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纸墨香

实名认证

一壶香茗品四季,两只蟋蟀斗三秋。精心打造蟋蟀书籍全网最全店铺。

134 关注
314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书店日记# 上书时候瑕疵拍摄到位,并且说明介意勿拍!同时接受买前顾客沟通,有问必答,百问百答,还把内页和版权页拍照,不隐瞒书籍任何瑕疵,给8折优惠,又是里三层外三层包裹。
顾客收到货个人原因不喜欢,于是就各种找茬要求退货,并与我协商,主动自愿承担100块的费用。
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人当然拒绝!于是人家又申请客服介入。
总之百般刁难,需要这样顾客你会怎样处理?
2526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22
#晒晒我的书籍护理方法# 书和人一样都是有寿命的!
做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离不开图书的熏陶,茶余饭后坐在书桌前泡上一杯香茗,拿上书签,书海里畅游,穿古越今,诗词歌赋,人文地理,文学小说,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书籍在使用过程中翻阅不当,难免会出现折页,脱页,开胶,散页,氧化虫蛀,怎样收藏保存?
在这里给书友分享几招常见图书保存方法。
书籍在自然空气中会氧化,书页发黄,开胶,受潮出霉斑。虫蛀鼠咬。忌讳油,水,潮湿,霉斑,虫蛀等。
存放需要套专业护书袋。忌讳阴暗潮湿环境。放樟脑丸,防虫蛀。远离鼠患,鼠牙要不停的磨才可以暂缓增长,在它出没的地方少不了撕咬书籍……
647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我如何与旧书结缘# 在下23年前结交一个落魄的朋友。
此人乡下来城里打工,木匠手艺活不错,可惜去了劳力市场没有雇主问津,就拿着借款1万做水果生意,结果遇到连阴雨连下20多天,水果坏完了,赔的血本无归,就剩下小台称和一辆破三轮。
旧货市场三轮卖了350元,台秤50元,手里全部家当400元。
拿着这些“家当”开始重新创业,废品收购站常去的地方哪里能淘到“宝贝”。都是论公斤称。有小说,杂志,挂历……收回来的货,在街道边用钢丝床支起来摆的满满当当。
那个年代信息相对闭塞,哪里来的WIFI?哪里来的智能手机?
人们茶余饭后出来上街散步,精神食粮大多是杂志图书,二手书籍当然是消遣时间的不二选择。
小钢丝床的书摊被周围邻居的水泄不通,大家纷纷选购,两个小时不到卖出40元……
朋友开心的嘴都合不拢……原来摆旧书摊也可以扭转事业颓废的困境。于是我天天晚饭过后到小书摊逛逛,除了看书,更多和友人交流
运营新的。
逐渐我也开始爱上这些宝贝。
...展开全文
1万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52
#活动 | 晒年度账单,得百元好书# 话题标签 #活动 | 晒年度账单,得百元好书# 2020年我在孔网淘宝贝!
便宜不贵的好书,宝贝全部在孔夫子旧书网。旧书重复利用,给它一个好归宿,是每一位爱书人的最大心愿!
1259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书店日记# 吐槽孔网客服:代购买了我们的书,即使收货人本人签收,从来不会主动点收货。一笔交易从点发货开始时自动收货10天。到签收时还剩6天左右。
我看到了快件已经到了,并且发了通知让取件人收货,这时候收货人未必本人签收,我主动申请收款还给我驳回?驳回原因:本人没有签收。同样情况,有时候留没问题!申请成功。6天时间改成5天。
我就弱弱问三句!同样都是一件事,为啥两个结果?一个通过,一个不通过。无论6天能不能改成5天,我账户的钱还在空中漂着?小本经营更需要资金运作,本来人家买家不会主动点收货,更何况中间差一天呢!能不能多考虑下卖家的实际情况?统一尺度,这样才能和谐运营啊!
906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书店日记# 一件小事就可以看清一个人的品格!民事活动最主要的事诚信。古人老早就说:“人无信,而不立”等等。
挂上买商品,定价自己心里没数?前面挂,后面顾客下单。然后又反悔,也不沟通,一点歉意都没有,直接取消!好任性,太豪橫!
