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阅籍古旧书店

实名认证

我在深圳横岗开了一家小书店“君阅籍古旧书店”,有空来玩!横岗地铁站a出口走十几分钟,导航书店名,地址:横岗上围老村15号102,联系电话19926462323

328 关注
951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1989年深圳黄贝岭笋岗泥岗
黄贝岭村位于特区闹市区——深南东路南端,是罗湖区政府管辖的一个村,共320户,930人。1989年总收入1777万元,纯收入912万元,创汇125万港元。
近年黄贝岭村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在股份集资300多万元的基础上,去年先后投资900万元兴建了经泽大厦和轻工大楼共31139㎡。目前共有厂房64453㎡,兴办来料加工厂18间、酒店1家,为发展集体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村委重视搞好厂房配套的建设,单去年就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7000㎡工人宿舍,修建500m的下水道,铺设1400㎡的水泥路面,增设2个变电房和2个500 千瓦的变压器,购置5台发电机。该村是最理想的投资场所 。

笋岗行政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中心地带,紧靠泥岗公路和深圳火车北站,占地面积13万㎡。常住125户,465人。
深圳特区建立之后,该村充分发挥政策和地理优势,走外引内联办工业的路子。目前,拥有标准厂房15000㎡,自办及来料加工服装、电子、五金、手袋等工厂30间。1989年纯收入297万元,创汇500万港元。
为了建立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笋岗村十分重视基本设施的配套建设。投资2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5000M²,建筑面积为3450M²的综合性服务大楼,并投资500万元改善道路、水、电和电话等设施。形成了一个生产生活设施配套的投资环境。

泥岗企业公司位于深圳市泥岗路北侧,在泥岗村委直接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工业、农业和商业,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衣、食、住、医疗卫生、福利、教学设施大大改善,人年平总收入从特区建立前的100多元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元。目前,泥岗企业公司拥有工业厂房13600M²,宿舍1万M²,工业企业10多家,商业门市6个,傢俬厂2家,酒楼1家,该公司地理位置优越,与八卦岭工业区一路相连,交通方便,水、电充裕,通讯系统齐全,发展潜力颇大。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办厂。(1989年)
...展开全文
373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1988年深圳旅游
海上世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法人地位。经营范围涉及旅店餐厅、摄影、美容、冷藏储运、客运车队及其他游乐活动(幸运城、电子游戏机、舞 厅、中国城),商场允许经营进出口商品。经营方式:批发、零售。

海上世界可为旅游观光、学术交流、商务活动提供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综合性的、优惠的服务,使你乐在其中,欢迎惠顾。

竹园宾馆是深圳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高级宾馆。为中外宾客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食、住、玩、购物、交通、通讯、医疗和艺术欣赏一条龙。宾馆有豪华客房、中西餐厅、歌舞厅、美容厅、美发厅、干湿洗衣场、桑 拿浴、电子游戏、桌球、保龄球中心、购物中心、电传、传真、翻译、打字、影印、邮递、汇兑、画廊等服务设施。

香蜜湖度假村位于深圳特区之中心,占地面积达2.8平方公里,是目前特区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胜地。建筑宏伟,气派豪华。5座园林宾馆460多间客房座落在花木丛中,环境幽雅,鸟语花香,宛若人间仙阁,令人悦目赏心,流连忘返。

“迪士尼”式的中国娱乐城拥有70多项水陆游乐设施。丰富多彩,惊险刺激。宫殿式的酒楼夜总会金碧富丽,各种风味餐厅日夜营业,电子游戏机、工艺商场均具现代气息。法式花街、德式古堡、芬兰浴室、蒙古包群各具特色,引人入胜。豪华大、中、小型车队,穿梭于度假村与火车站之间,方便快捷。
(1988年)
...展开全文
677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可以跟意大利书友聊书籍,足球,明信片,他收集意大利的书籍,纸品文献资料,他还有自己的书店。开书店是爱好,足球是事业!
339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深圳沙头角进出口贸易公司
公司于一九五九年立业,是内地首间直接收取外汇业务的国营企业。至今发展成人员616人,拥有多间现代化商场、仓库和办公楼,总营业面积近四十万平方英尺的大型综合性商业机构。公司本部设置在沙头角镇中兴街,现任经理何能胜。

