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

676.5万浏览 3475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6/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5217人阅读
3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7
#春暖花开# 何以爱春天
宇萍

树不知道春天已经来了,草也是。草不知道自己是草,属草本,它把自己当成树。

树记得有一年冬天,风吹着吹着,叶子就凋尽了。人类有个词叫“木叶凋零”。长在乌素图的老榆树听一位老人说——木叶凋零,她觉得贴切,就把这个词说给其他树,也说给她的子孙。

老榆树600岁,高大,美丽。她见过任何方向的风、大雨小雨、雪、冰雹,甚至雷与闪电,于是浑身长满皱纹。树皮和老人的手一样,皱。老人手里牵着我。我还是个小孩。我们站在树下躲风躲雨。风和雨都是冷的。深秋。老榆树叶子已经凋尽,挡不住冷。老人就用身体为我挡风雨,挡冷。风把老人的身体吹透,雨把老人的衣服淋湿。老人生病了。生病了的老人用升高的体温,将我搂在怀里。她的怀抱真暖,雨那么下,风那么吹,我还是睡着了。可是树知道,老人经历着什么。树不说话。雨落在树身上,树滴下的雨水,很像人类的眼泪。

到了黄昏。雨停歇,太阳躲在山那边,就要落下去。最后一点点光里,老人和小女孩离开了,迎着光。树在远处看着,觉得人间的爱,实有一种触碰内心的东西在其中。树动了一下心。

过了许多年,雨来风去,树长出一圈又一圈年轮。树更老了,经常睡着。山里的杏树开花,再开花。一茬又一茬人从树身边走过,去看花。起初,树未曾着意,来来往往的人,开开落落的花。有一天,树在午后睡醒。听到老人的声音。我们正坐在树下一张被人遗弃的旧沙发上,吃着什么。老人手上的皱纹更多了,头发和山里的杏花一样白。不远处,蓝天下抖抖一只长尾风筝,飞呀飞呀。我指给老人看——纸鸢。老人眯起眼睛望过去,她有些看不清,却使劲点着头,一遍一遍说,好看。

“我们明年春天再来看杏花,好不好?”我问老人。她靠在我的肩头,时睡时醒。她和榆树一样,年纪大了,动不动就睡着了。

老榆树鼻子有些酸。明年是哪一年?春天是什么天?她问别的树。杏树说,明年是下一年,花开就到了春天。老榆树这才着意——哦,原来路过一茬人就是一个春天。而我也在一茬一茬春天里长大。

老人常说,树不知道春天到来。但乌素图的榆树知道。那棵树在等春天,等杏树开花,等老人和我去看她。就这么等,每年长芽,长叶,叶绿,叶子变黄,凋零,过秋,迎雪,在枝上筑鹊巢,每晚望着附近人家的灯火,鸡犬之声,对话,热腾腾的饭菜,下田,收割,牛羊成群,第一滴雨水,第一次霜降,第一场大雪,杀牲,过年,鞭炮和烟花。风向转东,转东南,转南。气温回升。老榆树记下这一切,她告诉子孙这是人类的生活。真实,湿热。她伸展着枝枝叶叶,站在世上。

老人和我,在老榆树看不到的世上站着。我们去牧羊。羊一生都在奔跑。清晨跑步出圈,傍晚跑步进圈。到了年底,从圈里跑出来,它不知道路的尽头是屠宰场。羊拼命吃草,上了山坡就开始吃,一直吃到天黑。羊回圈里也要吃干草,好像一生都在吃草。但羊不吃树。树是木本,比羊长得高,味道也不好,比草苦。

乌素图的老榆树每天见到羊,牧羊人赶着羊群从她脚下路过。在树眼里,羊像树梢的云朵。云一朵一朵悬在树梢,大小薄厚合适。有时被风吹到大青山上,云膨胀得越来越大,最后变成雨,下在山里。但是呼和浩特少雨,老榆树托飞鸟给云捎话,把水落在呼和浩特城,落在新城的将军衙署,落在旧城的大昭寺,落在城北的公主府,落在城南的昭君冢。云顽皮,常常不听话。

落过几场雨,乌素图的杏树该开花了。花开的时候,老榆树告诉杏树,花落得慢点。顺带告诉风,脚步慢点。老榆树在等一个老人。老人给出的爱,榆树动过心。可世间最苦的就是等。羊不吃树,羊知道树的苦。日头升起落下,月亮圆渐向亏。杏树花开而落,而落,而落。一万春那么久了吧!老榆树更老了。人们在老榆树身上挂满风旗,明黄、深蓝、洁白,写满了文字符号。老榆树听见人们在祈求:风调雨顺。做官升官。发财享福。平安长寿。子孙满堂。人们总是有很多愿望,年轻的,年老的,老榆树听着听着,成了神树。