这绝不是简单违约金1元的事情!底线都没有,还怎样立足?
请大家评评理,谁对谁错!😄
1032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10
#书店日记#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书成好,爱书成癖,受老爸影响。爱买书,更爱淘书。也许这是玩书乐趣之一吧!
今天我就和大家继续聊聊淘书的那些事儿。孔夫子旧书网,古玩市场,旧书市场,废品收购站,拉架子车收废品的大爷等等是货源渠道。有时为淘到一批好书,不惜坐长途客车往返50公里,到农村老乡家里淘宝贝。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也是搞旧书贩卖的。经常去他的门店转。跟他下象棋,搏杀对弈,侃大山。
有天我去了他门店,一进门我眼前一亮进了一批大货!他的书店不大有10平方,20个木龙骨组成的书架组合,分门别类摆放8000本册的图书。有文学,政治,收藏,生活,经济,法律,医疗,体育,娱乐,漫画,连环画,科技,武侠小说等等几十种门类。
这次上架了500本左右的老版本书籍。有历史类,政治类,文学小说基本都是80年代或者稍微早点的文革时期。<红皮毛选>1-4卷大概10套,<毛主席诗词>32开5本,<白皮毛选>第五卷40本左右,<马克思恩克斯选集>精装4套,<列宁选集>精装4套,文学小说,<西游记>,<绣像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都是3套以上,蔡东藩中华书局《二十四史》全套,《陈亮集》等等,品相大多9品以上。
看着这么多的好书我眼都看呆了,一夜之间把这个旧书店,旧貌换新颜,打造的特色起来了。
迫不及待打开阅读,全部都是盖有“新城区图书馆”印章的馆藏书。怪不得呢,一次收进这么多的好货,不是馆子里面,其他地方难觅这样的品相啊,何况80%以上都是80年代的书籍。而且好多都没翻阅,保存时间长,数量大,品账好!
强烈好奇心,促使我无心阅读。大笑地直接问友人:“老实交代,宝贝怎样到你手里?”友人拉起我的手给我使了一个眼色,我一看还有人在店里看书呢。示意出去说。他边走边低声说“出去说。”
到了门口,他给我递了一根烟,又点上火,点火的手有点颤抖。我说“抖啥?”他说“有点小激动。”我哈哈大笑!接着说道“钓到大鱼了。”狠狠在他屁股拍了一巴掌!他说“你疯了,打我干啥?”我乐呵呵对他说“替你高兴呗!”这时他也大笑起来
,压低声音对我说:“区政府升级改造图书馆,更新换代图书,这些书全部贱卖处理,8毛钱一公斤卖给了收废品的大爷。大爷又不懂这些是宝贝,只管往称上放看数字,然后一股脑全部拉走,我在去书城进书路上遇到他,看他费劲拉了一车书,上前搭讪才知道老大爷拉了一车宝贝。二话都不说了,把老大爷车子接过来,往我店里推,500本左右的书称了160公斤,当时3块钱一公斤,我二话没说直接给大爷600块。大爷借过钱还以为我算错账,赶快帮我把书放到店里,头也不回一溜烟跑了,害怕我后悔。”
我听了友人的故事,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多余的话我不说了,那些书在当时的价值,请大家给评评!
...展开全文
1421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27
#书店日记# 暂时放下《小不点的逆袭之路》,有空继续撰写。
我爱好此业二十载,想分享对书籍的心得和体会!
半个月前看了一个卖家的书店日记。里面内容大体是这样:说孔网恶性竞争太厉害!书籍定价都是公开透明的。有些同行之间互相砸价,行情几十元的图书,贱卖低到1元……。又说这是不尊重作者的智慧成果知识产权,让其他卖家在样的环境下难以存活……。最后还煽情对阅读的大家说同意点赞!
后面我看跟风好多人。就这样的文章,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首先:任何一行业都有竞争,竞争无处不。有竞争才有发展的动力与前行方向!
其次:我们作为卖家究竟有多少人深刻了解此道?说那样的话绝不是一个行家所为!
