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斋书录

实名认证
98 关注
390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暑热读书满百优惠,2024年8月18日-9月16日期间优惠卷共发放300张,满100减10,满200减25,满300减35,欢迎书友选购!
50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在孔网卖书所得再用来买书,也算交换了不少书,其间有得有失,一言难尽。我转让图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家里空间有限,不送走一些旧书就腾不出地方放新书;其次,这几年工作变动,兴趣变化,眼力日退,也知道今后肯定看不完家里的那么多书了。于是平时用不到或已翻过的最不重要的那些书就先挂到网上示众。日积月累总有些收入,收入一多,胆子就大了,原来舍不得买也借不到的个别二手书也敢买了,仿佛自己从前买书花的钱和卖书攒的钱都是大风刮来似的。去年买了本日本影印的宋代书花了1000元,现在颇觉不可思议居然如此玩物丧志。
当然,卖书也会遇到糟心事,比如出售出版社正规影印古籍就有风险。有的顾客没有版本意识,更分不清楚影印图书和打印店复印本。遇到两三次投诉退货和差评的。投诉的老兄买了本中国书店影印的民国古籍,觉得上当了,投诉标点符号都是句号,全书都没有一个正确标点,肯定是赝品地摊货。还一位如图,买回去大概觉得买贵了,给差评,劝人别上当。说实话这套吉林影印的四库本用纸和图像都很不错,清晰度很高。我通常不看顾客评价,偶尔看到,已经过了回复期,立此存照,做个教训的纪念吧。
236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0
暑期读书八月优惠满百减十发券1000
152人阅读
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
当年崇拜钱锺书,见到钱著就收,还读过若干钱学论著,好几种他的传记。后来觉得他的才情都在《谈艺录》里,学问都在《管锥编》中。行有余力写写小说散文,选批诗歌而已。有的人能去欣赏就好,学不来,也不必学。
627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5
#店铺活动推荐# 小摊促销,一年内满包邮,欢迎新老朋友光顾。不过包快递的书千万别议价了,算下来差不多总价又打了七折左右呢,实在不能再让了😂
23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舍与得# 小时候,以为书里有天地间所有问题的答案。读书就会获得知识,而知识又会转化为力量,这力量自然会使人强大。知识就是力量,真是一句令人不假思索就容易信以为真的话啊。可所有真理一旦用语言说出来就是谎。终于也读了不少书吧,才发现刘项原来不读书,反讽的是还不能说读书毫无所得。很多书是怀揣着梦想买回来的,也虔诚的读过,虽然后来也不免轻慢与冷落了。如今每送走一本,却又如熟人道别,难免依依。
258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书店日记# 有本新书卖了。买家收书后过了几天忽然发起退货,理由是买错了。拒绝,他再次发起退款,再次拒绝。希望买家理解,但真不能这么干啊,咱不开图书馆只是想处理些堆不下的书啊。不知别家一般如何处理呢?
1.7万人阅读
4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0 46
#书店日记# 数字出版正在改变纸本书的命运,版权保护不太好的时代,电子版比纸本书更易得更便宜也更节约空间。然而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有一部纸书在手,似乎这样用手一摸,沉甸甸的还在,书才是书。其实“书窗迎日砚池香,把卷沈吟昼己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然,如果不以求知为目的,作为行为艺术的审美化阅读还是一卷在手好,而且是一卷真能卷起字大行稀不累眼又不酸手的线装书才好。而论起实用的方便,知识碎片化时代,纸书的再怎样开阖随意也总难敌他一机在手,就显得学富五车。
253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清明节# 风大天阴,清明不远。闭门翻看一片甲骨,有重大发现,找到了“吓尿了”最早用例,这位撒尿见鬼的老兄,估计也吓屎了,最后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390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书店日记# 卖还是不卖?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默默无语继续看着它们得寸进尺不断占领我日渐升值的居室空间,还是毅然决然拿出刘项原来不读书的英雄气概做一首送穷赋然后把它们扫清?少年时没有多少书可读,遇到一张有字的纸都会定睛细看一会儿。如今书多人已老,有心无力,为之奈何!然而拿起一本想上架,偏巧这书过去认真读过,不免又想起一点读书时有关无关的故事,就总会有点舍不得了。心里明知不会再读一遍了,也明知那些写在人生边上的故事有一天连自己都终将遗忘,可还是有那么点小感伤。断舍离,不容易啊。
215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书非卖不能读也# 买书的时候,觉得有无限时间,无尽精力,无穷兴趣,甚至自我欺骗说随便翻翻,开卷有益。岁数大了,才明白这不过都是一厢情愿,新书不断压在旧书上,真正读过的没几本,而已经读过的又泰半会忘的一干二净。需查阅的书更是急不可待,还得上网下电子书。如今慢慢学会接受现实,就留几本最喜欢的书吧,其余陆续转让。如同半生见过的许多人,缘尽而散,其中知音并无一二呀。
1.5万人阅读
5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3 52
这些年工作需要陆陆续续买了很多书,具体有多少,没数过。反正侵占了卧室,飘窗,玄关和生活阳台,到了妨碍行动的地步。最近感觉岁数大了,一方面真的也读不了这许多书了。一方面,疫情期间宅居久了,室内活动受书妨碍也开展不了,下决心处理一下,出让一些。书发走了一些,也遇到各样读者。买书的最怕盗版,翻来覆去问的不少,还是不了解学术啊,书正版都没几个看,盗版这些能有啥利润呢。困惑的是:照理说买学术书的应该是学者或读书人,他也知道这类书无盗版。而怀疑盗版的应该不了解出版现状或学术研究,那他买回去干嘛呢?没想明白。
206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