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与文化名人》读后感# 要深入挖掘和传承张伯驹文化 ——读张恩岭先生最新力作《张伯驹与文化名人》
秣陵 张东成
仲夏午后,我意外收到资深张伯驹研究专家张恩岭先生寄来的《张伯驹与文化名人》(张恩岭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书,欣喜、崇敬,展卷拜读不肯释手,这可能是被同邑文化大家张伯驹先生的朋友圈及其伟大的家国情怀与人格魅力所折服了吧。
《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于2024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张恩岭先生继《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张伯驹联语语与诗词集注》及《张伯驹十五讲》等之后的又一倾情力作。
《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封面设计新颖,赏心悦目。尤其是腰封文字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文化大家张伯驹的朋友圈:诗画挚友刘海粟、红楼因缘周汝昌、亦师亦友王世襄,白头之交冯其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十多位重磅朋友,二十多段风雅往事,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再现张伯驹,卓荦不凡的艺术之道,守望文化的真性情、求真求善求美的真风度。
我迫不及待地取出《张伯驹与文化名人》,然又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地翻开,阅罢,禁不住发出声声唏嘘地赞叹。
紧随张恩岭先生的笔触,我宛如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去近距离接触张伯驹等文化先辈们,去聆听他们对书画,对诗词,对京剧,对古文物等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张伯驹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诗词家、文物鉴赏家、京剧艺术研究家。这是我和大多数人对张伯驹先生总的比较笼统的印象。
但自从读过张恩岭先生的《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之后,顿时让我耳目一新,从而对一代名士张伯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清晰地认知。
书中讲到的“文化大家张伯驹的朋友圈"里大部分故事都是我以往所未涉猎到的。我深感惭愧,方恨读书少矣!
接下来,我暗暗发誓要认真研读《张伯驹与文化名人》,像张恩岭先生那样去深入挖掘和传承张伯驹文化,也正如张恩岭先生在《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通过阅读此书,真正地让国人深切地知道一代名士张伯驹:
是一个最无私而善良的人;
是一个最真诚而天真的人;
是一个最纯粹而痴情的人;
是一个最任性而率真的人;
是一个最正直而热心的人;
是一个最老实而毫无心机的人;
是一个貌似冷漠而内心友好人;
是一个天性豁达而乐天的人;
是一个无畏生死而执着的人;
是一个拥有民族大义而赤诚爱国的人。
附:张伯驹简介
张伯驹(1898年2月12日—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闫楼。原名张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自称“中州张伯驹”。中国近现代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其主要收藏品有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书法作品《平复帖》,隋代画家展子虔绘画作品《游春图》,唐代诗人杜牧书法作品《张好好诗》等;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张伯驹于1915年考入中央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1918年任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后安武军改为陆军,任长江巡阅使署谘议,河南省暂编第一师参谋;1927年,收藏康熙御笔“丛碧山房”横幅,因此自号“丛碧”;1932年,与潘素在苏州结婚,是年开始《丛碧书话录》的编写;1946年,购得隋代画家展子虔绘画作品《游春图》,因此自号“春游主人”;195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购得唐代诗人杜牧创书法作品《张好好诗》卷;1961年10月,任职于吉林省博物馆;1962年5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1964年,将南宋杨婕妤作品《百花图》以及其他古书画共计30多件藏品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1972年,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伯驹 #项城文化名人#好书推荐 #张恩岭#秣陵镇#书博会#河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8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張東成,筆名蕭嵐,大美秣陵,70後,項城市秣陵镇人,畢業於項城教师進修學校,函授於鄭州牧專,項城文聯會員,業餘自媒體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任項城《綠茵》文學社秘書長,曾有數年執教和從商經歷。現供職於北京徽君府餐飲有限公司。作品散見於《遼寧青年》《教育時報》《河南科技报》《周口日报》《金秋》等報刊及《美篇》(抖音)等平臺上,被稱作“秣陵宣傳使者”。
