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的孔网捡漏故事# 从阿继到许继

这周末地摊延续了此前的模式,书和人都平淡无味、乏善可陈,倒是淘得几张上世纪牡丹江林校的黑白照片可以说上几句。

周日早上几只外地勤劳的“小蜜蜂”已经开始前来打卡。有了竞争遇到了好书,我就不敢放手,也不敢再晾老板们一会,虽然砍价不成,也忙不迭的掏钱成交。

在Q老板摊位前,他主动喊住我,说有几本书你看看,听此言从心底涌上一股感激。接过编织袋一本一本向外掏,一小沓黑白照片没有细看就连同三本书一起结账走人。

这几张照片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张是“誓将英雄满腔血 谱成全球幸福歌 牡丹江林校采六 四二班全体合影”,还有一张拍摄于牡丹江海林县杨子荣烈士墓前“继承先烈遗 志 永远干革命”,照片上杨子荣和其他烈士的名字清晰可辨;然而引起我兴趣的还是“阿继展览馆全体工作人员合影”这张有点不起眼的照片。

阿继全称是阿城继电器厂,始建于1946年。最初位于黑龙江省东安(现密山市),后迁至沈阳。1950年迁址黑龙江省阿城县,改名为“阿城继电器厂”,为国家生产军用步话机和继电器产品。60年代中期,中苏关系日益紧张,毛主席作出“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随着“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一声令下,阿城继电器厂400多名干部职工舍小家为大家,背井离乡到许昌建立新厂,并更名为“许昌继电器厂”。我此次遇到的这几张老照片应该就是某位许继老员工的旧物。

作为一个新许昌人,30多年前来许不久就知道了“许继”。许昌继电器厂、许昌卷烟厂、许昌烟机厂这几家许字头的国营企业是许昌市名符其实的“共和国长子”、地标性工厂、“中国驰名商标”。许继门前的道路,在新世纪初城市改造时也由建设路更名为许继大道,就凝聚着许昌人对这家工厂的那份厚爱。

坦率的说,虽然许继这个名字已经深入到了许昌人的骨子里,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我只知其名,对于其辉煌历史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记得上世纪末在全市上下开展的“学许继”浪潮中,还曾经与战友们一起走进了许继,当然也是走马观花,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截止目前许继在我脑海里仅有以下三个片段。

一、我尊敬的一位战友、兄长家嫂子是许继人。她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来许的许继第二代,虽然从小在许昌出生,但口音依然是标准的“干哈呀”。由此也可以理解我来许昌30多年,但一张口就有人说你不是许昌人了。嫂子不但口音很有老许继的派,就连人品也非常东北。

二、新世纪初,许继患上了国有企业所特有“疾病”。家大业大的许继生产暂时遇到了困难,虽然看着依然红红火火,但背后有无数张“嘴”在啃食着许继。特别是一些子公司的出现,大有要把许继它这个老娘的奶吃干喝尽,儿子们确一个个肥头大耳的势头。作为当地财政的曾经支柱,政府当然不能见死不救,于是成立了几个工作组,全国各地的帮许继讨债。渡过难关的许继,如今的许继集团已成为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是国内综合配套能力最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装备制造商。

三、蛇年春节前,一个传说了许久的砖头终于落地,许昌下面某县曾经的一把手失去了自由。于是许继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到了我的耳边。这位原来风光无限,现在被限制自由的“一把手”,人生事业的出发点就是许继,他是由许继直接调到了许昌市某后备力量培养的摇篮担任头儿,后来官至一个县的“诸侯”。听到他落马的消息后,我想如果他依然在许继默默无闻的从事着科研工作,人生可能会是另一个天地了,然而人生没有重来。

作为新许昌人,期待让许昌自豪的许继明天更美好!
1.8万人阅读
73人点赞
收藏 转发 3 73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3
半夜准时醒
2025-03-25
《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是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编著,1983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以下是其部分内容简介:
- 原始社会:工艺美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当时的人们通过打制和磨制石器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 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工艺美术的主要成就是青铜器的制作。青铜器种类繁多,造型多样,艺术特点鲜明。此外,这一时期的玉器、陶瓷、纺织等工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 封建社会:

- 秦汉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在陶瓷、铜器、漆器、织绣等方面。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对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工艺美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 宋元时期:工艺美术在继承唐代传统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 明清时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其品种繁多,技艺精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 近现代: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工艺美术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冲击和破坏。
回复 点赞
坤灿哥
2025-02-18
居然没有打补丁的。东北那个时候生活质量确实远高其他
回复 1
河图源梦
2025-02-18
[比心]
回复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