再次:我心中行家是这样的。第一,爱书必然;第二:知识渊博;第三:对于每个大类都是了如指掌,版本,装帧,作者,出版社,发行数量,市场行情,尤其是商品真伪更是火眼金睛。第四:更要会修理图书,装订合并书籍,书脊开胶,掉页等问题修复;第五:爱和同好书友,互相交流,切磋取经。第六:爱收藏好书,放眼看去《旧书信息报》在2004年里面一篇文章提到“乱世藏金,盛世藏书”。对我们国家,一线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广大居民调查家庭藏书情况。不完全统计,结果上海是全国第一,人均100本。藏书大家达到了5000本……以上是报纸文章。真假需要大家仔细鉴别!不过这个数据为我们说明一个道理。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越发达,人民精神文化层次越高,藏书自然就多。这是不争得事实!
最后:那些认定贱卖图书是恶意竞争得观点读者或作者,可不可以这样想一想,他敢贱卖,你可不可以贱买?你把他贱卖的宝贝淘到自己的手里,心中是啥感受??如果是我必然狂喜。他手里没牌你看他出啥?好牌在你手里,你这时候就可以发挥了。大多数人都不懂。所以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送一句话大家共勉:“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大家怎样看待这个话题呢?欢迎各位同行指正评论,关注我。精彩还在后面!
...展开全文
2028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7
#书店日记# 说句实心话,在孔网卖书竞争压力太大。虽然这个交易平台很大,但是卖家众多的人手太稠。想在这样恶性竞争中存活下来的确不容易。每家进货渠道不一样,所以造成同样一本一模一样版本图书,差距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每位书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有精明的书友在买书前会货比三家,看看谁家的货品便宜而选择谁家;也有的直接发信息沟通让便宜优惠;还有机灵的书友,他们不一定会选择最价位最便宜的货品,而是选择卖家发货时间,商品包装,服务态度等等……这样的顾客重在消费体验!
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顾客,必然希望卖家接到定单第一时间,精心包装商品,用专业的填充膜,密封袋包裹,发出快递,第一时间反馈正确物流单号。
当我们看到卖家发货时间距离下单也就2小时左右是个啥心情?想必他们心里肯定是非常舒服的,现在物流的速度都不慢,顾客收到取货信息,签收后,打开卖家精心包装的包裹,看到了自己心仪的货品,核对后无异签收。
其实他们在心里已经认可了卖家的服务!下次有需要货品还是把这家作为首选。做销售其实就是做服务,开摊也好,开店也罢,手里还是需要有自己经营得特色的商品外这些硬件外,更需要注意自己的服务,尤其在细节上的控制,商品价格上,也许比不了其他家便宜,但是软件上可以弥补,这也是一种扬长避短吧,换句话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4327人阅读
4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2 43
#书店日记# 小不点的逆袭之路!2
他问我想吃啥?“你都赚个盆满钵满,还不请我吃大餐?”我调侃说道。“莫马达!碎碎个事,你奏美美低咥”小不点爽快答应了。“今个早上5点都起来咧,辛苦了大半天,真的也该好好犒劳下自个”。他自言自语说道。
于是我俩来到了门口一家川菜馆,由于错过了饭点,店里面只有老板和伙计们围坐在饭桌上吃午饭。见外面来人了,伙计特别有眼色地放下手中碗筷,左手端起茶壶,右胳膊夹起菜谱,右手拿起两个一次性塑料杯,走到了我们的跟前。叫了一声“哥,您今天想吃点啥?”边说边递上菜谱让他过目,接着又把茶水给我们倒上。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呷了一口茶,把菜谱递给了我,对我说道“兄弟,你不是让我请你爹大餐,今个随便点,不要给哥哥客气!”我接菜谱,点了四个“椒盐蘑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尖椒变蛋”,外带两瓶2000啤酒。然后把菜谱递给伙计。这时候再看他,急急又把菜谱从伙计夺了过去,猴急地对我说:“这就完了?”我说“咋滴?兄弟知道哥哥赚钱不易,这不给你节约,咱们过日子,要细水长流呢。”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听到这不高兴地打断了我的话,对我说:“赶快收起你那套,大道理,让我在加两个硬菜,今天必须听我的,劳咧大半天,咥点好滴也不成?”伙计见我俩这翻对话,想笑憋着不敢笑,皮笑肉不笑,望着小不点。“红烧鲤鱼”,"回锅肉片"小不点说道。好咧!这就给哥哥准备,伙计乐呵呵地走了。
没过3分钟,点的菜陆陆续续上来,打开酒盖,我给我俩的杯子满上啤酒。端起酒杯对他说“恭喜,哥哥,旗开得胜!满饮此杯,以示祝贺。”他说道“同喜同贺。”在看小不点,一仰脖,满杯啤酒一口下肚,夹了一口菜往嘴里送,边吃边说:“伙计,把你计算器拿来,我借用下。”
伙计飞快柜台上的计算器递给了他,在看他,接过来,啪啪啪,在输入数字,好像在计算着啥。只见他全神贯注,一会眉头紧锁,一会眉飞色舞,不一会儿,吧计算器递给了我。我看到显示数字“4000。”
请持续关注,每天不断更新!
