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新读的感悟# 航天英雄费俊龙与许昌飞机场
几年前,遇到了一批原空军第九航空学校一位退役飞行员的旧物,因为爱乌及屋的缘故,这批东西悉数收下放了起来。
今年春节假期,闲着没事,又被我从床下翻了出来,看着那些带有浓厚军旅气息的旧物,特别是一张油印表格上 费俊龙 三个字,把我的思叙又拉回了曾经的军旅岁月。
那是在2001年的夏天,我带着二排5班到位于原九航校南侧的颍汝干渠进行操舟机训练。看着近在咫尺的机场,特别是天天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飞机引起了我和战士们的好奇,于是有一天训练之余,我带着大家进了飞机场。当时的机场还不像现在这么封闭,可能都是军人的缘故吧,虽然大门口也有岗哨,但给哨兵一说他就给我开了绿灯让进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只见偌大的飞机场上停着几架类似二战时的那种滑翔机,虽然当时我们国家主战飞机是歼6-歼8,还没有歼20、苏27之类的四代机,但看着这些涂着绿油漆、塑料外壳、螺旋桨是一根横杠类似“玩具”的飞机,一下子感觉太好玩了,真不敢相信都21世纪了,这种骨灰级的飞机竟然还在部队服役。我们在机场转了一会,见一架停在飞机坪里的飞机上坐着5-6个身穿迷彩服的军人,有教员正在讲课,我便围了过去。
俗话说:陆军土、空军洋、海军是个大LM。在没有亲眼见到真飞行员以前,空军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电影上那身穿皮夹克,头戴安全帽,手提工作包英姿飒爽跑向飞机的样子。当知道他们都是未来的飞行员时,一下子让我心理找到了平衡,心中暗想除了迷彩服的颜色跟我们不一样外,其他没什么特别嘛。
因为军衔与他们差不多,我壮着胆子向前搭讪聊了几句。当然聊的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都21世纪了还飞这种老飞机啊?其中一个上尉说,因为他们都是最初级、刚入伍的新飞行员,相当于新兵,所以一切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滑翔机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种飞行器,这是战斗机飞行员所必须经过的初级阶段。
隔行如隔山,我又问这飞机上也没有武器,真打起仗来这好干什么呀?他们笑着说,真打仗还轮不到他们上飞机,因为是新飞行员,现在要先学会走,然后才能学跑,就跟你们陆军先走齐步,再学正步是一个道理。我说,你们吃的好,待遇好高,不像我们天天训练、跑五公里,累的跟个狗似的。他们说,他们现在比我们好一点,但以后能不能真正上天飞战斗机还不一定呢,要经过层层选拔和大浪淘沙后,绝大多数人最后都不能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这里是他们的兵之初。
因为他们正在训练,不便长时间的打扰,加上空荡荡的飞机场阳光直射、炎热无比,于是我们匆匆离开了。
看着这张印制于1984年的飞行学员队训练编组名单,不知已是将军的航天英雄费俊龙,是否还记着许昌九航校这个托举他走入太空为国争光的地方呢?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忘记。
祝愿航天英雄费俊龙继续取得更大成绩。
几年前,遇到了一批原空军第九航空学校一位退役飞行员的旧物,因为爱乌及屋的缘故,这批东西悉数收下放了起来。
今年春节假期,闲着没事,又被我从床下翻了出来,看着那些带有浓厚军旅气息的旧物,特别是一张油印表格上 费俊龙 三个字,把我的思叙又拉回了曾经的军旅岁月。
那是在2001年的夏天,我带着二排5班到位于原九航校南侧的颍汝干渠进行操舟机训练。看着近在咫尺的机场,特别是天天在头顶上飞来飞去的飞机引起了我和战士们的好奇,于是有一天训练之余,我带着大家进了飞机场。当时的机场还不像现在这么封闭,可能都是军人的缘故吧,虽然大门口也有岗哨,但给哨兵一说他就给我开了绿灯让进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只见偌大的飞机场上停着几架类似二战时的那种滑翔机,虽然当时我们国家主战飞机是歼6-歼8,还没有歼20、苏27之类的四代机,但看着这些涂着绿油漆、塑料外壳、螺旋桨是一根横杠类似“玩具”的飞机,一下子感觉太好玩了,真不敢相信都21世纪了,这种骨灰级的飞机竟然还在部队服役。我们在机场转了一会,见一架停在飞机坪里的飞机上坐着5-6个身穿迷彩服的军人,有教员正在讲课,我便围了过去。
俗话说:陆军土、空军洋、海军是个大LM。在没有亲眼见到真飞行员以前,空军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是电影上那身穿皮夹克,头戴安全帽,手提工作包英姿飒爽跑向飞机的样子。当知道他们都是未来的飞行员时,一下子让我心理找到了平衡,心中暗想除了迷彩服的颜色跟我们不一样外,其他没什么特别嘛。
因为军衔与他们差不多,我壮着胆子向前搭讪聊了几句。当然聊的最关心的还是为什么都21世纪了还飞这种老飞机啊?其中一个上尉说,因为他们都是最初级、刚入伍的新飞行员,相当于新兵,所以一切都要从最基础的开始,滑翔机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种飞行器,这是战斗机飞行员所必须经过的初级阶段。
隔行如隔山,我又问这飞机上也没有武器,真打起仗来这好干什么呀?他们笑着说,真打仗还轮不到他们上飞机,因为是新飞行员,现在要先学会走,然后才能学跑,就跟你们陆军先走齐步,再学正步是一个道理。我说,你们吃的好,待遇好高,不像我们天天训练、跑五公里,累的跟个狗似的。他们说,他们现在比我们好一点,但以后能不能真正上天飞战斗机还不一定呢,要经过层层选拔和大浪淘沙后,绝大多数人最后都不能成为战斗机飞行员,这里是他们的兵之初。
因为他们正在训练,不便长时间的打扰,加上空荡荡的飞机场阳光直射、炎热无比,于是我们匆匆离开了。
看着这张印制于1984年的飞行学员队训练编组名单,不知已是将军的航天英雄费俊龙,是否还记着许昌九航校这个托举他走入太空为国争光的地方呢?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忘记。
祝愿航天英雄费俊龙继续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