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聖堂

实名认证

書報雜件 文房雅玩 上海師範大學 美術學

32 关注
169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书法小书签# 年前,为静安人大代表之家书友写的小书签,厚厚一沓,小字尤其费眼神。而在程十发美术馆自习室遇到一种更好的材质,可一面写字,一面画画。当然,从家里找到的卡纸,经过剪裁处理,创作上可发挥更大的自由度。
162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2024新年快乐# 春联和福字以中国传统风俗的形式,寓意着吉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在龙年新春到来之际,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甲辰贺新 ·“龙”光焕发——2024新春送福”公益活动,为市民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和福字,送出喜庆的新春祝福。
113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一叶知秋# 10月15日上午,上海嘉定区书协会同汕头市书画研究会书法联展在汕头林百欣图书馆开幕。一同以翰墨书画,为汕头人民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文化盛宴。
祝澄心书苑第二届双年展在汕头取得圆满成功!
149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夏日絮语# 悠悠夏日長,小扇引微涼。
扇面是書畫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古往今來,書畫家喜歡在扇面上揮毫題字作畫,因其獨特的版面造型,作者在命筆之時須精巧構思,如何在特定空間中安排繪製畫面,筆隨意轉,於咫尺天地化有限為無限,盡情展示書畫藝術的無窮魅力和奇妙意境。
197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上海疫情# 上海官宣,六一解封。超過二個多月的上海疫情,封城、禁足、硬隔離;搶菜、敲鍋、要物資;停工、停課、無收入,上海疫情,身處其境,方知其悲。所有的一切,也算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人生體驗。

有些事,不能說,也不能想,卻又不能忘。讓我們永遠記得2022年的春天。
1032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9
2月18日上午,甘泉圖書館新館暨普陀區圖書館分館舉行啟用儀式。 ​​​該圖書館曾多次被市文旅局評為“市級优質服務窗口”、“市特級圖書館”、“优秀圖書館”等,并連續十年被評為上海市先进集體稱號。
202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虎年大吉# 虎年伊始,參加程十髮美術館舉辦的“妙筆生花,詠梅迎新”活動,為新年奉獻一份傳統的中國禮。
1324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14
#你好2022# “清供”又稱“清玩”,發源於佛前供花。後來慢慢發展成明清文人的情緻生活。新春時節,特繪製一幅歲朝圖,妝点客廳或案頭,抒發某種胸臆、情感,也算是一種對生活的小小情趣。
216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朵雲盃藝術家書畫展10.19–10.24 在朵雲軒美術館展出。

上海博古齋拍賣有限公司,為這次藝術家作品舉行愛心競買會。
10.24“朵云盃”藝術家作品將以線上形式競拍。善款將捐贈WABC無障礙藝途基金會,用於為智力障礙以及精神障礙人群提供藝術潜能開發課程。

讓藝術之美分享給大家,讓人間之愛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192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畫畫就是好玩,就算一個人也不會寂寞。
712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春节倒计时,年味越来越浓啦# 九聖堂送福字了!
《尚書·洪範》曰: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就是說五福為:长壽、富裕、安康、有德行,老年無疾而終。
中國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種沿用至今的古老文字。“福”字在甲骨文里,是兩手捧酒獻於祭台上的會意字。
春節貼“福”字,是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
430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我思故我在# 九聖堂因租房搬遷,自11月16日起,至本月底為止,暫停對外銷售商品。請書友互相轉告,並感謝各位多年來對九聖的支持和信任。
259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書店不再只是店,閱讀不再只是書”,每一個維度的新認知,都在指導我們用新的思維理解書店,設計書店,定價書店。
抱歉,动态被删除或屏蔽,现已无法查看。
267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观展# 近日,慶雲五色——童衍方金石書畫展,在南京東路朵雲軒四樓舉辦,本次展覽恰值朵雲軒創立120周年之際,共展出先生138件作品,涵蓋書法、繪畫、金石拓片、文房雅玩等眾多門類。其中對聯、立軸、橫批多含“雲”字,亦包括展覽中的一部分書法成扇。
197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旅游回忆# 華山風景如畫,是攝影、書畫創作的絕佳之地。上華山登臨攬勝,到處都見摩崖石刻,摩崖題刻是古代文人風雅的見證,也具有提示景物特色的作用。 ​​
華山素有“空中書法藝術走廊”之美誉,前人記述華山石刻“自古稱富”。自春秋戰國華山勒石至今,約570多則,有年可考255則,宋代以前的摩崖石刻多已無存,然宋以後大多保留完好。其中宋10則,元4則,明42則,清63則,民國時期112則,當代30則。 ​​
華山為何有那麼多的摩崖石刻?有專家認為:一是華山多石,所見之處都是壁立千仞的懸崖峭壁,這為摩崖石刻提供了物質基礎。二是華山多險,凡登上華山的人,往往充滿了自豪感,加之以前不少有雅興的文化人,意興所致,吟詩作畫,題詞留念,也為摩崖石刻提供了文化基礎。三是示範效應,看到前人題壁,後人紛紛仿效,以至於石刻也越來越多。
9161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