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书

实名认证

爱书贩子

1726 关注
1139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直播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中医古书# 【午间分享】
🍃自然界万物依赖阳气的温养,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等,也必须依赖阳气。人体阳气运行规律又和自然界的阳气一样,故而人应该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去调养阳气,进而达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结果。这套头面部保健操,只有4个动作,抗衰防痴呆,中老年人都需要💡
🚩梳头:早上起床后,从前发际线,经过头顶,一直梳到颈后发根处;再从头顶向两侧分梳;最后从后颈向前梳至发际线。3个动作为1组,共做100组。建议用牛角梳、木梳,还可尝试手指梳。
🚩搓耳:梳完头后,搓耳朵。双手握空拳,用拇指和食指先向上提揪、揉捏耳尖15~20次;再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搓至耳轮发热;最后自内向外揉搓耳屏、耳垂。反复做3分钟左右。
🚩搓鼻子:双手中指从眉头中间位置,顺着鼻梁到迎香穴位置,按摩3分钟,鼻翼处微微发热可以了。
🚩搓面:最后这个动作也是这套面部操的压轴动作。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五指并拢覆于下颌部,掌指向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经过眉毛擦至两鬓;再向下经面颊搓擦至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
💡这4个动作,每天起床后做上10分钟,长期坚持,效果会很明显。
...展开全文
10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中医文化# 【午间分享】

💢脸上长斑最令女性朋友困扰,要想祛斑,得先知道斑是如何形成的。人体新陈代谢变慢,内分泌失调,紫外线照射都会形成色斑。中医认为,斑的形成主要和肝、肾、脾密切相关。
推荐「玫瑰陈皮茶」取玫瑰花5朵、当归5g,干山楂5片、陈皮3克,枸杞10粒,干姜2片,冰糖两粒,煮水20分钟左右取汁,每日频饮。
🔸再为大家推荐一款好用的「“三白”祛斑面膜」,取白芨粉、白术粉、白茯苓粉各10g,蜂蜜少许,在温水中浸30分钟后,调成糊状涂抹面部,15分钟左右待水份吸收后洗去即可。
🚩白芨是美白祛斑的好物,《本草纲目》说它“洗面黑、祛斑”。白术,具有润肤美白、抗衰老、保湿的功效,《药性论》记载其:“主面光悦,驻颜祛斑。”
🚩白茯苓,甘平泻水,入肺,能白肤消水肿。《本草品汇精要》曰:“白茯苓为末,和蜜和,敷面上疗面疮及产妇黑疱如雀卵。”
🚩加入蜂蜜,不仅调和这三味药的药性,令其美白祛斑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蜂蜜外用本身亦有很好的益颜之功效,针对面部皮肤干涩及皱纹效果也不错。
...展开全文
329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我们的中医药# #中医药不仅是中国人民,更是世界人民宝贵的财富# 【午间分享】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2个春菜,茵陈、马兰头

📍茵陈苦辛,微寒,能清湿热,退黄疸。推荐【茵陈麦饭】

🚩做法:新鲜的茵陈,清水洗3-4遍,沥干,加入适量面粉,能薄薄的裹上一层即可,再加入适量的盐、花椒粉、葱花,搅匀,放锅里面蒸10分钟就即可出锅。最后放入蒜汁、芝麻油、辣椒末,将烧热的油直接泼在上面即可食用,好吃不寒凉。

📍马兰头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的功效,常吃马兰头对高血压、咽喉炎、肝炎、扁桃体炎等都有益处,因此也被称为“菜中板蓝根”。

🚩吃法:常见的吃法是和豆腐干一起切细凉拌,加些花生碎和麻油便是好菜,还可以做成豆腐羹,新鲜的马兰头也适合鲜炒。如果采的马兰头多了,可以做成馅料,包饺子,包馄饨,烙盒子,卷菜卷,都是极好的~😍
...展开全文
363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中医古书# #中医杂记# 【午间分享】
🌸春天,是花的季节。花,不仅是用来赏的,饮花茶还可以养生,变着花样吃花,连心情也会变好呢。

🌸百花之中,若以花香来排名,「茉莉花」堪称“人间第一香”,它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既保留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散发着鲜灵芬芳的花香,是春季茶饮之上品。

