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帅书法

实名认证

处理闲置书籍,定制书法、印章。15239463480。诚交四海书友。

18 关注
327 粉丝
+关注
发消息
  • 动态
  • 上新
  • 店铺
  • 拍卖
#读书写字# 年末岁尾,又到了写春联的时节。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在我们当地也算个书法小家。书协、文联等部门每到年底都要组织很多场次的书写活动。把文化,把春节的喜庆送到千家万户。

这种送文化下乡,送文化下基层活动具有方便组织,活动热闹,开销不大,安全有排面等特点。当然我们书写者几乎都是义务劳动。但是能把自己写的春联,写的福字贴到千家万户还是很高兴的一件事。

每到这个时节也是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每年都要有十多场次的活动,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写,没有具体统计过,差不多要写四五百套春联。

自己的书法是以颜体楷书为基础的,书写实践的过程中,就逐渐发现完全靠帖写并不受群众的欢迎,老百姓只是按照自己朴素的欣赏水准来评判好坏。按照字帖、按照艺术性来写并不受到老百姓欢迎,老百姓不买账。因此就有一个很深刻的感悟——艺术要入乡随俗,写字要注意场合。
...展开全文
5040人阅读
3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4
#读书写字# 邵雍,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

邵雍的思想以象数之学为基础,构建了一套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认为宇宙万物皆有其规律,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数字变化,可以洞察天地之理。在人生观方面,他倡导顺应自然、安贫乐道,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邵雍的思想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其象数理论为后人研究哲学、天文学等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的诗歌作品充满哲理,语言简洁明快,富有感染力。同时,他的人生态度也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引导人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总之,邵雍的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382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读书写字# 写字真是会上瘾的,一旦沉浸其中就不可自拔。近期写《庄子》,其天马行空,放任无我的境界读来也让自己心胸开阔不少,摒弃生活中的琐碎烦恼。开始尝试着写了一套小楷四条屏,写好觉得不过瘾,就又写了一套。再读到好的篇章还想写,于是又写了一套。连写三套近万字。直觉得过瘾。从算计字数,到打格子裁纸,再到如入定一般的去写,每一步都要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心无旁骛。近万字竟无一个错字。也有点佩服自己了。
前辈们都讲,搞艺术包括文学创作且不可有功利思想,这一点都懂,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毕竟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要为柴米油盐操心奔波。从事艺术创作如同一个人在黑夜中行走,不知道前路有多长,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孤独和无助外人是体会不到的。坚持下去真的太不容易。
444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书中的旅行记忆# 最高级的惩罚就是沉默
最矜持的报复就是无视少在烂事上纠缠,
少为不值得的人生气,让自已活的高贵一点。学会放下,才能更好的前行。
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其实本质,
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生活是晨起幕落,日子是柴米油盐。
平淡的过着简单的活着,
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
也不给自己找麻烦,
风来听风,雨来听雨,
人生百味,随意就好。
...展开全文
678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书写经典# 喜欢东坡先生,不仅是因为他富有才情,诗词书画独领风骚,也不仅是因为他名气大,东坡肉,东坡肘子天下驰名。更因为东坡先生不管经历怎样的磨难坎坷,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前两年闲暇时间,用自己擅长的篆书抄了一百首东坡词,原本打算印一本《篆书东坡词一百首》,从词的选择到每幅作品的格式设计都颇费一番精力,可是作品写好了,经历了一些生活的变化,也就再没有心思去印书了。用这种方式处理这一百幅作品,也算是一种达观吧!
1094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读书心得# 几乎是在一日之间读完作家邵丽的长篇小说《黄河故事》。开始不觉得怎么样,可读到后来让我几度哽咽。虽然知道是故事,和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可是感情太真,真的能让人产生共鸣。这就是作家的能力和魅力。写的东西直指人心。如果是普通人,即便自己身上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叙述不好也会直白无力。但作家能把可能不相关的事件安排的天衣无缝,朴实而生动。
年龄大了,能感同身受的东西越来越多。这部小说是我近来感触最深的一部好书。
邵丽是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
1490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毛边本# 毛边本,作者签名本,一度很受热捧。热潮褪去,也就是一本书。其价值和普通版本没什么区别。当然作为稀缺收藏,则要另当别论。
这些书,本小书摊都有。喜欢的可以交流。
1688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马国强,曾任河南省文联主席,大河报社主编。身居高位,还能孜孜不倦的对国画艺术追求,尤其是写意人物画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实属难得。
1687人阅读
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
#夏日絮语# 感悟
挣钱,苦吧
我告诉你,没钱更苦
花别人钱最苦
哭着求别人借钱的时候更苦
人这一辈子,谁都靠不住
只有靠自己最管用
能为你遮风挡雨的
同样也能让你不见天日
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人
没有谁离不开谁
留在身边的用心对待
已经离去的不必挽留
路,要靠自己走,才有骨气
钱,靠自己挣,才有底气
人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只有拼出来的坚强
如果没有躺赢的命
那就站起来奔跑吧
陈丹青说:“活在今天,必须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机会主义者才行,你得足够无耻,足够勇敢,我不带贬义。”
陈丹青还认为:“过去人们的成功都不是靠我们的业务之外的这种人际关系做到的,可是今天太重要了,几乎是决定性的。所以我无法给今天的人有什么建议,以我的性格在这个时代也是一败涂地。”
...展开全文
1749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鲁迅# 我认为整个绍兴城都是应该感谢鲁迅的。鲁迅可称得上是绍兴的代名词。鲁迅小说里关于故乡的点点滴滴,在现实世界里都能找到,像百草园,三味书屋,鲁镇,咸亨酒店等等。并且现在都成了绍兴的景点,甚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无论是鲁迅之前就有的,还是鲁迅小说里出现的,总之现在都有了,一时间分不清孰早孰晚,孰真孰假。
置身绍兴,甚至会有一种错觉,孔乙己,阿Q,祥林嫂等等人物都是真实的存在。就在某个小巷里生活着。更加感慨的是,连孔乙己吃过的茴香豆,豆腐干,喝过的绍兴黄酒,现在也都成了绍兴的特色美食,成了大街小巷处处都在卖的绍兴特产。
所有这些能给绍兴提供多少就业岗位,又能增加多少旅游收入。谁说文化没有力量,谁说文化人没有用。鲁迅最有说服力。
1723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
#旅行与读书# 行走江南,遊赏绍兴,除了感受“水乡”“桥乡”和“名士之乡”的风土人情之外,最大的感受是被古城的文化所深深折服。随处可见的楹联都是文化的反射。回来之后捡几个最能共鸣的,用自己的书法风格重写了一下。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所见所闻多数是书本上没有的。翻译出来,供书友指教。
联一:(图1.2)万事亦何求,对此明窗净几,即是仙乡,且安排四壁图书,一庭花鸟。 百年如过隙,但能蔬食布衣,便为乐境,莫去问人间理乱,世路风波。

