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宝轩

实名认证

以书会友 以墨成文

6 关注
125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孔网昵称的来历# 我喜欢我的昵称。这还是在书店打工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孔网,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可以换书的宝地。
开摊换书,读我想读的一切未知世界。孔网说,你得现有个大号不?也是,这个自己给自己起名的机会?怎肯放弃?一茶入味,满室茗香,茗便成了首字。谁让我那么喜欢红楼梦呢?二字取宝。虽然是书摊,小小的愿望也是小小的幸福,轩有来路,日有所依。茗宝轩诞生记就是这样简单易学在那个秋天的傍晚。这段时间我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很久没有认真管理茗宝轩,我想时间飞逝,有没有人光顾我的书摊不要紧,只要孔网在,我会整理好心情,好好生活,好好经营。
2.7万人阅读
5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3
#想读却没读完的书# 首选《红楼梦》。初中的时候就囫囵吞枣读了一遍,模糊记忆中,不外是宝黛恋和那些知名的片段诗词。一个年龄段看同一本书,感想和领悟截然不同。到现在再看红楼,恋爱不在是中心,也没有那么讨厌宝钗王夫人之流,这大概就是谁也离不开的烟火气吧。
开篇讲了一个甄士隐和贾雨村的纠葛故事,不善为恶之中,给了英莲悲惨命运的结果。年少读此处,简直是忽略读法,只记住二个姓氏。而如今不停感慨,为啥不带个老妈子?随着故事的展开,各种人物形象扑面而来,栩栩如生。真如红学家所说,是一部真实的历史纪录。
读书之时,我又百度各种人物关系,理顺彼此之间利益,上百个人物在大师的叙述中,不问朝代让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就在眼前。宁荣二府在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时代震荡中,呼啦啦大厦倾尽。
许是年龄增长,对于王夫人平生了点滴同情。哎,终是脱不了世俗烟火气。《红楼梦》恰如我读了却一辈子读不完的书。
12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我的踏春小记# 失眠了,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晚上居然喝了杯咖啡?!此刻我的内心毫无睡意,缺乏睡眠对一个爱美的我来说,万分懊悔。看窗外寂静的楼宇,无处安放的清醒遂想起孔网,大,且居易。
前几天去了书店,发现书籍已经买不起。个个精致的无以伦比,出挑的里外三张皆是虚妄,第四才是正文,何必呢,我甚至连简装版的围城都没找到,69的精装版让我叹息~~
电子书再好,闻不到墨香,墨已散,香不在。
从前的不缺字不少行的简装书,寥若晨星,时代在进步,我却不由的怀念我能几十元买三本书的日子,想来不是出版商的错,是我,无论如何该去找份工作,讨来硬膜版的精致吧.咖啡别喝了,真是影响睡眠,继续我的找睡,找睡……
82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报志愿应优先考虑就业吗# 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就业。前几天,有个同事女儿带阳考研,预估成绩不理想,问问能否申请国外读研。我是强烈反对,闺女学的是会计,本科学历,实操专业,多考几个证书比研究生学历还实用不?企业招会计,注会比研究生有优先权。可孩子一心想提高学历,读研,当下有个极佳的单位还不想去?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纵想让躲砖,也无法领会苦心。报志愿的时候,多多考虑就业吧?不是每个理想都能给你一个锦绣。张颂文也47岁才火,我们有多少个47?
228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有人买我的书吗?我的书摊物美价廉哦,都是我自己全价买的,卖一本都是一个喜欢。今天吆喝吆喝,是被好怂的汪小菲气着了,这以爱孩子的名义,养着孩子的继父?!你是真爱孩子还是还爱他继父的媳妇儿啊?真怂!看张兰是多伟大的母亲,慈母多败儿啊。我卖书,准备买碗麻六记,支持怂包的伟大妈妈,卖书啦,同学们
145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想读却没读完的书# 挪威的森林,读了大半,便搁置了,夜里做了个梦,惊醒。
初读心态还算悠然,随着“我"抵达汉堡机场时,听到了初恋情人直子最喜欢的这首歌,不由回忆起18年前直子和“我”一夜情后不辞而别,同班女生绿子走进了“我”的生活。绿子告诉我,直子进了精神病院。之后,“我们”的快乐时光,和其他几个病友,然后直子自杀……
她的葬礼上用吉他弹唱,表示对她的怀念和对社会的不满与抗议。
到此把书合上,人生很多不如意,不论中年,青少年面对人生及青春期的孤独困惑以及面对成长的无奈,以及我们在社会压力下无法摆脱的生存痛苦,写的痛苦,读的也痛苦。这是我唯一一本没有系统读完的书,夹着书签放在书架上,不敢看。
210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我们静默啦,昨天还稀里糊涂跑超市抢菜……把冰箱囤满,把储藏室塞满,不在乎有鞋子有杂物……
然后,然后~~小区早上就有菜贩开张,新鲜而价格适中😓😔
心有戚戚看着昨天下午5点半抢的蔫巴菜~~怎一个悔字了得?
159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闲话开网店的原因# 真是闲开网店,话说孔网。这间茗宝轩,严格来说,不是店,只是一个仿如席地铺就的路边摊,指它糊口,我大约是要饿死了。也是我上书不多,主要是不舍得卖,就这样吧,只要孔网不撵我走。
