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藏书中最珍贵的是哪本# 聊聊茅盾文学奖
□ 秣陵 张东成
一、何谓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它与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但其含金量被视为最高,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的诺贝尔奖”。2011年后因李嘉诚赞助,奖金从5万元提升至50万元,成为国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由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先生于1981年3月病逝前捐出25万元稿费设立。该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自1982年首次颁发延续至今,截至2023年已举办11届。据统计,目前共有53部作品和52位作家获奖,其中篇幅最长的获奖作品是张炜的《你在高原》(450万字),最短的是古华的《芙蓉镇》(16万字) ;张洁是唯一两次获奖者,徐怀中以90岁高龄成为最年长获奖者 。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要由中国作协领导和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组成,注重引导主流文艺思想,获奖作品普遍体现现实主义特色。
茅盾文学奖不仅是长篇小说领域的权威奖项,也是国家文化导向的重要载体,通过高额奖金和严格评选机制,持续推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附】茅盾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二、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 东方》
莫应丰《 将军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 芙蓉镇》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 黄河东流去》
张洁《 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 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凌力《 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 都市风流》
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
霍达《 musilin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 浴血罗霄》
徐兴业《 金瓯缺》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 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 白鹿原》(修订本)
刘斯奋《 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 骚动之秋》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 抉择》
阿来《 尘埃落定》
王安忆《 长恨歌》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 张居正》
张洁《 无字》
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 英雄时代》
宗璞《 东藏记》
第七届2003-2006
贾平凹《 秦腔》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 湖光山色》
麦家《 暗算》
第八届2007-2010
张炜《 你在高原》
刘醒龙《 天行者》
莫言《 蛙》
毕飞宇《 推拿》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2011-2014
格非《 江南三部曲》
王蒙《 这边风景》
李佩甫《 生命册》
金宇澄《 繁花》
苏童《 黄雀记》
第十届2015-2018
梁晓声《人世间》
徐怀中《牵风记》
徐则臣《北上》
陈彦《主角》
李洱《应物兄》
第十一届2019-2022
杨志军《雪山大地》
乔叶《宝水》
刘亮程《本巴》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东西《回响》
三、结语
今夜,我们以文学之名相聚。这些作品如同繁星,既照亮历史的暗夜,又指引未来的长路。它们从白鹿原的黄土中生长,在额尔古纳河的涛声里回响,最终汇聚成时代的交响。感谢每一位作家以笔为犁,耕垦人性的沃野;也感谢读者以心为镜,映照文字的光华。
愿茅盾文学奖不仅是荣誉的丰碑,更是文学长河中永恒的灯塔——因为,正如路遥所说,“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歌唱”。
【作者简介】
张东成,笔名萧岚,大美秣陵,70后,项城市秣陵镇人,大专文化,项城文联会员,业余自媒体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任项城《绿茵》文学社秘书长,曾有数年执教和从商经历。现供职于北京徽君府餐饮有限公司。作品散见于《辽宁青年》《教育时报》《河南科技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金秋》等报刊及《美篇》《萧岚心语》(抖音)等平台上,被称作“秣陵宣传使者”。 ...展开全文
□ 秣陵 张东成
一、何谓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它与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中国四大文学奖”,但其含金量被视为最高,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的诺贝尔奖”。2011年后因李嘉诚赞助,奖金从5万元提升至50万元,成为国内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茅盾文学奖由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鸿)先生于1981年3月病逝前捐出25万元稿费设立。该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自1982年首次颁发延续至今,截至2023年已举办11届。据统计,目前共有53部作品和52位作家获奖,其中篇幅最长的获奖作品是张炜的《你在高原》(450万字),最短的是古华的《芙蓉镇》(16万字) ;张洁是唯一两次获奖者,徐怀中以90岁高龄成为最年长获奖者 。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主要由中国作协领导和现实主义文学作家组成,注重引导主流文艺思想,获奖作品普遍体现现实主义特色。
茅盾文学奖不仅是长篇小说领域的权威奖项,也是国家文化导向的重要载体,通过高额奖金和严格评选机制,持续推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附】茅盾简介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班。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二、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第一届1977-1981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 东方》
莫应丰《 将军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
古华《 芙蓉镇》
李国文《 冬天里的春天》
第二届1982-1984
李准《 黄河东流去》
张洁《 沉重的翅膀》
刘心武《 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
路遥《 平凡的世界》
凌力《 少年天子》
孙力、余小惠《 都市风流》
刘白羽《 第二个太阳》
霍达《 musilin的葬礼》
荣誉奖
萧克《 浴血罗霄》
徐兴业《 金瓯缺》
第四届1989-1994
王火《 战争和人》(一、二、三)
陈忠实《 白鹿原》(修订本)
刘斯奋《 白门柳》(一、二)
刘玉民《 骚动之秋》
第五届1995-1998
张平《 抉择》
阿来《 尘埃落定》
王安忆《 长恨歌》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
熊召政《 张居正》
张洁《 无字》
徐贵祥《 历史的天空》
柳建伟《 英雄时代》
宗璞《 东藏记》
第七届2003-2006
贾平凹《 秦腔》
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周大新《 湖光山色》
麦家《 暗算》
第八届2007-2010
张炜《 你在高原》
刘醒龙《 天行者》
莫言《 蛙》
毕飞宇《 推拿》
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2011-2014
格非《 江南三部曲》
王蒙《 这边风景》
李佩甫《 生命册》
金宇澄《 繁花》
苏童《 黄雀记》
第十届2015-2018
梁晓声《人世间》
徐怀中《牵风记》
徐则臣《北上》
陈彦《主角》
李洱《应物兄》
第十一届2019-2022
杨志军《雪山大地》
乔叶《宝水》
刘亮程《本巴》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东西《回响》
三、结语
今夜,我们以文学之名相聚。这些作品如同繁星,既照亮历史的暗夜,又指引未来的长路。它们从白鹿原的黄土中生长,在额尔古纳河的涛声里回响,最终汇聚成时代的交响。感谢每一位作家以笔为犁,耕垦人性的沃野;也感谢读者以心为镜,映照文字的光华。
愿茅盾文学奖不仅是荣誉的丰碑,更是文学长河中永恒的灯塔——因为,正如路遥所说,“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歌唱”。
【作者简介】
张东成,笔名萧岚,大美秣陵,70后,项城市秣陵镇人,大专文化,项城文联会员,业余自媒体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任项城《绿茵》文学社秘书长,曾有数年执教和从商经历。现供职于北京徽君府餐饮有限公司。作品散见于《辽宁青年》《教育时报》《河南科技报》《周口日报》《周口晚报》《金秋》等报刊及《美篇》《萧岚心语》(抖音)等平台上,被称作“秣陵宣传使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