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孔网共成长#

312.7万浏览 626内容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9/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我与孔网共成长# 钱锺书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而我却说,孔网也是一座城,待久的人想出来,感觉新鲜的人想进去。

书友们好!时值春暖花开的时节,今天我注册的孔网小书摊今日开通了,新人乍到,望大家多多关照。
167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我与孔网共成长# 被这本书骂醒了!十二新书直接封神🔥
#J人开学计划大揭秘

姐妹们!挖到一本专治都市女性焦虑的「人间清醒手册」!

十二老师《最好的年龄才刚刚开始》升级回归啦💥
新增12篇辛辣爽文 全程高能反PUA❗️

💡每个在北上广深挣扎的姑娘
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被催婚时要不要妥协?
▫️职场狼性该不该藏起野心?
▫️30岁没房该逃回老家吗?
作者用刀锋般的文字剖开现实
却让你哭着哭着就笑出声😭

✨分享让我醍醐灌顶的10条金句✨
1️⃣「最好的年龄是终于坚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虚张不是捧杀,是内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这么好」——写给总在自我否定的你
2️⃣「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人不对而已。当然如果人不对,也是你不够好」——恋爱脑给我刻进DNA!
3️⃣「女人的修炼不是卑微或征服,而是做如水如玉的人」——温柔刀才是大杀器啊姐妹们!
4️⃣「三十岁后才懂:能让你犹豫该不该扔的关系,早该扔了」——断舍离实操指南✅
5️⃣「我们焦虑的『卷』,不过是古人玩剩的生存游戏」——瞬间格局打开!
6️⃣「静心忍耐盛装以待,总有惊喜」——送给正在考编/考研的你
7️⃣「纯情没有市场,专纯情才是杀手锏」——反渣男金钟罩⚔️
8️⃣「要经历多少眼泪才懂,错过不是因为不够好」——深夜破防语录😭
9️⃣「配不上年龄的从不是皱纹,是停止生长的灵魂」——30+姐姐们支棱起来!
🔟「如今我们不必抵抗生死,却连相濡以沫都难」——已婚姐妹懂的都懂

💃阅读体验像在喝冰美式
初尝苦涩 细品回甘——
▫️没有爹味说教 全是闺蜜夜话的毒舌坦率
▫️每章附「生存法则手账」可直接抄作业
▫️新增的都市寓言篇简直人间真实大赏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成长的困惑和迷茫,强烈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 它会给你力量和勇气,陪你一起走过这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成长心理学 #自我成长 #好书推荐 #分享好书 #一起读好书 #我的私人书单 #居家必读好书推荐 #一读就上瘾 #好书推荐官
...展开全文
113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4
#我与孔网共成长# 无法掌控自己,就只能被人掌控。

创业者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不过最常见的我认为有两个。

一是定目标,二是督促自己按计划推进。

自己创业,没人约束,常常会迷茫丢失目标,天天干活,最终却没什么成效。这是由于不聚焦造成的。

而不能按既定计划推进,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懒惰。

世人之败,非骄即惰。

自驱力,之所以高级或让人佩服,是因为向内求的压力,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而非来自外界。

所以,不把以上这两点做好,就不能创业,还是要去找个班上,让别人管着吧。
...展开全文
48人阅读
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
#我与孔网共成长# 火爆网络的《DeePSeeK》无所不能,我为“孔网”同时为大家问了一个问题“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开店能赚钱吗?”;DeePSeeK的答案如下,供大家参考

在孔夫子旧书网(以下简称“孔网”)上开店能否赚钱,需要结合平台特点、运营策略、市场竞争及潜在风险等多方面综合分析。以下从盈利潜力、成功案例、挑战与风险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一、盈利潜力与成功模式
1. 低买高卖的“搬砖”模式
部分卖家通过在多抓鱼等平台低价购入二手书,转手在孔网以更高价格售出,利用差价盈利。例如,有测试案例显示,7天内成交8单,利润率达50%以上,月收入可达一两千元。这种模式需注重**选品技巧**,选择稀缺的绝版书或市场需求较高的书籍(如教材、学术文献),同时利用快递差价(每单约4-6元)增加利润。