公司下属各业务机构:(沙头角镇内)艺新公司、时新公司、糖烟酒综合分公司;(沙头角镇外)三家店购物中心、商品贸易部、加工发展部;(盐田)盐田公司;(南头)南沙购物中心;(深圳)中转仓业务联系处;(香港)伟业贸易公司。

经营范围:日用百货、五金电器、服装针纺、文教用品、皮革制品、羽绒制品、钢木家俱、陶瓷工艺、金银首饰、中西药品、建筑材料、烟酒、副食、土产海产及饮食服务业。

经营方式:零售、批发、展销、经销、代销、加工及进出口业务。

深圳市免税商品供应公司
本公司属下梧桐贸易公司、美华企业公司专营含税进出口商品,经营范围:五金交电、家用电器、日用百货、糖烟酒、食品、家私、服装、药品、文教用品、建筑材料、金银首饰、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等,并在和平路、布吉、沙湾、南头等处设多家综合性商店,批发零售,无任欢迎。

本公司与香港、新加坡合营荔景有限公司和深化工程有限公司,发展酒店、娱乐及旅游业,并对外承包大型装修、改造工程,资金雄厚,技术先进,质量保证,欢迎洽谈业务。(1984年)
...展开全文
448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开市大吉!
795人阅读
1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19
1995年深圳观澜
宝安区观澜镇位于深圳市的北面,总面积112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居)委会,分別与龙华、平湖、布吉、东莞相连,距深圳市中心23公里。是一个集工业、商贸、商住、仓储、旅游业于一体的卫星镇。
该镇道路畅通,交通方便,水电充足,通信设施齐全,幷拥有高等级的高尔夫球场,为外商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年新签协议100宗,其中“三来一补”企业65宗,三资企业35宗。协议引进金额6.63亿港元。工缴费收入2.3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工业创汇8.18亿港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
8.1亿元增加3.9亿元,增长48%,其中工业总产值11.7亿元,比上年同期的7.7亿元增加4亿元,增长52%,农业总产值3000元。农村人均收入45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

观澜镇是深圳市宝安区八镇之一。改革开放前是一个没有工业,完全靠农业、畜牧业、林果业收入为主的边陲小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观澜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大胆改革,勇于进取,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1987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珠江三角洲卫星镇。这一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5310万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9 年的390万元增长12.6倍;已开发的工业区有第一、二、三工业区和南木、竹村工业区,工业用地总面积0.8万平方米;“三来一补”企业125家,厂房面积达21.82 万平方米,主要工业项目有制衣、塑胶、电子、玩具、家私等,年创汇达4千万港元;农业总产值达4405 万元,比1980年的310万元增长14.2倍,农村人平均纯收入825元,是1980年的112 元的7.4倍;全镇城乡私人存款余额3982 万元。(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407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平湖镇位于深圳市北部,北面和东北面接东莞市,东南邻横岗镇,西南靠布吉镇,西北与观澜镇接壤,距我国重要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等,仅20多公里,各种入境车辆20多分钟便可抵达平湖镇。1993年1月1日,宝安撤县分设宝安、龙岗两区,平湖镇辖属龙岗区,下辖白坭坑、鹅公岭、平湖、新南、山厦、辅城坳、上木古、新木、良安田等9个村民委员会和平湖街道居民委员会。
平湖镇属丘陵地貌,镇域内丘陵、阶地、台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4.6%。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土地肥沃,年均气温22.3°C,年均降雨量1933毫米,全年无霜期长达346天,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湖镇的水、电、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良好,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是发展工业、“三高”(即高质、高产、高效益)农业的理想之地。
改革开放以来,平湖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已成为广东省的重点工业卫星镇。截至1994年底,全镇共引进“三来一补”企业达535家、三资企业76家,兴办内联和自营企业15家,厂房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工业创汇达2.9亿港元,已形成了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

