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二手书

本店旧书都是实图现货,喜欢直接拍。快递每天下午三点半过来取件,三点半之后拍的第二天发货,三点半之前拍的当天发货。我每天都会去淘低价优质旧书,希望您关注我!

27 关注
2207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怀念80年代# 青砖
那年夏天我回老家碰到了她,那时候的她满脸忧郁,经常坐在村口的老房子旁边发愣。
或许是为了哄她开心。我主动搭话说,“你知道我现在是做什么的吗?”
她没有看我,只是默默的看着远方,有意无意答了一句,“你现在做什么?”
我说,“我在做古玩,文玩。你知道古玩,文玩的意义是什么吗?”
她还是看着远方,似乎对这些话题不感兴趣。随口说了一句,“你说说看?”
我一本正经的说,“古玩文玩是一种缘分。对没错,就是一种缘分。这些物件本身没什么实际价值,这也是为啥有盛世兴收藏的说法。”
我接着说,“古玩文玩没有实际价值,但是这个行业却一直都在。这说明它具有一定的精神属性,也就是能给人带来情绪价值。它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的交易只能是随缘,喜欢的人就买,因为买了高兴。”
她转头看了我一眼,似乎对这个话题有了一丝兴趣。我接着说,“既然这种东西是一种缘分,那么也就意味着任何载体都可能被卖出去。可能是一件珠宝,一本书,甚至是一块砖头…”
她突然瞪大眼睛,转而微微一笑,那一抹笑容在夕阳下显得特别美。她看着我说到,“你吹牛,我才不信砖头能卖出去!”
我也意识到自己说过了,但是也不想冷场,于是从老房子墙根底下捡起一块老青砖,用滑石在上面写了“幸福”两个字说道,“这块青砖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这两个字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是这件东西立马有了一种文化属性。中国这么大,你就真觉得没人会把它买走么?”
她笑了笑说,“就算你讲得再好,我也不信你能把这块砖头当文玩卖了。”
我说,“话确实有点夸张,但是人总要相信一种可能,相信一种美好。这两字送给你,也送给我,希望我们余生都多一些幸福…”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直到太阳落山。接下来的几天,我一直在乡下收货,没有和她碰过面。又是几天后,我们先后都离开了农村,回到了各自居住的城市。
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联络,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真觉得说话是多余的,所有的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忙劳碌。
去年夏天,老家已经搬迁了。回去探亲时顺便去老村里转了一下,算是一种告别吧。曲折的乡村小路荒草丛生,整个村庄全是断壁残垣,已经没有了村庄的样子,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看着亲切,似乎还保留着一些童年的记忆…
在返回时路过村口,我发现了那块青砖,上面写的“幸福”已经被雨水冲刷的看不到了,但是我还是一眼认了出来,因为它比其他青砖略微短一些。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玩意真能卖出去吗?于是我就把它带回来挂在了二手平台。当然不指望它真能卖出去,但是每次看到那块砖头,就让我想到人要相信美好。对生活,对幸福,对未来要有美好的向往…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为生活和幸福拼搏的人们,希望他们余生美好幸福,哪怕过了中年一样要对生活充满希望…
...展开全文
2.1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3 60
#名家名作欣赏# 清末著名篆刻家冯士塽先生手抄蝇头小楷
冯士塽先生出生在道光年间,是民国代总统冯国璋先生的族叔,也是冯国璋先生入仕的引荐人。冯士塽先生中过进士,曾在晚清著名权臣李鸿章部下做过文案。
冯士塽先生是清末著名的篆刻家,代表作有《玩月草堂印存》等。这本手抄本的蝇头小楷有五十多页,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冯士塽先生深厚的书画功底。
1.5万人阅读
4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8
#老物件# 民国廊坊安次县的老单据
这批单据保存的特别完整。安次县是现在的廊坊市安次区,以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名称为安次县。这些老物件都是研究廊坊安次历史的很好的历史资料。
4.6万人阅读
6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65
#谈谈你对古籍收藏的认识# 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吗?