2. 古旧书与稀缺资源的溢价空间
孔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古旧书和绝版书的交易。平台聚集了大量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献、古籍和学术资料,部分书籍因稀缺性价格可翻数倍。例如,兰州某卖家通过整合地域特色文献(如敦煌类图书),结合线上推广(如抖音、快手短视频)扩大销售,实现稳定收益。

3. 规模化运营与差异化定位
头部商家通过开设多家线上分店或参与拍卖区交易,形成规模化经营。例如,兰州“五泉淘书斋”在孔网开设多家分店,结合线下实体店和拍卖业务,年交易额可观。此外,差异化定位(如专攻某一细分领域,如民国期刊、红色文献)也能增强竞争力。

二、关键成功因素
1. 选品能力
- 需精准判断市场需求,例如教材教辅、学术专著、收藏级古籍等品类流通较快。
- 利用孔网的检索系统分析同类书籍价格区间,避免定价过高或过低。

2. 供应链管理
- 二手书来源依赖废品站、私人藏书等渠道,需建立稳定的收书网络。
- 部分卖家通过“买10本卖3-4本回本”的策略降低库存风险,剩余书籍转为纯利润。

3. 运营效率与客户服务
- 需快速响应订单、妥善处理物流(平台不包邮,快递成本由买家承担)。
- 通过详细描述书籍品相、上传实物图片减少售后纠纷。

三、挑战与风险
1. 政策与合规风险
孔网曾要求年交易额超3万元的店铺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后因政策执行不明朗暂缓,但未来可能重新收紧,增加合规成本。

2. 平台投诉与信任问题
孔网因商品质量(如货不对板、缺页)、客服处理滞后等问题,在2023年电诉宝评级中多次被列为“不予评级”,影响买家信任度。卖家需自行承担部分售后责任,例如退货纠纷中可能需支付往返运费。

3. 市场竞争与新兴平台冲击
多抓鱼等新兴平台采用C2B2C模式(统一回收、消毒、定价),以标准化服务吸引用户,分流了部分孔网的低频消费者。此外,货源减少(如旧城改造导致废品站减少)也加剧了收书难度。

4. 利润天花板
单本书利润通常在几十至几百元,需依赖高频交易或高溢价商品才能实现规模化收益,对新手而言初期收入有限。

四、结论与建议
在孔网开店可以赚钱,但需具备以下条件:
- 精准选品能力,聚焦高利润、高流通的书籍;
- 稳定的供应链,确保货源充足且成本可控;
- 合规意识,关注政策变动并提前准备资质;
- 精细化运营,优化客户服务与售后流程以减少纠纷。

对于新手,建议从小规模试水开始,优先选择低风险、易流通的品类(如教材、畅销二手书),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扩展。若希望长期发展,可结合线上线下资源(如参与书展、利用社交媒体推广),增强品牌影响力。
...展开全文
1.6万人阅读
70人点赞
收藏 1 5 70
#我与孔网共成长#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你不必害怕,日升月落,总有黎明。
270人阅读
1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
#我与孔网共成长# 想了解老武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吗?徐明庭的《老武汉丛谈》绝对不容错过!这本书收录了作者1980年之后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散文,内容丰富得超乎想象。从老武汉的吃喝玩乐到名人轶事,从古老的地名由来和变迁到传统节庆风俗,应有尽有。书中的故事多为作者亲身经历或亲自考证,亲切而生动,犹如一位老者在你耳边娓娓道来。翻开它,你将穿越时空,走进老武汉的大街小巷,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快来一读吧!
4847人阅读
11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12
#我与孔网共成长# 在文学的广袤星空中,《小说选刊》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它以敏锐的文学触觉,遴选佳作,从现实烟火到奇幻之境,题材广泛。篇篇小说皆为精品,文字或细腻入微,或磅礴大气,勾勒出鲜活的人物与跌宕情节,使读者瞬间沉浸于故事漩涡。