秣陵 张东成
仲夏午后,我意外收到资深张伯驹研究专家张恩岭先生寄来的《张伯驹与文化名人》(张恩岭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一书,欣喜、崇敬,展卷拜读不肯释手,这可能是被同邑文化大家张伯驹先生的朋友圈及其伟大的家国情怀与人格魅力所折服了吧。
《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于2024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张恩岭先生继《张伯驹传》《张伯驹词传》《张伯驹词说》《张伯驹联语语与诗词集注》及《张伯驹十五讲》等之后的又一倾情力作。
《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封面设计新颖,赏心悦目。尤其是腰封文字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文化大家张伯驹的朋友圈:诗画挚友刘海粟、红楼因缘周汝昌、亦师亦友王世襄,白头之交冯其庸.......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十多位重磅朋友,二十多段风雅往事,挖掘故事背后的故事,再现张伯驹,卓荦不凡的艺术之道,守望文化的真性情、求真求善求美的真风度。
我迫不及待地取出《张伯驹与文化名人》,然又小心翼翼地一页一页地翻开,阅罢,禁不住发出声声唏嘘地赞叹。
紧随张恩岭先生的笔触,我宛如穿越到了那个时代,去近距离接触张伯驹等文化先辈们,去聆听他们对书画,对诗词,对京剧,对古文物等艺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张伯驹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诗词家、文物鉴赏家、京剧艺术研究家。这是我和大多数人对张伯驹先生总的比较笼统的印象。
但自从读过张恩岭先生的《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之后,顿时让我耳目一新,从而对一代名士张伯驹有了更深入更全面更清晰地认知。
书中讲到的“文化大家张伯驹的朋友圈"里大部分故事都是我以往所未涉猎到的。我深感惭愧,方恨读书少矣!
接下来,我暗暗发誓要认真研读《张伯驹与文化名人》,像张恩岭先生那样去深入挖掘和传承张伯驹文化,也正如张恩岭先生在《张伯驹与文化名人》一书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通过阅读此书,真正地让国人深切地知道一代名士张伯驹:
是一个最无私而善良的人;
是一个最真诚而天真的人;
是一个最纯粹而痴情的人;
是一个最任性而率真的人;
是一个最正直而热心的人;
是一个最老实而毫无心机的人;
是一个貌似冷漠而内心友好人;
是一个天性豁达而乐天的人;
是一个无畏生死而执着的人;
是一个拥有民族大义而赤诚爱国的人。
附:张伯驹简介
张伯驹(1898年2月12日—1982年2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项城市秣陵镇闫楼。原名张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自称“中州张伯驹”。中国近现代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
其主要收藏品有西晋文学家、书法家陆机书法作品《平复帖》,隋代画家展子虔绘画作品《游春图》,唐代诗人杜牧书法作品《张好好诗》等;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春游词》《秦游词》《雾中词》《无名词》《续断词》《氍毹纪梦诗》《氍毹纪梦诗注》《洪宪纪事诗注》《乱弹音韵辑要》《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
张伯驹于1915年考入中央陆军混成模范团骑兵科;1918年任安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后安武军改为陆军,任长江巡阅使署谘议,河南省暂编第一师参谋;1927年,收藏康熙御笔“丛碧山房”横幅,因此自号“丛碧”;1932年,与潘素在苏州结婚,是年开始《丛碧书话录》的编写;1946年,购得隋代画家展子虔绘画作品《游春图》,因此自号“春游主人”;195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购得唐代诗人杜牧创书法作品《张好好诗》卷;1961年10月,任职于吉林省博物馆;1962年5月,任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1964年,将南宋杨婕妤作品《百花图》以及其他古书画共计30多件藏品捐献给吉林省博物馆;1972年,获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张伯驹 #项城文化名人#好书推荐 #张恩岭#秣陵镇#书博会#河南人民出版社
(2024年8月8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張東成,筆名蕭嵐,大美秣陵,70後,項城市秣陵镇人,畢業於項城教师進修學校,函授於鄭州牧專,項城文聯會員,業餘自媒體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任項城《綠茵》文學社秘書長,曾有數年執教和從商經歷。現供職於北京徽君府餐飲有限公司。作品散見於《遼寧青年》《教育時報》《河南科技报》《周口日报》《金秋》等報刊及《美篇》(抖音)等平臺上,被稱作“秣陵宣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