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端简公集》
新城何端简公世璂,字澹庵,地有铁山,因以自号。历任贵州巡抚、直隶总督。
何世璂担任散馆授翰林院检讨时,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后出任山西省副主考官。后又担任“圣祖实录馆”纂修官。江西正考官。历任浙江学政、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署理直隶总督。
雍正七年卒于保定官署,享年六十四岁。
皇帝褒奖。雍正帝听闻何世璂故去,非常悲痛,特下诏褒扬他的政绩:“何世璂老成持重,端方廉洁,实心供职,畿辅重地,正值料理,忽闻溘世,朕心深为悯恻。”并派官前往祭 奠,并追赠其为礼部尚书、祖父何国鼎礼部尚书、父亲何毓光礼部尚书,令家族享“三世尚书”之荣耀。赐帑千金归葬,并谥号“端简”。这在当时实在是无上的。
何世璂一生喜爱诗词。曾得王渔洋口授。其诗淳古淡泊,著有《淡志堂文集》、《淡志堂诗集》、《燃灯记闻》、《渔洋诗法》等。道光年间,何世璂后人将其上述作品编纂为《何端简公集》12卷,刊行于世。
现在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何端简公集》。
内容丰富。何世璂是一代名臣,进士出身,担任过《圣祖起居录》和《大清一统志》的编纂,文字功底是相当的了得。笔者翻阅该书,发现书中涵盖了何世璂一生所有的文章,包括何世璂为官期间的所有奏疏、策辩论说、各种序跋、誌表、诗文等。从中可以了解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情况,尤其对于研究山东一带的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保存完好。何世璂的《何端简公集》虽经历了200余年岁月,历经多次战乱、浩劫,但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并无褪色,也没有虫蛀现象,实属难得。所有书稿,共置于一个函套之中。至今已经问世将近二百余年。实乃中华文化之幸。如果打个分数的话,完全可以打到95分以上。
一版一印。《何端简公集》保存至今已近二百余年,期间并没有再行刻板翻印,这也是该书存世量极小的原因。笔者翻阅一柏轩保存的这本《何端简公集》,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所有的书册中,凡有错愕之处,皆用裱糊之法,在原错讹之处或旁边,粘贴原字大小的纸片,然后在纸片上写上更正的文字。由此我们可以断定,这套《何端简公集》属于初印校正本,是真正的一版一印。
版本稀缺。由于年代久远,该书现存世量极少。根据笔者的研究,除去张柯先生收藏本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各藏有一套。据悉,近年来,该书已经收入《中国古籍总目》。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存世量的稀缺性,说该书价值连城,实不为过。
诗文优美。 清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袁枚在其名著《随园诗话》中曾经提到过《何端简公集》,言语之间甚是推崇。“余幼时闻吾乡督学何公世璂之贤,和若春风,廉如秋月。世宗时,总督直隶,赠尚书,谥端简;渔洋先生之高弟子也。”袁枚先生还特别选录了文集中的两首小诗《畅春苑诗》和《咏史》。
古人云,“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而何世璂正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三不朽”的杰出的人物。笔者深信,随着《何端简公集》的面世和相关研究的推进,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界对于清朝社会前期的历史研究、山东新城一代地域文化的研究,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