在这里,能品百味人生,悟时代脉搏,与名家心灵交汇,挖掘新锐锋芒。翻开它,便开启一场场奇妙的心灵旅程,在有限篇幅内领略无尽的文学魅力,是文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精神宝藏,常读常新,滋养灵魂。
637人阅读
6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69
+关注
#我与孔网共成长# 我继续逛孔网,继续挑错。
2.2万人阅读
45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45
+关注
#我与孔网共成长# 日常逛孔网,继续挑错,也有提醒自己的意思。
1万人阅读
4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49
#我与孔网共成长# 在孔夫子,我虽然开了书摊,但更多的时候是买书,且乐此不疲。看到喜爱的书就按耐不住下单,然后等着书的早日到来。会第一时间确认收货,五星好评。即便偶有收到的书稍不尽意,也会本着知识至高无上,与人为善的考虑,依然好评。没有退过一次货。没有丝毫的自夸,只是喜欢书而已。望在孔夫子交到更多志趣相投的书友。
2232人阅读
4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44
+关注
#我与孔网共成长# 生存的大海里不经意间总会慢慢悠悠地漂来几粒生活的糖果。
自从偶然发现新开了一家书店后,我滑车多了一道方向,多了一个目标。
这家书店还回收书,回收价两元一公斤,这个价位远比废品站的高,几乎高了一倍。正好我还有一部分书准备做废品处理,眼下好了,我还可以少亏点钱。
我真是一个有福的人啊!
每次回家或者到书库翻找在孔网卖出去的书时,我都或多或少收拾一些垃圾书,带到书店论斤贱卖。
店员对回收的书没有严格要求,除了品相差的书外,几乎全部照单接收。一方交货,一方给钱,钱货两讫,互不相欠。
我用自行车的车筐连续三天装了三袋书带过去,回收了书款四十六元。
期间我又在书店里挑了一本所谓的溢价书《河北省蔬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篇》。我整理了几十期近千本溢价书书目,自认为多多少少有了些许经验。
这一本《河北省蔬菜高效生产技术模式 日光温室篇》在孔网上仅数册有售均溢价,最高的甚至标价五百元,可惜无显示的成交记录做参考。
感谢一位孔网书友,昨天他在评论区留言需购我图中展示的一本书。这本书也正是我与书友互动“只有两本让我略感兴趣”没有入手的那一本。
当晚,我故意做出早点回家让王上留守小卖部的姿态,牵着凯撒滑着车已然轻车熟路,来到书店。没想到店员整理了书架,原位置不见该书的踪影。我紧拽着凯撒,和店员一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里里外外找了一通,也没有找到。
找不到就找不到算了。店员说今天卖了十几本书,也许已经被人家买走了。
这有可能。
没缘分也就罢了。
就在我拽着凯撒走出店门的瞬间,店员却喊住了我。
原来不甘心的店员眼尖,重又在原位置附近仔细翻找,终于在两本书的中间寻到,抽了出来递给我。
是孔网的这位书友隔空有缘。
今天上午我很勤奋地及时把这本书上架,书友顺利拍下。
感谢!让我又剥开一粒糖果。
...展开全文
3.2万人阅读
8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22 89
#我与孔网共成长# 书缘,我一生的酷爱(十五)
孔网是双向的,既可以买书,也可以卖书,有些绝版优秀书籍实体店与其他网上已经绝迹,买不到了,只有孔网可以圆梦,我也经常通过孔网买回一部分好书。通过孔网转出去一些精品藏书,这些书宝在我这里住久了,换个人家,于是从我这里出发,走南闯北出嫁于他乡,成为书友的心爱。我悠然感慨,真是“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绽放,蝴蝶自来”。
书店卖书,地摊卖书,网络卖书,还有多种渠道卖书的,都是卖书的,出发点不同。有的是为了生活,选择了卖书这个行当,赚点小钱贴补油盐酱醋;有的是百般喜欢书宝,就开了书店,既买书、又读书,读完了再卖书,三全其美,其乐融融;有的是藏书太多,无奈忍痛割爱,转让一些藏书,以腾开书架上新书。我就是这第三类。
