表妹们聊得不多,天马行空地找到什么话题都在聊,就算没有共同语言也可以随意说上几句,小时候我抱着或是牵着两个表妹到处玩,现在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见面后也是很轻松。

初二的时候和堂姐们团聚时也是很开心,她们组建的新家庭,增添的新成员让堂姐们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不管是堂姐还是表妹们,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选择了人生信念,编织了自己的人生。就像是这家小店按照不同的节日装饰着各个角落,我们也在不同的人生方向看到不同的世界风景。
...展开全文
2.1万人阅读
8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1
新年第二天 书友们新春大吉

今天轮到我们家请客,所有的亲人们都聚集在酒店吃年饭,一年几见甚至一年一见的亲人们坐在一起,吃饭都不是重点,喝酒也不是重点,能安心地坐在一桌,说上几句话,了解亲人们的近况才是最重要的。爸爸是家里的代表,开饭之前爸爸用了几分钟说话,算是致辞,很可惜我当时在忙着给亲人们的被子杯子里倒饮品,没有给他录像。

长辈们坐在一起,好像每年他(她)们的座位甚至都差不多,样貌和神态也不会太大改变,他(她)们大都话很少,看着周围独当一面的子女和吵闹的孙子孙女,满眼都是慈爱。

我的侄儿侄女们每年都在长高,一年一个样,我和他(她)们交集很少,甚至只知道小名,看到后辈眼中的稚嫩和活力,会想起自己小时候。

从小到大,年饭的必有环节就是敬酒,今年亲人们都争先恐后从长辈那座开始敬酒,觥筹交错之间,都是彼此最好的祝福,好想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亲人们,我给这温馨的一幕幕拍照存档,作为大家庭幸福的见证。

吃完饭,长辈们和同辈们坐一起打麻将;晚辈们三三两两相约出去玩,电影院、电玩城、奶茶店、回家玩游戏机,玩耍中拍拍照、聊聊天、肆意打闹,总之使不完的活力。

我和妹妹们去看了电影哪吒2,电影院坐得满满当当,跟周围的观众对着屏幕一起笑一起感动流泪。

晚上也在酒店吃完饭,吃完饭亲人们彼此再见,最后彼此叮嘱和祝福之后,家人们都回到自己的家,继续生活,期待下一次和亲人们的相聚。
...展开全文
8756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4
#返乡途中的感怀# 新年第一天 祝书友们新年好!

一大早和爸妈开车回老家,路上一些马路杀手让路途不是很顺畅,两个半小时回到老家,老家不出意外的人很多,任何角落都塞满了各地车牌的汽车,都是在外打拼的人回家过年,让这个小县城热闹非凡。

回了老家不知道能干啥,除了和亲人们聚会团年,好像也没什么可以做的事情。一回到老家,外婆就发了600的红包,她给四个孙儿孙女都发了红包,外公说晚上发红包。我很久没看到外公外婆,麻木的心看到他们还是有触动。

妈妈一回家就开始做卫生,拖地擦各个角落,我收拾东西,有些人在心里就像一个疙瘩,总是在心里磕得慌,让我很是焦虑,新年没有什么新气象,对自己挺失望。

外面阳光洋洋洒洒,我在屋里唏嘘叹息,岂不是浪费了大好时光,没病没痛,只要有书,有文字就可以温暖如春。
...展开全文
8675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2
书可以融入很多东西
8788人阅读
7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71
出摊
4.3万人阅读
91人点赞
收藏 1 15 91
又出来摆摊!
早起的鸟儿有位置
6.5万人阅读
6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0 69
今天给每位读者都推广了孔网,周边的摊主也被我拉进孔网哈哈
7.4万人阅读
189人点赞
收藏 2 34 189
楼宇烈教授在《中国的人文信仰》中说到这样一则故事:南宋著名禅僧大慧宗杲的弟子开善道谦,参禅二十年,没有个悟入处。一次,宗杲派他出远门送信,他怕耽误了参悟,很不愿意前去。这时,他一位朋友宗元说:我陪你一起去。于是道谦不得已而和宗元一起上路,一路上,道谦哭着对宗元说:我一生参禅,至今一点收获没有,现在又要长途跋涉,到什么时候才能入门啊!这时宗元对他说:你现在暂且把各方参来的,自己体会到的,包括师父给你讲的都放在一边。旅途中凡是我可以替你的事,我全部替你去做。只有五件事我替你不得,你必须自己去做,那就是:你身上寒冷,我不能替你穿衣;你腹中饥渴,我不能替你吃喝;再有,拉屎、撒尿、驮着自己的身体走路,我也无法替你。道谦听完宗元的话,突然大悟,不觉手舞足蹈起来。

我不知道道谦究竟悟到了什么,让他大彻大悟。但宗元的话拿到现在,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身上寒冷,家里父母,或是请来的保姆可以帮你穿衣;现在的汽车、电瓶车、电梯、各种代步工具可以驮着我们的身体四处走动。但即便是科技发展不错的今天,腹中饥饿,确实没人能代替我们吃喝;人有三急,也没人能代替;睡觉也没人能代替。