树热闹起来。

只是,一个个春天过去,老人再也没有在树下出现。树热闹着,树也寂寞着。树还在等花开。一茬一茬人从树下走过。老人没有走来,我带着老人的心愿来到树下。清明总是多雨,雨到处落。老榆树刚刚长出新芽。

老榆树知道春天已经来了。世上脾气再倔的风也敌不过时间。时间到了,风就轻了柔了暖了。该发的芽,该长的花,都从树枝“唰唰唰”长出来。
...展开全文
371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74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春暖花开# 春到林野
王继怀

春日暖阳,与朋友相约去郊区踏青,山林莽原遍吐着嫩条新芽,蜂蝶飞舞,鸟语啁啾,到处春意盎然。一阵微风吹来,嫩草的清香沁人心脾,顿感温馨惬意。触景生情,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情景,让我不由得想起大山深处的故乡,想起儿时在雪峰山下、善溪江边的故乡生活的那一段段美好的记忆。

大山深处的老家,到处都是山,近山接远山,远山之外还是山,蜿蜒连绵的群山,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春到大山,春到林野,故乡的春天是美丽的。

万木发新,芳草铺绣,嫩绿的新芽,星星般从林野里的每个角落冒了出来,近山远山都换上了新装,抹出一片春意。放眼望去,梨花、桃花、李花、杜鹃花、油菜花、荠菜花、蒲公英、萝卜花、蚕豆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白的,娇艳欲滴,竞相绽放,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点缀在青山绿海之中,漫山遍野成了芬芳的世界。

澄碧清澈的山泉叮咚叮咚哼着歌儿欢快地向远方流去,灵巧的小鸟儿在树上跳来跳去,喜鹊在春光里纵情歌唱,呢喃的燕子穿荫飞过,布谷鸟“布谷布谷”催着乡亲们快快播种。勤劳善良的乡亲们这儿一对,那儿一群,在林野里忙着春耕,快乐的笑声、歌声伴着赶牛的吆喝声、鞭声不时传来……汇成一场乡村音乐会,增添了春天的美妙。

山中时有云雾缭绕。木板屋、竹篱笆的周围也被五颜六色的野花缠绕着,牛羊在草地上啃着刚露头的鲜嫩小草,悠闲自在。所见皆为自然,所闻皆为芬芳,所听皆为天籁,涤荡身心,令人心旷神怡。

儿时的我们常爬到塘鱼石山顶,采摘野花和野菜。林野里有很多野菜,比如春笋、香椿、荠菜、野芹菜、蘑菇、百鸟不落、蕨、野葱……我与小伙伴们高兴地蜂拥而上,一双双小手将野菜从松软的土地里连根拔起,或争先恐后地爬上树去摘,将野菜心急火燎地扔进篮子里后,又是一阵你追我赶、打闹嬉戏。大山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叫声、嬉笑声,采摘野菜的过程似乎比吃野菜还要快乐。一束野花、一筐野菜,就把春天采回了家。

吃野菜,就是品尝春天的味道。苏东坡赞美野芹和春笋:“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杨万里春游时,一心只想寻野菜做盘中美味,他说“绿暗江明非我事,且寻野蕨作蔬盘”。陆游也有采食野菜的诗句:“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丰子恺说:“春光先到野人家。”野菜中,春笋的吃法有很多种,比如竹笋烧腊肉、青椒炒竹笋、油焖春笋……还可把竹笋煮熟后晾晒制成笋干,乡亲们称其为“玉兰片”。我最喜欢吃的是春笋炒黄菜。刚从山上挖回的、吸足了一冬水分的、白胖胖的鲜嫩春笋,与家乡的黄菜一起炒,美味绝伦!俗话说:家有香椿树,春天吃菜不用愁。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香椿炒鸡蛋,也让人回味无穷。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唐代诗人崔颢诗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诗人登黄鹤楼北望汴梁时兴起的归思,也是诗人难解的乡土情结。春到人间草木知,又是一年芳草绿。如今家乡的变化很大,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河水清澈得不仅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成群的鱼虾,就连多年未见的野兔、野鸡、野山羊都又出现在山里。

此时的家乡正是一年好景,春意正浓,旖旎风光,处处呈现盎盎生机。这春意盎然的郊外勾起了我浓浓的乡愁,真想回到大山深处的故乡,仰望蓝天白云,坐听鸟鸣水声,静闻泥土芬芳……
...展开全文
375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春暖花开# 花开的那么大,那么美
155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1474人阅读
1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5
#春暖花开# 读到这首七律 《春晨》,好一个生机盎然的田园春景图,希望您也会喜欢。

