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书籍封面# 春花灼灼我独赏,春夜沉沉我独迷
——忆丰子恺版三色《源氏物语》
这么多年,我遨游书海,却再也没有遇到像丰子恺先生译的人文版三色《源氏物语》那样让我如痴如醉,让我秉烛夜读的好书!如今我慢慢明白,不是现在的书不漂亮,是人随着年岁逐长逐渐怀旧,所谓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人老耶?人老耶?人书俱老也!
与这套书初识是在春花烂漫的锦官城,在毛边书局幽暗逼窄、汗牛充栋的老仓库!幽静的仓库里,除了一个兼职的学生别无他人,我正在里面肆意遨游,忽然间,老旧铁质书架尽头的一抹亮色吸引了我,轻轻取下,入眼的是书封头上的几个小资:日本文学丛书,中间部分杵着几个厚重硕大的字: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封面中间配有一幅立体的插图,一宽衣博带的男子怀中搂着一个长发及腰的女子,二人的裙带延伸至右书口而不止,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封面的那个男子是源氏公子,怀中抱的正是他心爱的女人紫姬!简单翻看了一下,如获至宝,看到书脊上写着上册,应该还有下册,于是在同一排的角落顺理成章找到了中和下,一翻版权,全部都是一版一印,品相更是难得,直板直角,触手如新!书整体泛黄,细嗅有股巧克力味!拿出去问了问兼职姑娘,60元!果断拿下,顺手收了一个毛边书局自己制作的帆布袋,印有桃蹊书院四字!这次拜访虽没能如愿以偿见到书局掌舵人傅天斌,却收获了一套见猎心喜的好书,可谓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之后这套书随我走到了中国的西北角——金城兰州,所谓“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兰州是西北黄土高原的一座孤城,所读大学位于乡下,加上兰州也不是一个以娱乐闻名的城市,课余时间大多泡在图书馆看书,而看得最多的就是这套三色《源氏物语》,没事就拿出来翻看,四年之后笔记累计了一大本!丰子恺先生的译文一律用七言,翻译的诗词类似唐诗七言,配合紫式部作品中特有的物哀笔触,读来让人我见犹怜!源氏纵情花丛,把身边的女子当成打发时间的玩物,其中甚至包括其父的女人藤壶女御,二人野合而产子,即后来的冷泉帝!《源氏物语》此书并不以情节出彩闻名于世,成就该书的是紫式部那那如泣如诉、浪漫哀愁的物哀美学!书中所记之事无非是源氏公子寻花摘柳最后始乱终弃的故事,随着书中的女子一个个要么抑郁而终、要么暴毙身亡、要么削发为尼,直至源氏的挚爱紫姬香消玉殒,源氏也幡然醒悟,遁出空门,郁郁而终,真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一切都转瞬成空,和《觉后禅》中的未央生何其相似!
这套书的出版曾历经坎坷,最初是知堂先生计划翻译这套日本物语文学的滥觞,后因事务繁忙转交丰子恺先生继续,丰子恺先生呕心沥血翻译完该书,却没能亲眼见证该书的付梓,在十年运动中过世。书籍虽然最终得以出版,译者却已身死道消,不能不说这是一大憾事!
我迷恋这套书,更因为它那天马行空、唯美空灵的插图,特别是源氏蓬头垢面、举目望日的配图,感觉有屈子笔下“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的创世之感,感情浓烈到了极致,大气磅礴到了极致!后来查找资料,原来是秦龙先生特意为该书配的插图。秦龙先生祖籍河北成安人,是著名国画家、连环画家、书籍装帧设计家,他的著作以冷逸高雅、瑰丽奇诡著称,80年代正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只有好插图才能配得上好书,秦龙的画和丰老的译笔,可谓是相得益彰,达到了颈上添花的双赢效果!
毕业开店后我特意找了一位擅长绘画的同学,请它把《源氏物语》的几张插图绘到了书架的木板上,浓墨重彩,方便每天都能欣赏这几张图!
毕业的时候,偶然把这套书发到朋友圈炫耀,一个文学院的学习表示他特别中意这套书,可谓一见钟情,一时不忍,最后转手与他!事后一直想凑一套一模一样的,入手几套始终不能如愿,或许该书的远去正如繁花的消逝,只是为了给春天留下一个注脚,“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但这本书的内容已伴随时光融入了我的血与骨,灵与肉,成为了我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