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济世

实名认证

好风凭借力,催我扬帆更向前……

102 关注
483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买书卖书# 买书与卖书

买书的原因或许很多
卖书的原由却不过两三种而已

或仵正如人之间的缘起缘灭……
不说曾经拥有
至少曾经摩挲、翻阅

(第2张图片系借用孔网某书友店铺中的实物书图片)
...展开全文
73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110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快过年了…# 大家过年好啊,马上放假了!
往年过年期间都正常营业发货的,因为邮政营业网点就在小区门口,而且他们就放一般就放大年三十下午半天和初一一天的假;今天上午去寄书,柜面营业人员特别高兴,还特地跟我打招呼说今年放6天假😏那我自己在家一天,放7天假😍来个过年七天乐~
206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如何看待直播# 书友们!
群发的广告信息,特别是那种直播消息在哪里可以关闭!?
特别烦B~
我是几乎所有的电商平台直播都不看,平台上却总是推这种消息,而点开消息管理里面却看不到推送的这个信息,更找不到在哪里关闭……
刚刚5分钟之内,一个什么狗屎布衣就连着推了两条……
212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1
#汉画像拓片# 值此2025年新年来临之际
祝祖国及孔夫子网:
🥰日益昌盛🥰

祝孔网工作人员及书友们:
🥰富足安康🥰

⠀⠀⠀⠀⠀⠀⠀⠀⣠⣶⣶⣶⣦⠀⠀
⠀ ⠀⣠⣤⣤⣄⣀⣾⣿⠟⠛⠻⢿⣷⠀
⢰⣿⡿⠛⠙⠻⣿⣿⠁⠀⠀⠀⣶⢿⡇
⢿⣿⣇⠀⠀⠀⠈⠏⠀⠀ 𝟓𝟐𝟎🎀
⠀ ⠻⣿⣷⣦⣤⣀⠀⠀⠀⠀⣾⡿⠃⠀
⠀⠀⠀ ⠉⠉⠻⣿⣄⣴⣿⠟⠀⠀⠀
⠀⠀⠀⠀⠀⠀ ⠀⣿⡿⠟⠁⠀⠀⠀⠀
...展开全文
704人阅读
2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24
#书画收藏# 2个亿!他是为了买宾馆还是为了买画?

20世纪初,隶属于市旅游局的国有独资宾馆--杭州华侨饭店陷入困境,于是决定将其整体拍卖。尽管饭店坐落在西子湖畔,背靠繁华的市中心,但它的破旧与时代的进步格格不入。竞拍者们对这家历史悠久但破旧不堪的饭店兴趣泛然,但对其黄金地段却十分心动。

在激烈的竞拍中,价格一次次攀升,每个人都在掂量着最佳报价。然而,当所有人都在极速竞标时,一位神秘男子突然喊出了2.08亿的天价。

拍卖现场顿时沸腾,有人怀疑这个男人是疯了,怎么可能把这家饭店估价2个亿?难道是某位新手在捣乱?

而这位“新手”却是浙江广厦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楼忠福。他脸上展现出满足的表情,与其他人惊讶或惋惜的神态截然不同,因为他成功地竞拍下了这个物品。

拍卖结束后,许多人都在猜测楼忠福会对这家宾馆做出何种改变。也许他会迅速投入经营以赚取回报,然后将其转手出售,或者将其改造成其他业务。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楼忠福根本没有时间去管理宾馆,因为他的头脑里只有宾馆里的两幅画。

楼忠福是一位擅长做生意的商人,同时也是一位热爱字画的收藏家。华侨饭店自1959年在杭州开业以来,楼忠福作为浙江本土商人,见证了它的兴衰历程,对这家饭店的了解远胜于他人。

楼忠福对此两幅画情有独钟,尽管表面上无法购得,但他私下里仍然念念不忘,并派人打探这两幅画的消息。原来,这些画的背后有着不寻常的故事。当饭店刚刚开业时,由于是新场所,没有名气也没有回头客,生意十分清淡。

于是饭店的拥有者就想了一个办法,他邀请了两位很有名气的书画家,画了两幅极具意境的水墨画,并摆在了饭店的大厅之中。

饭店中是来自大师的佳作,饭店外是天堂般的西子美景,一群文人墨客闻名而来,他们带起新的潮流,那就是来华侨饭店吃饭赏画。

也是这时大家才知道,这两幅画的作者竟然是吴茀之和潘天寿。而针对华侨饭店的意境,吴茀之创作了《美意延年》,潘天寿则创作了《初晴》,虽然那时这两幅画还没有那么值钱,但足以成为饭店的镇店之宝。自然而然,这两幅画成了华侨饭店的招牌。

华侨饭店,楼忠福曾因各种生意和饭局无数次光顾过这里。令他印象深刻的不是饭店的菜肴有多美味,而是大厅里挂着的这两幅画。尽管他想购买回家收藏,但这两幅画作为饭店的镇店之宝,却根本不会对外出售。

尽管当时的楼忠福非常欣赏这两幅画作,但根据他的经验,看来看去还是认为这两幅画不太对劲。

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华侨饭店这个时候挂在宾馆大堂的两幅画已经不是真迹而是仿品了。

可这么大一家饭店,还是国企,经营的时间都快赶上楼忠福的年龄了,怎么会在最体现脸面的地方挂赝品,而且一挂就是两幅?