小学的历史课本确实是这么写的,但是这个答案还有待商榷。我们都知道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概括了各个时代文艺创作形式的特点。但是明清小说各有各的特点,像四大名著有三部成书于明代。清代著书的一大特点是书评和改书。就是把前面写的书进行评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圣叹,他一生评改了多部文学作品,比较有名的是对《水浒传》的评改。
在清早期,也有人对《三国演义》做了评改,他就是毛宗岗。要知道这些人对书的评改在情节上变动很大,不仅有内容的增减,还整顿回目,调整文辞,改动诗文。就像现在翻拍的影视作品,完全对原作品进行了再创作。毛宗岗改完的《三国演义》称为毛本,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毛宗岗在当时社会地位并不算高,所以他还假借金圣叹的名字为毛本三国作序,并落有圣叹外传的字样。
所以我们现在笼统的说现在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确实不算准确,真正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流传下来的很少,普通人一般没机会看到。
3.1万人阅读
4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3
#老照片# 50—70年代的美女青涩纯真,小姑娘不经意间的一指,满眼都是对新生活的渴望与向往。
1.8万人阅读
4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8
下面的东西都见过至少是八零后了吧
有金鱼牌水彩笔,老式铅笔盒,老式圆珠笔,小梳子,多用小刀,老式麦克风和耳机……这一切满满的是那个年代的回忆。
2.3万人阅读
7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0
#怀念80年代# 一幅反应八十年代时代风貌的老画
这是80年代送别友人时,一位名叫苏黎的作者创作的一幅作品,作者笔下展现了一幅改革开放后川安巨变后的情景。
远处画了“高楼”,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区别于现在的高楼,那时候的高楼一般不超过7层。几根老式的电视天线林立于楼房之上,这种老式电视天线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城市很常见。
楼房前是新栽的景观树,楼房下面是一个小公园,从楼房到小公园有一个很大的坡度,说明川安这座城市属于山城。在坡度上,当时的设计师很合时宜的设计了花圃,堆砌出了“美化川安”的城市标语。
标语下亭台阁楼、假山喷泉、绿树成荫。人们在楼阁里或闲聊,或读书,或看报,或下棋,或打牌……跨过月亮门的水池旁边,几个小朋友趴在池边的台阶上注视着水池,或许是在看里面的金鱼吧,整体画面给人一种欣欣向荣,融融其乐的景象。
画的作者在落款处除了表达送别友人的离别之情,也用一首小诗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叹。最后把作者的诗文录下,“五十年代一片荒,六十年代建土房。去岁辟为小公园,早读消夏好悠畅。”
4.9万人阅读
5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7
#老照片中的历史# 一线地摊收来的老相册,里面有一百多张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其中大部分是志愿军的老照片,其中包括一些女战士的照片,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我们应该把他们的照片收藏起来,永远记忆他们的光辉事迹。
3.6万人阅读
8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81
#清代地契# 老地契上的历史——从直隶东安县到天津安次县再到廊坊安次区
好多人的印象都觉得古玩是一门生意,其实在生意的背后,古玩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些老物件的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即便是古玩的炒作也是以这两层意义作为主要支撑。
下面是前阵子收到的一些关于廊坊市的一些老地契,从晚清一直到解放初期。从这些老地契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历史内容。
比如有的老地契有两联,有的更是跨越解放前后两个时期。说明这些地契到了一定年限需要进行重新登记确认权利,而且每次登记需要缴纳一定的印花税。
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这些老地契看到一些地区在历史上名称的变更。比如廊坊安次区在光绪年间还叫东安县,隶属于直隶省。到了民国时期就改名叫安次县,后来直到八十年代才叫安次区。
6.1万人阅读
6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61
#老照片# 改革开放第一吻——世纪之吻
情侣接吻在现在的街头并不稀奇,但是在八十年代初却显得格外有意义。那时候的国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经历了战争之后物质匮乏的年代。思想还相当保守,男女谈恋爱即便是手拉手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改革开放不光是经济层面,也是思想层面的改革和解放,中国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年轻人更愿意去接受新东西,所以才有了这张年轻人留下的“世纪之吻”。
当然思想的开放也加快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步伐,这样像以影像的形式留存当时社会状态的照片也就有了另一层含义,成了那个时代解放思想的标志和见证,所以这样的照片成为世纪之吻并不为过。而他们那代人也成了新中国继往开来的一代人,向那代人的青春致敬。
4.3万人阅读
5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3
#民国老物件# 盖有国民学校印章的老地契
这是一份民国时期的租地契,那时候有的契约会找当地学校的校长做见证人。因为那时候的校长,一般被认为是有学问和威望的人。相应的在这些地契上也会出现一些学校的名字。
3.8万人阅读
6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66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古代三寸金莲到底是多大?
三寸金莲是古代妇女缠脚的一种陋习,这是从一本清代老账本里发现的制作三寸金莲的样板,最小的约10公分,也就是古代的三寸,最大的有20公分左右,可见金莲的大小还是取决于人的,脚有大小,不是每个人都能有三寸金莲。
4万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 59
#旧书里面有趣的夹带物# 你知道百年前的几何叫什么?
去年收到一本百年前的几何作业,是用毛笔写的,里面还有当时的树叶做成的书签。那时候的几何不叫几何,而是叫求积法。
2.8万人阅读
7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72
#线装古籍#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事诉讼法教材,民国手抄版
民国早期,里面有大总统,总理等术语。应该是大学教材,里面至少有2-3种字体,应该是一个编写组几个人先手抄,再印刷的。每个人的书法水都不错。非常稀有的一本书,网上没有发现这种刻本。
9685人阅读
2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0
#谈谈你对古籍收藏的认识# 百年前的树叶和几何作业
这是收的一堆老书里面的,发现这是古代用毛笔写的几何作业。应该是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东西,里面还夹了几片当时的植物叶子,应该是当书签用的。古玩旧货市场还真是无奇不有。
3.4万人阅读
65人点赞
收藏 2 1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