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印谱#

2.6万浏览 9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6/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篆刻印谱# 很少见这般漂亮的印谱,据讲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默地心生慨叹,这一本无名的印谱,大概就是一个匠人简短一生辛勤工作的写照,时过境迁,它静静地躺在一个摊位上,悄然无声,无人知作者是谁,无人知道它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但就在我打开印谱的那一刻,彷佛它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1260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132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 8
#篆刻印谱# 《十钟山房印举选》(精装)内容简介:十钟山房印举选,《十钟山房印举选》清陈介祺(1813-1884)道光二十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书工篆隶,自成面目,富收藏,集近万纽印和十口钟,故名其斋室为“万印楼”和“十钟山房”。初稿成于同治十一年(1871)。光绪九年(1813)又重新增编。十钟山房印谱为近代著名的集古印谱,集印逾万,此书即朵云轩所藏光绪九年本,精选有代表性和艺术性者两千纽,增补释文,重谋版面,成十钟山房印举选。

作者: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晚清金石学家、收藏家,其家富收藏,对金石学研究颇深,著作等身,《十钟山房印举》是其代表作之一.
内容:源自陈介祺所辑的《十钟山房印举》,该书是集古印谱之空前巨著,收录陈氏所藏及多家藏印,择印精良,涵盖众多朝代、类型的古玺印,为学习篆刻者必备.
价值:《十钟山房印举选》作为其精选本,为读者提供了欣赏和研究古玺印的优质样本,对了解古代篆刻艺术风格演变、文字特点等有重要意义,对现代篆刻创作也有借鉴价值,助于传承和弘扬篆刻艺术。
28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篆刻印谱# 四川清代官员胡圻篆刻艺术作品。
简介:胡圻,清代官员,字若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四川灌县知县。嗜篆刻,尤善治黄杨。精制印色。曾牧酉阳,广搜朱砂,每至一处,阖署均研砂珑石,若川顾而乐之。善篆、隶,似翟文泉。精鉴赏,尤精刊金石文字。有胡氏印存及各种刀法文法数十种。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精刻阴鹭文一册行世。《广印人传、益州书画录续编》。
45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篆刻印谱# 中国印章随着时代的推移和使用者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秦以前印章称为鉨(同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皇帝用玺,一般人的印章称印。汉代皇帝、皇后、诸王等所用印章称玺,官印、私印又出现章、印章和印信等名称。唐代称宝。宋元以来官印和私印又有记、朱记、关防、押、图章、戳子等名称。篆刻起源于中国,后传播并流行于东亚地区。
1万人阅读
6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46 60
#篆刻印谱# 篆刻类书籍,印谱处理。
670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篆刻印谱# 《战国玺印分域编 》是一本关于古代玺印的学术著作,它的出现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战国玺印分域编 》的成书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解读。

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战国玺印分域编 》的成书背景是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各个国家之间文化交流频繁,玺印作为当时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战国玺印分域编 》则是将这些玺印按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用途等进行了分类整理,使得我们对古代玺印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系统化。

从内容上来看,《战国玺印分域编 》包括了大量的玺印实物,这些玺印有的是政治官印,有的是私人印章,有的是文官印章,有的是武官印章,还有的是军用印章等等。通过对这些玺印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古代玺印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影响上看,《战国玺印分域编 》的出版对于古代玺印的研究和古代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也促进了古代玺印研究的深入发展,推动了古代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战国玺印分域编 》的出版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也促进了古代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全文
7592人阅读
4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6
#篆刻印谱# 中国美协会员 海派画家王个簃 赵叔孺 邓尔疋 陈巨来等大师藏印谱

王个簃(yí)(1897年10月20日—1988年12月18日),原名能贤,后改名贤,字启之,号个簃,以号行。斋名有“霜荼阁”、“暂闲楼”、“千岁之堂”等。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原名润祥,字献忱、叔孺,后易名时棢,号纫苌,晚年自号二弩老人,以叔孺行世。清末诸生,曾任福建同知。民国后,隐居上海。金石书画、花卉虫草、鞍马翎毛,无不精擅,尤擅画马,可称“近世之赵孟頫”。
邓尔疋(1883~1954),原名溥,后改名万岁,以字行。别署风丁老人,广东东莞人,因得唐绿绮台琴及今释和尚《绿绮台琴歌》手卷,遂颜其室曰“绿绮园”,自署“绿绮台主”。其室名尚有邓斋等。为名儒邓莲裳第四子。生于江西。幼承家学,八岁学写篆书,兼研小学与篆刻。旋回粤,得见黄牧甫(士陵)篆刻,极为钦佩,由是专心治印。

此印谱 收录了大名家王个簃,赵叔孺,邓尔疋,来楚生等十余名大篆刻大师的藏印。实属难得,都是原石原拓原印,收藏价值巨大。
本印谱25页,有25枚藏印。
...展开全文
1826人阅读
2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8
#篆刻印谱# 给大家对比一下《丁丑劫余印存》《吴赵印存》和《2020年篆刻日历》,完全由同一台手机,同一灯光下拍摄,均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秋水斋主人编著。
图一至四是吴让之印面及边款,
图五是其篆刻日历的日期页面及印章作者介绍及印面和边款内容,值得提出的是(个人感觉)这一点比《丁丑劫余印存》要好,丁丑劫余的边款注释在附册,
图六至九是赵之谦印面及边款。
下面说说我的个人感受(仅代表个人),其一,《丁丑劫余印存》是毋庸置疑的流派印谱之王,辑明清以来二百多篆刻名家,印量达近两千方,普通版定价1980元。好处在于印量之广,名家个人印风之多,可以看到每个篆刻家不同的风格,但价格相对比较高,看个人有没有购买的必要。
其二,《吴赵印存》吴让之和赵之谦的合辑,吴让之的印多一点,还有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有印面的墨拓,而且里面有一个小惊喜就是吴让之有些边款是王福庵还有几位名家鉴定时补刻的,学习吴让之或者赵之谦印风的朋友不要放过,定价600元。
其三,《2020年篆刻日历》虽然是去年的旧款日历,但也不失其资料性,有《丁丑劫余印存》的朋友就没有太大必要去购买了,因为里面的印皆出自丁丑劫余,但是也是简单版精华性的,纸张比丁丑的克重要小,比较轻薄,颜色偏黄一点,适合刚入门或者是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朋友,不失为一本物美价廉的小印谱,定价98元。
其四,既然说到了篆刻日历,那也要提一下今年的《2021年篆刻日历》资料性也不错,辑合了吴昌硕、赵叔孺、徐三庚、钟以敬、黄牧甫、徐星洲等几位篆刻名家,定价98元。
注意以上均是定价,并不代表售价,大家可以多方面对比,尽量以最低价格入手(对于消费者来说)喔!
...展开全文
4953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7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