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

33.3万浏览 213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4/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书缘# 全店满50包邮,偏远地区除外(有优惠)。定价参考孔网同品相书籍最低价格,以书结缘。
115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145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书缘# 有没有一下对眼缘的?

以书会友,欢迎👏来选。

只要中意,皆可优惠哦❤️
103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书缘# 到我们这样的年龄,阅读过收藏起来的书,不敢说不计其数,也有很多了。

有的迄今还留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书或扔掉或当废品卖掉,有的抑或不得而知去向何处。

而那些至今还留在我们书架上的书,陪着我们一起走过这么多年,让我们爱不释手的书,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书缘”。

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有一次在收购站找书,看到一本不是很起眼的书,不以为然,仍在一边。回家之后,又特别想要这本书,心想也许早已不知去向了。几天后再去找书,发现那书依旧在“灯火阑珊处”。激动地抱在怀里久久舍不得放下…感谢再次遇见之缘。

我喜欢这种缘分,与书有缘,相伴一生。这种缘分是上天注定偶然相遇却不再分开的缘分。
...展开全文
661人阅读
2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5
554人阅读
2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1
#书缘# 人和书是有缘分的!加入孔网这么多年以来,淘到了不少自认为有价值的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梳理了一下,也错过了数次时机,没有把心仪的书买到书,均是源于犹豫的缘故。一次是标价5块钱的《西藏自治区地名录(甲种本)》,一次是标价160元的《浏阳县地名资料汇编》,再就是最近这本《黄埔军校同学录》,幸亏拍下一本,不的话会更加后悔。没有购得只说明我与这些书无缘。希望孔网的买家和卖家,在买卖过程中不要错失良机,该下手时就下手。(图文无关)
681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28
#书缘# 不与烂人烂事纠缠,不为金钱物质所困,不被糟糕情绪左右。
98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书缘# 西泠印社高式熊先生精品书法立轴《无量寿佛》,卷轴尺寸165*46.5cm,画心尺寸68*32cm。钤印:南无阿弥陀佛、佛光、持戒修福、自强不息、高式熊、式熊私印等,私藏转让15000元包邮!
7718人阅读
58人点赞
收藏 4 3 58
#书缘# 所有关于青春往事的回忆录,最为喜欢的莫非库切《青春》和保罗奥斯特《穷途,墨路》——看来,他们能成为好友,也绝不是偶然的。库切恐惧『两个失败者在彼此的怀抱中躲避,彼此安慰:这个情景太令人羞辱了』,在奥斯特那里,这个场景则是一种安静、不显眼的疯狂。
299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书缘# 诚诺一诺千金
- 七律
夜读