🚩将茉莉花入膳,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推荐一份「茉莉花煮豆腐」:
🔸 食材:新鲜茉莉花20g(干品10克)、豆腐100g、生姜3片,油、盐少许

🔸 做法:
1.茉莉花洗干净,冷水浸泡;
2.热锅下油,油温升高时,放入豆腐块,中小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色,转大火,加入冷水没过豆腐;
3.水沸后,加入茉莉花及生姜片,小火煮10~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茉莉花可以通经,所以妊娠期间最好避免食用。此外,茉莉花药性偏温,对于热证者,需要合理配伍方可使用哦~
...展开全文
262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中医学# #我们的中医药# 【午间分享】
‼️在中医看来,五脏的很多“毒素”、邪气,就藏在身体的8个“窝”里,又称八虚,它们是双腋、双肘、双髀(即两胯)和双腘。今天先讲肘窝、腋窝这2对。
🚩拍2个肘窝
肘窝部位,有心、心包及肺经三条经络通过,外邪侵犯三经,造成气血瘀滞,则会伤及心肺两脏,从而引发感冒、扁桃体发炎、咽喉肿痛、便秘、心烦、心慌气短、皮肤瘙痒等问题。拍打肘窝(主要疏通尺泽、少海穴),能疏通肺气,养心安神,防治上述问题。
💡方法:左右手互换,轻轻拍打两肘窝,逐渐加力,直至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2~3次,每次 3~5 分钟即可。
🚩拍打2个腋窝
腋下主要有心、胆两经通过。邪气侵犯两经,造成气血阻滞,则会伤及心肝两脏,从而引发各种肝阳上亢、气急攻心之证,如头晕、心烦、胸闷、爱生闷气、乳腺疾病、手心出汗等。拍打腋窝(主要疏通极泉穴等),疏肝理气,调养心神,防治上述问题。尤其是情绪起伏较大的人,可以着重拍打这2窝。
💡方法:左右手互换拍打两腋窝,自然发力,直至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2~3次,每次 3~5 分钟即可。
⚠️注意:身体有实邪、内热、湿浊等的人,拍打后会起痧点,注意热水洗澡、避免受寒。
...展开全文
21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中医药文化# 【午间分享】
‼️八虚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也是祛除五脏之邪的“方便法门”。昨天讲了肘窝、腋窝,今天讲两髀、两腘。

🚩拍髀窝:对脾胃、妇科疾病都有效果。即大腿内侧腹股沟处。髀窝主要有脾胃这2条经通过,邪气侵犯二经,造成气血阻滞,伤及脾胃之气,从而引发纳差、腹胀、四肢无力、便溏、肥胖、女性月经不调、痛经、双脚冰凉、各种男科、妇科炎症、性功能问题等。

💡方法:直立,用双手轻轻拍打两腹股沟,逐渐加力,直至两髀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2~3次,每次 3~5 分钟即可。

🚩拍腘窝:治腰腿疼痛、足跟痛等。腘窝,膝关节正后方,主要有膀胱、肾2条经络通过。邪气侵犯二经,造成气血阻滞,则会伤及膀胱与肾经之气,从而引发腰背痛、足跟痛、坐骨神经痛、肾脏疾病等。

💡方法:坐位,用双手轻轻拍打2个腘窝,逐渐加力,直至微微发热为止。每天拍打2~3次,每次 3~5 分钟即可。
⚠️注意:拍八虚,应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重点部位拍,也可以不同部位每天交替拍。力度由轻到重,拍完后注意防寒。拍打时间,一般15-30分钟即可。