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9608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93217万元,农业总产值2866万元,镇三级人平收入10494元,农民人均所得2913元,农业创汇达2000 多万港元,形成了水果、禽畜、水产、蔬菜等鲜活商品和农产品的四大生产基地。
...展开全文
33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沙井镇是深圳市西部的一个重镇。1979年以前,沙井的经济以传统的农业、水产养殖业为主。改革开放以后,沙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商品经济的发展规律,向市场靠拢,优化产业结构,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5年被广东省首批批准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之后,沙井更是快马加鞭,奋力开拓,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外引内联,吸纳资金、技术、人才,依靠科学和管理,经济突飞猛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沙井镇工农业总产值为16.3亿元(现行价,下同),其中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全镇农村人平均收入7365元,劳平收入14013元。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1.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9.9亿元,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全镇农村住房面积 70万平方米,农村人口人平均住房面积 32平方米,农村家庭大都置有电视机、电冰箱、摩托车等,人民生活已步入了小康水平。
沙井镇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自1992年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评比活动以来,全镇先后有坣岗、万丰、上星、新桥等被评为“文明村”,有4937户被评为“文明户”。万丰村及坣岗村党支部于1992年被深圳市评为“农村十佳党支部”。
按照深圳市、宝安区的总体规划,沙井镇以工业发展为主,大力推进工业的升级换代,努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工业。未来的沙井镇,在加快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将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第三产业兴旺、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化的新城镇。计划到2000年,沙井镇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4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镇,成为深圳市新兴的高科技工业卫星城和宝安区西部船舶货运中心。(1995年数据)

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万丰村,从1984年开始实行农村股份制,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建立和发展了“共有制”经济。目前全村已实现了“共有制人人当家,股份制户户致富”。
万丰村有村民2035人,外商来料加工企业发展到100 多家,来万丰就业的外地工人,农民、技术人员达5万多人;万丰(集团)公司的总资产达7亿多元,拥有100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宿舍,年创汇1亿多港元;1994年纯收入达到8000 万元,万丰(集团)公司在深圳参股3家国营企业,在海南、中山、惠州、东莞都有注册的公司;另外在云南、甘肃也有投资。1994年被评为深圳市集体股份制企业第一名。

万丰村 1995年十件大事
一、全村收入超亿元,外经结汇超亿元,比上年增收 20%。
二、“共有制”理论工程继续发展,出版5本专著,约计100 万字。
三、投资500万元,设施一流的万丰幼儿园落成开园,200 名儿童入学。
四、“大洋工业区”、“大朗山工业区”投入使用。
五、东莞“清湖万丰工业村”基建基本完成。
六、万丰村3名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每人奖1万元。
七、潘强恩同志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到北京高层接见。
八、万丰股份公司经上级有关部门评估,评为深圳市 AAA级企业(资产状况优秀)
九、万丰村人均收人达到19000元,比上年增加了3000 元。
十、万丰村被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

