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 我和书的故事(2)
书接前文。且说我一直记着《爱的教育》这个名字,可是一直没机会碰到这本书。首先,兜里没钱;其次,比较大的书店离住所太远,来回费时不少;最后,附近的旧书店还没有这本书。到了2003年夏天,我到妹妹家去,看见她家的书柜里有不少世界名著的青少版,于是把其中的《爱的教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也一块借来了。
这个版本的纸质不错,有不少彩色的卡通人物插图。我非常细致地读了一遍,感觉名副其实,它介绍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学校应该将其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合格的公民,对生活中离自己最近的亲人、同学、老师、从事其他职业人士应当怀有怎样的感情(“爱”其实在这里是指热爱,即对人和事物怀有深厚的感情),分清是非,远离邪恶、谴责和纠正不良现象,热爱祖国并维护国家尊严,尊敬老人保护幼小,关心扶助社会底层人民,尊重普通劳动者(包括他们的劳动成果)。
但是看完全书我却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把目录连着看了几遍,终于发现:《斯代地的图书室》一篇居然没有收入!
后来我特意把这篇的内容给全篇抄了一遍,还书时一并交给了妹妹😊。
可上哪找全译本呢?我一时没了头绪。加上当时还要找其他的书,就暂时先放下了。没想到第二年的夏天,我在市中心的一家偶然碰到的书店里浏览图书,就看到了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世界儿童文学丛书”系列的几个单册,其中之一就是《爱的教育》,我急忙翻开目录挨个看了起来,终于看到了它——“斯达尔迪的藏书室”。心里那个激动真是无以言表。从1990年听说你到今天,咱们终于见面了。
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版本相比,人民文学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丛书”的这个版本我更喜爱。这不光因为它的篇数齐全,还因为它的设计很优秀:
1.开本不大,但凸出了特色。封面和封二、扉页都有一个拿着课本的小学生的图案,既凸出了本书的日记体,也标明它的教育对象以小学生为主。
2.译者王干卿先生,是意大利语翻译家。之前国内的译本多是从英文转译而来,本书却是从意大利文原版翻译过来,这个难度是很大的。从1986年到1996年,从初译稿到修改完成,王先生付出了非常辛勤的劳动,体现了一种对读者认真负责的精神。
3.插图符合时代特色。《爱的教育》原版1886年问世于意大利。本版所用的插图是黑白木刻雕版,古朴典雅,符合1870年意大利实现统一后的时代风貌,人和物虽均用细纹刻成,但线条分明、栩栩如生。即使在本系列的单册著作中,总体设计(也包括字体)水平也是绝佳的。
能在本命年里碰到这本书,十分幸运。
在此,向本书的作者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1846.10.31-1908.3.11,也译作:亚米契斯)致敬,同时也向英日版译本译者夏丏尊先生、意大利原版译本译者王干卿先生表示敬意!
2463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31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
文不明
2021-06-15
读完了,赞一个
回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