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

实名认证

宁波区域回收旧书。电话:17757437400

301 关注
286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开书店的苦与乐# 求助各位店家,买家不签收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是等到系统自动关闭订单吗?后续会出现什么问题?
385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16
#清明寄哀思# 祖父辈的老人到去年都已经走光了。过个几年大概要开始轮到父辈了。自然现象,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这扫墓吧,坟头青草不拔,坟前枯叶不扫,这扫的是啥墓?
56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开书店的苦与乐# 书摊札记 |对旧书无理由退货事件的两次胜利

旧书七天无理由退货,一直以来都是孔网店家心中的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规定,邮购类商品适用于七天无理由退货。当然也列举了例外,有提到定制商品、鲜活易腐商品、已拆封的数字化产品、报纸和期刊等。但没有把图书列入其中。

对于邮购的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主要考虑到邮购时买家对产品无法完全确认,店家可能在照片上刻意隐瞒一些问题。如果走售后,来回扯皮耗费精力,而一些无良店家早就想好应对策略,所以买家很多时候就会吃亏。在网络购物刚兴起的时候,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于是,国家为了保护买家利益,所以不留扯皮的余地,直接一刀切,七天无理由退货。

但为什么没有把图书列入其中,尤其是旧书,这个问题我无法理解。七天时间,足够消化掉一本旧书的七七八八。店家的权益谁来保护呢?咱这里又没有什么保护店家权益的商会。

前几天有一个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发货之前还要我注意保护好图书。谁知道收货后没几天,就发起无理由退货。我直接拒绝。发信息过来说担负退货快递费用,我仍然拒绝,让他投诉客服。客服之后的建议是,买家承担来回快递费用,在支付书款8%的补偿费用。我觉得既然客服都这么说了,我得同意呀,不然回头给我书摊子穿小鞋咋整。结果买家没反应了。也不知道他是心疼这8%的补偿费,3.2元钱,还是什么原因。投诉过期后,客服已买家没有反应为由,驳回了退货。我保住了我的完成率。算是对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一场胜利。

昨天有一个订单,中信出版社2020年出的《一百万亿首诗》。这本书因为封面与书口有些霉斑,我挂的低价。一直有买家在关注。那些下了订单的我会提醒,注意书品,然后就取消了。昨天这位直接下单付款。我一看,名字里带PD,估计是PDD上的二道贩子没跑了。于是又留言注意书品,还加了一个期限,过期不反馈就正常发货了,后续不支持退货。过了期限后,仍没有回应。这种态度是二道贩子里最low的,就是不看书品只看价格,一下订单就跑没影的货。所以我就没发。果然,今天上午就发来退货诉求。我赶紧点了退货,把这瘟神送走。否则,大概率会陷于又一场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扯皮中。为了赚个几块钱,来回折腾耗费精力,真是不值当。关键是影响情绪。
...展开全文
129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开书店的苦与乐# 这是不是孔网里卖得最好的一类书?光今天的销量,都要不停地划屏幕。价格参差不齐,有货就收。
71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关于孔网支持二手书拒收和退货那些事# 月中有笔无理由退货,当时给协商同意了,结果完成率直接拉到86%左右。这回好不容易爬到94%了,又来了一笔无理由退货。二道贩子所在的平台大概是支持无理由退货的。但这里是孔网,不是淘宝。坚决不退了。希望平台能支持店家拒绝这种无理由退货的流氓行径。
104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6 8
收到一本意大利作家普里莫.莱维的《若非此时,何时?》,讲了一队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的故事。普里莫是奥斯维辛幸存者,故事取材于他被苏联从奥斯维辛解救后的慢慢回家路。那场浩劫成了人性的一个深渊,人性的底线从此成了一个未知之数。也因此,我对以共同体之名展现出格外狂热的人都格外警惕。
@查令十字街:
上新 5件商品
2025-03-28
1 评论 1
42人阅读
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
#开书店的苦与乐# 又高价收了几本书,尽快打造成值得一淘的小书摊。
66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开书店的苦与乐# 网上对孔网的评价普遍不佳。有碰到二道贩子,图不对书的。有碰上店家拒斥议价态度恶劣的,一言不合就拉黑。有遇到盗版的,平台处理不当偏袒店家。如今的互联网大商场,平台为讨好顾客,强压着店家打折,七天无理由退货之类的。一方面,惯坏了顾客,觉得买东西不包邮不退货无法理解。一方面,逼着店家走歧途,利润低了,商品质量就无法保证。与这些相比,孔网似乎有些格格不入。孔网的店家仍然维系着实体店的传统,店家有原则,也有脾气。顾客不是上帝,哪来那么多上帝?可以提供服务,保持基本尊重。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还是会有很多无良商家为了蝇头小利突破商业底线,败坏了孔网声誉。在孔网淘书,要认店家,不要只看书价。淘书不能把价格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否则,你可能少花了几块钱,却失去了很多乐趣。
159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你藏书中最珍贵的是哪本# 多年前从孔网拍得一本《何典》民国毛边本,前封和底封都已丢失。书脊也破损严重,只留下“北新”二字。
第一页是北新掌柜的一封道歉信。信中说原本由钱玄同为本书作一篇序,却因妻子病危无暇顾及。但本书出版又刻不容缓,只好先把序欠着。等以后钱玄同写完序再单独印刷,读者可凭这封道歉信领取。
接下来是鲁迅的题记,还有刘半农的“重印何典序”,写于1926年3月2日。刘半农讲述了这一版本的由来,说吴稚晖常提及自己从一位老师傅那里学得文章风格,那本书中有句“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钱玄同多处寻求未得,倒是他在北京西城区海王村公园闲逛时无意中买到。于是就有了这一版的重印。
后面还有两篇序,一篇是太平客人题,过路人题,大概是刘半农卖的版本里自带的。
当时喜欢这本书,是因为书中所用的吴语,我作为宁波人,也能读出一点本地老话的味道。很有意思。
看了孔网在售的几个版本,均是1929年印刷。我手头这本,虽然没有出版页,但因为有了北新掌柜的这封道歉信,没准就是一版一印。再加上我在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的《何典》中看到林守庄于1926年10月27日的序。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钱玄同后来再也没有补上这篇序,于是加印后让林守庄写了一篇。也就是说,这份道歉信最终都没有兑现。
也请孔网的书友看看,能否确定这本书的印数时间?
...展开全文
9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平台上有些书有哄抬价格的现象,短时间高价成交量多。感觉现在直接来孔网上买书的人越来越少。我最近接到的都是二道贩子。
@古蔡书店:
#我的孔网捡漏故事#
捡漏宝典实战二例
《生与死的战斗:与施受虐的对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4月1版。
图一:在10月收集记录于10月18日集中一期推送的《捡漏宝典系列之十九》中显示该书最新成交价是一年前(2024年)的192元。
图二:我上孔网查价,看到其中一本售价含运费才65元。虽然该书交易并不活跃,但我仍然感到有利润空间,就果断入手,于10月16日签收。
图三:收到书后我于10月18日标了一个差不多是最低价的165元上架。
图四:不到两周时间,没有售出。市场很卷,我发现有同行标的更低。我存不住气,想见好就收,尽快脱手,于是又下调价格标了145元重新上架。过了一段时间,该书终于在今年(2025年)2月19日售出,被一书业中介(代购)转手。