沙井镇新二村,地处珠江口岸,毗邻香港,广深一级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分別贯通该村工商业地带,离高速公路新桥立交出入¥300米,从该村到深圳国际机场仅需1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水电充足,实为投资宝地。
目前,该村已有3个工业区,现有厂房80栋(3.4万平方米),工人宿舍71栋(17.4万平方米)。全村总人口1.8万多人。
(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412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龙岗镇位于深圳市东北部,距深圳特区28公里,现为深圳市龙岗区委、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龙岗镇辖龙岗、龙东、龙西、五联、爱联、南联、五约、回龙埔、新生、盛平、同乐等11个村民委员会和龙岗街道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30平方公里,截至1995年
底总人口15.35万。
龙岗镇是深圳市东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深汕、深惠一级公路和惠盐高速公路贯镇而过,是深圳经济特区通往惠州、汕头、梅州、福建等地的必经之地。全镇建设了180多公里的标准化道路,村与村之间修筑了水泥道路。龙岗至罗湖口岸、惠州、淡水、平湖、盐田国际中转港、深圳机场仅需半小时多车程,交通十分便利。邮政通讯发展迅速,镇内有2万门程控电话,可直拔全国各城市和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微波传输系统通讯网、传真通讯、数据通讯、无线电传呼、移动电话等已广为使用,快件专递、邮政储蓄等服务网点遍布全镇。龙岗水资源丰富,山塘、水库总库容量达3600万立方米;风景秀丽的清林径水库,总库容量1800万立方米,为深圳市的第三大水库。全镇已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自来水联网工程,建设了自来水厂4座,日供水能力达到12万立方米,自来水管网总长达136公里,供水覆盖率达95%;拥有11万伏变电站2座,4.5万千瓦火力发电厂1座。
龙岗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龙岗镇工农业总产值达6715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3692万元,农业总产值3191万元。截至1994年底,已开发建设了3个工业城,16个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工业区,拥有标准厂房超过186万平方米,引进“三来一补”企业、“外资”企业834家,实际引进外资20.4亿港元。1994年收取工缴费4.4亿港元。形成了化工、机械、食品、土产、纺织、工艺等行业,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国家。拥有农业专业户196个,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45个,蔬菜、水果和禽畜、水产等鲜活农产品年出口创汇达3240万港元,实现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格局。1994年,全镇三级纯收入约
2.2亿元,三级人均收入7857元。城区人均住房面积达40多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起过60平方米。全镇1994年末银行存款余额24.59亿元,其中城乡个人存款余额达7.6亿元。现代家用电器、高档生活日用品的普及率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广大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龙岗镇以房地产、商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爱联、南联、同乐、新生、盛平等5个商贸中心;开发建设了龙凤山庄、新城花园、龙富花园等高级住宅区。已经建成及正在兴建的商业项目有龙岗第一综合市场、第二综合市场、龙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材市场、商业大厦和龙兴、龙昌、龙西、平南、双南、龙威、向银、龙湖、新生等商业大街,构成了全镇繁荣兴旺的现代化新城区。
龙岗镇还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旅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多达 21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香港、澳门、荷兰、美国、法国、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龙岗把家乡建设与广大侨胞、港澳同胞紧密联结在一起,争取他们为龙岗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367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蛇年新年快乐!(图片ai生成,奥特曼不是)
385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新年的第一本书# (新的一年!福,永远在-福永)
福永镇位于珠江口东岸,深圳市西部,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97492 人。下辖1个居民委员会、11 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福永镇面海靠山,气候温和,地势平坦,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海鲜产品驰名中外,风靡省港,有名贵的基围虾、乌头鱼、蚝、膏蟹、白鳝、红鱼等;农副产品主要有稻、花生、荔枝、龙眼、柑桔等。
福永镇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凤凰岩是福永的主要景观之一,山上古木参天,怪石林立,自宋末元初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后人文应麟于此立庙后成名,山中有“石乳清湖”、“净叛洒露”、“莺石点头”等八处胜景。如今,以凤凰山为中心的“中国圣城”旅游区即将动工兴建。
福永镇地理位置优越,已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特区的空中门户--深圳机场座落于福永镇与西乡镇交界处,广深一级公路和广深珠高速公路贯镇而过,直通港澳的飞翼船码头位于福永镇涌口,一小时可直达香港。福永镇已成为深圳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福永镇凭藉党的优惠政策和便利的自然条件,励精图治,团结奋进,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199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05亿元,工业结汇
2.01亿港元。全镇现有“三来一补”企业308家,三资企业75家;厂房总面积达108万平方米,从业人员9.5万人。全镇三级收入1.0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5282元,比1993年增长 43%。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11.01亿元。现在,福永镇的工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总投资50亿元的“万延工业城”已经破土动工,一批大型工业项目正在上马,区内的水、电、排污和通讯等设施已基本完善。福新大道、政丰路、德丰路等几条主干道,已按城市高标准道路建设。福怡商住中心,龙腾阁住宅楼、建设大厦、福华大厦、温馨花园、文化艺术中心等几十高层楼宇也已相继竣工。物业大厦、天欣花园、龙翔山庄、银信大厦、美信大厦、福昌大厦赛福大厦、威兴大厦等,或正在兴建,或即将动工。福永镇正朝着一个繁荣、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镇迈进。(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300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你是否还是更喜欢纸质书# 1995年,蛇口街道办事处根据近几年内的经济发展目标,努力开拓市场,挖掘潜力,强化管理,在市场竞争中,绝大多数企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社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经济指标。全年实际完成社会总产值11.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68亿元,其它产业产值0.94亿元,辖区内现有120多家企业中,月产值超1000万元的1家,超100万元的17家。新建、扩建项目31项,已完成项目11项,在建、续建项目8项,拟上项目7项。
该办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同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一定的成绩,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国街道之星”被广东省民政厅授予“广东街道之星”等光荣称号。

