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情人节
今天是2月14日情人节。据说在遥远的古罗马时代,情人节又叫牧神节。那时候的人会在2月13日到2月15日这段时间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祈求丰收与生育。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献祭山羊、用兽皮轻抚女性的身体,祈求生育能力的仪式,以及青年男女通过抽签来匹配今晚的活动对象。这样看来现代人和古罗马人在情人节活动的选择上似乎大同小异,只是现在省略了兽皮和抽签。
到了中世纪,那时候的人崇尚诗歌与骑士文化。有个诗人叫弗里·乔叟,他的诗中有这样一句:“在圣瓦伦丁之日(即2月14日),百鸟择偶而栖”。因此为2月14日定下了爱情的基调。彼时的贵族也开始效仿,男性会在当天为心爱的女性送上鲜花和情诗。记得十几年前,我的同学给我看她男朋友在情人节当天给她写的小作文:“你的微笑在我的脑海萦绕,你的宽容在我的心底扎根,你的温柔在我的手心蔓延,你的信任在我的胸怀鼓荡,让我怎能不爱你。情人节到了,我的婷,这辈子爱你永不悔!”看完后我大呼:“为什么要给我看,我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让我看到这种东西”。
到了19世纪,英国开始量产情人节贺卡,美国则效仿推广出情人节巧克力,情人节珠宝。让情人节有了商业化的开端。逐渐让情人节与消费捆绑。时至今日,情人节变成了和双十一差不多的电商狂欢日,爱她就买它成了电商们呼吁“家人们”的口头禅。
今天打开朋友圈,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前几年的秀恩爱,而是“遇见你之后,只愿余生都是你,益恩床垫”。我如果是这位朋友的老板,我会考虑给她涨工资,因为她一下子就抓住了情人节的底层逻辑需求。另一位小姐姐写到:“情人节快乐,黄金有价意无价,把老庙黄金送给最爱的人,支持花呗信用卡”。与此可以对照来看的是另一位金融界大佬发的:“情人节快乐,今天最受欢迎的花是——有钱花,记得开车来提款,车抵不装GPS”。这位大佬和卖黄金的小姐姐都十分贴心。但再贴心也只照顾到了有对象的人士。而以下这位朋友还照顾到了单身人士:“合和法事,招桃花法事,高功道长咏诵经文,让您明年的今天不再孤单。”(语丝书店提示:反对封建迷信,打倒牛鬼蛇神。)显然现在最不缺乏想象力的群体不是艺术家而是干销售的。
随着过度消费日益加剧,很多女人都被毒鸡汤受洗了。当物质与爱情捆绑,女人在内心深处生成了一种对最优选择的追求。但是人类的经验和历史不断地告诉我们,追求最优选择的初衷,最后往往会带来最坏的结果。
情人节从古老的宗教仪式演变为全球性文化符号,其核心始终围绕“爱”的表达。无论是古罗马的生育祈愿、中世纪的骑士浪漫,还是当代的礼物交换,这一天始终承载着人类对亲密关系的永恒向往。最后祝大家情人节快乐,幸福健康。
1.2万人阅读
59人点赞
收藏 转发 19 59
表情

0/500

评论
评论19
正在加载,请稍等...