《中国药茶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9月1版。
图五:在10月继续收集记录于11月3日集中一期推送的《捡漏宝典系列之二十》中显示中国药茶类书有两本溢价。
图六:我在孔网按图索骥,综合性价比,力争做到利益最大化,从中选定一本《中国药茶谱》,加上运费合计55元,于10月23日签收。
图七:从孔网中来到孔网中去,取之于孔网用之于孔网。这书我不看,我是转手获利的。我懒,拖了两天于10月25日标价75元上架,11月15日顺利售出。
...展开全文
2025-03-24
1 3 72
76人阅读
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
#开书店的苦与乐# 从豆瓣高价收了点书,想给自己的书摊装点门面。原本都是一些三块五块的,实在寒碜了点。线装本也不是我这种菜鸟能玩的。就选一些版本精致的,内容不错的书来摆一下吧。
8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收书人的苦与乐# 如果收书人分等级,本人还处于菜鸟一级。前几日在豆瓣看人出书,见书不错,虽然几乎没有利润,甚至有可能压货亏本,但还是忍不住收了。收书人的第一关可能是要忍住收书的欲望吧?
195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你是否还是更喜欢纸质书# 比起书的载体,我更在意的是书的内容。出版业已经是夕阳产业,写作者的创作热情也早已被物欲横流的现实所剿灭。到时无论电子书还是纸质书,又有何区别。
270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你是否还是更喜欢纸质书# 电视机出来后,读纸质书人少了。电子书出来以后 读,读纸质书更少了。短视屏爆火以后,有人说谁还会读书呢?可是读书的人依旧在那里。AI时代,上网可以快速全面地找到信息和知识。还有必要读书吗?然而,读书并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读书最重要的是为了训练思维,提高知识能力。到了脑机时代,信息和知识可以快速地下载到你的脑中,但是如果你的思维能力低,你还是理解不了这些信息和知识,更谈不上整合、内化和应用。在我看来,AI加剧了智识上的两极化。对有些人来说,反而是瓶毒药。
108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人工智能对文化创作的影响# 人工智能在词汇量,修辞方式等写作形式上自然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完全可以碾压一般创作者。但好的文章最核心的部分是情感,人工智能无法理解这个,它不懂幽默,反讽,隐喻等文字功能。只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就可以看出修辞堆砌和内核丰富的区别了。当然人工智能用作辅助工具还是不错的。
108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