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读# 《暂向人间借路行 》邢汶
卷九:凡人在世间游戏
而神明游戏世间

648.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天然是无解的,就不再心存迷惑, 就会豁然开朗。我们很多时候走向思想的歧途,往往是因为铁定要寻求一个必确的答案。
所以人类为了这个必确的答案,会创造针锋相对的方程式,推演截然相反的结论,发动声势浩大的运动与战争,爆发惊人的对立情感与毁灭力量。然而无解之物终归无解,认可了无解,即所谓释然。无解, 也是一种真相。

649.爱的行动就是解放自我,关心他人,喜悦生命。解放是起点,关心是连接,喜悦是圆满。若少了一环,这爱的圆圈都不能周全。所以爱者,需有破除我执的勇气, 因此解放自我;需有慈悲尘世的使命, 因此关心他人;需有彼岸光明的智慧,因而喜悦生命。有了这样爱的行动, 就有了幸福的根由。

650.世上成为好人的道理有千万条,但通往真理的道路只有唯一的一条。而真理,就是生死的解脱之道。
值此时日,我能奉献给你的礼物, 最为尊贵,最为稀有难得,最为真实不虚。其礼丰盛,绽放不衰,名曰“不死”。接到这个礼物的人, 如蝉离蜕, 振翅高飞:再无黑暗,永沐光明。为何?因为对光明的绝对信赖, 使你在此尘世的生命,瞬间清澈圣洁。对光明的绝对仰靠, 使你在此尘世的旅程,顿时自由勇敢。尘世的尽头,再无生死,断绝轮回。 这就是因信称颂,因信安身, 因信立命, 因信开慧。

651.对境,是我们一切概念的起源。若无对境,则一切认知不成立。所以,若世上真有苦、空、假、恶之境,则必有乐、有、真、善之境。这就是将生命信托于光明的哲学依据。于诸苦处而寻欣乐,于诸虚空处寻妙有,于诸假名处寻真实,于诸卑恶处寻善美。所以一切生命之旅, 皆是方便之门;一切尘世,皆是净土的对境;一切黑暗, 都是光明的对境。

652.人畏俱死亡,是因为他们觉得死亡是对生命的一种惩罚;而活着,似乎是对生命的一种奖赏。然而事实上,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没有死亡,则生命就不能成立。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一切生的悲喜,都基于死的存在。若没有死,则一切生的悲喜,都不会存在。

653.在一切生存技巧中,善良是最安全的生活方式。

654.人是欲望的聚合,因此人因业力驱动而有生死,有生死即有烦恼。佛是缘起的聚合,因洞察缘起而自在,因自在驱动而生愿力,有愿力而广布慈悲。所以我说,所谓佛,就是一切缘起的总和。

655.只是简单粗暴地讲放下我执,并不能那么简单地放下。我执像是乌龟壳,硬生生地剥离出去,会要人命。所以佛是大医王,堪疗众生疾。放下我执, 就是一场有步骤、有次第、有规矩的手术。
第一要寻找定位,表达自我。 第二要观察现实,摧毁自我。第三要舍弃分别, 解放自我。 第四要建立连接, 重塑自我。第五要身心靠倒, 奉献自我。 这五个阶段,分别是自知、自省、自由、 自在、自觉。 最终是达到自我觉醒,而觉醒的自我有大用。
所以放下我执, 并非是我的存在彻底消失,变成了一个“我不吃饭我不睡觉” 的木乃伊。放下我执最终还是让理性取代情绪,让真理取代知识,让信仰取代欲望,最终是心灵指挥肉体,而不是肉体指挥心灵。这就是“身为道器”。
414人阅读
16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16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