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一生#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经是母亲头七了。
这几天陪我度过的除了家人还有眼泪。
母亲生前的生活点滴,如同电影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一下。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延安东部一个小山村里,物质匮乏。
外婆生了10个孩子,最终长大五个,母亲排行老三,小名叫三。
从小胆大,活泼,9岁那年,跟着当地文艺宣传队,在家乡附近的各个村子参加多次文艺演出,上学的年龄到了,外婆不让上,因为是女孩,为此长达40天没和母亲说话,后来母亲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写信给出门在外的外公,外公经常在外地当会计。
上学后,非常努力,连续跳级,用了6年学完了本该9年的课程,高中毕业,那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
书不离手,即使生病。有一次生病躺在家里,看了一本书怎样识简谱,从此开启音乐启蒙。
同时,伴随着她的成长,还有饥饿,有一年连续40天只吃野菜,双腿几乎不能走路。外公多次去借粮食。
可是现实的艰苦,始终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19岁那年,参加了当地的剧团,下雪天练腿功。之后离开剧团,结婚生了我,图一是母亲抱着我。
在我两岁的时候,和我父亲一样,开始当民办老师,在我们村里。村里的干部一度质疑,去乡政府明确表示不接受。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母亲教的科目得了全乡第一,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育之路。
母亲上课的时候,我没有人看,就把我带到她的课堂上,听着她给学生讲课,逐渐我也听懂了,经常跟着他们一起背课文,离离原上草,后来我上学的时候,一二年级的课文我就不用背了。
6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我们都是住在学校里。母亲父亲的工作地点每个学期都会变,我和弟弟的童年,就是在家乡附近的各个村里度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父亲参加考试,要转正成为公办,考一年又一年,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吧,父亲考上了,从乡村调到了乡上,后来母亲也考上也来到乡上的小学,教音乐课。我从住宿学校住回了家里。
我上高中的时候母亲调到县上了,我又一次离开学校宿舍,住到家里。
母亲说,每一次调动,我是她的动力,因为我说,能每个星期喝上一碗米汤就好了,那时当地的物质依然很艰苦,我住宿学校,一周回一次家,每周前三天有家里带的干粮,菜,第四天就没有了,只能在灶上领饭,可是学生太多了,每到吃饭的铃声响起,每个学生都要冲向食堂,那个场面貌似战争,一个一个拼命往前冲,有人会摔倒,去的晚了可能就没有饭吃了。那时好羡慕乡上的同学,他们能每天回家吃口热饭。
母亲到县城工作了,两年后我到西安上大一。父亲当时在县城附近的村里教书,弟弟上初中。大一第二年的一天,母亲给我打了电话用的是手机,说她买了手机了,要我记下手机号码以后方便联系。之后我才知道,她晕倒在工作的地方,爸爸说有个手机好联系,那是她第一次晕倒,从此她办了病退。那年她45岁。脑梗。
18年后,她离开了我和我的家人,也离开了这个她曾经极度眷恋的世界,这18年里,先后脑溢血两次,然后大面积脑梗,不能自理。今年8月,不能吃饭,医院诊断为脑萎缩。
2021年1月16日下午三点,我像往常一样哄娃睡觉,我弟弟打电话说,这两天赶紧回家,母亲不行了。10分钟后说马上就回。
我以为我会再次见到母亲,坐在火车上的时候,堂姐打电话说,我要给买衣服,我才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
晚上12:00,到县城了,弟弟说直接到殡仪馆~我看到的是大厅爸爸弟弟和其他几个人,然后一个大盒子,我不相信母亲在里面,我傻傻地看着,爸爸扶我过去祭拜,我的双手发抖剥不开橘子。
随后爸爸弟媳妇和我带着我女儿回到家里,爸爸说其实在两点多就已经不行了,还是送到医院抢救了,在舅舅和表弟,弟媳妇的弟弟和爸爸的帮助下。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了殡仪馆,不时前来祭拜的人,我依然在想,你们干啥呢?是不是搞错了,我看着那个盒子,我想母亲会从里面出来,说你们都在干什么呢?这一刻却没有出现,一直到下午四点,入殓,那个盒子被打开了,一双绣花鞋一个红色呢子大衣一个红色帽子,旁边有人说,咋瘦成这样,一个老婆儿。
她双眼紧闭,安静地睡着,像以前一样,只是脸上有一点点发黄。我期待她睁开眼睛像往常一样,她没有。很快被放进另一个木材做的盒子里,她始终没有动。
爸爸哭着几次把纸从她脸上拿开,她的手放在两边,那双抱过我抚摸过我的手,此刻就那样一动不动。就这样,是我看到母亲最后一次,盒子被盖上了~
第三天,母亲躺的那个刻有人物画面的木盒子,在被放进土里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她要离开我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她也见不到我了。
很快,我面前有了一个小土堆,人们跪拜然后离开,不远处,纸人和母亲生前的生活用品,被烧了起来。
她短短的63年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生,实现了一些愿望,虽然有未实现的愿望,但是她始终在努力,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么执着,现在我明白了,生活不易需要奔跑。
在另一个世界,她可以陪外公外婆去了,不知道路好走吗?好找吗?有琴可以弹吗有歌唱吗?