在电梯里的投影机放着广告:全屋的高科技,全屋的智能家居,有无数让人省心省事的功能等待着屋主躺平使用。现代生活中的高科技广泛开发和应用,似乎已经征服了自然的力量,同时也控制和支配我们。我们在精密、自动、高速的强制下,只能听从机器和程序的安排,生活变得紧张、机械、被动、单调、乏味,需要不断去找到更多的高科技,来抵御现有的不适感,而对自我的主动和自由慢慢遗忘,在这个现代社会迷惘着,时刻都处于极大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之中。

我们是否有点像是道谦,道谦想要参禅入道,我们想要幸福快乐,在追寻中竟然忘记了自我。那要怎么找到遗失的自我呢,还是看看楼宇烈教授这本书吧——《中国人的人文信仰》
...展开全文
4.3万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52
等外带的空隙,看到这家干拌麻辣烫广告牌下的英语’fruit big skin thin, flesh seedless, juicy soft’,这中式得不能再中式英语还很好翻译:“肉多皮薄,新鲜无籽,爆汁细腻。”看来干拌麻辣烫副业是卖水果生意的。
1.4万人阅读
3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6
记得考驾照那会,教练会带上学员们去乡间人少的公路上训练。到中午,教练会带我们去一家小饭馆,点上几个小菜,大家围坐一桌吃饭好不热闹!饭桌间,我们突然聊起如果把凉拌折耳根翻译成英语该怎么说,当时学英语的我也一时答不上来。教练得意地说道,咱们中文可不是那么好翻译的。

后来我知道可以用cold dish来翻译所有的凉菜,而这两天看到的由一位斯坦福大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双料教授写的《食物语言学》又让我打开了眼界,里面讲了我们熟知的番茄酱ketchup和闽南话的鱼露语同源;仅仅通过菜单上的遣词造句就可以判断这一餐的价格;苏美尔歌谣中远古菜谱,连接东西方的殖民航船……这本书就像贯穿数千年历史的语言学美食导览地图。这本书的章节顺序宛如一次完整的正餐,始于菜单,接着每一道菜品的口感、味道、温度和衔接,以及上菜节奏,每位读者都可以细细品味,读完下来有种品尽古今中外美食的酣畅淋漓!

在书里,教授写道:“在古代中国,烹熟食物是文明的象征。邻国那些吃生食的就没那么文明了。生熟食物的对立在所有文化中都是相似的:烹饪在任何地方都象征着文明、社交以及掌控大自然。”接着教授指出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一定要喝开水,喝茶,因为具有抗菌效果。

看到这,有一点想不通的是,我们中国的凉拌菜,也就是饮食业冷盘也是宴席中不可或缺、引人入胜的一类菜品,甚至是中国烹饪文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查了一些关于凉拌菜的烹饪方法,才发现凉拌菜比烹饪熟菜工序要求还要高很多:冷盘要求味透肌里、品有余香、脆嫩清香或是爽口无糖不腻;接着是刀工要整齐美观、大小相等、厚薄均匀;其次是摆盘要菜与菜之间、辅料与主料之间、调料与主料之间、菜与盛器之间色彩调和,呈现出色形相映、五彩缤纷、生动逼真的美感………

看来教授对于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研究透彻,单是一个凉拌菜就足以证明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一本书只是一个引子,可以牵出太多太多的东西。
...展开全文
4.4万人阅读
7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78
看书可以拓宽人的视野,让人看到自己的盲点,改变以往的认知。

一本知青小说里邹静之老师写到割麦:“一九六九年到北大荒,我们每人抢到一把镰刀,那种北方简朴的镰刀,学着当地人的样儿,在一块石头上吐口唾沫磨起来。磨好的到,用指甲一试有轻微寒冷的感觉,一挥,身边的草躺倒一片。这增添了少年人要去干事情的豪气。”

看到这,似乎明白身边的长辈不愿意改变在外吐唾沫的习惯,即使被晚辈抱怨不卫生、不文明,因为这口唾沫瞬间让长辈回忆起年轻时在土地上挥汗如雨割麦地豪情。

这本名为《黑骏马》的知青小说里再现了那个晚辈从未体验过的历史场景,还原了那一时期的社会风貌,字字句句都吐露着当时青年无数心理状况的细节和历史细节,让晚辈们也能从知青小说里体验到这一场空前的精神洗礼和思想裂变,感受到那时的青年和现在青年同样感受到的彷徨和焦虑。

书里的英雄主义和热血青春是响彻小说的高昂旋律,知青历尽生存苦难和命运挫折,获得了检讨和反省自己肤浅和轻狂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完成了精神蜕变。相信书里那贫瘠又富有的青春时代记录可以让当代的年轻人怦然心动,找到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认同。
...展开全文
5.1万人阅读
6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