事实上,华侨饭店刚建成的时候,挂在这里的两幅画确实都是真迹。

而在70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华侨饭店的名气已经稳定,不再需要用画作吸引顾客,于是饭店的经营者就请来了潘和吴的高徒,让他们照着老师的原作一比一仿了两幅作品,替代原作挂在了大堂中……

所以当看出这两幅画是赝品的时候,楼忠福就觉得真迹一定还在华侨饭店,只是被收藏保护起来了。

真迹一直被精心保管在库房当中,传说楼忠福拍下了华侨饭店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跑到宾馆库房,不顾满屋灰尘一通翻找,最后还真的让他在角落里找到了被包裹好的《初晴》与《美意延年》这两幅真迹。

而在2019年,《初晴》被一个收藏家以2.058亿的价格拍走……
而若有一天吴茀之画的《美意延年》会被拿出来拍卖的话,您觉得能拍出什么样价格呢?
...展开全文
8078人阅读
40人点赞
收藏 1 7 40
#端午安康# 明天是端午节了,你那里有相较其他地方更显独特之处的端午习俗吗!?

《燕京岁时记·端阳》记载----
京师谓端阳为五月节,初五日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馈贻,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其供佛祀先者,仍以粽子及樱桃、桑椹为正供。亦荐其时食之义。
*按,《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是即粽子之原起也。

雄黄酒:
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

天师符:
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朱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祟恶。
*按,《后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是即天师符之由来欤!

菖蒲、艾子:
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彩丝系虎:
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椹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按,《风俗通》云:五月五日以彩丝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

剪彩为葫卢(芦):
又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卢,倒粘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至初五午后,则取而弃之。

赐葛:
内廷王公大臣至端阳时,皆得恩赐葛纱及画扇。

而在我们的老家,除了下面截屏的聊天记录里写的习俗和谚语外,还有不少人家是在五月初四过的端午节:据老家古《县志》是因为元末明初时两边的大军定于五月初五日会战,一方领兵的将军体恤民情、恐伤及民间无辜百姓,特地派人放出消息,让民众走避山间,故而民众在初四日提前过了端午节就出门避祸,后面有些人为感恩这位将军也就形成了端午节初四过的习俗……
...展开全文
453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8
#卖书记# 让一些书以更合适的价格到更需要他的人的手里!
这几天在想一些事情,也想着怎样整理家里的空间,艰难而坚决地对一些书做断舍离……
书买来后多少是翻过的,特别是自己当时感兴趣和存疑的几个点,其实静下来想一想这也许就是这套书对我的价值吧,已然实现了,那就放手吧~
817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2
#影视剧人物台词# 如今的影视剧啊!
两人上街买菜,回家路上竟然都换了一身衣服~
这两人是在上街期间发生了什么不被导演和编剧所知道的事情了吗!?
160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买书记# 购书花钱如流水啊!
🤣这个月卖出去的书钱还不够买书的,下午还要下两个单子……
😭关键是卖出去的书进来的成本不低!其中有不少是自己当初买来看的~
这次买进的书都是冲着定价和邮费总体费用低下的单,是准备放到线下实体里卖的,但因为是旧书,又是低价书,估摸着就算全部卖出也没多少钱可以挣。
🤣到时发现可以帮不少开店的书友去一点好几年的库存!顺便抬升一些旧书的售价水平线……
661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9
#藏书故事# 继续平价上书
昨天发动态聊了因为目前家中自己藏书跟其他杂物较多而引发的尴尬和可能引发了家庭矛盾,今天继续平价上书……
效果还是有的,上架的其中一本三个小时不到就有书友(也是孔网卖家)要了!说明我定的这价位是相当合理了!
165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藏书故事# 家里书和杂物太多了,起矛盾了!
我自己喜欢看书,又喜欢玩点乱七八糟的玩意儿,虽然4年多前开始在孔网处理一些旧书,但总赶不上买进来的那个速度,于是乎家里各个房间,包括客厅里,到处都堆满了图书和一些杂物!虽说还没有影响到日常活动的空间,但看着总有些觉得碍眼。这不,前两天家里老太太发威了,而日常里那人也有不满的情绪流露出来了……
想来想去还是因为自己的个人爱好挤占了家里太多的空间,得想点主意加快处理的速度了,于是决定从现在开始新上的图书和杂项直接底价上架!
429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禅意间# 悟禅,悟的是宇宙的真谛,自然的规律,人的内在生命本源,事物本质的感悟与把握

流光过处,梵音袅袅
禅意点点,不惊、不扰
若可,允我用墨色简画
引你入清凉、超越、洒脱之境
156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买家申请退款# 卖家三天未登录且未发货,发起退款申请居然要三天才能通过!
这不是咄咄怪事!?
144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