联二:(图3.4)驷马难追,吾欲三缄其口。隙驹易过,人尚寸惜乎阴。

联三:(图6.7)随缘设法自有大地众生,作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

联四:(图8.9)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展开全文
1603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书写经典# 我承认写字是会上瘾的,静下心来写下去就停不下来。写一种格式比较满意,就会找类似字数的内容写个四条屏八条屏的,甚至更多。
也知道这样为写字而写字的状态其实不好,并不利于书写水平的提高,失去了过多的思考和总结,只是把字写的好看点,规范点。和所谓的艺术性越来越远。
写字能让自己静下来,心里特别平静,反过来也想把字写的平静,不带一丝烟火气。然而坚持写字很难,还有生活要去面对。
1566人阅读
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9
#说说连环画# 在自己的少年时代,连环画几乎是能见到的唯一的课外读物。村里的代销店就有售,大概是一毛钱一本。印象中即便看书,也是看的不明不白的,知识的窗户还没打开呢,怎么能理解得了书中的内容,也就是看个热闹。
​不可否认,在那个连环画繁荣的年代成就了一批著名的画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事情,再搜集连环画的时候就看画家的名头,画的好就有收藏和欣赏价值,至于是什么内容的故事则不那么重要。
​那个时代过去之后,进入新世纪,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过连环画收藏热。一套品相好的名家名品可以炒到几千块钱,连环画一度成了争相收藏的热门。于是后来出现了大量的再版重印和造假。​市场供应量大了,需求就下降了,这几年又恢复了平静。
​前几天在老家扒出来几十本勾起了回忆,聊做纪念。
1.7万人阅读
5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0
#道德经# 昨日参访了老子故里(河南鹿邑),老子诞生处建成了太清宫景区,老子升仙处建成了明道宫景区。放眼全国人文景观都差不多,大多数历史上损毁严重,都是近些年为了发展旅游业重新修建的。看到一部分明清建筑遗迹,已属物有所值。
然人文景观的魅力在于透过历史遗迹了解背后的人文历史,以及口口相传的带有神秘色彩人文故事。
老子被尊为李姓始祖,加以李唐皇帝的加冕,更是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地位。
老子的最大贡献是为后世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
1725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书写经典# 在所应酬的书法作品中,最受欢迎的还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近些年不知写过有多少遍。
1176人阅读
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