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无产者的觉醒
中国当前的识字率远高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历史唯物主义(不论怎么阉割)的普及度远高于当前任何一个国家,而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程度又是如此地高。这导致了这样一个现象:被资本压迫而自发思考未来、寻找出路的先进劳动者,首先抓住的理论工具就是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曾为德国工人继承了德意志民族的理论素养而自豪,列宁也曾描述过俄国工人学习《资本论》时的情景,并称俄国工人继承了德国工人对理论的自觉。
无疑,这个趋势在今天的中国再次兴起。中国先进无产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近年来逐步高涨,这个高涨的趋势在疫情之后进一步加速。很多青年人在回顾自己思想变化时,都将疫情作为一个分水岭。
这个趋势目前来看有如下特点:
(1)虽然这些人在劳动者中占比非常小,但是绝对数量并不小,并且越来越多。
(2)这些人主要以青年脑力无产者为主。
(3)对毛主席的崇敬,以及对毛主席著作的自发学习,构成了很多人思想转变的桥梁。
这些特点是现实所决定的。
脑力劳动者至少是高中毕业,很大部分是大专和本科,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听闻了“阶级”、“剥削”等概念。当他们真正被某个“阶级”所“剥削”,并在互联网(以知乎、微博、B站、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上再次接触到这些概念的时候,模糊的概念自然变得更清晰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渠道和知识储备去思考、去了解这些内容,因此,他们是当前第一批觉醒的劳动者。
体力无产者多是初中毕业,多数人从事着6天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工作。生活把他们压得疲惫不堪,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去了解痛苦的根源。他们太疲惫了,他们只想用娱乐化来打发不多的休息时间,他们首先看的是抖音、快手和 QQ,而不是知识量更足的知乎、微博、公众号和B站。这使得无产阶级的主体还处于一个沉睡的状态,体力无产者主动寻找出路并回顾马克思主义的还非常少(绝对人数应该远少于脑力无产者)。但是,矛盾越来越尖锐了,冲突也越来越多了,寻找出路的体力无产者也出现了,他们中最敏锐、最优秀的极少数人,已经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摘自《中国社会调查研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