大约是在春天,我在一家书店打工,老板让天天扫书上孔网,我才发现,还有这么一块宝地。可以买书可以发文可以阅读可以聊天……能在这里流连忘返的大抵分两类,一类和我前老板一样,爱书也买卖书,当然她是职业书商;一类和我一样吧,爱书买书写字,希望有人阅读有人共鸣有人切合。
我的小书摊安安静静的,也犹如我这样的本意,永远做个有情怀的读书人。用武才女的一句话结尾:板凳要坐十年苦,文章不写半句空。感谢孔网老师,让我文有所在。
1.7万人阅读
3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6
#如何看待直播# 用文化自信刷新直播趣味
很少看直播,大概率知道最终还是要卖货。倒是很喜欢看他们拍的段子,短短十几分钟,剧情编排的不错。有些是润物细无声的家庭生活,有些是透着机灵的小聪明和小温馨。主播们在带货之前,总是有一个自己的小剧场,每日更新平淡如水的生活,却滋滋有味。我觉得真不容易。比起***的单纯让你买买买,这类用剧情开端收获点利益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也开心了也打发了无处安放的时光。
忽喇喇,晴天霹雳。无限接地气的直播刮来了董宇辉们,一个牛排能让人记住三个单词。我也关注过英语日语韩语主播,持续时间不长,她们都安睡在我的关注里,何时放出来,我也不知道。单纯的学习平台总让人懈怠,寓教于乐的直播授课模式,开辟了新天地。
信息时代,文字已经无法抒发人类的感情,直播音像快速占领了大脑和思维。在这个广阔世界里,那么多一点儿文化气息,多一点儿人文素养,使浮躁的社会,安静下来。其实孔网情怀早可开坛讲书,我们争取做个有情怀的读书人。
1.5万人阅读
3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36
#「人世间」小说影视漫谈# 《人世间》刻画的男人形象,无一例外都是爱家爱子疼妻。周家从父到子,把中国男人该有的顶梁柱般家庭责任感,演绎的淋漓尽致。反面亦或如骆士宾,离婚也是妻出轨。插叙发小德宝的小暧昧,不如说他是手段逼春燕而争取倒插门的尊严。至于国庆与吴倩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但在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中,观众还是能感悟到他们彼此真感情。剧终过半周,还心疼赶超的死和于虹贫穷夫妻的爱情坚贞。
都在说原著的残酷与改编的温情,真正的主线是婚姻的价值观。家和万事兴,男人要大气而担当。或许我们做不到周家哥姐的天资聪颖顺风顺水,也做不到周家小弟宅心仁厚好人好报,但周家父母相濡以沫、恩爱理解,普通工人与文盲妻子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朴素爱情,是原著和编剧最一致的价值观。
最原始的也是最真挚的,那必是~~爱人。(推荐清华园的书,希望得你喜欢😍)
8554人阅读
4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6
#属于春天的书# 倘意在书店里打工,可别指望免费看那些书,你不是读者,而是码书和搬书工,不挑剔的话,尚可以闻墨香和关公像前的薰香。
这个春天和往年差不多,大风预警变成蓝色。带着兴高彩烈的心情,眼里放着光,手抚书架,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恰如邻居,可朝夕相伴。老板是女老板,日日一身黑衣。有烟瘾,半百年纪,熬夜痕迹明显。时常看见她在凌晨二三点发一些警示文章或者小众晦涩的独立书单。忧苍生忧书生忧纸媒,独不见忧经营寄生活难处。
上午稀少有客,下午也是四点以后,最忙该是华灯初上。她总是在下午来店里,待到夜里。销量如此低迷,员工也就剩二个人。但你在她的朋友圈是看不到真实状态的,皆是她对某本书的见解和通篇文绉绉的慨叹。书是极新的,何时看的,不得而知。
书店在本地小有名气,因为她巧妙地配套了一个每周讲坛,请一些本地文人墨客来做讲座,提升了很大知名度。网络不发达时期,抖有高大上的赶脚。如今,眼见有听有进无有买书。也没看出她有多焦虑,定力是有了。她说我是在坚守。
我曾想往孔网扫书的间隙,偷看一本书,被她从监视器里发现,工作群里喊话。当然,她也听从我的建议,使用孔网的批量上传功能,省时省力。
她的书店开了近25年,业务量逐年下滑。关了二家店,余书集中放在最中心店,没有分类,就那么噼里啪啦放着。守着白天的安静,等着夜晚的喧闹。但她的朋友圈还是日日坚守她自己的繁华热烈。
我们是绝口不提她圈里的笔墨,当然也不点赞,尽可能无视这寂寥的人世间吧,认真做个码书工和搬书工,真的要卑微到土地里的劳务费,或者就是要辞别她的时候了。2022年的春天夜里,我记下春天里的书店。
...展开全文
6069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1
#教育是社会流动的阶梯吗# 热剧《人世间》诠释了教育是社会的阶梯。今天晚上的剧情是孙赶超得病用假存单让儿子上学,为了最终减轻家庭负担而卧轨。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像我追剧一样,眼泪纵横……曾经听老辈人说:三代才能供出一个大学生。谁家出个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光耀门厅。这当然是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年代了,读书能彻底改变了家族阶层。
知识改变命运,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所以郑娟不识字,却有恒心和毅力供养儿子读书。我一直在想,如此玲珑剔透如珍宝一般的女人,如何明白书上才有的道理?!教育出二个优秀的儿子?!翻遍全局,才发现书香和文化孕育使她深深懂得,天下第一,唯有读书。
梁大师的原著分上中下,书中或欢喜或悲哀或沧桑或浪漫或扭曲或伤感,还是值得多读,多悟出人世间的千帆过尽,依然是万物生长。
1.6万人阅读
38人点赞
收藏 1 5 38
后疫情时代的焦虑 已经有些日子,二点一线的生活状态。往往是规划好出发时间地点,再查询疫情咨询,总会在前方不远,让我省钱,劝我别出门。好吧,好吧~~读书吧,那也不去。
251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