常言说卖书人不读书,读书人不卖书。由此想到,卖书并非简单的寻找利润,要想做好,也得文化人经营,卖书需要文化,最起码要有懂书文化,书文化是卖书的基础,卖书也需要懂书,有文化可以懂书,没文化难于懂书。可惜的是读书人、懂书人有几何?既读书、也懂书、又卖书,又有几何?一个没文化且不懂书的人,是不会经营好书的。不爱惜书的人,视书如土,在这等人眼里,只要书出手就万事大吉,结果因为包装问题,运途中磕磕碰碰,让读者哭笑不得,甚至退回的现象皆是。
我与书结缘,缘源流长,我爱书,也爱书店,更爱孔夫子网!
...展开全文
6688人阅读
5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51
#我与孔网共成长# 书缘,我一生的酷爱(十三)
七、孔网情感。常言讲,不进那家门,不懂那家道,就是在孔网上寻找《数罗汉》《阿弥陀佛》这两本书的过程中,让我深度认识了孔网,且喜欢上孔网,看到了未来希望所在,从此我又跨入了新天地。
我发现孔网不只是有许多书店,可以帮助找到市场上的绝版稀有书宝,还是书友交流的好平台。孔网开辟的书友分享交流专栏——寻书买书、书店日记、生活琐事,我与孔网等十几个栏目,专供书友开展心语交流。于是我把平时写好的几篇文稿,发在《我与孔网的感动》栏目上,叙述我与书宝的心得,孔网还选择优质文章推荐到更大范围,让更多的人看到。一夜阅读量破万,如此多人阅读我的文章,关注我,点赞与点评我的文章,这又成为我喜欢孔网的动力源泉。
每每看到五湖四海的书友走进我的心灵,我很满足,很开心,借助孔网,不仅找回书宝,还找到了自我价值。退休不是宅家盼明盼黑,而是更自主、更自己、更自在、更自得的美好新生活才刚刚启程,犹如下了绿皮火车,又踏上高铁一样的爽快。
自从遇见孔网,我心花怒放,每天在孔网上转悠,掏书、撰写文章的同时,触发了新想法,我家里那么多书宝,这是资源,何不也把这些书宝资源挂在网上,与书友分享交流呢!有想法就实施,于是在孔网上申请注册书摊,顺利获得成功,之后不久由书摊升级为书店。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从在孔网上注册书店成功之后,在孔网上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地——交流书宝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进出书宝,以书会友,互通有无,把我这个退休闲人带动了起来,踏进经营书宝营生新领地。
孔网不仅让我动起来,还让我忙起来,我多了一份念想,也平添了一份营生。每天趴在孔网上,围绕进出书宝做事,一边寻宝,选宝、下单,买回自我喜爱的书宝,左看右瞅,爱不释手,收藏起来。一边把之前的藏书挂上孔网与书友交流,有书友下单,我就张罗着接单、出单、取书、打包、送快递发出。我天天有活干、有事做,排除了空虚寂寞,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经营书宝,生活的很踏实,退休生活有滋有味,何乐而不为呢!
...展开全文
1.9万人阅读
7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72
+关注
#我与孔网共成长# 我每天都离不开孔网。
有人逛大街、逛超市、逛商场,我逛孔网;有人搓麻将、钓鱼、闲喷空,我上孔网;有人睡懒觉、玩游戏、刷短视频,我在孔网。
久在孔网,我难免发现同行上书时的疏忽,就随手截图,凑够九张图,分享给大家,也是提醒自己。
2万人阅读
6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5 63
#我与孔网共成长# 今年我结婚了,老公是通过孔网认识的🤣前几年我卖画,他看我的作品很实惠也有趣,不时会买,也在网络的另一端关注着我的心境变化,终于在某一天鼓起勇气表白了。虽未谋面,但是我被他的真诚和热情打动,答应了他的表白,他从宁波来到了我所在的苏州工作,通过日常的相处,我们觉得可以结婚。我们让彼此的生活更加有爱,也促使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974人阅读
40人点赞
收藏 转发 8 40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