...展开全文
5914人阅读
4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3
#书店日记# 小不点的逆袭之路!
我家以前在五路口住,结交了个非常要好有的朋友,陕西渭南人,国字脸,面色红润,小眼睛,鹰钩鼻,小个子,1.6米左右,瘦的跟猴似的,留了一个大背头,收拾的精精神神。从外貌一看就知道他是特别精明的人。
2001年秋天在老家向亲戚借款2万,出来闯荡大西安,开始做生意,来时踌躇满志,豪情万丈,大有有一种“一夜不暴富誓不为人的生理冲动”。
于是在庙后街花500块买了一辆三轮车。到永兴路水果批发交易市场,花了人民币1万元购进1.2万斤,精品70大红富士苹果。又到劳保用品店200元买了一盏台秤,扯了50平方彩条防雨布,一卷花皮电线,两只白炙灯泡,一对红色灯罩,50元买了一张钢丝床,40元一把躺椅,100块一把高音喇叭,50块买了10把大塑料袋。
叫了几个老乡,用了2个小时,在后街尚俭路社区门口的人行道上搭起大帐篷。又在隔壁饭馆拉上电源,“唱戏大舞台”的主角依然是他,配角不用说自然是那堆“红富士”。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他的营销推广阶段,照顾他的老乡,以串人头方式给街坊四邻做宣传。买一斤送半斤,2块钱一斤作为宣传语。外面当时市场价2-2.5元一斤。
一开始街坊四邻一听这价格,争相恐后,纷纷抢购,小小的帐篷内外,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再看小不点,被邻居着如火如荼的热情彻底搞懵逼了。由于事先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未安排多余人手,只有他一人。忙他的汗流浃背,手忙脚乱。只见他一会儿秤,一会儿算账,一会儿收钱,一会儿找钱……
这帮社区门口的大爷大妈为赚点福利也是拼了老命,又挤又嚷,差点把不点兄弟的棚给拆了!每人基本10斤左右,半天的功夫堆的好像小山一般的果子,卖了快一半。人群渐渐散去,舞台又恢复了平静。
在看不点兄弟乐子可大了。白衬衣早已经湿透了,好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被大爷,大妈们用手抹的全是手指印。脸上早已经被自己抹的,如同特种兵迷彩装扮,脏手搽汗的结果。我见他如此狼狈,我捧腹大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身后那堆的苹果山,也被大爷们蹂躏一片狼藉,踩碎的,碰破的,一地都是。看着那些坏果,真觉得可惜。也难怪那场面,人都成那样,更何况货呢!
现在基本没人了,他让我替他看会儿,自己回家换身衣服。回来的时候在看他得意洋洋,好像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满脸笑容地对我说:“兄弟,哥请你吃午饭!”
于是关了摊子,到不远处一家饭馆吃午饭。
原创文章,精彩不容错过。未完待续,精彩故事还在后面,敬请关注!