⭕️拍八虚简单易行,又避免了寻找穴位的繁琐。正常的人,通过拍打可以调节五脏气血的运行;五脏有邪气的人,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防治的作用,真的是很不错的养生保健妙法~
...展开全文
694人阅读
2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7
#我们的中医药# 【午间分享】
🍃春天与生发之气有关的脏腑,无非肝胆。疏肝利胆,可以早上敲胆经,晚上推肝经。敲胆经的做法在节气那篇说清楚了。今天来讲讲肝经要怎么疏通。
🚩推肝经:肝经的位置在我们大腿内侧的地方,晚上睡觉前,可以坐在床上,右腿伸直,左腿曲折平放,双手叠加从大腿根部开始,一直推到膝盖的位置,左右各10分钟左右。
🚩伸懒腰:我们坐累了是不是会不自觉地伸懒腰,这是身体的智慧。上肢身体左右两侧,是胆经的循行位置,伸懒腰可以帮助疏通两边的胆经,拉伸两边的筋肉,使人放松,尤其适合长期伏案的办公室人群。
🚩滚地筋 :地筋在我们的足底。坐椅子上,将右脚放左大腿上,脚掌绷直,用右手拉着右脚脚趾往后扳,就会发现一条硬筋从脚底浮现出来。用大拇指沿着地筋上下往复压推、按揉以及弹拨,把它揉软推松。家里有筋膜球或按摩滚轴的,可以利用上,踩在地筋部位,上下滚动20-30下。
551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午间分享】
🌸鱼尾纹是衰老的表现之一,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明显。痘印斑点,还能通过化妆品遮一遮,但这皱纹可真是“藏不住”啊。不管看起来多年轻,一笑就都暴露年纪了。
🚩丝竹空穴:预防、淡化鱼尾纹。“丝竹”,古代指管弦乐器,此处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空穴的名字,就是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
⭕️丝竹空穴不仅具有疏风清热、明目安神的功效,还能治目眩、目赤痛、目翳(yì)、眼睑瞤(shùn)动、视物不明、癫痫、恶风寒、头痛等头眼部症状。
⭕️通过刺激丝竹空穴,还可以促进眼睛及其周围血液的流通,使得眼睛获得更多的气血滋养,能缓解眼疲劳、明目醒脑;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眼部皮肤的气血循环,保持弹性、紧绷,可以很好地预防和淡化鱼尾纹问题。
🚩取穴位置:属手少阳三焦经,在面部眉梢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双手食指紧贴丝竹空穴揉按,每次按100~200次,用时大约为1分钟。每天可以重复按多次。
...展开全文
532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我们的中医药# 【午间分享】
👓现在的人们,不是因为工作或者学习被迫熬夜,就是主动沉迷熬夜,缺乏睡眠,以至于用眼疲劳、视力下降。视力下降是很难逆转的,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保护视力的意识,在平时就认真、积极地预防才行。
☘今天推荐杞菊明目汤,经常喝一喝,可以养眼护眼,缓解眼疲劳,对近视眼、老花眼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材 料:菊花5朵,枸杞子15g,茯苓10g、熟地10g,瘦肉100g,生姜5片。(一人份)
🚩做 法:瘦肉洗净焯水切块,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小火慢炖1个小时即可,最后放少许盐调味,吃肉喝汤。
🚩功 效:这个汤方取自中医眼科经典方子——杞菊地黄丸;
◎菊花清肝明目,枸杞、熟地补肝肾益精血;
◎茯苓健脾渗湿,能使熟地黄补而不滞,相得益彰;
◎加入瘦肉这“有情之物”,补益吸收效益更好。
🚩当然,也可以直接服用杞菊地黄丸中成药,来改善肝肾阴虚导致的眼部问题,平时可以用菊花枸杞泡水喝,清肝火、明目亮眼。
⚠注 意:脾胃虚寒、阳虚体质的人慎食。
...展开全文
740人阅读
3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0
#我们的中医药# 【午间分享】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春的一切正鲜嫩水光,是吃春菜的好时机,苜蓿、荠菜、小芹菜正当季,大自然只在这个时候长出春菜,也最适合这个时候来吃。
🥬平时大家都是单个野菜做着吃,今天咱们把这三种野菜合着一起做,功效也更好,这也是陕西、山西一带特别常见的吃法,就是「蒸麦饭」。
🔸 做法:
苜蓿、荠菜、小芹菜合起来用到500克,馍花(前一天的馒头4个揉碎),面粉100克
🔸 做法:
馒花、面粉、野菜,再加适量水和在一起,捏作一团,松则散开,上笼蒸20分钟
🔸 食用:
可以加葱、姜、辣椒炒后食用;也可以用蒜泥、醋汁拌着吃
...展开全文
571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中医文化# 【午间分享】
🍃今日「春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实在是一个让人蠢蠢欲动的日子,这一日,太阳几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又平分了春季。春光荏苒已过半,此后的时光,梦短情长,莫负春光。
⏰今天,再给大家推荐一个养生小动作「五劳七伤往后瞧」,是八段锦中的第四式,专门对付身心劳伤。
🔸 做法:
1⃣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宁神调息;
2⃣头部微微向左转动,两眼目视左后方,稍停顿后,缓缓转正复原;再缓缓转向右侧,目视右后方稍停顿,转正复原;
3⃣此为一次,如此可做6~8次。
🔸 动作要诀:
后瞧时吸气,复原时呼气。后瞧的时候,不要单单扭动脖子,整个上半身及脊柱都要被带动,两个肩胛骨合在一起,只留一条缝,刺激到膏肓穴。
...展开全文
592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
#中医学# 【午间分享】
🌧这段时间气候多变,气温不稳定,时风时雨,血管反复收缩和舒张,再加上春阳升发,人的情绪容易激动,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特别是对本身就有血压问题的人来说,春季稳压尤为重要。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降压”的宝贝「夏枯草」,正适合现在使用。
🔸 夏枯草槐花茶:取夏枯草、槐花各3克,泡水代茶饮即可,此为一人一天的量。
🚩槐花味苦、微寒,同样可以清肝泻火,和夏枯草搭配“强强联合”,降泻效果好,平肝阳,醒头目,这个春天舒服过。
🚩针对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的高血压病,也可以将夏枯草和决明子、菊花、勾丁配伍,煎汤服,清泻肝火、平肝潜阳,稳控血压,调治头痛眩晕。
1708人阅读
3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2
#节气,养生,中医# 【午间分享】
☘️春天阳气升,如果肝气不得正常疏泄,则容易为病。气郁化火,耗伤肝阴和肝血,便会眼睛干涩,月经量少,神也不得安。此外,肝盛木乘克脾土,会令脾更弱。