淡霭沉林鸟早鸣,清啼婉转唤霞生。雾笼芳蕊千枝隐,露润青畴几犊耕。新旭渐驱云影散,和风悄拂麦香盈。一年好景春潮动,不负田家汗水倾。
60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春暖花开# 郑州绿博园4.3实拍
总要去晴天的绿博园看一次发光的郁金香花海吧!每个颜色都好美!樱花、桃花、垂柳、亭子、还有可爱的孩子们,真是一步一景让人心情愉悦!
111人阅读
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2
#春暖花开# #踏春好时节# 春游兰圃小记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受纬度、海拨和降雨量影响,物候差异大,踏春的时间亦不同 。清代初,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花不应候"条,他诗曰:“花到岭南无月令”,并引韩愈流放岭南时留诗:“南方二月半,春物亦已少。”。所以,《广东新语》的“广州时序”条没有提及“踏春"风俗,而有:“立春日,有司逆勾芒土牛。",即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以“鞭春牛”等仪式举行迎春大典;二月始春耕,二月十五有"犁耙会"。岭南一年四季皆满目翠绿和花期,春游踏青的意识就不那么强烈了。前几天“倒春寒”,昨天风和日丽,我突发游广州兰圃公园的意念,已二十多年没去了!
兰圃的前身为植物标本园,1956年,将园子里建造成具有岭南园林特色的庭院;1957年,园子改为专业培育兰花;兰花有高雅与高贵、品格和修养、学识和境界的象征,1962年,时任广东省省 委第一 书记的陶铸将园子命名为兰圃;1976年,兰圃才正式对外开放。广州兰圃公园与越秀山公园正门隔解放北路相对,在七十年代中至二十一世纪初,兰圃与“广交会”相邻,兰圃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注定它是有许多故事的。
我来到兰圃,环境令我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带父亲的同学游兰圃,父亲并没有一起同游,但我已记不起什么原因。父亲的同学毕业分配至北京,九十年代初,调至深圳市图书馆任副馆长,他大学时代喜欢写现代诗,是一个儒雅又有浪漫气质的人,当时,我们在园内喝茶品点心。从后来他给我父亲的信,兰圃给他留下美好的印象。今天的兰圃仍保留着两个兰花展馆,但似乎有了较大的调整,小流溪将整个兰圃环绕,岭南园林特色更显突出。
曾经参观过兰圃的国家领 导人和外国元首很多,在同馨厅内,我见到徐向前元帅和赵朴初的墨宝,以及用朱德元帅题字和董必武主席诗做的篇联(图五)。朱德元帅生前十分喜爱兰圃曾多参观,1961年3月3日,参观时留下"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诗句,印在今天兰圃的门票上,徐向前元帅的墨宝“以奇取胜",则被勒石立在竹园小溪桥旁,徐向前元帅以杰出军事家对兰圃的题字,似乎一语双关的机智和智慧。
以前游兰圃没印象有"芳华园",真是一大收获!它是广州园林局受国家委托设计,代表我国参加1983年西德慕尼黑国际园艺展的样板小园庭,既有汲取江菌园林幽雅曲折之风格,又有岭南园林开朗明快之特点(图四、六),虽半亩纵横,但小中见大。一举获得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和联邦德国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大金质奖章。不知什么时候被复制建于兰圃,与古亭相辉黄竹子已十分粗大,相信已有近二十年以上了,八十年代,中国专家是专业和认真的。
农历三月初的兰圃,植物已落英缤纷与庭院相影(图七),岭南园林特色彰显,春游踏青不免要看人,兰花展馆吸引了大量的摄影者;同馨厅同有一古书桌,背后是圆窗,窗外是湖与园林景色,一个外国友人在认真拍摄;一个美女很有仪式感的装束游园(图八),也见穿旗袍和二次元服装拍照的网红……
兰花虽然高贵奇美,但我更爱那芳花鲜美(图九),它们展现的生机勃勃与人类的基因关联,是地球生物链的基础、大自然“道"的"元"与“根”。
...展开全文
109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春暖花开# 郑州绿博园4.2日 实拍
这里的郁金香已盛开
河里有超多锦鲤
还有好多超好看的花花
喜欢拍照的快冲~
3692人阅读
4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1
#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146人阅读
1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3
#春暖花开# 张爱玲说:
“人生憾事有四:
红楼未完,
鲥鱼有刺,
海棠无香,
君已嫁人。”
确实如此,如果海棠异香扑鼻,就没有牡丹的事儿了。阳春三月,正是海棠花开的时节!
...展开全文
244人阅读
1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0
204人阅读
17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7
#春暖花开#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从陶渊明笔下「白锦无纹香烂漫」的出世之姿
到老北京胡同口「梨花香里听吆喝」的烟火记忆
一树清白,半城风雅
而今百年古梨树仍立于京畿沃土
看城中人踏青而来,簪花而归
岁月无声,花语长吟
...展开全文
322人阅读
18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18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