...展开全文
4612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38
#书店日记# 一杯香茗品四季,两只蟋蟀斗三秋。
接着说“养虫”养功重要性。不言而喻,调养功力到家的玩家,虽然先天不足,但上阵依旧奋力厮杀。相反相貌实足,调养不当,将军自己断大腿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未养大将,先养雌”这是养虫大家的专业术语。三尾也叫母蛐蛐,早秋遇到个子大,肚子大,头小,细才肉身,翅衣长,输卵管长的“长枪盖母”多多益善,还有一种脑盖斗线粗浮起麻路。尖齿的三尾,千万不要入选,这种三尾,生性凶恶,脾气差。要把它和将军放到一块。将军恐怕难逃被伤害得厄运。貌似蛐蛐打架拼个你死我活,大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可遇到三尾。绵软服帖,三尾怎样咬它都不敢还口。有为爱情,甘愿牺牲小命的精神。
收集到的三尾必须和雄虫单独分开蓄养。雄虫务必住单间,防止同性厮杀。但三尾可以一块蓄养,只需要注意两点1.远离雄虫,不让它听到雄虫叫声,安心静养。2.多多喂大食,让它们吃饱。
下三尾要在“白露”后看虫动态在下。一般晚收虫早下三尾,早收虫下三尾。这是因为晚收来的虫在地里面都已经结过蛉,不给它三尾会出现意外,比如跳罐碰头等等。早收虫没有这样的情况,但也要看虫的状态,比如爬罐,再罐内不安,蛉门口开,这时候就要放三尾连和。
虫性可分多蛉和不多蛉(疏蛉)两种。早秋到了白露后陆陆续续下三尾,晚上下,早上提。不要窝雌,窝雌会使雄虫,丧失斗志。
未完待续,想了解更多蟋蟀知识,关注我,后面更精彩!
...展开全文
5853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2
#书店日记# 一杯香茗品四季,两只蟋蟀斗三秋。
“养虫”是玩虫乐趣第三步。也是秋兴活动的重要环节。虫经古谱常说一句“莫道蟋蟀尽上将,调养功夫须到家!”名家上海前辈李嘉春先生说过“养7,斗3”意思是说要想让蟋蟀将军再战场上玩命拼杀,就要在养虫上花费功夫。人不负虫,虫自然也不负人。
早秋处暑。天气炎热难耐,人都难以忍受,更何况小小虫呢?初次收入罐中,闷热难耐,野性难抑制,骚动不安,不停跳跃总用头碰罐,或者伸直后腿爬盆。这样不是伤头或者磨爪花,这样养虫不利于日后大战格斗。用绿豆芽喂给虫食,外带甘草荷叶露给虫洗澡,两者合并使用。绿豆芽清热解毒,有利于排除肠道毒素垃圾,加快代谢速度。甘草荷叶露有助于除去身土粒,微生物让虫舒畅愉快。洗澡完毕,不急入盆,让虫在纸上爬行将身上与腿上水渍完全粘干,否则性烈虫会因为水渍再身感到难受,自己咬伤自己的惨剧。
每日勤换水盂里面的水,食也要天天换新。最好在盆底垫草纸,防止虫被粪便污染,翻掉爪花。早秋喂食,大食,以大米饭,熟红薯,毛豆,南瓜,黄豆,玉米等不停轮换喂养。偶尔可以喂些蟹肉,虾肉增加蛋白质营养,不可以使用过多,容易衰老。
早秋养虫三大忌讳:一,忌早斗,虫身尚且未成熟,早早出斗容易损伤虫体,轻则受伤,重则斗性全无,由此损伤大将军岂不可惜!二,忌乱打草,有些虫友没事就爱打牙,打牙,虫牙嫩,需要灌浆,用重草打牙,损伤牙帘,造成开牙松成八字牙,影响牙齿发育!三,忌早下雌,早收虫,晚下雌。晚收虫,早下雌。下雌早,容易使虫衰老。
未完持续更新中,关注我了解更多蛐蛐知识。
...展开全文
466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书店日记# 一杯香茗品四季,两只蟋蟀斗三秋。
我自幼受老爸的熏陶,对我国斗蟋蟀这个古老的民俗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年一到处暑节气前后一周左右开始收虫,这个季节也是蟋蟀大量成熟季节,说是成熟意思是指,到了退完7次皮,从若虫到成虫的虫龄开始到了成年阶段。
