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你藏书中最珍贵的是哪本# 文字是传承历史的载体

多年来我一直梦想能得到民国以前属于许昌当地、有着相关文字或印记的书籍、信札,希望透过前人留下的文字,可以让我真实感受他们那个时期的生产生活点滴乃至其时的心理状态,特别想知道那些正史不记载、今人不知道的市井小事儿,渴望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不一样的许昌。

然而在这条路上我寻觅了多年,可惜缘分一直不够,暗自思忖可能是许昌人在上世纪那场“十年浩劫”中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把那些视为反动、糟粕的纸品古籍烧的太彻底了吧。

直到遇到这本民国23年的自制《魏碑墓志八种》,封面和内页都有点我想要的东西,才给了我一点小小慰藉。

虽然这里面仅有两小段文字,且多是对拓片的描述,对于原拓片拥有者朱健民也没有找到一丝信息,但仍然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前四拾六、七、八三页,及前后之四九五十五壹、贰、四面,乃龙门廿品中之一部分,字多漫糊残缺,不堪摹访,×××××魏体,故附粘于八种墓志之后云尔。
时值甲戌之初秋上玄月 许昌古拙生健民朱 ×偶题”

“此幅字体清秀。笔力雄厚,诚魏碑中不可多得之石也。×××魏隋各碑岾,特×××××,粘者数幅,以供暇时之拊玩焉。今日微有秋意,觉凉风之渐渐,遂借灯光识者数语,以作游×之纪念云。甲戌之秋以后三日识”
748人阅读
31人点赞
收藏 转发 评论 31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