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旧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的历史久远,而在于它内部蕴藏的可能日渐消失的文化!

4628 关注
1025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港口# 李JC的43个港口为什么那么重要?
近期,李JC将自己经营的全球43个港口卖给美国财团的消息异常火爆,起初我以为只是巴拿马运河的事儿,后来发现远不止于此啊,这是对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抽筋断骨、对我国海运业和造船业的致命一击,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打拼出来的世界贸易格局可谓晴天霹雳。
首先,看看下面两张图片的对比,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一是李JC的43个港口分布图。有没有发现,点位高度重合啊。将这43个港口易主美帝,那么还谈什么海上丝绸之路,无疑变成海上交税之路。待交易完成,美帝就把你的根基给拆了,我国苦心布局十几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将毁于一旦,可以说李JC的“在商言商”,将全国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一炬,与叛国无疑。
其次,特朗普宣称将对中国货船加收一笔巨额“港口费”,单笔可达百万美元。真要实施的话,这对于我国的远洋贸易,可谓灭顶之灾。这些港口一旦轮入美帝之手,将重重遏制住我国国际贸易的咽喉,没有了国际收入的支撑,泱泱大国复兴之路将步履维艰。
第三,特朗普还宣称将对“用中国造的船”也加收一笔巨额“港口费”。啥意思,就是告诉全世界,你不要买中国的船只了,只要你用的船是中国制造,视为中国船只,都要征收巨额“港口费”。而我国目前的造船业市场销量占比可是达到全球50%的。美帝当然害怕中国崛起,这一下子,也对我国蒸蒸日上的造船业破了一盆冷水,可谓“封杀”,其心可诛。
所以,与其说“贝莱德财团立了大功!”不如说李JC为美帝“立了大功”!
最后,再说人活着的价值,对于李JC来说,虽然他不是中国人,但他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额红利,可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人。 口口声声在商言商,他只是一个商人吗?美国制裁华为,孟晚舟可以无视生命、忍辱被扣3年,而李JC却连一点身外之财的风险都不冒。李JC一个97岁的老头了,世界上能用钱买到的东西,他都有了,世界上能享受的荣华富贵,他都享受了。相比于自己被当成卖国贼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点(对于李JC来说)冰山一角的区区200亿美元,又能算什么呢?
...展开全文
366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1
#你藏书中最珍贵的是哪本# 好久没写动态了,今天刚狠心买了一套《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私藏阅读。激动!
1241人阅读
4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47
#奇石# 分层明显,我最喜欢的一块沉积岩,放书房当摆件了。
345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3
#奇石# 看看这块可爱的石头,应当是传说中碎屑岩的典型代表。
319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奇石# 偶得一块顽石,完美阐释了沉积岩的裂隙被石英充填。
326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2
#孔网之收藏与捡漏# 发现一个别人的收藏品,一本薄薄的册子,为何会标价大几百上千,整个孔网也不过寥寥几本。那就是《连环画报 1976年 第8期》,喜欢捡漏的朋友,大家大胆捡。他为啥这么贵呢。原因在于画册中出现的一处错误:

1976年第8期的《连环画报》在编印完成后,正准备发行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根据上级要求,画报内容必须进行重新修改,于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除,并增加了有关报道唐山大地震的内容。然而,在修改过程中出现了失误,即在封二刊登的“****给地震灾区人民慰问电”末行处,将领袖语录中的“不怕牺牲”排印成了“不怕牲牺”。尽管在当期画报末尾刊登了“重要更正”,但这一失误仍然导致了大量画报需要被修改。编辑部只能组织人手用手工裁剪与粘贴的方式进行修改,同时还要对极少量已发出的画报进行回收修改。这样一来,需要修改的画报数量很多,等修改好后已到了九月中旬,因此实际发行的数量极少,使得这期画报成为了大缺本‌。

另外,当年这期《连环画报》发行范围的确有限,可能只在京津冀部分区域。北京的老辈连环画爱好者回忆说,“当年确实是邮递员上门回收这期画报的,说是出现缺页,过些天换新的过来,可是终于没有补上”。据此推测,当年出版周期一再延误,之后便是出版毛主席逝世纪念专号,没过多久逢上粉碎“四*帮”的历史转折,整个出版宣传口径随之改变,使得这期画报的内容不合时宜而遭停全国发行。
...展开全文
2051人阅读
4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7
#返乡途中的感怀# 鉴宝啦!大家帮忙打打眼,看看这套民国手绘大镜价值几何?
584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3
#学习无用论# 今天谈一下,学习无用论或学历无用论。

个人认为,二者有点区别,但不影响本文的讨论。

坚持学习无用论的大体有三类人。
有同感的,请留言交流,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第一类人,是自己本身学习不行,然后做送外卖、拧螺丝等体力工作(没有歧视,只是论述事实,下同),恰巧他的同事也有高学历的,从而给他造成的错觉,认为你学了十几年又如何,还不是跟我一样?不如不学习! 这半类人适合读一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或者认为,你看高学历的工资一个月也就那七八千甚至五六千,我送外卖送快递一个月能上万,你学习有啥用?这半类人可以思考一下回顾一下,疫情三年期间,自己的生活情况收入情况有没有受到影响,受到多大影响,为什么受到影响? 你认为赚钱还不如你的那部分高学历的人,又受到哪些影响?还有一少部分人,是自己吃了没学历的苦,也见不得他人好,就会鼓吹学习无用。 之所以把这些归为一类人,因为都是近似处在社会底层。