“逮虫”开始就是玩虫乐趣第一步,蟋蟀摊主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都有,有务农的农民,有餐厅的厨师,有在外打工的民工等等。他们是最辛苦的人,每年就劳累这一季,但是收获的确实不菲得经济利益。把蛐蛐从玉米地里,小河边,村舍边,逮回来,罐子里面放粒生苞谷粒。这些骁勇善战的勇士们开始背井离乡,踏上厮杀战场的征程。等待他们两个截然不同命运,也许会封王拜将,身后虫主会赐金棺封侯,落叶归根。也许会战死或伤残在斗栅之内,落得死无全尸的悲惨境地。
“收虫”是玩虫乐趣第二步,在上数以万条勇士中怎样挑选虫王,元帅?是每个虫迷狂热痴迷的话题。人人都有自己心中那个王者。紫黄?天蓝青?真黄?真红?还或者真青?等等?挑选条件越严格,越苛刻。成将军概率越大。老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在挑选将军上一点也不为过!现在虫季还混杂着一些不良商贩用人工孵化的虫子。行业:白虫。这种虫子和野生大地秋虫没办法相提并论。这些虫表面看体态结实,外貌魁梧,实则不堪一击。而且有的价格不菲。初学者特别容易上当受骗。有白虫出现给行业带来不小冲击,也给初学虫迷再收购上增加了不小难度。毕竟虫不会说话,同时它们的脸上也没有写是秋或白。我给广大虫迷朋友几点选虫实用的建议:1.看神态,打开铁皮盖,虫双须不停搅动,好像脱缰的野马,又好像卧蚕一样爬行。2.看双须,要粗,要勃,要活,要长。3.看腿,腿粗,腿圆,腿起蜡光,筋骨强健。4.看尾,尾不要翘,不要夹,不要敞,要白玉色,要长。把握好以上4点可以把将军候选暂且纳入收选之列。
...展开全文
878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5
#书店日记# 03年6月非典疫情刚过去,我去家门口解放路一个特价书城淘书。我是这里的常客。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以前人气超旺,过道都是席地而坐的读者,走路还需要小心翼翼,侧身点脚,生怕把人踩到。现在可好偌大的书城,冷冷清清,顾客寥寥无几,身穿工作服的工作人员都比顾客多。虽然大家不带口罩,但是室内空气弥漫着浓烈的过氧乙酸消毒液的味道,刺鼻的气味,让人感到心里恶心难受。
快半年没有光顾了,想淘好书宝贝也要受点罪,忍受着令人窒息的感觉,加快我速战速决的决定。
入口前排促销特价区,桌子上摆了好多从未见过的文学小说,武侠小说,人物传记。让我眼前一亮有三个小堆头,每个堆头为相同一本。仔细一看封面图画:一个身材魁梧的断臂头陀,在看这位长者,两道浓眉似剑,一双虎目隐威,高鼻梁挺直,国字脸四方,戴黄金头箍,前发齐眉,后发参差际颈,眉宇之间透出一团正气,脖子上挂着108颗死人头骨大项链。一身鹅黄色僧衣,白布高靿袜,足登灰色僧鞋,左袖随风飘荡,正是水浒大名鼎鼎人物武松,武二郎。
他正在教授一位大约十六七岁少年练拳,我可不认识这位少年。
封面四个大字《独臂武松》。作者大名“冯家文”。打开看了一下内容提要,才明白封面那个少年是他的徒弟,梁山好汉拼命三郎石秀的遗腹子,石化龙。
再看版次1998年11月,一版一印,5000套发行量,定价三本一套,48元,作者冯家文。
提起本书作者冯家文,也是大名鼎鼎。他专门撰写武侠小说。《五凤朝阳刀》《六指金环》等等,深受武侠小说迷的追捧。
这套书售价2折,9.6元,我毫不犹豫直接挑了三套。又在小说区拿了几本纪实文学,结账后匆匆离开。
时隔17年过去了,我们国家又遇到同样疫情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整理书上架。让我看书想起了往事,历历在目就好像昨天发生一样,那场疫情我们举国上下抗疫,半年左右击溃非典病毒。
愿广大书友做好个人防护,保重身体,我们一起抗击疫情,共渡难关,武汉加油!祖国加油!!
...展开全文
4.4万人阅读
7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5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