南头街道办事处位于南山区中心,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面积 13.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9666人,暂住人口57117人。辖区内有南头城、南联、田厦、大新、红花园、大汪山、新铺街7个居委会。交通便利,平南铁路、广深高速公路、市北环路、深南路、南山大道、麒麟路、桃园路,横纵其间,四通八达。产业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有传统的出口创汇农副产品,以鲜蚝、鱼虾、荔枝为代表;工业以电子、塑胶、机械、制衣、皮革制造为主,多为合资合作企业和“三来一补”项目,形成了南头城工业村、马家龙工业区、长沥工业区等初具规模的工业小区;第三产业发达,餐饮、旅业、商贸设施齐全。
1995年,该街道办工农业总产值达 280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7370 万元。工业创汇总额达850.万美元。经济总收入9000 万元。
(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344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旧书新读的感悟# 沙头角,因“日出沙头,月悬海角”的诗句而得名。沙头角是中国南大门一个特殊的边陲小镇,南与香港新界接壤,镇内沿深圳与香港边界形成的“中英街”,既是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蒙受屈辱的历史见证,又是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的缩影,是两种制度、两种文化、两种思想的交汇点。由于沙头角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素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沙头角镇共有田东、田心、桥东、沙栏吓、沙头角、海涛、中兴街等7个居委会,总面积12 平方公里,总人口93000多人。此外,还有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4500人,全镇有侨属、侨眷 7500 多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沙头角镇已成为深圳与海内外联结的重要纽。
深圳市沙头角保税区于1987年12月25日经市政府批准创办,1991年5月28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
1995年9月14日,沙头角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经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沙头角保税区。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代表市政府管理保税区的各项行政事务。
保税区创办8年,已批准设立企业232家,实际投资总额达4亿美元,经营范围涉及电子电器、纺织服装、五金化工、医疗食品和包装印刷等10多个行业,外
销产品占80%。1995年全区实现工业产值20.5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5亿美元,在全国保税区中名列前茅。计划1996年全区工业产值达到31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2.5亿美元。
目前,沙头角保税区首期工业用地20万平方米已基本开发完毕,厂房和写字楼等竣工面积达41万平方米,生活区已完成员工宿舍和文化娱乐设施近7万平方米。市政府新批准的二期工业、生活用地12万平方米正抓紧开发建设。
沙头角保税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完善的投资环境,高效的服务体系,全面的功能配套,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考察和投资。 (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270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返乡途中的感怀# 横岗镇地处深圳东部,是深圳通往惠州、梅州、汕头、福建等地区的交通要冲,距深圳市中心 18公里,总面积81.12平方公里,气候湿润温和,地貌以丘陵为主,南有梧桐山、圆山为屏障,内有茂盛、龙岗等数条河南北为网。全镇有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52个自然村,1995年底总人口128782 人。
改革开放以前,横岗以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基本是一片空白,生产水平较低。1979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仅99万元,其中95%为农业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7元。改革开放促使横岗镇逐步调整生产布局,改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乡镇工业和创汇农业,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了显著成绩。到1994年底,有初具规模的工业区18个,厂房面积达165万平方米,工人宿舍60万平方米,引进来料加工厂621家,“三资”企业64家。镇农业结构由封闭自给型逐步向创汇开放型转变,积极发展以水果、家禽、水产、生猪为主的农业产品。此外,第三产业亦有较大的发展,商贸业已形成规模,金融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845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2717万元,农业总产值1875万元,三级人均收入13803元,农民人均所得4393元。市政建设方面,已有公路92 公里,日供水可达10万立方米,日供电量98万千瓦时,电话装机容量50000 门。在文教卫生方面,积极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1994年,横岗镇有中小学9所,幼儿园9个,医院卫生所(室)14间,镇级有线电视台1个,并拥有深圳市最大的交谊舞厅,被市文化部门誉为“交谊舞之乡”。
1990年,横岗镇以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评为“中国乡镇之星”。
(1995年数据)
...展开全文
36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宝安县(深圳)历年农业总产值
1952年 2454万元-1988年1.9123亿元
民国时期宝安县历任县长名录
213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