🌼趁着这个平和的节气,要想尽办法以减轻肝的旺盛之气。一要疏肝理气清肝火;二要养血柔肝,用肝之阴血制约肝之阳气。3月的蒲公英,正是降肝火、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良药。

🌸新鲜的蒲公英最简单的吃法就是凉拌着吃:起锅烧水,下入洗净的150g蒲公英,焯水30秒捞出(去除苦味),再切成段;用盐、生抽、醋、白糖、香油调成料汁,倒入菜中拌匀即可食用。(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过食。)

🚩养血柔肝,生活中多吃养血的食物。比如桑葚,枸杞、当归、桂圆、酸枣、葡萄干等。
...展开全文
460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淘书小记# 【午间分享】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如何养阳?

🍃顺从了四时阴阳的变化,跟大自然的农作物一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早晨是阳气升发的关键时刻,决定着我们一天或一整年的身体状态。这里推荐一个养阳升阳的小妙招!

 ☀️早起梳头:我们人体的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百会穴”就由此得名。《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做法】用手指腹从前额梳起,经过前发际线,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

🚩【功效】可以疏通经络和气血、通达阳气、宣行郁滞、壮健身体。
...展开全文
392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痴迷旧书为哪般# 午间分享】

🌸谚语说,“三月三,荠菜赛金丹。”虽然现在还不是农历三月,但春天,是一定要吃荠菜的!

🍃作为一个性味甘平的食物,却有凉肝止血、平肝明目、清热利湿等“寒热通杀”的功效。有人把它誉为“菜中甘草”,就是因其有寒热的偏性功效,却不失和缓之性。具体来说,就是:祛郁火、祛血热、降胃火、降血压。

🍃三月,正是采荠菜的好时候,在田野、路旁、庭院,到处可以见到野生的荠菜。初春是第一批,不仅鲜嫩、可口,且药用价值高,此时吃正合适。

🍜食用方法很简单,连根洗干净再焯水后,可拌、炒、煮、腌、炖,也可烧汤、做馅。比如和大米一起煮成荠菜粥,做成荠菜饺子、荠菜馄饨、荠菜春饼、荠菜包子,加鸡蛋或瘦肉一起煮成荠菜汤等,家里小孩老人都可以吃。

‼️注意事项:荠菜不宜久烧久煮,会破坏营养成分。荠菜含有大量粗纤维,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的通畅,故便溏者慎食;虽药性平和,但谨慎起见,孕期和体质虚寒者忌食。
...展开全文
639人阅读
2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