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趣——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今天的话题不是非常的有趣,甚至可能是让人感觉有些沉重,我们要说的是两位历史人物——岳飞和毛文龙。

有的书友一看今天的话题,可能已经敏锐的感觉到,我又要开始胡扯了,因为历史上这两个人物根本就不生活在同一个朝代。不是几乎,而是完全没有交集。把他们两个生拉硬拽到一起有什么好聊的呢?大家先别着急,让我们一点点的展开今天的话题。

我们先来说说岳飞,他是我国历史上妇孺皆知的大英雄,他的那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飞生于公元1103年,河南省汤阴县人.出生的时代正处于北宋与北方的辽国和金国战乱频繁的年代,公元1122年刚满20岁的岳飞应征加入征辽的队伍,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从公元1122年到1141年的近二十年间,岳飞身经百战,建功无数。尤其是先后四次北伐,不但挽救了被金国逼入绝境、已经奄奄一息的南宋,还恢复了黄河以北的大片领土。

但是南宋的当权者,胸无大志,宁愿偏居一隅。在北伐势如破竹的时候,朝廷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班师回朝。之后的岳飞被剥夺了兵权,最后在当时皇帝的授意之下,文官主战派对他展开残酷的迫害。1142年,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以“莫须有(或许有的意思)”的罪名被害于大理寺的狱中。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毛文龙,可能对于大多数的书友来说,这个人有些陌生,既没有像岳飞一样有传诵千古的文学作品传世,又没有岳飞恢复河山的赫赫战功,但他同样是一位在他所处的时代里,扶社稷于危难,力挽狂澜的大英雄。

毛文龙1576年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比与岳飞要小473岁。与岳飞无任何关联,唯一凑巧是,毛文龙出生的杭州钱塘县,距离岳飞被害的杭州不远。1605年28岁的毛文龙被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做继子,于是只身北上,随后被自己的舅舅举荐给当时镇守辽东的军事首领李成梁,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戎马生涯。二十八岁从军比岳飞整整晚了八年,即使在同时代的人来说,也算是大龄入伍了。同年,毛文龙参加了辽东的“武举考试”以第六名的成绩被封为安山百户(统兵120人,正六品)。

后来毛文龙奉命援助朝鲜抵抗后金,军队驻守在辽东一代。后金的军力日益壮大,吞并了辽东。毛文龙则被迫转战海上,驻兵于一个靠近朝鲜名叫皮岛的小岛上。皮岛全长八十里,不生长草木,远离海岸,冬季严寒,条件艰苦无比。毛文龙在此一边接收辽东的难民,并送往内地;一边发展军队,牵制后金。毛文龙经常派兵离开皮岛,去袭扰后金,使后金不敢轻易南顾。当后金从沈阳经锦州、宁远一线入侵明朝的时候,毛文龙则从皮岛出兵,去攻击后金后方赫图阿拉和萨尔浒等重镇,这种牵制的战法,虽然没有取得大规避攻城拔寨的战绩,但是却极大的牵制住了后金的有生力量,使的明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避免了被后金长驱直入的威胁。

毛文龙在后方军饷补给极为匮乏的情况下苦苦经营,所取得的成绩受到了朝廷的高度认可,被朝廷任命为左军都督、钦差平辽便宜行事总兵官,已经是一品大员,位极人臣。同时还御赐尚方宝剑,代天子巡边,节制一方。

毛文龙的快速崛起的同时,朝廷中的文官集团却已经感到深深的不安。首先,明朝的治国方针就是以文制武,文官本身就拥有先天的优越性,绝对不允许武将的权利超越自己之上。其次,此时明朝的官僚体制腐败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文官集团结党营私,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举个例子来说,由于毛文龙牵制了后金的军队,导致后金不能连年进犯锦州宁远一线。所以朝廷每年给这些地方拨付的军费就会有所下降,而官员从中贪污、吃空饷的数量就大打折扣。所以毛文龙必须要清除,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后金经过了数年的积蓄力量,接替努尔哈赤汗位的皇太极踌躇满志准备南侵,他几次小试牛刀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此时明朝廷的文官集团推举出的代表---袁崇焕(我们日后单独找一个章节聊聊此人)出现了,他一方面靠一张嘴忽悠崇祯皇帝,说“五年之内平辽”,以此获得了皇帝赐予的巨大权力(包括尚方宝剑);另一方面却背着皇帝与皇太极议和。议和一个最重要的筹码就是东江镇和毛文龙的人头。急于后金换取和平,向皇帝复命的袁崇焕,在一番谋划之后,开始了他的计划。

袁崇焕先巡视皮岛,放松毛文龙的警惕,然后突然将毛文龙传唤至远离皮岛的双岛,在双岛他命令随身的军士将毫无防备的毛文龙拿下,然后假传了一份圣旨,就用尚方宝剑将毛文龙斩杀了。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清军在没有后顾之忧,长驱直入山海关,灭亡明朝。

岳飞和毛文龙的命运是如此相似。 岳飞的死让人惋惜,但是朝廷起码还是象征性的走了一下司法程序,给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毛文龙确是死于一次未经皇帝授权的的谋杀,同样让人惋惜。

(图1.2岳飞像、岳飞庙 图3.4毛文龙像、碑亭)
2.3万人阅读
36人点赞
收藏 1 4 36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4
正在加载,请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