这几天陪我度过的除了家人还有眼泪。
母亲生前的生活点滴,如同电影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一下。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延安东部一个小山村里,物质匮乏。
外婆生了10个孩子,最终长大五个,母亲排行老三,小名叫三。
从小胆大,活泼,9岁那年,跟着当地文艺宣传队,在家乡附近的各个村子参加多次文艺演出,上学的年龄到了,外婆不让上,因为是女孩,为此长达40天没和母亲说话,后来母亲用有限的文字表达,写信给出门在外的外公,外公经常在外地当会计。
上学后,非常努力,连续跳级,用了6年学完了本该9年的课程,高中毕业,那时小学是五年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
书不离手,即使生病。有一次生病躺在家里,看了一本书怎样识简谱,从此开启音乐启蒙。
同时,伴随着她的成长,还有饥饿,有一年连续40天只吃野菜,双腿几乎不能走路。外公多次去借粮食。
可是现实的艰苦,始终没有停止奔跑的脚步。19岁那年,参加了当地的剧团,下雪天练腿功。之后离开剧团,结婚生了我,图一是母亲抱着我。
在我两岁的时候,和我父亲一样,开始当民办老师,在我们村里。村里的干部一度质疑,去乡政府明确表示不接受。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母亲教的科目得了全乡第一,从此开始了她的教育之路。
母亲上课的时候,我没有人看,就把我带到她的课堂上,听着她给学生讲课,逐渐我也听懂了,经常跟着他们一起背课文,离离原上草,后来我上学的时候,一二年级的课文我就不用背了。
6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我们都是住在学校里。母亲父亲的工作地点每个学期都会变,我和弟弟的童年,就是在家乡附近的各个村里度过。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母亲父亲参加考试,要转正成为公办,考一年又一年,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吧,父亲考上了,从乡村调到了乡上,后来母亲也考上也来到乡上的小学,教音乐课。我从住宿学校住回了家里。
我上高中的时候母亲调到县上了,我又一次离开学校宿舍,住到家里。
母亲说,每一次调动,我是她的动力,因为我说,能每个星期喝上一碗米汤就好了,那时当地的物质依然很艰苦,我住宿学校,一周回一次家,每周前三天有家里带的干粮,菜,第四天就没有了,只能在灶上领饭,可是学生太多了,每到吃饭的铃声响起,每个学生都要冲向食堂,那个场面貌似战争,一个一个拼命往前冲,有人会摔倒,去的晚了可能就没有饭吃了。那时好羡慕乡上的同学,他们能每天回家吃口热饭。
母亲到县城工作了,两年后我到西安上大一。父亲当时在县城附近的村里教书,弟弟上初中。大一第二年的一天,母亲给我打了电话用的是手机,说她买了手机了,要我记下手机号码以后方便联系。之后我才知道,她晕倒在工作的地方,爸爸说有个手机好联系,那是她第一次晕倒,从此她办了病退。那年她45岁。脑梗。
18年后,她离开了我和我的家人,也离开了这个她曾经极度眷恋的世界,这18年里,先后脑溢血两次,然后大面积脑梗,不能自理。今年8月,不能吃饭,医院诊断为脑萎缩。
2021年1月16日下午三点,我像往常一样哄娃睡觉,我弟弟打电话说,这两天赶紧回家,母亲不行了。10分钟后说马上就回。
我以为我会再次见到母亲,坐在火车上的时候,堂姐打电话说,我要给买衣服,我才知道母亲已经离开了~
晚上12:00,到县城了,弟弟说直接到殡仪馆~我看到的是大厅爸爸弟弟和其他几个人,然后一个大盒子,我不相信母亲在里面,我傻傻地看着,爸爸扶我过去祭拜,我的双手发抖剥不开橘子。
随后爸爸弟媳妇和我带着我女儿回到家里,爸爸说其实在两点多就已经不行了,还是送到医院抢救了,在舅舅和表弟,弟媳妇的弟弟和爸爸的帮助下。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了殡仪馆,不时前来祭拜的人,我依然在想,你们干啥呢?是不是搞错了,我看着那个盒子,我想母亲会从里面出来,说你们都在干什么呢?这一刻却没有出现,一直到下午四点,入殓,那个盒子被打开了,一双绣花鞋一个红色呢子大衣一个红色帽子,旁边有人说,咋瘦成这样,一个老婆儿。
她双眼紧闭,安静地睡着,像以前一样,只是脸上有一点点发黄。我期待她睁开眼睛像往常一样,她没有。很快被放进另一个木材做的盒子里,她始终没有动。
爸爸哭着几次把纸从她脸上拿开,她的手放在两边,那双抱过我抚摸过我的手,此刻就那样一动不动。就这样,是我看到母亲最后一次,盒子被盖上了~
第三天,母亲躺的那个刻有人物画面的木盒子,在被放进土里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她要离开我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她也见不到我了。
很快,我面前有了一个小土堆,人们跪拜然后离开,不远处,纸人和母亲生前的生活用品,被烧了起来。
她短短的63年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生,实现了一些愿望,虽然有未实现的愿望,但是她始终在努力,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么执着,现在我明白了,生活不易需要奔跑。
在另一个世界,她可以陪外公外婆去了,不知道路好走吗?好找吗?有琴可以弹吗有歌唱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