第二类人,就是有高学历,属于实在的学历受益者,或管理国家事务,或任企业高层,处于社会的顶层。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主要负责顶层设计,不会考虑你一只小鱼小虾的生活是否艰辛,只会考虑这么多人我要让他们就业,不要生乱;这么多工厂,我要让他们运转,产生GDP。如果全民都接受高等教育从事脑力劳动,那谁去拧螺丝送外卖搬砖刷漆,谁去出卖自己的体力维持国家的基本运转?不相信此类人存在的朋友,还是请看《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第三类人,就是自己本身没有学历,但偶然机会获得“成功”,目前处在老板或公司中层,认为学历高咋了,不还得给我打工?或者心胸狭隘,充满危机感,总担心高学历年轻人会抢占自己的位置,不断用“学习无用论”去打压高学历年轻人“接受现实”放弃上进心,如果学习无用、学历无用,他们何必要有这危机感呢。有工作经验的同志们,仔细回想,肯定会在你身边发现这种人。

第二类人和第三类人,实际是深知学习有用的,但他们会故意用他们自己“偶然成功”或者高学历者“偶然失败”的案例,去不断洗脑底层人民,导致来越多地产生“学习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即第一类人越来越多。

最后,如果你是第一类人,依然认为学习无用或学历无用,或者质疑学习有用,请试着调研一下如下两种人,再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

一是,你身边的或者你能了解到的,处在社会顶层的成功人士,或企业老总,或人民领导,甚至你自己单位的领导,他们家的孩子,都在干什么?哪一个不是在国内一流学府或者国外知名院校深造?如果学习没用,他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去送外卖拧螺丝?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是,你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他们有没有学历、都是什么学历,他们都在什么层次的企业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他们赚取10000元和您自己赚取10000元对比,你们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体力等成本有何区别?你也会找到答案。

—— 来自一个因学习受益终身的农村娃的思考。
...展开全文
1319人阅读
4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5
#坚持读书为什么那么难# 2025年,怎么才能做到坚持读书?
我不读书的理由是:“一天到晚除了工作,还要干家务、忙孩子,哪有时间静下来看书?”也许你跟我一样,都是“没时间看书”但却有很多时间刷剧、刷抖音的人。即便时间再零碎,我们也会把它利用起来刷手机。不信?你回想一下每天的如下时间段,你在干什么:吃饭的时候、刷碗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上洗手间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等红绿灯的时候、孩子睡着的时候。你依然不信,可以到自己的手机设置里,查看一下最近24小时的电池使用量统计,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我的过去24小时,是图片这样的。大家看过后,是不是跟我这个“没时间看书”的人差不多呢?
那是什么导致同样的零碎时间,可以用来刷手机,却不能用来看书呢?怎么改变呢? 相比读书,短视频的最大优势在于,短则几秒钟,长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内,就给我们提供一段完整的娱乐或时事信息。而读书则不同,几分钟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你“回顾前情”的,所以“吃饭的时候、刷碗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上洗手间的时候、坐电梯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等红绿灯的时候”都没法看书,只剩下孩子睡着的时候。
个人认为,孩子睡后的时间,才是属于爸妈的世界。
这个时间段是具备读书条件的,夜深人静,适合读个半小时,但需要克服惰性,为啥?因为,哄孩子睡完觉,你需要重新穿衣服出去到书房看书。 为什么不在床头直接看呢?一是光照不足,同时也怕影响孩子睡觉,二是坐在床头看书(即便垫个枕头)对脊柱特别是腰椎是非常不友好的。 很多情况下,孩子睡着的时候,我也已入睡80%甚至已经进入浅睡眠,此时再要从暖暖的被窝钻出来,穿上大棉袄大棉裤去受冷读书,是不是需要很强的毅力并克服很大的惰性呢? 即便没睡着,似乎打开小灯在被窝里刷会儿抖音、淘淘喜欢的书,更简单、舒适且可行。 即便真的努力起来了,似乎玩会儿电脑游戏,更有诱惑力。
所以,追溯到根源,是考验我们的自律能力。因为没有自律,即便我们真有一整天的时间,可能也只会是看整部的电视剧、玩整天的游戏。
那么,如何做到自律呢?思考半天,自律首先要培养好习惯,因为我们的时间只流淌一次。比如晚上10点到11点,用来刷抖音了,那就不可能再用于读书,相反亦然。培养好习惯,得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一个月看完一本书),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比如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读书一小时),最后就是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反思调整(比如每周末反思一下,为什么计划没执行好)。如此再配合一些可能起作用的小措施,比如手机设置晚上自动关机等,一步步坚持完读这一本书的时间,相信自己应该会有所改观。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议或者经历,感谢留言指导。
加油2025!期待更优质的自己!
...展开全文
605人阅读
33人点赞
收藏 1 评论 33
764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1
#我的2024读书小结# 新装备到位!
541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7
#开书店的苦与乐# 手工冰冻玫瑰失败案例😂
1369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8
#晒晒我的年度购书账单# 今年剁手成功。哈哈
773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1
#买过最值得的一本书# 新上架的几本书
1284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