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记# 徐訏 (1908—1980),浙江慈溪人。一位曾被称为"鬼才"的教授作家,林语堂认为他是与鲁迅齐肩的“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作家”。在港台评论界,他被视为 “世界级”作家,是文学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写,样样都精。”
徐訏1927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并修读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有相当了解。1933年赴上海,从事写作、任职杂志。1936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1938初回国,到已成"孤岛"的上海,致力写作,卖文为生。1937年徐訏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鬼恋》,一举成名。《风萧萧》于1943年3月起在重庆《扫荡报》副刊连载,引起巨大轰动,居当年“畅销书之首”。
《风萧萧》是一本奇书!
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秉持独身主义的青年哲学研究者“我”,美国海军军官史蒂芬夫妇、百乐门红舞女白苹、光芒万丈的混血美女梅瀛子,具有音乐天赋的美国少女海伦……一干人的情感纠葛中参杂着中、美、日三方间谍的较量,那些偶遇有刻意的安排,那些猜忌有另外的真相,那些真真假假的情感波澜有虚有实……
整个故事读起来有轻轻松松、谈情说爱、杯酒言欢的惬意和婉转动人,同时也蕴含着人生之路的探寻意味、斗智斗勇的不露痕迹、暗涌潜荡的惊险刺激。
抗战最艰苦的1943年,这部小说在重庆的报纸连载,引起巨大轰动,"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再现"洛阳纸贵"。这部小说雄踞当年“畅销书之首”,这年也因此被称为“徐訏年”。
《风萧萧》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言情、间谍畅销小说的先河,是类型小说的典范。这部作品一度被视为 “特务文学”受到批判,进入新世纪,因雅俗共赏的趣味、浪漫唯美的色彩、生命哲学的意蕴等多重价值重新被重视,再度焕发不竭的生命力和艺术光彩。正如王蒙先生所言:“现在读起来,仍然令你爱不释手。”
徐訏1927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获得哲学学士学位,留校担任助教,并修读心理学,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有相当了解。1933年赴上海,从事写作、任职杂志。1936秋,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哲学。1938初回国,到已成"孤岛"的上海,致力写作,卖文为生。1937年徐訏发表了第一篇中篇小说《鬼恋》,一举成名。《风萧萧》于1943年3月起在重庆《扫荡报》副刊连载,引起巨大轰动,居当年“畅销书之首”。
《风萧萧》是一本奇书!
抗战时期的“孤岛”上海,秉持独身主义的青年哲学研究者“我”,美国海军军官史蒂芬夫妇、百乐门红舞女白苹、光芒万丈的混血美女梅瀛子,具有音乐天赋的美国少女海伦……一干人的情感纠葛中参杂着中、美、日三方间谍的较量,那些偶遇有刻意的安排,那些猜忌有另外的真相,那些真真假假的情感波澜有虚有实……
整个故事读起来有轻轻松松、谈情说爱、杯酒言欢的惬意和婉转动人,同时也蕴含着人生之路的探寻意味、斗智斗勇的不露痕迹、暗涌潜荡的惊险刺激。
抗战最艰苦的1943年,这部小说在重庆的报纸连载,引起巨大轰动,"重庆江轮上,几乎人手一纸",再现"洛阳纸贵"。这部小说雄踞当年“畅销书之首”,这年也因此被称为“徐訏年”。
《风萧萧》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言情、间谍畅销小说的先河,是类型小说的典范。这部作品一度被视为 “特务文学”受到批判,进入新世纪,因雅俗共赏的趣味、浪漫唯美的色彩、生命哲学的意蕴等多重价值重新被重视,再度焕发不竭的生命力和艺术光彩。正如王蒙先生所言:“现在读起来,仍然令你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