芸窗有影月斜天,
静读三更又一年。
学德通经泯俗虑,
明时孔网结书缘。
良言典籍朦胧解,
醒世文章的落传。
借得缃图留梦境,
心头块垒作浮烟。
...展开全文
327人阅读
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7
#书缘# 接待顾客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换位思考,想顾客所想,说顾客喜欢听的,要做到生意不成人缘成。
990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4
#书缘# 近日收到友人为我写的店名,和一副小画,回想起自己买到的第一本书是在大集地摊上买的李逵闹东京连环画(书在搬家过程中已遗失),从此开始了开始了我的书缘,家中书籍越买越多,也在几次搬家过程中遗失了一部分,闲时泡上一杯茶,拿出一本慢慢品读,自得其乐。
年轻时也想开上一家自己的旧书店,找好了地方,进回一批旧书,终是生活所迫,未能如愿。偶然机会得知了孔网,先是买了一些书,然后又想何不把自己的书上传一些,于是开了自己的小书摊,取名时想到自己几代人居住在江安河畔,书可能不多,于是取下江安书舍之名,一年多时间陆续上架100多本书,卖出几十单,虽不能和大书店相比,也颇为高兴😊
在现在电子书,和生活压力之下,大集地摊都难寻其踪,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能有孔网这样的平台交流,十分感谢。
最后说下,孔网的交易收费,可书摊不用出年费,只是卖出后收取交易费,对我们这类小书摊来说比较合理,毕竟交易量不大。
1475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书缘# 初识《雍 庐 书 话》隐约记得是在93年12月某期《中华读书报》(当年自费订阅)上看到出版消息,心颇向往读之而后快。无奈身处偏远小城,一时无计,就贸然给该书主编徐雁先生(笔名秋禾,时任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去信相询,本不抱太大希望,但 欣喜的是元月(1994)5日即收到徐先生邮寄过来的书,更令人高兴的是徐雁先生将其刚刚出版的《秋禾书话》钤印本见赠并附信一封,信中提及我喜逛旧书摊,鼓励我将一些购书的闲闻趣事诉之文字,但因本人愚钝未敢试笔,辜负了先生一片热心。可惜的是时日已久,期间屡次搬家,信已不知去向。(《雍 庐 书 话》书费及挂号费随信附寄)
1.5万人阅读
66人点赞
收藏 1 4 66
#书缘# 我和书的故事(3)
说完了一段往事,再说最近的发现。
不久前,我浏览其他图书平台的图片,又看到了帝王传记的实拍图,文字介绍里写的是“全套16册”,还写明了具体书名,附上了对应的标价和书号对照表。
看着看着我就产生了疑惑,从图片看,16册都是精装本。我挨个阅读了一遍,嗯?“宋太祖传”?这本书已经出版了?
我立即调查了一遍有关信息。没错,这是今年3月出版的,精装本和平装本同时上市的。本网也有出售。那也就同时说明了两点,第一,原来的帝王传记系列现在已经增加到了32本(包括不再版的《嘉靖传》),第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4位现在已经全部到齐了。
检索时还发现,这本《宋太祖传》的平装本也是采用的锁线胶装,这是继《成吉思汗传》、《忽必烈传》、《司马懿传》之后,第四个采用锁线胶装装订的平装本。(也难怪,正文都有801页了)。
可是我看着那张图片以及列表,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为什么30多册的帝王传记,发布者却说16本就是全套呢?列表中的定价,和我已有的精装本差异不小,不错,新版的精装本我确实没有全拿到,但我看过相关记录,似乎并没有这么高的标价。
看来,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个谜团的初步解开,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所引发的。
昨天下午,我准备给书友发快递。临走前我想暂时也没有什么事,正好阴雨天不晒人,到新华书店去看看吧。我顺手打开了新华书店的图书查询程序,随便选了几本帝王传记的单册书名输入后检索。不料结果竟然都是只有出版社、书名、定价,却没有图片。虽然这个举动看似简单,但却透露出来两个信息:第一,与前次相比,目前上架的帝王传记单册明显增多了;第二,这些新增的单本相关的全部资料还没有完全编入新华书店的电脑系统。
所以我决定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了地方我仔细一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本只放了10余本的帝王传记,这次一下猛增到了两格,约有50余本。再一看,精装本占了绝大部分。最令人提神的是:中国历代帝王传记(人民出版社)的“五大龙首”,这次一下聚集了4个。
我看了看它们的版权页,发现除了《宋太祖传》外,几乎全部新增的精装本都是今年3月重印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前面提到的发布者会说“16册全套精装本”,因为其中15本是重印的!
既然“龙首”都来了,自然不能放跑了。我仔细一数,一共现有11只,最后我是选了许久,抱走了9只。心说这多好,本来一个答疑解惑的调查活动,一下给升级成“巅峰对决”了。从来没一次在新华书店花这么多的钱。
回来这么一对比,还真发现些许差异。有人说重印的与原版内容没差异,那可未必,个别版本的重印本还真就增加和修订了些有关注解和参考资料的细微之处,连后记都增加了。一句话,看书、找书都需要细致入微,粗枝大叶肯定早晚是要吃亏的。
一个下午解决了半个疑惑,付出了不少,拿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书。头上淋着小雨,身上渗着热汗,这大概就是劳动后有所收获时最真切的感受吧。
...展开全文
2.1万人阅读
6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63
#书缘# 我和书的故事(2)
书接前文。且说我一直记着《爱的教育》这个名字,可是一直没机会碰到这本书。首先,兜里没钱;其次,比较大的书店离住所太远,来回费时不少;最后,附近的旧书店还没有这本书。到了2003年夏天,我到妹妹家去,看见她家的书柜里有不少世界名著的青少版,于是把其中的《爱的教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一块借来了。
这个版本的纸质不错,有不少彩色的卡通人物插图。我非常细致地读了一遍,感觉名副其实,它介绍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其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合格的公民,对生活中离自己最近的亲人、同学、老师、从事其他职业人士应当怀有怎样的感情(“爱”其实在这里是指热爱,即对人和事物怀有深厚的感情),分清是非,远离邪恶、谴责和纠正不良现象,热爱祖国并维护国家尊严,尊敬老人保护幼小,关心扶助社会底层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包括他们的劳动成果)。
但是看完全书我却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把目录连着看了几遍,终于发现:《斯代地的图书室》一篇居然没有收入!
后来我特意把这篇的内容给全篇抄了一遍,还书时一并交给了妹妹😊。
可上哪找全译本呢?我一时没了头绪。加上当时还要找其他的书,就暂时先放下了。没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在市中心的一家偶然碰到的书店里浏览图书,就看到了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世界儿童文学丛书”系列的几个单册,其中之一就是《爱的教育》,我急忙翻开目录挨个看了起来,终于看到了它——“斯达尔迪的藏书室”。心里那个激动真是无以言表。从1990年听说你到今天,咱们终于见面了。
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相比,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丛书”的这个版本我更喜爱。这不光因为它的篇数齐全,还因为它的设计很优秀:
1.开本不大,但凸出了特色。封面和封二、扉页都有一个拿着课本的小学生的图案,既凸出了本书的日记体,也标明它的教育对象以小学生为主。
2.译者王干卿先生,是意大利语翻译家。之前国内的译本多是从英文转译而来,本书却是从意大利文原版翻译过来,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从1986年到1996年,从初译稿到修改完成,王先生付出了非常辛勤的劳动,体现了一种对读者认真负责的精神。
3.插图符合时代特色。《爱的教育》原版1886年问世于意大利。本版所用的插图是黑白木刻雕版,古朴典雅,符合1870年意大利实现统一后的时代风貌,人和物虽均用细纹刻成,但线条分明、栩栩如生。即使在本系列的单册著作中,总体设计(也包括字体)水平也是绝佳的。
能在本命年里碰到这本书,十分幸运。
在此,向本书的作者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1846.10.31-1908.3.11,也译作:亚米契斯)致敬,同时也向英日版译本译者夏丏尊先生、意大利原版译本译者王干卿先生表示敬意!
...展开全文
2458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1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