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关注
分享
表情
图片
长文章
商品

5/2000

发布
  • 最新
  • 热门
#陋室铭# ‣#【心赏】# 陋室铭原来也是一幅画

刘禹锡的《陋室铭》,即便背不完整,我想基本上的有人都会对前几句随口吟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平铺直叙朗朗上口的句子,朴实无华的风格,也就难怪流传1300多年,并广为应用。

读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就会缓缓打开一幅画卷,这是文字的魅力。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终于有一种字画合一的释然,字如画,画如字,相融相生,相呼相应,合二为一。

画中有二十三个人物,有在谈诗论道,有人抚琴听音,有在看竹赏景,有人谈天论地,有站有坐,有静有动,有单有群,画中的静物除了一间房舍,几竿翠竹,一席一几一凳,再无其他,突出“陋室”主题。

尤其是画面的色彩,没有一丁点艳色,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陋室雅会》(22×80cm)
...展开全文
737人阅读
22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22
#陋室铭#
#【心赏】 陋室铭原来也是一幅画

刘禹锡的《陋室铭》,即便背不完整,我想基本上的有人都会对前几句随口吟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平铺直叙朗朗上口的句子,朴实无华的风格,也就难怪流传1300多年,并广为应用。

读这些文字的时候,眼前就会缓缓打开一幅画卷,这是文字的魅力。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终于有一种字画合一的释然,字如画,画如字,相融相生,相呼相应,合二为一。

画中有二十三个人物,有在谈诗论道,有人抚琴听音,有在看竹赏景,有人谈天论地,有站有坐,有静有动,有单有群,画中的静物除了一间房舍,几竿翠竹,一席一几一凳,再无其他,突出“陋室”主题。

尤其是画面的色彩,没有一丁点艳色,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

《陋室雅会》(22×80cm)
...展开全文
330人阅读
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 4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些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诗豪刘禹锡的文章《陋室铭》中,提起《陋室铭》就不能不想起刘禹锡,提起刘禹锡就不能够忽略他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在荥阳有一个专门的刘禹锡主题公园,我有空来这里赏玩,只见这里不仅有刘禹锡的个人铜雕像,还有刻有“陋室”二字的纪念石碑,还有一间用竹子为材料的还原版陋室。

记得中在上高中时背诵《陋室铭》这篇文章,直让人背的头昏脑胀,其实不仅仅是《陋室铭》,很多千古名篇背诵时都是让学生无比痛苦的,可在痛苦的记忆时刻,脑海中强势的被动感受文章中的绝字佳句,在会背后逐字逐句的回想不能不被文豪们的魅力所折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是怎样的一种旷达?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氏,唐代文学家,与柳宗元并称刘柳,足见刘禹锡的文学巨匠地位。

这座刘禹锡公园并不算很大,但里面有湖水,也有供游人休憩的小亭,还有一条古色古香的步行林间道路。路上立有十二道牌坊,牌坊旁边立有牌子,上面刻满了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更是根据刘禹锡出仕为时间轴,为游客展现不同时间的刘禹锡任官在何处,年岁几何。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古人离我们似乎很遥远,但他们所留下的文字却能够穿透时空,把这些遥远,跨越了时间空间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斯人不在,文字永存。

文字的作用就是为了留给后世的人们瞻仰他们的精神所在,这也是我个人的游园所得。
...展开全文
254人阅读
14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4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